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扭力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扭力輸出特性 - U-CAR 汽車教室也說明:扭力為引擎在運轉速時所輸出的扭矩,講白一點,就是引擎的出力。 ... 在引擎測試時,所能測到的是扭力值,馬力是由扭力與引擎轉速算出來的,所以扭力與馬力是在同一個 ...

崑山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研究所 吳澤松所指導 陳俊翔的 液化石油氣之微型熱電共生裝置的能源回收率提升研究 (2015),提出機車扭力值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熱電聯產、燃燒特性、熱交換器、能源回收率。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宜蘭大學 生物機電工程學系碩士班 林連雄所指導 郭泰均的 折疊式電動中耕機之設計與研究 (2014),提出因為有 電動中耕機、無刷直流馬達、鋰鐵電池、節能減碳的重點而找出了 機車扭力值的解答。

最後網站【DIY小教室】更換鍊條及齒盤就是這麼簡單! - Webike摩托雜誌則補充:扭力扳手更換齒盤、拆裝輪胎時的必備工具。 ... 的,所以可以依照2、3接著4、5最後才是1的順序鎖緊螺絲,請使用扭力扳手來安裝以維持正確的扭力值。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機車扭力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液化石油氣之微型熱電共生裝置的能源回收率提升研究

為了解決機車扭力值的問題,作者陳俊翔 這樣論述:

全球目前正面臨氣候異常、天災不斷的問題尤其在冬天時常有人會因為缺少暖氣而凍死,或是在災區電力無法供給,影響到救災及生存,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與維生系統的開發,各國正致力於熱電共生裝置之研究,以熱電聯產概念,充分發揮燃料熱量;系統由引擎帶動一部發電機,產生電力可供家庭等機具使用,並以熱交換器將燃燒排氣的熱回收再利用。本研究開發之微型熱電共生系統為以機車引擎為本體的熱電聯產裝置,研究目標有二個,第一個為精進原先使用汽油之熱電共生裝置,提高其能源回收率;第二個目的為以高能源回收率之系統為基礎,擴大能源多樣性,經由引擎燃料系統的改裝,導入家庭用液化石油氣燃料,並測試氣體燃料的能源回收效率。 試驗結果顯

示,3600rpm時33公升水,發電負載2.4kW汽油燃料添加機油精時,運轉12分31秒,將水加熱至60℃,能源回收率汽油燃料添加機油精時,達到52.83%。3600rpm時66公升水,發電負載2.4kW汽油燃料添加機油精時,運轉18分12秒,能源回收率汽油燃料添加機油精時,達到65.83%。在低負載時能源回收率燃料LPG最差僅有29.57%。隨發電負載的增加,能源回收率也相對的上升,最高達到了65.83%的能源回收率,在排放廢氣方面因氣體燃燒較完全故排放廢氣污染較少,在添加機油精因減少氣缸的摩擦損失,其添加機油精在能源回收、廢熱回收其效率明顯提升5%。

折疊式電動中耕機之設計與研究

為了解決機車扭力值的問題,作者郭泰均 這樣論述:

本研究研製一台折疊式電動式中耕機,以無刷直流馬達(1300W)、鋰鐵電池(23V,60Ah)替代傳統中耕機使用的引擎與汽油作為動力來源。動力傳動方式,由離心式離合器至動力傳動軸經蝸輪蝸桿減速至耕耘部。中耕機機體設計方面,操作手把可以折疊,折疊前機身長、寬、高大小分別為90、60、80 公分;折疊後機身90、60、48 公分(長、寬、高),可減少中耕機於載運或收納時所需的體積,並可用小客車後車廂載運。 電動中耕機田間性能試驗,參考動力中耕管理機田間作業性能測定方法及基準(TS23)。結果顯示作業速度平均0.6m/s,高於標準的0.5m/s;掉頭轉彎時間5.6秒較標準的7.0秒快;作業深度平均

為6.9cm,深於標準的6cm;鋤草深度4.5cm,比標準的2cm深,其檢測項目皆符合國家標準。因此本研究研製之電動中機具有實用價值。 本研究研製之電動中耕機總重量48kg,搭配60Ah鋰鐵電池進行翻土作業實驗,充滿電後平均持續作業時間77min,平均連續作業面積約1850m2。使用普羅尼制動測功計測定耕耘軸輸出扭力值約9kg-m,計算電動中耕機動力效率最高為66.7%。在相同的作業面積下,電動中耕機的能源成本是汽油機的10.9%,CO2排放量僅汽油機的30.4%,因此電動中耕機較傳統式引擎中耕機具有節能減碳之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