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北市 新店區民權路42巷59弄1號7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嘉義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 簡美宜所指導 李宛儒的 一位幼稚園教師實施創造性戲劇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以台語兒歌為媒介 (2006),提出新 北市 新店區民權路42巷59弄1號7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創造性戲劇、台語兒歌、行動研究。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新 北市 新店區民權路42巷59弄1號7,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一位幼稚園教師實施創造性戲劇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以台語兒歌為媒介

為了解決新 北市 新店區民權路42巷59弄1號7的問題,作者李宛儒 這樣論述:

一位幼稚園教師實施創造性戲劇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以台語兒歌為媒介李宛儒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摘 要本研究旨在探討一位幼稚園教師如何以台語兒歌為媒介,實施創造性戲劇教學活動。同時,也分析教師在創造性戲劇活動的課程設計內容、教學過程、及師生互動之專業表現。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研究對象為研究者所任教的幼稚班幼兒共三十位。每次教學過程以錄影、攝影的方式記錄,並撰寫教學省思札記及教學現場觀察記錄。本研究主要發現及結論如下:1. 大部分的傳統台語兒歌其內容的故事性多半不強,在兒歌的選曲應多加留意,一般說來,可以選擇依符合戲劇基本元素中之人物、情節、主題、對話等四大要素來做篩選。2.

教師實施創造性戲劇活動的教學模式:(1)暖身或引起動機活動 (2)主要戲劇活動 (3)放鬆或安靜活動。3. 教師透過「偶」的策略,能引發幼兒豐富的語言表現,並能持續提高幼兒的參與意願。4. 雖然創造性戲劇不強調服裝與道具的使用,但對於幼兒而言,服裝與道具的使用可以幫助幼兒想像,能更深刻且融入地進行角色扮演。音效與燈光的輔助有助於戲劇氣氛的營造。5. 將台語兒歌運用於創造性戲劇教學活動時,可以採用歌舞劇的形式融入,運用在幼稚園中,則可採用邊說、邊演、以及邊跳舞方式進行,讓幼兒更加深對台語的印象。6. 透過戲劇的角色扮演,促進了幼兒對台灣閩南社會的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