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er electron Spect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臺灣大學 醫學工程學研究所 謝銘鈞所指導 施映霞的 多功能奈米載體用於癌症治療有效性之評估 (2016),提出Auger electron Spect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奈米微胞、化學療法、光熱療法、標靶治療、肝癌、大腸直腸癌。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獸醫學系暨研究所 沈瑞鴻所指導 陳亮丞的 錸-188核醫藥物之分子影像、藥物動力學、輻射劑量及療效評估研究 (2016),提出因為有 分子影像、藥物動力學、輻射劑量、療效評估、錸-188核醫藥物的重點而找出了 Auger electron Spect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Auger electron Spect,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多功能奈米載體用於癌症治療有效性之評估

為了解決Auger electron Spect的問題,作者施映霞 這樣論述:

多功能奈米載體在近幾年之研發及應用相當廣泛,因其具有可與其他療法合併治療之特性,其他療法如化學治療、放射線同位素治療、標靶治療、光熱治療、抑制劑治療等。 本論文主要使用多功能奈米載體-奈米微胞分別進行三個部分之試驗研究。第一部分為多功能奈米微胞標誌放射線同位素再包覆化療藥物Doxorubicin應用於肝癌治療評估。運用放射性同位素錸-188(半衰期16.9個小時)具有的85% β-射線進行腫瘤的放射線治療及其15% γ-射線可用於偵測藥物於動物活體之體內外分佈情形。治療結果顯示若錸-188合併化療藥物之組別對於腫瘤可達到最佳之抑制,可大幅增加腫瘤細胞的細胞壞死及凋亡。 第二部分為

酪胺酸激酶抑制劑合併化療藥物SN38應用於大腸直腸癌治療,此研究是將酪胺酸激酶抑制劑Sunitinib與化療藥物SN38同時包覆於奈米微胞內,Sunitinib具有改變腫瘤內為環境之性質,而SN38為大腸癌治療之化療藥物CPT-11之有效成分物質,兩者對病患皆具有不良之副作用,故將兩種藥物同時包覆在奈米微胞中,預期可降低抑制劑及強效之化療藥物之副作用,提升對於腫瘤治療之效果。療效試驗結果顯示奈米微胞包覆Sunitinib與SN38可以有效的抑制腫瘤的生長並減低副作用。 第三部分為標靶藥物診斷應用及其結合光熱療法用於大腸直腸癌治療。此部分又分為兩個研究主題,一為標靶藥物之診斷研究,此部分之

研究為預先試驗,內容包括對三種大腸直腸癌腫瘤細胞(HCT-116、HT-29及SW-620)之標靶能力測試及放射線同位素In-111標誌臨床用藥爾必得舒(Cetuximab)進行體內外生體分佈之驗證試驗,驗證結果Cetuximab標靶HCT-116細胞之效果最好。二為Cetuximab標誌於包覆光感藥物IR780奈米微胞之動物光熱治療試驗。試驗結果驗證,具標靶能力之Cetuximab/IR780奈米微胞可以增加光感藥物對腫瘤抑制效果。

錸-188核醫藥物之分子影像、藥物動力學、輻射劑量及療效評估研究

為了解決Auger electron Spect的問題,作者陳亮丞 這樣論述:

癌症是世界上及國內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依據世界衛生組織於2014年所發表的「世界癌症報告」指出,癌症是全球發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將以大腸癌及肝癌之放射性抗癌藥物為重點。首先,在大腸癌肺轉移動物模式中,經由靜脈給予錸-188微脂體及5-FU,研究其生物分佈、藥物動力學、輻射劑量及療效比較。靜脈給予錸-188微脂體後,可觀察到腫瘤處有放射活度之蓄積。腫瘤處之放射活度從4小時後至24小時都維持在一穩定之狀態(5.40至5.67 %ID/g)。藥物動力學方面,靜脈給予錸-188微脂體在血液中之曲線下面積(AUC)、平均滯留時間(MRT)及清除率(Cl)分別為998 h %ID/mL、28.7

h及0.1 mL/h。糞便及尿液之總排泄比率分別為0.61及0.26。錸-188微脂體在肝臟及紅骨髓之吸收劑量分別為0.31及0.08 mSv/MBq。錸-188微脂體之腫瘤吸收劑量,從10至300 g腫瘤範圍為48.4至1.73 mGy/MBq。治療效力方面,評估給予錸-188微脂體(80%最大耐受劑量,29.6 MBq)、5-FU (80%最大耐受劑量,144 mg/kg)、微脂體或生理食鹽水之存活時間。結果顯示錸-188微脂體放射治療比生理食鹽水組具有較長的壽命(增加34.9%,P為0.005)。錸-188微脂體組增加之壽命為5-FU組之2.5倍。因此,靜脈給予錸-188微脂體具有良好優

勢及在癌症應用上為傳遞被動性奈米標靶放射治療藥物之良好策略。肝癌是世界上第二常見的死亡原因。本研究探討在原位肝癌大鼠模型中錸-188-人類血清白蛋白微球(188Re-HSAM)的單光子斷層造影(SPECT/CT),超音波,生物分佈和療效評估。使用自製套組和微波系統,將錸-188標誌在人類血清白蛋白微球。錸-188-人類血清白蛋白微球經由動脈注射給藥。透過生物分佈分析和單光子斷層造影系統確認錸-188-人類血清白蛋白微球的體內分佈情形。在療效實驗中,使用三維超音波系統長期追蹤腫瘤體積。生物分佈和單光子斷層造影顯示錸-188-人類血清白蛋白微球可以積累在肝臟和腫瘤中。三維超音波影像和解剖後腫瘤體積

的相關係數為0.997。療效實驗中,腫瘤接種54天後,生理鹽水處理組腫瘤體積為1803.2 mm3。在103.6 MBq和240.5 MBq的錸-188-人類血清白蛋白微球治療組,其腫瘤體積分別為381 mm3和267.4 mm3(P分別為0.001和0.004)。這些結果顯示在軟組織中具有高空間分辨率和對比度的三維超音波可以成為評估原位大鼠模式中腫瘤大小和腫瘤進展的造影模式。在原位肝癌大鼠模型中,錸-188-人類血清白蛋白微球的長期療效評估顯示隨著增加劑量具有劑量依賴性的腫瘤生長抑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