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機械設備器具安全資訊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 職業安全衛生系碩士在職專班 藍崇翰所指導 陳建仁的 某紡織廠之危害鑑別與風險評估及作業安全手冊之建置 (2021),提出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機械設備器具安全資訊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紡織廠製程、危害鑑別、風險評估、作業安全手冊。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 許宏德所指導 洪韋鈞的 全轉式衝床之安全連鎖裝置構築 (2021),提出因為有 全轉式衝床、職業災害、連鎖防護式安全裝置的重點而找出了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機械設備器具安全資訊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機械設備器具安全資訊,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某紡織廠之危害鑑別與風險評估及作業安全手冊之建置

為了解決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機械設備器具安全資訊的問題,作者陳建仁 這樣論述:

【目的】依據勞動檢查統計年報資料顯示,紡織及印染整理業之職業災害主要類型為捲夾、切割擦傷、跌倒等,其次有被撞、高低溫接觸、墜落滾落等,其他尚有衝撞、物體飛落、物體倒崩塌、踩踏、溺斃、有害物接觸、感電、火災爆炸、物體破裂等零星風險。台灣中小企業紡織廠所使用之機械設備,年限多半久遠,政府對紡織廠安全衛生實施檢查之頻率不高,導致紡織業之中小企業業者對安全衛生不很重視。因此本研究以某紡織廠之危害鑑別與風險評估進行探討,並依鑑別及評估結果針對高風險危害訂定作業安全手冊,使勞工對預防高風險危害具有一定程度的觀念。【方法】本研究針對紡織廠之入庫、加撚度、紋線、編織、網片巡捕、漂染、定型、打包及裝櫃等作業進

行探討,在整體製程流程劃分為各節點進行危害鑑別與風險評估。將各點分別填入「風險評估表」,辨別目前已設置之防護措施,並推估其嚴重度與可能性,再藉由風險評估之分級基準表,將風險區分為5個等級,Class 1為「可接受風險」;Class 2及3為「暫時接受風險」;Class 4及5為「不可接受風險」,針對不可接受風險之作業依工程控制、人員管理及防護具等面向探討降低風險之控制方案。【結果】由危害鑑別與風險評估結果得知,紡織廠製程中之Class 1為26.62%; Class 2為20.14%;Class 3為53.24%;暫無「Class 4」及「Class 5」,危害類型統計前四項高風險依序為「被夾

被捲」16.55%、「感電」12.95%、「被撞」12.23%及「物體倒崩塌」9.35%等,前四項風險總計達51.08%,其餘為零散風險,針對上述高風險危害,依製程流程逐一進行與危害相關之作業說明、可能發生之危害、預防及安全防護控制措施之說明,使勞工瞭解作業場所中有何種高風險危害,確保勞工之安全及健康。【結論】本研究針對該廠機械、設備、器具之風險等級屬Class 3者,實施風控措施,改善前共74件,改善後共36件,改善率為48.64%,未來可依本研究之建議針對不同形式工廠及相關行業進行分析改善,將可建置更完整的紡織產業之風險管理資料,降低勞工可能遭遇危害之風險,提升勞工預防危害之意識。

全轉式衝床之安全連鎖裝置構築

為了解決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機械設備器具安全資訊的問題,作者洪韋鈞 這樣論述:

2012~2022年新北市、桃園市以及台中市3個直轄市一共發生54件因衝床作業發生的職災。這些職災不論其驅動或控制方式是否異同,絕大多數之肇因均起因於無有效之安全防護。尤其是全轉式衝床的11件災害之中,除2件未依規定於斷電情形下作業之外,高達8件甚至無安全防護裝置,另1件則將安全裝置無效化。安全裝置之重要性由此可知。 本研究經參考相關安全裝置之專利、安全裝置建置實例與機械設備器具安全標準,設計出氣動式連鎖護罩。以氣壓缸拉動護罩作為啟動衝壓行程的依據,護罩到達底部之前衝壓行程無法啟動。在衝壓一行程中,雙手沒有進到危險範圍之可能。氣動式連鎖護罩與雙手啟動式一同建置,可以改善雙手啟動式設置距

離的限制,也可以防止切換成無效化狀態之下造成的危害。 由於全轉式衝床的機械構造相較其他型式的衝床危險,安全裝置設置情形相較其他型式的衝床薄弱。如果要繼續使用,得參考本研究採用連鎖防護式安全裝置進行建置,才能使全轉式衝床之作業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