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hroom lighting IK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設計學院設計博士班 蔡仁惠、周鼎金所指導 謝坤學的 智慧照明之節能實證研究-以白色能源屋為例 (2021),提出Bathroom lighting IK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智慧照明、場景模式、情境模式、照明功率密度、用電指標、節能效益。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學系 潘振宇所指導 劉哲成的 臺灣南部高齡日照機構室內換氣環境品質調查暨改善策略可行性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高齡日照機構、室內通風環境品質、空調設備、機械換氣設備、改善策略的重點而找出了 Bathroom lighting IK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Bathroom lighting IK,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智慧照明之節能實證研究-以白色能源屋為例

為了解決Bathroom lighting IK的問題,作者謝坤學 這樣論述:

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 2018年能源效率市場報告解析;全球能源效率持續提升,能源效率投資並以建築領域為主,建築產業約佔59%,而照明產業約佔14%。落實建築節能是國際提升能源效率及減少碳排放量的重點,而照明的能源效率是重要指標。照明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生活需求,良好的室內光環境可以提供一個健康、安全、舒適、節能的室內環境。因應台灣未來建築、AIoT產業與雲端計算的設計整合及需求發展,運用智慧照明設計與調控技術,以達優質生活環境與節能兼顧之目的。透過文獻回顧與探討、依前導研究室內光環境品質指標的成果,建構室內光環境的照明最適

化設計,並進行智慧照明情境模式之能耗實證研究。並依先行「室內光環境品質指標」建構智慧照明的情境控制模式,以光、照明與照明設計的思維,符合可視性、活動性、健康和安全、心情和舒適、社交和溝通及美感等六大面向需求。 實證場域位於白色能源屋(以下簡稱能源屋)內,在台灣北部某校園內,以四個20呎貨櫃建構一住宅單元空間,其電力主要由8 kW太陽光電系統提供,並搭載儲能電池(鋰電池)及電力品質監控系統,以提高電源供應品質與穩定性。並整合:創能(綠能)、儲能、節能等技術的能源管理系統,受限於研究範圍,僅以智慧照明為範疇。並分期建置照明場景及情境模式之設備及控制系統,運用智慧照明設計與控制手法滿足使用者的

生活行為功能及活動需求,並進行照明能耗的量測與分析,除能源屋之光環境進行建構,亦配合能源屋的建築環境能耗設備置換與監測,共同打造智慧綠建築的實證場域。 本研究範圍為室內空間場域;區分為公共空間(指玄關、客廳、用餐/工作區、廚房空間)與私密空間(指通道、盥洗、浴廁空間、臥房空間)等基本生活場域進行場景與情境照明規劃與設計。係針對智慧照明運用照明設計技術及設備與智慧控制系統的置換與監測,建構一智慧照明控制技術的光環境展示空間,並進行LED照明場景及情境模式的能耗實證場域;此部分成果可供日後規畫者與使用者對智慧照明場景或情境模式的選用與系統建置的參考依據。從照明能耗應用對於LED場景或情境模式

較一般節能燈具設備,其節能效益為50%。導入LED照明調光技術,其節能效益更可達73~77%。並得知情境模式較場景模式之節能效益約可再節能11%,再整合傳感器、感應器等設備,其節能效益可更加顯著。

臺灣南部高齡日照機構室內換氣環境品質調查暨改善策略可行性研究

為了解決Bathroom lighting IK的問題,作者劉哲成 這樣論述:

本研究選定臺南市、高雄市9間社區高齡日間照顧機構,利用儀器進行現場實測,並利用迴歸統計與CFD模擬工具,分析影響各機構之室內關鍵因子,並擬定後續改善策略。研究結果顯示夏季室內溫濕度與空調設備、浴廁換氣設備配置及保養狀況有關;冬夏兩季室內CO2濃度與開窗通風行為、室內人員密度有關;冬季室內溼度則與外氣濕度有關。各機構改善策略,主要建議開窗進行自然通風;本研究驗證夏季開窗可使室內CO2濃度下降,下降速率區間為每分鐘3.8~14.7ppm,同時室內溫度上升速率僅每分鐘0.005~0.03℃,室內熱舒適性幾乎不受影響。空調系統建議應檢核空調容量、空調分區設計、回風設計等;換氣設備則建議檢核保養計畫、

換氣風量、換氣有效性;本研究亦證明全熱交換器確實具有提升日照機構室內空品效果,防止夏季室內密閉造成空品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