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環保愛台灣台灣小學生環保護地球繪畫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臺南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蕭慶元所指導 史佩玉的 繪本教學對幼兒環境概念影響之行動研究—以節約資源為例 (2012),提出第二屆環保愛台灣台灣小學生環保護地球繪畫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繪本教學、環境概念、節約資源。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 盧秀琴所指導 彭文萱的 外來種生物繪本電子書的製作與教學之研究 (2006),提出因為有 外來種生物、外來入侵種生物、繪本電子書的重點而找出了 第二屆環保愛台灣台灣小學生環保護地球繪畫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第二屆環保愛台灣台灣小學生環保護地球繪畫,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繪本教學對幼兒環境概念影響之行動研究—以節約資源為例

為了解決第二屆環保愛台灣台灣小學生環保護地球繪畫的問題,作者史佩玉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教師運用繪本進行幼兒環境概念的教學歷程及對幼兒節約資源之影響,並探討以繪本進行幼兒環境教育之適切性及教師專業成長,採行動研究的方式,以研究者任教班級11位大班幼兒為研究對象,以「環保小尖兵」為主題,並擬訂三個次主題,包括「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垃圾問題與資源回收」以及「環保與節約資源」,透過與環境教育相關的9本繪本來進行九週的教學活動。 繪本教學的活動歷程包括引起動機、繪本欣賞與討論及延伸活動,並在每次的教學活動後以繪畫及環境概念檢核的方式進行評量,在進行繪本教學前後,研究者以一對一的方式對幼兒進行環境概念的前後測問答,以了解幼兒的環境概念是否提升,教學過程透過錄影、錄音

、幼兒作品、省思札記、觀察紀錄、協同研究者的回饋等資料進行資料的蒐集與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幼兒能從環境教育繪本教學活動學到環境概念知識,幼兒在後測的環境概念均比前測提升,在節約資源方面,幼兒從主動帶手帕、洗手和刷牙時能更節約用水、減少圖畫紙用量、能主動關燈關電視來節約用電,以實際行動來節約資源,但幼兒重覆使用塑膠袋的情形並未提升。經由此次研究,教師在環境教育知識、繪本教學及行動研究能力均有提升。本研究建議教學活動應與主題相結合,並結合社區資源、增加親師互動以達到更大的成效。

外來種生物繪本電子書的製作與教學之研究

為了解決第二屆環保愛台灣台灣小學生環保護地球繪畫的問題,作者彭文萱 這樣論述:

本研究首先利用自編的「外來種生物繪本電子書」,進行外來種生物主題式教學,發現以文字、聲音、圖片、動畫等多媒體的素材,能使概念具象化,幫助學童了解到外來種生物的引入管道、對本土自然環境的影響、外來種生物的優勢,以及目前對外來種生物的防治工作。其次,本研究以準實驗法進行教學探討,研究結果發現以外來種生物繪本電子書進行教學的實驗組學童,對於外來種生物的認知概念及態度價值都優於一般講述式教學的對照組學童,達到顯著的差異;但行為表現則沒有明顯差異。另外發現,以繪本電子書進行外來種生物主題式課程教學後,學童對於外來種生物的認知能力、態度價值及行為實踐表現出高度的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