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 失 智 症醫事專業8小時訓練課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112年 失 智 症醫事專業8小時訓練課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CharlesKenney寫的 精實醫療實戰篇:維梅醫學中心的精實變革之路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臺灣大學 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黃文鴻、鄭守夏所指導 張婷華的 世界貿易組織規範對臺灣健康照護產業之影響 (2002),提出112年 失 智 症醫事專業8小時訓練課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世界貿易組織、WTO、服務業貿易協定、GATS、全球化、國際貿易、健康照護產業。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112年 失 智 症醫事專業8小時訓練課,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精實醫療實戰篇:維梅醫學中心的精實變革之路

為了解決112年 失 智 症醫事專業8小時訓練課的問題,作者CharlesKenney 這樣論述:

看維梅醫學中心如何轉虧為盈 成為美國百大醫院的真實故事。   台灣醫療環境正面臨崩壞邊緣,除了健保財政惡化、醫療人力不足之外,台灣人口急遽老化,也讓各醫療院所面臨重大考驗。   美國維梅醫學中心,在2002年面臨連續虧損後,導入汽車業的豐田精實管理思維,不但徹底改善財務狀況,就連服務品質也提升到9成,並獲得百大醫院、卓越醫術獎等殊榮,讓人好奇維梅是怎麼辦到的? 維梅醫學中心精實管理的卓越績效:   2013年第8度蟬聯全美頂尖醫院殊榮(The Leapfrog Group)   2014年美國百大醫院(全美前2%強)   全美卓越醫術獎(全美前5%強)   病患移動距離下降82

%   省下1,100萬美元的投資金   藥材庫庫存下降53%   手術整備時間縮短82% 專業推薦   彰化基督教醫院 副院長        劉青山   台中榮民總醫院 院長        李三剛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竹東分院院長    王明鉅   改革很難,特別是在醫療照護業……   維梅醫學中心是怎麼辦到的?   一段美國醫學史上最不尋常的故事之一,   這是說明一群臨床醫療者、護理人員、   第一線工作人員、行政人員、評議理事們以及領導者,   如何用勇氣、前瞻的視野、堅強的決心去追求   顧客滿意最佳化的醫療照護系統變革,   這段旅程,已經走了十多年,目前還在繼

續當中……. 全球專家熱情推薦   福特現任總裁暨執行長艾倫.穆拉利(Alan Mulally):恭喜維梅團隊成為另一個投身於令人信服的願景,並且持續不輟地改善醫療品質的絕佳典範。   前歐巴馬競選團隊醫療資深顧問大衛.科特勒(David Cutler):如果你想了解醫療照護業可以進化成什麼模樣,你一定要認識維梅醫學中心和了解它的努力。本書提供了故事完整的來龍去脈,是不可多得的一本書。   哈佛商學院教授理查.波默(Rechard Bohmer):本書詳實地描繪維梅改革的過程——不只講理論,還有一路遭遇的挑戰,及如何克服難關。這趟崎嶇的旅程還在進行,這對於認真想要進行組織變革的人們而言

,是無價的幫助。   醫療集團管理學會總裁暨執行長威廉.傑西(William F. Jessee):本書列舉了維梅醫學中心,如何持續地改善病患照護的安全、品質與效率──這是一個接一個的改善過程……本書非常啟發人心,任何領導者或想要成為醫療組織的領導者,都必讀此書。

世界貿易組織規範對臺灣健康照護產業之影響

為了解決112年 失 智 症醫事專業8小時訓練課的問題,作者張婷華 這樣論述:

我國於2002年1月1日成為WTO第142個會員(第12個已開發會員),健康照護產業也在WTO規範的涵蓋範圍內,本論文即從公共衛生立場出發,使用文獻分析、深度訪談與問卷對政策環境變化與利害關係人意向態度作一分析探討。 本研究從WTO對公共衛生之可能影響切入,分別由八大議題(傳染病防治、食品安全、菸害防治、環境保護、藥物與疫苗的可近性、健康照護服務、營養與食品保證、新興議題)與WTO主要規範(技術性貿易障礙協定、食品衛生檢驗及動植物檢疫協定、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服務業貿易總協定與爭端解決機制)之關係加以闡述;進而將重點放在GATS與健康照護產業。

GATS有四種貿易類型,分別是「由境外提供服務」、「境外消費」、「商業據點之設立」與「自然人之呈現」;其對健康照護產業之規定主要在GATS本文、部長決議與宣言,本研究較為相關重點為最惠國待遇、市場開放、國民待遇與認許;部長決議與宣言則有攸關健康照護人力之「有關專業服務之部長決議」與新回合談判基礎的「服務貿易談判準則與程序」。 健康照護產業在國際貿易發展方面,「由境外提供服務」拜遠距醫療進步正持續發展;「境外消費」則有越來越多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投入資源於吸引國外消費者、學生前來;「商業據點之設立」與「自然人呈現」受限於各國對此為非營利公共服務之認知而未有所發展。另在WTO已

開發會員承諾中,以不予承諾為最多比例,相較所有會員在旅遊有高達90%承諾開放,金融服務達到近70%承諾開放,僅有不到40%承諾開放健康照護與教育,採異常保守之態度。 值得關切的是WTO未來之貿易政策趨勢為朝更高承諾程度、更多開放項目、更多專業服務認許標準與國內規章一致化的單行道前進。我國應考量其可能之影響,如在專業人力方面應注意亞洲等熟稔華語而待遇不似我國優渥之地區或我國至這些地區就讀的臺灣學生;另外國外資本進入所可能造成之組織文化、經營理念之改變也值得關切;在健康保險方面,則需注意若改制為多元化或民營化,國外保險公司進入之可能及商業保險對我國健康照護產業之影響;在醫院方面

,則需注意其來臺灣設置分院、引進管理經營或作為第二諮詢等具有競爭力之方式,都將使臺灣產業之競爭更為激烈。 在利害關係人意向結果方面,深度訪談之七位人士(產業五人,官、學各一人)均知道GATS涵蓋健康照護產業,但問卷部分有高達74.5%不知道此一事實;在專業人力部分受訪者均認為第一線之臨床人力已足夠,不足部分為醫管高階人力、醫療行政等,但問卷則49.1%認為人力不足,39.6%認為已經足夠,同時有62.9%願意聘用國外之專業人力;在健康保險部分,深度訪談受訪者對現行體制看法不一,但認為國外保險人進入之可能性大,問卷受訪者則有58.7%樂見國外保險人進入;在醫院部分,兩造之受訪

者均認為臺灣醫院有向外擴展之趨勢,也有吸引外國人前來消費之優勢,並認為政府應利用WTO架構協助發展,且雙方均認為國內缺乏對國際趨勢、法規專精之人才,因而需儘速培養。 本研究建議政府認真看待健康照護服務為一服務產業,而有合理利潤空間,並能協助發展完整之三段五級架構;並建議邀集法律、國貿等相關專家進行跨領域之會談;同時針對發展國際就診、專業人力認許標準與貿易、健康關聯等均有國際組織如WHO、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OECD組織、聯合國貿易暨發展組織、國際勞工聯盟等已存國際標準或文獻可供參考,我國應有專人定期研讀;最後以產官學均應正視我國為WTO會員資格之建議作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