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 下 的 台灣工具機產業 現況 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中興大學 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 林盈課、許永聲所指導 廖月照的 新產品驅動之營收成長策略 (2020),提出疫情衝擊 下 的 台灣工具機產業 現況 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市場規模分析、標竿企業商業模型、策略地圖、平衡計分卡。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疫情衝擊 下 的 台灣工具機產業 現況 ,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新產品驅動之營收成長策略

為了解決疫情衝擊 下 的 台灣工具機產業 現況 的問題,作者廖月照 這樣論述:

根據中小企業的統計2019年中小企業有149萬家,占全體企業約98%,占全國就業人口數約79%,兩者數字都創下近年來的新紀錄。在銷售額方面,於2019年也創下12兆7130億元,也比2018年增加了0.7%,近年來都呈現正成長的趨勢。顯示中小企業是穩定社會經濟及創造就業的重要基石。但在2019年的中美貿易戰及2020新冠疫情,中小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歐公司過去之主營產業為細孔放電加工機,在其領域已有相當之產業地位及市場佔有率,但由於其現有產業全球市場需求有限,營業額成長受到市場規模限制,不易快速提升及創造大額營業收入。 2020年的COVID-19疫情衝擊導致公司營業額不如預期

,歐公司面臨企業轉折點,希望進行產業轉型擴張,改變原有之企業營運模式,在看見疫情初期防疫口罩、清潔及消毒酒精嚴重不足的情形下,公司運用原有之技術延伸後,亦可用於生產防疫相關之產品,期望能以微薄之力幫助對抗疫情,盡到企業應盡之社會責任,同時歐公司也希望透過新開發之產品能建立起新的事業體,提升公司總體營業額。 但由於新事業體建立需考量之事務繁雜,故本研究在此情形下透過五力分析與SWOT分析進行產業研究,並試圖找尋產業之未來可能發展方向後,以商業模式圖九大架構分析相關產業標竿公司,並以尋找這些案例成功之關鍵因素,最後用策略地圖模型四大架構分析法,探討歐公司可能執行策略之各項優劣勢,同時制定相關

關鍵績效指標以衡量策略績效,期許能找出最適合歐公司之新營運模式,以融合新舊事業體,使企業現有資源能妥善運用,發揮最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