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 工程設計規範與解說(土木 401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混凝土 工程設計規範與解說(土木 401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寫的 混凝土工程設計規範與解說(土木401-110) 和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混凝土工程委員會的 混凝土工程設計規範與解說(土木401-108)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科技圖書 和科技圖書所出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營建工程系 李宏仁所指導 劉騰嶸的 柱軸力對鋼筋混凝土梁柱接頭耐震性能之影響 (2021),提出混凝土 工程設計規範與解說(土木 401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梁柱接頭、高軸力、擴頭鋼筋錨定、非線性分析、遲滯迴圈、剪力強度。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系土木與防災碩士班 黃昭勳所指導 鄭振君的 實尺寸RC構架之鋼骨層間梁補強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耐震補強、鋼骨層間梁、側推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混凝土 工程設計規範與解說(土木 401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混凝土 工程設計規範與解說(土木 401,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混凝土工程設計規範與解說(土木401-110)

為了解決混凝土 工程設計規範與解說(土木 401的問題,作者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 這樣論述:

  本版規範係以美國混凝土學會出版之ACI 318-19規範為基礎,再參考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內政部建築技術審議委員會審查小組之意見,以及國內工程實務情況編訂而得。本版規範已通過內政部建築技術審議委員會「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審查小組之審查,即將頒布為國家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   本版規範之章節編排較現行國家規範有大幅度之變更,現行國家規範主要參考自ACI 318-05,採力學行為作為章節編排之主要依據,本版規範之章節則以構材作為編排之主要依據,較符合設計實務之流程。章節重組後之規範內容共計26章及1個附錄A,含六大群組,分別為總則、結構系統、構材、接頭與接合部、工具箱、施

工群組。規範第1-3章屬於總則群組,分別涵蓋規範範圍、符號與名詞定義、所引用或參考的國家規範與標準之規定;第4-6、18章屬於結構系統群組,分別包括結構系統要求、載重、結構分析、耐震結構物之規定;第7-14章屬於構材群組,分別涵蓋單向版、雙向版、梁、柱、牆、橫膈版、基礎、純混凝土之規定;第15-17章屬於接頭與接合部群組,分別包含梁柱與版柱接頭、構材接合部、錨栓之規定;第19-25章屬於工具箱群組,分別涵蓋混凝土材料、鋼筋材料、強度折減因數、斷面強度、壓拉桿、使用性、鋼筋細節之規定;第26 章則為施工群組,為施工圖說與檢驗之規定;附錄A 則含非線性反應歷時分析之規定。  

柱軸力對鋼筋混凝土梁柱接頭耐震性能之影響

為了解決混凝土 工程設計規範與解說(土木 401的問題,作者劉騰嶸 這樣論述:

隨著我國新版「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土木401-110)[14]推出,許多設計經驗公式將與以往不同,而軸力因子的考慮也逐漸被規範納入考慮,但目前軸力於設計規範裡對梁柱接頭的影響只有強柱弱梁比,在ACI 318-19[1]規範中如為高軸力須提高接頭圍束箍筋量,但本國規範尚未跟進,所以軸力對梁柱接頭耐震性能之影響,還須更多實驗數據支持與數值分析模型開發。本研究將會利用前期研究團隊建議之非線性遲滯模型與軟化壓拉桿模型,來開發出能考慮軸力參數之接頭剪力強度衰減模型,並搭配結構分析軟體PERFORM-3D進行非線性分析。本研究接頭分析模型可以分為剛域接頭模型或是等值斜撐接頭模型,等值斜撐接頭將可以考慮

接頭為半剛性並設定合宜之等值斜撐非線性鉸,使模型分析可以考慮接頭剪力破壞行為,且在等值斜撐接頭模型與軟化壓拉桿模型的搭配下,提出可以考慮軸力參數的接頭抗剪強度計算公式,並選用共14座內外部梁柱接頭來進行模型之校正,模擬梁柱接頭受軸力影響可能的破壞模式,經由數值模型分析可以發現,提高軸力可以有效的增加接頭抗剪強度且改善破壞模式,而對於有妥善細節設計的梁構件,經由本研究模型分析比對,是可以提高ASCE[19]所建議的梁塑鉸參數,使整體分析模型更加符合實驗結果。最後為了驗證數值分析模型與釐清軸力對梁柱接頭耐震性能之影響,本研究將設計13座實尺寸卜字形梁柱接頭試體,依照材料等級高低分為三種族群,並施加

高軸力0.45A_g f_c^'或低軸力0.1A_g f_c^'進行實驗對照。而13座梁柱接頭試體裡有8座試體會進行軸力比對,探討軸力對接頭抗剪強度的影響與是否可以改善破壞模式,而本研究也將會事先分析與預測13座梁柱接頭試體破壞模式,如實驗數據結果與數值分析模型結果吻合,將可驗證本研究所提出考慮軸力之接頭抗剪強度公式且提供工程界應用與參考。13座梁柱接頭其錨定方式皆採用T頭錨定,目的為測試新版「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土木401-110)[14]之擴頭鋼筋規定,如為耐震使用的擴頭鋼筋需放大1.25倍錨定長度是否過於保守。而提高軸力是否會改善其錨定性能,待後續實驗研究成果釐清。

混凝土工程設計規範與解說(土木401-108)

為了解決混凝土 工程設計規範與解說(土木 401的問題,作者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混凝土工程委員會 這樣論述:

  混凝土結構始終在土木建築工程中扮演重要腳色,是最為廣泛使用的結構型式之一,其設計成果與品質要求將直接影響結構物的強度,且亦關係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惟混凝土結構是諸多材料與構件的組合,其材料間須要良好結合,使能一起組成合適構件,且各構件間亦須能發揮整體組合能力,使能理想的依力學原理與結構特性,去承受各種外力與變  形,因此從材料規格、設計分析至施工要求均須要有完整的規定,使混凝土結構能具有  足夠強度、韌性與耐久性,能發揮預期的功能,達到使用目的。   本學會曾獲美國混凝土學會授權,於民國106年出版「ACI 318結構混凝土建築規範與解說」,惟該規範為美國ACI 318

-14規範的中文翻譯本,其規範架構、數字單位、章節名稱與編排方式等均依美國ACI 規範,不同於我國過去規範方式與常用單位,因此為使工程界能更容易使用與方便查閱,本學會混凝土工程委員會再依〔土木401-100〕之格式與基 礎,導入ACI 318-14內容,重新編寫本版新規範,期望有助提升與推廣鋼筋混凝土工程,更增進國內各界對最新混凝土結構技術之瞭解,並供工程師在實務工作上採用,並做為我國後續修訂新版結構混凝土設計與施工規範之重要參考。  

實尺寸RC構架之鋼骨層間梁補強研究

為了解決混凝土 工程設計規範與解說(土木 401的問題,作者鄭振君 這樣論述:

有鑑於先期研究中已針對鋼骨層間梁工法之可行性及完成初步的分析試驗,為驗證此工法用於中高層RC建築物耐震補強之可行性,本研究中針對一實尺寸RC構架在以鋼骨層間梁補強前後之側向強度及韌性進行擬靜態側推試驗,並與分析結果進行比對。試驗結果顯示此工法確實能夠有效提升RC構架之側向強度,日後將可作為中高層RC建築物耐震補強之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