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軸距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小倉茂德寫的 F1小詞典 萬用豆知識4 和陳新亞的 汽車為什麽會跑:設計制造圖解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國王學苑】教你開始懂車的第一步 認識車身尺碼規格定義也說明:所謂的軸距就是指前輪軸心到後輪軸心之間的距離,規格表上會以「mm毫米」來標示,軸距短的車款在山路或是市區道路行駛時的靈活度會比軸距長的車款要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楓書坊 和機械工業出版社所出版 ,PTT和Dcard網友分享的暢銷書 美學論集(新訂版)(精)(二版)(附贈藏書票)和Kids’ Classic Readers 5-4 The Firebird with Hybrid CD/1片 也很值得參考,接著我們來看論文的心得 。
中央警察大學 鑑識科學研究所 楊文超所指導 蘇愷安的 以數位影像評估行車速度方法之探討 (2020),提出汽車軸距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圖像幀、交叉比率、全球定位系統、車輛速度。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車輛工程系所 黃馨慧所指導 郭錦鑫的 三輪側傾機車之防側傾機構概念設計 (2020),提出因為有 防側傾裝置、轉向扭矩、摩托車動力學的重點而找出了 汽車軸距的解答。
最後網站【汽車專知】軸距是什麼?軸距越長越好嗎?則補充:先來說文解字一下,軸距(wheelbase)簡單來說,指的是汽車前軸中心到後軸中心的距離,通過汽車同一側相鄰兩車輪中心,並往下畫一垂直線之距離。在正常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汽車軸距,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F1小詞典 萬用豆知識4
- 作者:小倉茂德
- 譯者:甘為治
- 出版社:楓書坊
- 出版日期:2018-10-01
汽車軸距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Mercedes-Benz 日前在 2021 IAA Mobility 慕尼黑車展正式發表全新純電動房車 EQE。
EQE 採用與 EQS 相同的 Electric Vehicle Architecture (EVA) 電動車模組化平台打造,在外觀方面承襲 Sensual Purity 設計語彙,與 EQS 同樣具備流線房車造型,但軸距較 EQS 短 90mm 為 3,120mm
#賓士
#EQE
延伸閱讀:https://www.7car.tw/articles/read/76542
更多車訊都在【小七車觀點】:https://www.7car.tw/
【七哥試駕都在這邊】:https://reurl.cc/O1xnWr
--------------------------------------
「小七哥」親自實測嚴選的商品都在【七車坊】
https://shop.7car.tw/
台灣商用車專屬網站【商車王】
https://www.truck.tw/
記得訂閱追蹤YouTube唷 》》》
7Car →https://reurl.cc/pdQL7d
7Car新聞頻道 →https://reurl.cc/MvnRrm
台灣車文庫 →https://reurl.cc/ar61QQ
以數位影像評估行車速度方法之探討
為了解決
現今,行動電話、數位相機、監視器和行車記錄器等3C產品無處不在,相關影像設備記錄交通事故情況變得越來越頻繁,且多數事故亦能藉此獲得若干資訊;以往國內車速鑑識之研究及案例,係運用目標車輛於錄像中圖像幀(frame)的移動路徑配合圖像幀間的時間差來估計車速。而傳統從圖像幀計算車速的方法中,需要完整的車道標記作為參考,且所估算之速度通常需要一定的行進距離來估計,在推估短時間、短距離具有大速度變化行駛的汽車的速度,有較大的限制。近年來,國外研究提出從錄像片段中運用投影交叉比率(cross-ratio)方法推估車速。投影交叉比率是投影幾何學中在特定條件下眾所周知的不變量,可通過交叉比率計算圖像幀中的目
標物長度,進而推估車輛位移量及其速度。本研究嘗試運用投影交叉比率分析行車記錄器錄像資料,評估車速方法之探討,並以巡航定速車輛上的全球定位系統(GPS)車速為基準,驗證推估車速之準確性。本研究中,我們由行車記錄器影片中擷取時間與空間的動態資料,運用影像量測與投影交叉比率方法推估車輛之車速,分別進行靜止推估行進中車輛、行進中推估自身車速及行進中推估他車車速等3項實驗,再與車輛上之全球定位系統(GPS)之車速進行比較分析。實驗結果顯示,投影交叉比率適合應用於行車記錄器記錄的畫面推估相關車輛之速度。僅需圖像幀中可見單個完整車道標記,及可靠的圖像幀間時間,即使持續時間太短或太長,亦可估算自身車速;另外,
如圖像幀中有其他車輛固定長度的參考物(例如軸距),即可以準確推估車速,即使當車輛速度連續變化時,此方法亦同樣具有可靠性。
Tags:為了解決汽車軸距 的問題,作者陳新亞 這樣論述:
Tags:
- 作者:陳新亞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5-01-01
三輪側傾機車之防側傾機構概念設計
為了解決
本研究藉由現有前二後一之三輪側傾機車設計一防側傾裝置,使騎士在轉彎回正時提供輔助力,減輕騎士操作負擔。透過參考車種規劃出機構設計空間,參考Scotch Yoke概念設計一防側傾裝置,並以油壓缸作為機構出力的致動器,應用摩托車動力學計算機車過彎及傾倒所需扭矩,計算出機構所需出力以選出適合的油壓缸,機車回正時機由側傾角與側傾角加速度作為判斷來控制機構出力時間,最後進行Simpack路線模擬驗證。Simpack分析模型與實際車輛重心位置比對差異1%以下確認結構性質一致,最後進行動態模擬路線驗證,其結果顯示於高速時可有效降低轉向扭矩,且能提高轉向時的靈敏性。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