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管理職類結訓測驗服務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管理職類結訓測驗服務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呂俊彥寫的 2023建築物室內裝修工程管理乙級學術科技能檢定考照祕笈:大量圖示解說〔建築物室內裝修工程管理乙級技術士〕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陽明大學 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 陳美蓮所指導 尤奕涵的 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制度及考試制度變革之衝擊評估研究 (2010),提出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管理職類結訓測驗服務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結訓測驗、技術士技能檢定、衝擊評估。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孫仲山所指導 李德純的 職業訓練成效與就業轉銜網絡研究 (2009),提出因為有 職業訓練、就業轉銜、社會網絡、社會交換理論、紮根理論的重點而找出了 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管理職類結訓測驗服務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管理職類結訓測驗服務,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2023建築物室內裝修工程管理乙級學術科技能檢定考照祕笈:大量圖示解說〔建築物室內裝修工程管理乙級技術士〕

為了解決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管理職類結訓測驗服務的問題,作者呂俊彥 這樣論述:

  Get it now!!   買了本書,建築物室內裝修工程管理乙級一點都不難>>>    ■收錄乙級學術科A、B、C卷參考題庫    ■大量圖示解說,學習死角完全解除    ■短期衝刺靠這本,快速邁向高分      根據勞動部技能檢定中心的統計資料(100~109年),報考「建築物室內裝修工程管理」職類人數累計達50706人,平均每年約有五千多人的報考。且合格通過率也由5%及11%,逐年增加至39%左右(近40%)。在術科考題也由過去的A、B、C、D四卷且範圍較亂,在民國108年起改為A、B、C三卷且範圍較明確。      因應廣大的讀者需求,作者從本身所經歷的各種技

能檢定考試之準備心得,進而整理出一本考前衝刺之工具書,大大縮短考生重新摸索整理筆記的時間,只要詳讀本書,應可順利取得此張乙級技術士證。      強烈建議考生應從學科詳讀並轉換為術科考題的方式,可大大提升術科試題解答能力。基本上除法規及識圖(應熟讀)有較明確的解答外,其他並無一定的標準答案,所以最好對試題內容有所概念及具有答題技巧。本書所提供的解答僅供讀者參考。      有關書本內所撰寫之法規名稱或內容及施工方法,是參考當時或目前官網資料來呈現,讀者仍應以官方最新公告之法規名稱、條文、內容為主。      ****      有疑問想要諮詢嗎?歡迎在「LINE首頁」搜尋「千華」官方帳號,並按

下加入好友,無論是考試日期、教材推薦、解題疑問等,都能得到滿意的服務。我們提供專人諮詢互動,更能時時掌握考訊及優惠活動!

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制度及考試制度變革之衝擊評估研究

為了解決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管理職類結訓測驗服務的問題,作者尤奕涵 這樣論述:

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對於確保工作環境的安全與健康有其重要性,為有效減少職業災害發生,各國對於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莫不重視。我國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單位林立,各訓練單位品質良莠不齊,且由其自行辦理的結訓測驗常流於形式,使得受訓學員的學習成效受到質疑,為導正上述情形,勞委會自2008年起著手規劃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單位評鑑制度,並於隔年正式實施,同年,亦推行教育訓練結訓測驗新制。 本研究目的包括:(1)了解國內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及結訓測驗現況,及與國外制度之差異;(2)評析結訓測驗新制對相關利害團體所造成之正、負面衝擊;(3)現有考場相關配套是否能滿足未來需求。除藉由相關資料及文

獻檢索外,更利用問卷方式,針對訓練單位、受訓學員、事業單位、專家學者、主管機關及協辦考場單位等目標族群進行研究調查。 在國內外制度差異的部分,我國未有如美國與英國之專責機構或統一訓練架構負責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反而與日本及韓國較為相似,皆由符合法規的機構或單位辦理教育訓練,且部分職類應參加由政府主導之統一測驗取得證書後,才可執業。此外,我國與日本在相關法令的規定上也較美國、英國及韓國更為詳細。 根據衝擊評估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專家學者對於結訓測驗新制的贊成度遠高於訓練單位及受訓學員,不論是技術操作職類或是管理職類,都約有七成受訪者表示贊成由政府統一辦理的方式;贊成技術操作職類由政

府統一辦理技能檢定的受訪學員佔26.6%;而贊同管理職類改由即測即評方式辦理之受訓學員及訓練單位則分別有15%及37.8%。此外,經各項資料彙整分析得知,結訓測驗新制實施後,其正面衝擊包括:危險性機械設備術科實習條件大為提升,截至100年5月止,已分別有49、38及21家訓練單位通過堆高機、固定式及移動式起重機之場地及機具評鑑合格;且危險性機械操作合格人員數量激增,取得堆高機技術士技能檢定的人力從97年210人增加到99年8,878人。而負面衝擊則包括受訓人數大幅減少、取證時間延長及錄取率低等問題。在因應未來部分管理職類測驗新制之配套方面,開發新考場為當務之急,其餘則應著重試題命製、測驗合格率

及測驗收費等細節。 本研究建議可將管理職類結訓測驗規劃區分為「由政府統一命題與測驗,以即測即評即發證方式實施」及「由政府統一命題,訓練單位自行辦理測驗」兩種結訓測驗方式;而技術操作職類則區分為以「技術士技能檢定」方式辦理及「由經認可人員監評,訓練單位自行辦理測驗」等兩種方式。而勞工安全衛生管理人員則應以教育體系之專業養成為主要途徑,並建議可參考美國(準)工業衛生師及安全管理師持續認證制度,以更廣泛的方式累積認證點數,並定期評估,取代現行的在職教育訓練。 教育訓練結訓測驗新制度立意良善,且獲得專家學者、事業單位及訓練單位的肯定,若能妥善規劃各職類結訓測驗方式及報名機制、考場數量、測驗

梯次以及命題難易度等相關細節,並配合教育訓練單位評鑑制度,必能有效提升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品質。

職業訓練成效與就業轉銜網絡研究

為了解決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管理職類結訓測驗服務的問題,作者李德純 這樣論述:

臺灣地區的「失業率」自1995年來不斷攀升,在2002年全年平均失業率高達5.17%,在政府積極推動各項就業安全措施之後,失業率原本已逐漸下降,然而在2007年下半年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影響所及,在2008年更擴散為全球金融風暴,經濟景氣嚴重衰退,2009年8月臺灣地區失業率上升至6.13%創下新高,失業人數高達67.2萬人,失業人數在短短一年內飆升逾20萬人,使得循環性失業所衍生的社會問題,取代結構性失業成為一般民眾最為關心的議題。政府為保障人民優質就業,所建構之就業安全網包括就業服務、職業訓練和失業保險等三個重要環節,其中職業訓練係解決結構性失業及舒緩循環性失業問題的主要政策工具,因此在評估

職業訓練成效時,職訓局將失業者接受職訓後的「就業率」當作最重要的指標。本研究為了瞭解影響失業者參加職業訓練後再就業的因素,先採用紮根研究方法(grounded theory)訪談12名成功就業學員,建構「職訓就業轉銜網絡理論」之理論假設,再以隨機抽樣方式選取各公共職業訓練中心辦理之失業者職業訓練共計72班1887名學員做為研究樣本,採用問卷調查法在學員結訓前後分兩階段進行實證研究,並以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 SEM)驗證研究假設,總計提出21項研究發現,包括職訓就業轉銜網絡理論驗證、失業者職業訓練辦理現況、失業者職業訓練成效分析等3大類摘述如下。

1. 職訓就業轉銜網絡理論驗證:經周密化分析(elaboration analysis)結果發現,職訓學員結訓後能否「學以致用」會因學員年齡、訓練模式、訓練職類、職訓學習態度、課餘積極態度、職業期待適配、求職就業網絡、職訓學習成效、就業服務資源的不同而有差異。另依結構方程模式之分析結果,職業期待適配程度及就業服務資源的取得,係影響失業者職訓就業成效的關鍵因素。除了求職就業網絡、職訓學習成效對於職訓就業成效沒有直接影響之外,其餘自變項及中介變項在不同條件下,或多或少對於職訓就業成效都有直接影響,而求職就業網絡亦可透過就業服務資源此一中介變項,間接影響職訓就業成效。2. 失業者職業訓練辦理現況:失

業者職業訓練供不應求,部分職訓中心或培訓單位,在規劃職類課程時不是根據供需調查,而是以容易就業的職類為主要考量。職訓局尚未研訂全國一致的學員篩選評量標準,往往造成學員、培訓單位、職訓中心以及就服中心四者的衝突。職訓局TIMS職業訓練資料庫系統空有學員詳細的受訓紀錄,但在學員報名時,系統卻未提供培訓單位前端篩選等決策支援功能(DSS)。3. 失業者職業訓練成效分析:失業者職業訓練與短期就業市場的供需失衡,而且有限的失業者職業訓練資源,仍有不小的比例浪費在無就業需求的學員身上。有大約四成的失業學員參訓動機不是為了就業,而其求職就業網絡和職訓學習成效,明顯低於為了就業而參訓之學員。對於長期失業學員而

言,如果其參訓動機是為了就業,則其訓後就業成效會明顯高於參訓動機非為就業的學員。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發現提出包括掌握職訓就業市場需求、落實職訓學員篩選機制、規劃發展職業訓練組合、擴展多元培訓管道及思維等4個面向20項研究建議供決策單位參考運用,期能藉此掌握失業者參加職訓及求職就業之整體情境脈絡,發展職業訓練組合方案,俾更有效地協助失業者再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