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lity level positi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環境工程與科學系所 黃武章所指導 黃秀香的 探討應用模組教學行動研究於降低國小廢水量之可行性研究 (2007),提出Quality level positi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教學模組、廢水、行動研究。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資訊管理學研究所 翁崇雄所指導 陳品宏的 資訊科技投資對組織績效之關係研究 (2003),提出因為有 資訊科技投資、資料包絡分析法、績效評估、組織績效的重點而找出了 Quality level positi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Quality level positi,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探討應用模組教學行動研究於降低國小廢水量之可行性研究

為了解決Quality level positi的問題,作者黃秀香 這樣論述:

「預防重於治療」,環境載體有其一定的對污染之自淨能力。如果超過了其承載力,必然造成汙染。台灣因工商業的發達與經濟成長,接踵而來的是面對所造成的各種不同形態汙染。如果我們能及早發現其所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並且及早對其進行預防措施,如此則可比在未來造成巨大與不可收拾災情之後,花費將會少得很多。更何況所造成的破壞往往是無法用金錢彌補的。而「教育」則是事前預防的有效方法之一。故本研究是根據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中的環境教育學習議題所設計。研究對象為研究者所服務之學校五年級學生,以對清潔劑的正確使用及觀念為主軸,發展設計一套有效教學模組的行動研究,並於教學前後對學生作關於本教學主軸之問卷調查,同

時做學生之清潔劑使用量統計調查,以了解本研究之可行性。本研究的結論是:學生於環境教育五大內涵之量表均值呈現為正向成長之改變,除了環境倫理價值觀較不明顯: 環境學覺知與敏感度平均進步30%、環境概念知識內涵平均進步38%、環境倫理價值觀平均進步2%、環境行動技能平均進步14%、環境行動經驗平均進步20%。模組教學前後之清潔劑的使用量有顯著減少,代表著使用清潔劑所產生的廢水量的減少:清潔劑使用量從教學前平均約2500 c.c.降至約1500 c.c.,減輻約為40%。環境教育五大內涵之模組教學前後測成對t檢定,除了環境倫理價值觀未達0.05之顯著水準外,其餘項目皆呈現顯著性差異。 模組教學後,環境

教育五大內涵之正向改變,會影響學生實際使用清潔劑之正面行動。本課程模組教學之行動研究之可行性是有效的。

資訊科技投資對組織績效之關係研究

為了解決Quality level positi的問題,作者陳品宏 這樣論述:

近年來,由於資訊化的快速發展,組織對於資訊科技的投資普遍持續增加。然而,過去許多實證研究卻無法在資訊科技投資與組織績效間獲得明確、一致的影響關係。Bryjolfsson(1993)指出了過去研究的缺失,包括了衡量錯誤、投資和效益間的延遲、獲利效益的重新分配與抵消、和資訊科技資源的管理不善等。此外,Sircar et al.(1998)、Shafer & Bryd(2000)、Santhanam & Hartono(2003)的研究所獲得不錯的研究結果,顯示資訊科技投資對組織績效關係是一相當值得研究的議題,更是組織在資訊科技投資上的重要評量。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清楚地,需要一個可以排除B

ryjonlfsson(1993)所提缺點及具資源管理改善觀點的資訊科技投資評量方法。本研究提出了一個可衡量資訊科技投資的評量架構。在這篇研究中,我們使用超過200家台灣各產業公司的資料來說明,這包括了資訊科技投資及各項營運產出資料,而用來確認架構的資料在品質和數量上超越了先前的研究,因此允許適當的分析。透過研究過程、架構應用與分析後,我們發現數項結果,這些結果促使本研究認為組織若能適當管理資訊科技資源,對組織績效將會有正面效益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