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bon dioxide globa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南華大學 旅遊管理學系旅遊管理碩士班 許澤宇所指導 王姝丹的 觀光與日常之飲食管理:碳排放之觀點 (2014),提出Carbon dioxide globa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食物里程、碳排放、低碳飲食、慢食、素食、蔬食。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研究所 魏蓬生所指導 顏大倫的 水蒸氣與二氧化碳對大氣溫度之影響 (2008),提出因為有 溫室效應、氣候變遷、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水蒸氣、輻射傳遞、全球暖化的重點而找出了 Carbon dioxide globa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Carbon dioxide globa,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觀光與日常之飲食管理:碳排放之觀點

為了解決Carbon dioxide globa的問題,作者王姝丹 這樣論述:

  全球暖化的問題日亦嚴重,食物里程是近年來各國用以呼籲節能減碳的概念之一。民以食為天,但我們甚少去了解日常所食之食材種類、來源、採購及運輸方式,究竟對環境造成多少二氧化碳排放當量。此外,隨著國民生活水準提高及周休二日的實施,出外觀光休閒旅遊機會增多,本研究亦想了解隨著生活型態之改變,對環境之碳排放影響。因此本研究除了廣泛蒐集諸多文獻所紀錄之碳排放當量資料庫,並透過70位消費者,實際調查其日常及旅遊過程之飲食資料,包含菜單、食材重量及食材來源,研究結果顯示:1. 食材之二氧化碳排放當量,運輸過程佔相當大之比例,因此若要降低飲食之碳排放量,吃當地所生產之食材是重要的。2. 蔬食之碳排放量顯

著低於葷食,因此若以減碳為目標,建議推廣蔬食。3. 旅遊過程飲食之碳排放量顯著高於日常,原因涉及旅遊過程遊客之飲食態度(如獎勵(自己)),因此食材偏向多樣且進口、數量亦高於日常;此外餐廳現有之合菜配餐,從業人員多無食物里程概念。4. 消費者或許知道食物里程的概念但與其消費習慣是不一樣的。因此如欲落實減碳,未來仍需政府相關政策的引導及環境教育的配合,從日常飲食著手,始能漸收成效。

水蒸氣與二氧化碳對大氣溫度之影響

為了解決Carbon dioxide globa的問題,作者顏大倫 這樣論述:

在本文中,本研究探討觀點在於說明在高度小於十公里(對流層)之水蒸氣與二氧化碳對溫度和熱傳遞可能會造成之變化以及影響。並且證明解釋現實的溫度、壓力以及氣體濃度...等等輻射影響因子對輻射特性之影響。 本文將對大氣中可能遭遇之熱傳問題進行系統地評估以及假設。為了簡化問題,本模擬程式將熱傳方程式假定為一維,並且只純粹探討傳導以及輻射的模式。太陽光可穿過大氣層之波長範圍介於短波長範圍接近可見光(波長約在0.4至0.7μm )的區間,然後其穿過之太陽光部分被空氣吸收、反射以及被地表吸收。地表吸收太陽光造成地表溫度上升,然後以黑體方式發散長波長輻射。探討水蒸氣與二氧化碳之吸收與穿透方面,水蒸氣在長

波範圍(8至12μm )部分穿透、吸收(穿透為主);二氧化碳具有三個長波範圍吸收波段分別以15μm、10.4μm、9.4 μm為中心尖峰。 根據數值分析出來之結果,本研究可以證明水蒸氣以及二氧化碳為造成溫度差異高達攝氏2至5度最重要的影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