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基膠帶缺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丁基膠帶缺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米奧多尼克寫的 10種物質改變世界 和喬‧艾斯‧麥克爾漢尼,弗瑞坦‧麥克凱席克‧布希的 大腦說:性不性,有關係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泰安胶带厂家解析防水丁基胶带的缺点-泰安市强力包装有限公司也說明:防水丁基胶带是以丁基橡胶为主要原料,配以其他助剂制成的自粘防水密封胶带,具有很强的粘结力,最重要的是有防水性能。丁基橡胶是一种合成橡胶,多用在轮胎制作,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天下文化 和社團法人台灣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所出版 。

國立高雄大學 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碩士班 楊證富所指導 顏瑋廷的 水性螺絲封孔劑及電鍍金油之開發及應用 (2017),提出丁基膠帶缺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水性電鍍金油、水性螺絲封孔劑、水性丙烯酸樹脂、氮丙啶交聯劑、胺基交聯劑、低VOCs排放。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工商管理研究所 邱垂昱 博士所指導 張木興的 探討石墨產業現況與未來應用發展 - 以石墨烯為例 (2014),提出因為有 關鍵詞:石墨烯(Graphene)、奈米(Nanoscale )、富勒烯(Fullerenes)、碳奈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的重點而找出了 丁基膠帶缺點的解答。

最後網站浅谈什么是丁基胶带則補充:1、丁基胶带材料组成丁基橡胶防水密封粘结带是由丁基橡胶与聚异丁烯等主要原料共混而成,按照特殊的生产配方,采用最新专利技术,选用优质特种高分子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丁基膠帶缺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10種物質改變世界

為了解決丁基膠帶缺點的問題,作者米奧多尼克 這樣論述:

  物質竟然如此不簡單,材料科學原來這麼有趣!      且看史上精采且重要的十種物質,如何改變了我們的過去,又如何蓄勢待發,準備改造未來!   這其中有許多物質看起來實在太平常,讓我們幾乎忘了它們的存在,像是做衣服的布料、做工具的金屬、做罐子的陶瓷、溝通用的白紙,還有吃了開心的巧克力。然而,這些物質卻曾徹底改變了人類生活。   當然也有一些物質以怪得出奇聞名,例如人類已知最輕的固體「氣凝膠」、可以自行復原的金屬和能變成真正骨骼的植入物,這些都是會改變我們未來的劃時代新物質。   你會驚嘆,物質如何以獨特的方式,深刻影響我們每一個人。 得獎紀錄   2014年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獎   A

mazon 2014年度科學類選書   《物理世界》2014年推薦最佳科普書   《紐約時報》2014年最值得閱讀的一百本書之一 名家與媒體推薦       我要很難為情的承認,我本來以為材料科學無趣又單調,但《10種物質改變世界》完全改變我的想法。現在我發現我會用手指滑過物質表面,然後發出讚嘆。米奧多尼克這本生動有趣的書完全改變了我看待世界的方法。──《華爾街日報》   我們覺得無聊、平凡,根本不值得一顧的東西,竟然有這麼多隱藏不現的奇蹟……也許早有人說過這些神奇的故事,以及其中相關的科學,但就像好的巧克力一樣,唯有米奧多尼克知道,要怎麼調出最好的味道。──《紐約時報書評》   這本書

對創造現代世界的物質,做了美好的描述。米奧多尼克寫得真好,即使是水泥,在他筆下都顯得閃閃發光。──《金融時報》 材料科學家米多尼克,以有感染力的熱誠,述說了紙、玻璃、巧克力、混凝土背後的歷史與科學。──《科學美國人》   我熬夜看完這本書,米奧多尼克的書寫如此充滿知識性,如此的熱情,他對物質的熱情如此顯而易見!──知名科學家與暢銷書《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作者奧立佛‧薩克斯   混凝土、巧克力、紙張、陶瓷,這本書把這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做了動人且充滿知識性的描述。──《拿破崙的鈕釦》作者之一,潘妮‧拉古德(Penny Le Couteur)   《10種物質改變世界》不僅揭露構築了世界的各

物質其後的神奇結構,還告訴我們隱藏其中的精采故事──科學記者昆丁.庫柏(Quentin Cooper)   《10種物質改變世界》提醒我,歷史學家可能花了太多時間在人說了和寫了什麼,卻沒花足夠的時間在建構現代社會的物質上。──歷史學家,丹.史諾(Dan Snow)   材料大師又出招了。馬克.米奧多尼克是天生的娛樂高手,以獨特手法結合了世界上各種物質的科學與感性,讓我們讀得興致勃勃。──史上最年輕的皇家工業設計師,湯瑪斯.海澤維克(Thomas Heatherwick)   這本書實在太迷人了。一旦沉浸其中,你就會開始用米奧多尼克的眼睛看這個世界。我們平日生活習以為常的每一樣「物質」都隱

藏著豐富的故事。這本書讀起來真是愉快──理論物理學家,暢銷書《悖論》作者,吉姆.艾爾—卡利里(Jim Al-Khalili) 作者簡介 米奧多尼克Mark Miodownik      倫敦大學院材料科學教授,英國皇家工程學會會士,並曾入選《泰晤士報》「英國百大影響力科學家》。   他樂於為大眾講解材料科學,且廣受歡迎,曾擔任多部紀錄片的主持人,包括英國國家廣播公司第二台製作的《發明的天才》。   2010年,他獲邀在科普界最負盛名的英國皇家科學院聖誕講座進行演講。   他也是倫敦大學學院的製成研究中心主任,這個中心裡有一座材料館,收藏了地球上最神奇的一些物質,並且和多所博物館共同推出互

動節目,合作夥伴包括泰特現代美術館、黑沃德畫廊和威康收藏館等等。 譯者簡介 賴盈滿      倫敦政經學院科學哲學碩士,現專事翻譯,譯有《資訊》和《不大可能法則》等書。   目錄 前言  走進神奇的物質世界 1.不屈不撓的鋼 2.值得信賴的紙 3.重要的混凝土 4.美味的巧克力 5.神奇的發泡體 6.充滿創造力的塑膠 7.透明的玻璃 8.打不斷的石墨 9.精緻的瓷器 10.長生不死的植入物 更進一步  材料科學之美   前言   走進神奇的物質世界      我站在地鐵車廂裡,身上有一道13公分、後來被醫師判定為穿刺傷的傷口汨汨滲血,我心想接下來該怎麼辦。那是19

85年的一個五月天,我在車門關上前跳進車廂,把攻擊者擋在門外,卻沒閃過他的攻擊,背上被刺了一下。傷口像遭利紙割傷一樣劇痛,而我看不到傷勢有多重。但身為英國人,又是中學生,我心中的難堪壓過了應有的常識。因此我非但沒有呼救,反而決定最好悶不吭聲坐車回家。這麼做很怪,但我就是那樣做了。   為了讓自己分心,別去注意疼痛和鮮血流過背部的不適,我試著回想剛才究竟發生了什麼。那傢伙在月台上朝我走來,向我要錢。我搖頭拒絕。他突然湊得很近,讓人很不自在。他盯著我說他有刀,他說這話時噴了幾滴口水,灑在我的眼鏡上。我順著那傢伙的目光望向他藍色連帽夾克的口袋,發現他一手插在口袋裡,口袋鼓了一塊。我直覺認為他只是虛

張聲勢,鼓起來的是他的食指。接著我心裡閃過另一個念頭:就算他有刀,也一定是很小一把,才塞得進口袋裡,因此絕不可能傷人太重。我自己也有小刀,知道那種刀很難刺穿我身上那麼多件衣服,包括我引以為傲的皮夾克、灰色羊毛西裝制服、尼龍V領套頭衫、白色棉襯衫,外加只打一半的條紋制服領帶和棉背心內衣。我腦中迅速浮現一計:繼續跟他說話,然後趁車門關上之前把他推開,趕緊上車。我看見車就快來了,確信他一定來不及反應。   一刀引起的機緣      有趣的是我猜對了一件事:他真的沒有刀。他手上的武器只是一把用膠帶纏住的剃刀刀片。那一塊小鐵片不比郵票大,卻一口氣割穿了五件衣服,刺破我的表皮和真皮,一點阻礙也沒有。我後

來在警局看到那玩意兒,整個人愣傻了,如同遭催眠一樣。我以前當然看過剃刀,但那一刻卻發現自己根本不了解它。我那時剛開始刮鬍子,只看過嵌在比克牌橘色塑膠刮鬍刀裡的剃刀,那玩意感覺友善得很。警察問我兇器的事,我們之間的桌子微微晃動,剃刀也跟著搖晃,映著日光燈熠熠生輝。我清楚看見它的鋼刃依然完美無缺,下午那一番折騰沒有在上面留下任何刮痕。      我記得後來要填筆錄,爸媽焦急坐在我身旁,不曉得我為何停筆不前。難道我忘了自己的姓名和地址?其實我是盯著第一頁頂端的釘書針瞧,很確定它也是鋼製的。這一小根其貌不揚的銀色金屬不僅刺穿了紙面,而且乾淨俐落,精準無比。我檢視釘書針的背面,發現它兩端整整齊齊對折收好

,把紙緊緊抱住。連珠寶匠也沒有這等功夫。我後來查到世界上第一把訂書機是工匠親手為法國國王路易十五打造的,每一根針上都刻著國王的姓名縮寫。誰想得到訂書機竟然有皇室血統?我覺得這釘書針真是「巧奪天工」,於是指給父母親看。他們兩人對看一眼,面帶愁容,心想這孩子一定是精神崩潰了。我想是吧,因為怪事顯然發生了。那一天,我正式成了「物質迷」,而頭一個對象就是鋼。我突然對鋼超級敏感,發現它無所不在,其實只要開始留意,就會察覺確實如此。      我在警察局做筆錄時,發現原子筆尖是鋼做的;我父親焦急等待,鑰匙圈啷啷作響,那也是鋼製成的;後來它還護送我回家,因為包住我家車子外殼的還是鋼,而且厚度比一張明信片還薄

。說也奇怪,那輛小Mini平常很吵,但我覺得它那天特別乖巧,彷彿代表鋼為下午的事向我道歉。回家後,我和父親並肩坐在餐桌前,安靜喝著母親煮的湯。我突然停下來,發現自己正拿著一塊鋼片放進嘴裡。我把不鏽鋼湯匙吸吮乾淨,拿出來看著它發亮的表面。那勺面又光又亮,連我變形的倒影都看得見。「這是什麼材質?」我揮動手裡的湯匙問父親:「還有它為什麼沒味道?」說完,我把湯匙放回嘴裡仔細吸吮,確定它是不是真的沒味道。      我腦中湧出了幾百萬個問題。鋼為我們做了那麼多事,我們為什麼幾乎不曾提到它?這材料和我們那麼親密,我們把它含在嘴裡、用它去除不要的毛髮、坐在它裡面到處跑,它是我們最忠實的朋友,我們卻幾乎不曉得

它如此萬能的訣竅。為什麼剃刀用來切割,迴紋針卻能隨意彎折?為什麼金屬會發亮,玻璃卻是透明的?為什麼幾乎所有人都討厭混凝土而喜歡鑽石?為什麼巧克力那麼好吃?某某材料為什麼外觀是那樣子、有那樣的性質?   物質構築了我們的世界      自從那天被人刺傷之後,我所有時間幾乎都沉迷在物質裡。我在牛津大學攻讀材料科學拿到博士,主題是噴射引擎合金,接著又到全球各地最先進的實驗室擔任材料科學家和工程師。我對物質愈來愈著迷,手邊收藏的特殊材料也愈來愈多。那些樣本如今都納入我跟同事好友賴芙琳(Zoe Laughlin)和康林(Martin Conreen)共同打造的物質館裡。其中有些怪得離譜,例如美國航太總

署的氣凝膠,成分有99.8%是氣體,感覺就像固態煙霧。有些具有放射性,例如我在澳洲一家古董店很裡面的角落發現的鈾玻璃。有些很小卻重得誇張,例如要費盡千辛萬苦才能從鎢錳鐵礦提煉鑄成的鎢條。有些雖然常見卻隱含不為人知的祕密,例如具有療效的混凝土。這座物質館目前位於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製成研究中心,裡頭收藏了上千種材質,呈現出建構我們這個世界,從住家、衣服、機器到車輛的各種原料。你可以用它們重建文明,也可以用它們毀滅世界。      然而,我們還有一個更巨大的物質館,裡頭收藏了數百萬種材料,這是已知最大的物質館,而且收藏數量一直呈指數成長:那就是人造品的世界。      這是我在我家屋頂喝茶的相片。這

張相片非常普通,但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它像一份型錄,列出了建構我們整個文明世界的各種物質。這些物質很重要。拿掉混凝土、玻璃、織料、金屬和其餘材質,我就只能光溜溜的飄在空中發抖。我們或許自認為文明,但文明絕大多數得歸功於豐饒的物質。少了物質材料,我們可能很快就得和其他動物一樣為了生存而搏鬥。因此從這個角度看,是衣服、住家、城市和各式各樣的「東西」讓我們成為人(只要去過災區就知道我在說什麼),而我們用習俗和語言讓它們具有生命。因此,物質世界不僅是人類科技與文化的展現,更是人類的一部分。我們發明物質、製造物質,而物質讓我們成為我們。   文明世代就是物質世代      從我們對文明發展階段的劃分

(石器時代、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就可以看出物質對我們而言有多麼根本和重要。人類社會每一個新時代都是因為一種新物質出現而促成的。鋼是維多利亞時代的關鍵原料,讓工程師得以充分實現夢想,做出吊橋、鐵路、蒸氣機和郵輪。修建英國大西部鐵路與橋樑的偉大工程師布魯內爾(Isambard Kingdom Brunel)用物質改造了地景,播下現代主義的種子。      二十世紀常被歌頌為矽時代,是因為材料科學的突破帶來了矽晶片和資訊革命。但這個說法忽略了其他五花八門的嶄新材質,它們同樣改寫了現代人的生活。建築師運用大規模生產的結構鋼和平板玻璃建起摩天大樓,創造出新的都市生活型態。產品和服裝設計師用塑膠徹底轉變

了我們的住家與穿著。聚合物製造而成的賽璐珞催生了影像文化一千年來的最大變革,也就是電影的誕生。鋁合金和鎳超合金讓我們製造出噴射引擎,使得飛行從此變得便宜,進而加速了文化互動。醫用和齒科陶瓷讓我們有能力重塑自己,並改寫了殘障與老化的定義。整形手術的英文是plastic surgery,而plastic有「塑膠」的意思,這顯示物質往往是新療法誕生的關鍵,從器官修補(如髖關節置換手術)到美化外表(如矽膠隆乳)都是如此。德國著名解剖學家馮.哈更斯(Gunther von Hagens)博士展出人體標本的「人體世界展」,也展現了新穎的生醫材料對文化的影響,促使我們思考自己生時和死後的物質性。      

人類建構了物質世界。如果你想了解其中奧祕,挖掘這些物質來自何處、如何作用,又如何定義了我們,這本書便是獻給你的。物質雖然遍布我們周遭,卻往往面貌模糊得出奇,隱匿在我們生活的背景之中毫不顯眼,乍看很難發現它們各有特色。絕大多數金屬都會散發灰色光澤,有多少人能分辨鋁和鋼的差別?不同的樹木差異明顯,但有多少人能說出為什麼?塑膠更是令人困惑。誰曉得聚乙烯和聚丙烯有什麼差別?但更根本的問題或許是:這種事有誰在乎?      我在乎,而且我想告訴你為什麼。不僅如此,既然主題是物質,是構成萬物的東西,那我愛從哪裡開始都可以。因此,我選了我在屋頂的相片當成這本書的起點和靈感來源。我從相片中挑了十種物質,用它們

來說「東西」的故事。我會挖掘這十種物質當初發明的動機,揭開背後的材料科學之謎,讚嘆人如何用高明的技術把它製造出來。更重要的是,我會說明它為何重要,為何少一物便不能成世界。      在發掘的過程中,我們將發現物質和人一樣,差異往往深藏在表面之下,大多數人唯有靠先進的科學儀器才能略窺一二。因此,為了了解物質的性質,我們必須跳脫人類的經驗尺度,鑽進物質裡面。唯有進入這個微觀世界,我們才能明瞭為何有些物質會有味道,有些則無;有些物質上千年不變,有些一曬太陽就發黃變皺;有些玻璃可以防彈,但玻璃酒杯卻一摔就碎。這趟微觀之旅將揭開我們飲食、衣著、用具和珠寶背後的科學,當然還探索了人體。      不過,微

觀世界的空間尺度雖小,時間尺度卻常常大得驚人。就拿纖維和絲線來說,它的尺寸和頭髮差不多,是細得肉眼幾乎看不見的人造物,我們可以用它來製造繩索、毛毯、地毯和最重要的東西:衣服。我們身上穿的牛仔褲和所有衣服都是微型纖維結構,許多式樣比英國的巨石陣還古老。人類歷史都記載衣服能保暖、庇護身體,還能穿出時尚。但衣服也是高科技產品。二十世紀發明了強韌的纖維,讓我們可以製作太空衣保護登陸月球的太空人,還有堅固的纖維可以製造義肢。至於我,我很開心有人發明了一種名叫「克維拉」的高強度合成纖維,可以製作防刀刺的內衣。人類的材料技術發展了幾千年,所以我會在書中不斷提到材料科學史。   10種改造世界的物質   

  本書每一章不但會介紹一種新材質,還會提供一個認識物質的不同角度。有些主要從歷史出發,有些來自個人經驗;有些強調物質的文化意含,有些則強調科技的驚人創造力。每一章都是這些角度的獨特混合,理由很簡單,因為物質太多種也太多樣,我們跟物質的關係也是如此,不可能一概而論。材料科學是從技術層面了解物質的最強大、最統合的理論架構,但重點還是關於材料,而不是探討科學。畢竟所有東西都是由別的東西製成,而製造東西的人(藝術家、設計師、廚師、工程師、家具師父、珠寶匠和外科醫師等等),對所使用的材料及物質都有屬於自己的情感、感覺和運用方式。我想捕捉的就是如此豐富多樣的材料知識。      例如,我在討論紙的那一章

用了許多角度,像快照一樣呈現,理由不只是紙有各種型態,還因為幾乎所有人都以許多方式在用紙。但在討論生醫材料的那一章,我卻鑽入了「人類物質自我」(也就是人體)的最深處。這塊領域正迅速成為材料科學的處女地,不斷有新材料出現,開啟了名為仿生學的全新世界,讓人體得以借助植入物而重建。這些植入物都經過設計,可以「聰明的」融入肌肉和血液的運作中。它們誓言徹底改變人和自我的關係,因此對未來社會有深遠的影響。   看不見的微觀世界影響大      由於萬物都由原子組成,因此我們無法不談原子的運作原理,也就是人稱量子力學的理論。這表示我們一旦進入微觀原子世界,就必須完全捨棄常識,開始談論波函數和電子態。愈來愈

多材料從這個微觀尺度創造出來,而且這些材料看起來幾乎無所不能。運用量子力學設計而成的矽晶片已經催生了資訊時代,而以同方式設計的太陽能電池很有潛力只靠陽光就能解決能源問題。不過革命尚未成功,我們還在使用石油和煤炭。為什麼?在這領域有一個明日之星—石墨烯,我會試著用它來解釋太陽能發電的限制。      簡而言之,材料科學的基本概念就是:看不見的微觀世界若有變化,那麼在人類的尺度中,物質行為也會跟著改變。我們的祖先能做出銅和鋼之類的新材料,就是因為碰巧矇到了這個過程。差別只在於老祖先沒有顯微鏡,看不見自己在做什麼,但這只讓他們的成就顯得更加驚人。比方說,敲打金屬不只會改變它外在的形狀,還會改變它內在

的結構,因此若用某種方式敲擊,金屬的內在結構就會有所改變,使它變得更硬。我們的祖先從經驗中學到了此事,只不過並不知其所以然。人類的材料知識從石器時代開始就不斷累積,但直到二十世紀才掌握了物質的真正結構。然而,蘊含在鑄鐵和其他工藝裡的經驗知識依然重要,而本書提到的物質也幾乎都是經由我們手腦並用才發現和認識的,因此認識物質不只要靠腦袋,也靠雙手。      人在感覺和生活上都和物質建立了關係,這帶來了許多奇妙的結果。有些物質雖然有瑕疵,我們卻愛不釋手;有些材料很實用,我們卻深惡痛絕。就拿陶瓷來說吧。陶瓷是餐具的原料,我們的杯碗瓢盤都是陶瓷做的,無論住家或餐廳,少了陶瓷就不完整。      人類從幾

千年前發明農耕以來就在使用陶瓷,然而陶瓷用久了容易有缺口、發生龜裂,甚至在不該破的時候摔得粉碎。我們為何不改用更堅固的材料,例如塑膠或金屬來製作碗盤和杯子?陶瓷在物理上有這些缺點,我們為何還對它不離不棄?許多領域的學者都在問這個問題,例如考古學家、人類學家、設計師和藝術家,但有一門學科專門有系統的研究人對物質的感官反應,並且發現了許多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精神物理學。      例如針對「酥脆感」所做的研究顯示,我們覺得某些食物好吃與否不只跟味道有關,還跟品嘗時的聲音有關,兩者同樣重要。這讓不少廚師受到啟發,開發出具有音效的餐點,而某些洋芋片商更進一步,不僅讓產品更酥脆,還讓包裝更會發出聲音。我在

介紹巧克力那一章會討論物質的精神物理學意含,同時說明物質的感官性一直是幾百年來人類發明創造的主要動力。      這本書當然無法涵蓋所有物質,也無法盡述物質和人類文化的關係,而是概略介紹物質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並且闡述即使單純如在屋頂上喝茶的活動,也必須倚賴複雜的物質網絡才能進行。各位不必到博物館就能領略歷史和科技如何推動人類社會,它們的影響此時此刻就在你身旁四周,只是我們多數時候視而不見。我們必須視而不見,因為要是我們整天用手指滑過水泥牆面,一邊發出讚嘆,肯定會被當成瘋子。但在某些機緣下你會陷入沉思:我在地鐵站被人刺一刀的那一刻,就屬於那樣的機緣,而我希望這本書也提供這樣的機緣,能讓你走進神

奇的物質世界。      (摘自本書前言)   2 值得信賴的紙 紙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太普遍了,讓人很容易忘記在人類歷史上大多數的時候,紙都是稀有的奢侈品。 我們早晨醒來睜眼就會看見牆上有紙,也許是海報或印刷品,甚至就是壁紙。我們走進浴室執行晨間的例行公事,通常會用上幾張衛生紙。這東西要是沒了,可會立刻變成大危機。 我們走到廚房,紙以五顏六色的盒子出現在這裡,不只裝著我們早餐吃的燕麥片,還充當響板,哼著快樂的早安曲。我們的果汁也裝在上蠟的紙盒裡,牛奶亦然。茶葉裝在紙袋裡,這樣才能用熱水沖浸,而且容易從熱水中取出。過濾咖啡用的也是紙。 早餐過後,我們或許會出門迎向世界,但此時很少不帶著紙做的鈔

票、筆記、書本和雜誌。就算沒有帶紙出門,我們也很快會拿到:紙做的車票、報紙、零食包裝,還有買東西的發票。 大多數人的工作都會用到大量的紙,雖然一直有人提倡無紙運動,可是從來沒有形成風潮,而只要我們還信賴紙張,拿它來儲藏信息,無紙環境就沒有實現的一天。 午餐會用到紙巾,少了它,個人衛生就會嚴重惡化。 商店裡到處都是紙標籤,少了它,我們就不知道自己買了什麼、價格多少。我們買的東西通常都會裝在紙袋裡,讓我們輕鬆帶回家。 到家後,我們有時會用包裝紙把買來的東西包好當成生日禮物,附上一張紙做的生日卡片,並用紙做的信封裝好。在派對上拍了照,我們偶爾會用相紙沖印出來,創造可留存的回憶。 上床前,我們會讀讀書

、擤擤鼻子,最後上一次廁所,跟衛生紙肌膚相親互道晚安,然後沉入夢鄉(搞不好會做惡夢,夢到世界上突然沒有紙了)。所以,紙這東西我們現在習以為常,但它到底是什麼? 化身為筆記本 雖然筆記紙看起來平整、光滑、毫無縫隙,不過這只是假象。紙其實是由一大群極微小的纖維壓疊而成的,就像乾草堆那樣。我們感覺不到它的複雜結構,是因為紙在微尺度下加工過,所以觸感上摸不出來。我們覺得紙很光滑,就和我們從太空中看地球覺得地球很圓,近看才發現滿是山巒谷地一樣。 大多數的紙張都來自於樹木。樹能昂揚挺立,靠的是纖維素,這是用顯微鏡才看得見的細小纖維。纖維素憑藉稱為木質素的有機黏著劑相互接合,形成極為堅硬強韌的複合體,可以留

存數百年。

水性螺絲封孔劑及電鍍金油之開發及應用

為了解決丁基膠帶缺點的問題,作者顏瑋廷 這樣論述:

目錄謝誌 I目錄 II圖目錄 V表目錄 VIII摘要 XABSTRACT XI第一章 緒論 11.1前言 11.2研究目的及動機 2第二章 文獻回顧 32.1水性丙烯酸樹脂之基本簡介 32.1.1水性丙烯酸樹脂之介紹及應用 32.1.2水性丙烯酸樹脂之缺點及改善方法 32.1.3水性丙烯酸樹脂應用於水性塗料體系 52.2水性丙烯酸樹脂塗料體系之交聯劑 62.2.1三聚氰胺甲醛樹脂交聯劑 62.2.2氮丙啶交聯劑 72.2.3異氰酸酯交聯劑 82.3水性塗料體系之添加助劑 102.3.1水性塗料體系之添加助劑-消泡劑 102.3.2水性塗料體系之添加助劑

-增稠劑 132.3.3水性塗料體系之添加助劑-流平劑 16第三章 實驗流程 183.1實驗流程及使用之藥品 183.1.1實驗藥品 183.1.2 實驗流程及步驟 193.2 塗料之製備噴塗與基材選定及處理 193.2.1塗料之製備 203.2.2塗料固體含量之測定 203.2.3塗料黏度之測定 213.2.4塗料儲存時間及安定性之測定 233.2.5塗料之閃火點測試 243.2.6基材之處理 263.3塗層之製備 273.3.1噴槍之調整及選擇 283.3.2烘烤參數之設定 283.4 塗層之物性及化性測試 293.4.1 硬度測試-鉛筆式硬度計 293

.4.2 附著力測試-百格測試 303.4.3耐沸水測試 323.4.4耐化性測試-耐溶劑及酸鹼測試 343.4.5耐化性測試-鹽霧測試 353.5分析儀器 363.5.1高分辨X光繞射分析 363.5.2 傅立葉轉換紅外線光譜儀(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FTIR) 403.5.3 熱重分析儀(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433.5.4 熱示差掃描儀(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44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464.1塗料之基本性質

464.1.1 塗料之固體含量及黏度測試結果 464.1.2 消泡劑對配方消泡性之影響 504.1.3 增稠劑對配方之影響 524.1.4交聯劑之添加量對儲藏性之影響 544.2塗層之分析 564.2.1烘烤溫度及交聯劑添加量對塗層硬度之影響 564.2.2 烘烤溫度及交聯劑添加量對塗層附著性影響 584.2.3烘烤溫度及交聯劑添加量對塗層耐化性及耐酸鹼性之影響 624.2.4塗層耐丁酮擦拭結果分析 764.2.5塗層之耐沸水測試結果 794.2.6塗層之鹽霧測試結果 824.2.7塗層結晶性之分析 844.2.8添加氮丙啶交聯劑塗層之IR光譜分析 854.2.9

改變不同溫度塗層之TGA及DSC分析 864.2.10不同交聯劑配方之閃火點(Flash Point)測試結果 92第五章 結論 94第六章 參考文獻 95圖目錄圖2.2.1-1羥基與烷氧基胺基樹脂之交聯反應 7圖2.2.2-2 羧基與氮丙啶之交聯反應 8圖2.2.3-1 異氰酸酯基團與羧基之交聯反應 9圖2.3.1-1消泡劑之消泡機制 11圖2.3.1-1 締合型聚氨酯增稠劑的幾種可能結構 15圖2.3.1-2 締合型聚氨酯增稠劑之立體網狀結構 15圖3.1.2-1 實驗之簡易流程圖 19圖3.2.2-1 Uni Block MOC63u固體含量分析儀及固體含量測定情形

21圖3.2.3-1 黏度測試所使用之岩田二號黏度杯 22圖3.2.4-1 經14天日照測試之樣品 23圖3.2.5-1 進行閃火點測試之樣品 26圖3.4.1-1 (a)鉛筆硬度計(b)鉛筆硬度測試用之標準三菱鉛筆 30圖3.4.2-1 (a)百格測試用之百格刀(b)3M 600號標準膠帶(c)放大鏡 32圖3.4.3-1 耐沸水測試之情形 33圖3.4.5-1 (a)鹽霧測試箱(b)鹽霧測試箱內部 35圖3.5.1-1 布拉格方程式之幾何關係 38圖3.5.1-2 X光繞射示意圖 38圖3.5.1-3 X光薄膜繞射示意圖 39圖3.5.1-4 X光之入射角與薄膜樣

品之示意圖 39圖3.5.2-1麥克遜干涉儀之結構 41圖3.5.2-2 Cary 630 FTIR 42圖3.5.4-1 玻璃轉換溫度之示意圖 44圖3.5.4-2 熱流系統之DSC結構示意圖 45圖4.1.2-1 塗料之起泡及消泡情形。(a)塗料起泡(b)塗料消泡完成 51圖4.1.3-1不同增稠劑添加量配方之噴塗結果。(a)黏度43秒17之噴塗情況(b)黏度21秒42之噴塗情況(c)黏度7秒74之噴塗情況 53圖4.1.4-1 TC-200W配方添加10%氮丙啶交聯劑經一星期之固化情形 55圖4.1.4-2 TC-201W配方添加10%胺基交聯劑經四個月後仍然具有良好的流

動性 55圖4.2.2-1 烘烤條件 120oC/20 min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百格測試結果 60圖4.2.2-2 烘烤條件 160oC/20 min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百格測試結果 61圖4.2.3-1 烘烤條件120oC/20 min之塗層改變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耐化性測試結果-丙酮 64圖4.2.3-2 烘烤條件160oC/20 min之塗層改變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耐化性測試結果-丙酮 65圖4.2.3-3 烘烤條件120oC/20 min之塗層改變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耐化性測試結果-丁酮 66圖4.2.3-4 烘烤條件160oC/20 min之塗層改變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

耐化性測試結果-丁酮 67圖4.2.3-5 烘烤條件120oC/20 min之塗層改變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耐化性測試結果-異丙醇 68圖4.2.3-6 烘烤條件160oC/20 min之塗層改變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耐化性測試結果-異丙醇 69圖4.2.3-7 烘烤條件120oC/20 min之塗層改變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耐化性測試結果-二甲苯 70圖4.2.3-8 烘烤條件160oC/20 min之塗層改變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耐化性測試結果-二甲苯 71圖4.2.3-9 烘烤條件120oC/20 min之塗層改變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耐化性測試結果-5% 氫氧化鈉 72圖4.2.3-

10 烘烤條件160oC/20 min之塗層改變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耐化性測試結果-5% 氫氧化鈉 73圖4.2.3-11 烘烤條件120oC/20 min之塗層改變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耐化性測試結果-5% 硫酸 74圖4.2.3-12 烘烤條件160oC/20 min之塗層改變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耐化性測試結果-5% 硫酸 75圖4.2.4-1 烘烤條件 120oC/20 min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塗層經丁酮(MEK)擦拭結果 77圖4.2.4-2 烘烤條件 160oC/20 min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塗層經丁酮(MEK)擦拭結果 78圖4.2.5-1 烘烤條件 120oC/20

min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塗層耐沸水測試結果 80圖4.2.5-2 烘烤條件 160oC/20 min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塗層耐沸水測試結果 81圖4.2.6-1 烘烤條件 160oC/20 min TC-200W-1%氮丙啶交聯劑 噴塗於螺絲經1000小時鹽霧測試(一塗) 83圖4.2.6-2 烘烤條件 160oC/20 min TC-200W-1%氮丙啶交聯劑 噴塗於螺絲經1000小時鹽霧測試(二塗) 83圖4.2.7-1 烘烤條件 160oC/20 min不同交聯劑塗層之XRD分析 84圖4.2.8-1 烘烤條件 160oC/20 min添加1%氮丙啶交聯劑配方之IR圖譜分析。

(a)紅色線為剛製備完成之配方經160oC/20min熱處理之IR圖譜(b)黑色線為製備完成之配方放置約四個月後經160oC/20min熱處理之IR圖譜 85圖4.2.9-1 熱處理條件為7天室溫乾燥之純水性丙烯酸樹脂TGA圖譜 86圖4.2.9-2 熱處理條件為120oC/30 min添加1%氮丙啶交聯劑配方之TGA圖譜 87圖4.2.9-3 熱處理條件為160oC/30 min添加1%氮丙啶交聯劑配方之TGA圖譜 87圖4.2.9-4 熱處理條件為120oC/30 min添加10%胺基交聯劑配方之TGA圖譜 88圖4.2.9-5 熱處理條件為160oC/30 min添加10%胺基

交聯劑配方之TGA圖譜 88圖4.2.9-6 熱處理條件為7天室溫乾燥之水性丙烯酸樹脂DSC圖譜 89圖4.2.9-7 熱處理條件為120oC/30 min添加1%氮丙啶交聯劑配方之DSC圖譜 89圖4.2.9-8 熱處理條件為160oC/30 min添加1%氮丙啶交聯劑配方之DSC圖譜 90圖4.2.9-9 熱處理條件為120oC/30 min添加10%胺基交聯劑配方之DSC圖譜 90圖4.2.9-10 熱處理條件為160oC/30 min添加10%胺基交聯劑配方之DSC圖譜 91表目錄表2.3.1-1有效消泡劑須具備之條件 12表3.3.1-1 本研究所使用空氣噴槍之基本參數

28表3.4.2-1 百格測試之標準 31表4.1.1-1 TC-201W配方所使用添加物之固體含量 47表4.1.1-2 TC-200W配方所使用添加物之固體含量 48表4.1.1-3 配方固體含量計算結果 48表4.1.1-4 固體含量分析儀所使用之樣品重量 49表4.1.1-5 固體含量分析儀之測定結果 49表4.1.2-1 消泡劑添加量與消泡時間之關係 51表4.1.3-1 增稠劑添加量與黏度之關係 53表4.1.4-1 時間與塗料表面結皮性及黏度之關係 54表4.2.1-1 烘烤條件120oC/20 min之塗層改變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硬度變化 57表4.2.

1-2 烘烤條件160oC/20 min之塗層改變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硬度變化 57表4.2.2-1 烘烤條件120oC/20 min之塗層改變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百格測試結果 59表4.2.2-2 烘烤條件160oC/20 min之塗層改變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百格測試結果 59表4.2.3-1 烘烤條件120oC/20 min之塗層改變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耐化性測試結果-丙酮 64表4.2.3-2 烘烤條件160oC/20 min之塗層改變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耐化性測試結果-丙酮 65表4.2.3-3 烘烤條件120oC/20 min之塗層改變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耐化性測試結果-丁

酮 66表4.2.3-4 烘烤條件160oC/20 min之塗層改變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耐化性測試結果-丁酮 67表4.2.3-5 烘烤條件120oC/20 min之塗層改變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耐化性測試結果-異丙醇 68表4.2.3-6 烘烤條件160oC/20 min之塗層改變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耐化性測試結果-異丙醇 69表4.2.3-7 烘烤條件120oC/20 min之塗層改變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耐化性測試結果-二甲苯 70表4.2.3-8 烘烤條件160oC/20 min之塗層改變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耐化性測試結果-二甲苯 71表4.2.3-9 烘烤條件120oC/20

min之塗層改變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耐化性測試結果-5%氫氧化鈉 72表4.2.3-10 烘烤條件160oC/20 min之塗層改變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耐化性測試結果-5%氫氧化鈉 73表4.2.3-11 烘烤條件120oC/20 min之塗層改變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耐化性測試結果-5%硫酸 74表4.2.3-12 烘烤條件160oC/20 min之塗層改變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耐化性測試結果-5%硫酸 75表4.2.4-1 烘烤條件120oC/20 min之塗層改變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耐丁酮(MEK)擦拭結果 77表4.2.4-2 烘烤條件160oC/20 min之塗層改變不同交聯

劑及添加量之耐丁酮(MEK)擦拭結果 78表4.2.5-1 烘烤條件 120oC/20 min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塗層耐沸水測試結果 80表4.2.5-2 烘烤條件 160oC/20 min不同交聯劑及添加量之塗層耐沸水測試結果 81表4.2.6-1 烘烤條件160oC/20 min之塗層之鹽霧測試結果 83表4.2.10-1 TC-201W-1%氮丙啶交聯劑配方之閃火點測試結果 92表4.2.10-2 TC-201W-10%胺基交聯劑配方之閃火點測試結果 93

大腦說:性不性,有關係

為了解決丁基膠帶缺點的問題,作者喬‧艾斯‧麥克爾漢尼,弗瑞坦‧麥克凱席克‧布希 這樣論述:

  為什麼愛上不該愛的人?   為什麼忘不了早就分手的戀情?   這些每天上演的情節,其實都跟大腦以及神經元的聯結有關。      除了性病、未婚懷孕,最新的腦科學技術告訴我們,婚姻以外的性行為,還會造成第三個風險,那就是這些分分合合,會傷害到人類最基本的需求,也就是親密關係的聯結能力。      年輕人追求刺激,特別需要同儕的認同,但是,大腦非常重要的決策中心(前額葉),在這個階段還未發展完全,所以一不小心就會陷入愛與性的困擾,特別需要父母、老師的陪伴與提醒:保險套與避孕藥,沒有辦法保護你的心,保護你建立美好未來的能力。      年輕人如果可以等待,在婚姻的承諾之中,性可以增加兩人的聯

結,讓夫妻愛的分不開,更能夠一同保護、照顧婚姻中的兒女,相信這是每個新生命可以得到最美好的禮物。      所有的論點都來自於科學的證據,但是用好讀易了解的方式,並加上許多過來人的心裡話,讓讀者很容易就可以理解複雜的腦科學,以及大腦與性之間,錯綜交織、奇妙互動的關係。    聯合推薦      蔡志東   澳洲查爾斯特大學神學碩士   中央研究院暨國防醫學院生命科學所博士   新竹國際基督教會牧師      晏涵文   臺灣師大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名譽教授   財團法人杏陵醫學基金會執行長   臺灣性教育學會名譽理事長      鄭翔好   旭立諮商中心兼任諮商心理師      許皓淳   

腦神經外科醫師

探討石墨產業現況與未來應用發展 - 以石墨烯為例

為了解決丁基膠帶缺點的問題,作者張木興 這樣論述: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種由碳原子以〖sp〗^2雜化軌道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是一種由碳原子緊密堆積構成,只有一個碳原子厚度的二維晶體材料,包括富勒烯、碳奈米管、石墨在內的碳同素異形體的基本組成單元,就是石墨烯的單層薄片。它是人類已知強度最高、韌性最好、重量最輕、透光率最高、導電性最佳的材料。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海姆(Andre Geim)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在實驗中成功地利用簡單的撕膠帶法,率先從石墨中單獨分離出石墨烯平面,因而證實它可以單獨存在,打破石墨烯一直被誤認為是假設性的結構且無法單獨穩定存在的重

大發現,兩人也因此「在二維石墨烯材料的開創性實驗」為由,共同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如此震撼的科技對產業生態重整及造福人類未來生活,將會產生巨大的變革,促使本研究要深入了解石墨烯,如何醞釀在次世代引爆下一場席捲全球的顛覆性產業革命,進行微觀的關鍵因素及宏觀的探討。本研究將依據文獻探討與專家深度方式進行探索性個案探討與分析,並彙整出石墨烯在產業形成時,包括:全球環境、技術發展趨勢、專利佈局、產業展望、市場趨勢、產業競爭結構分析、投資機會、投資風險、經營策略、營運模式、台灣石墨烯環境、石墨烯高科技應用趨勢與展望、其他、總結,等十四項主要構面,在受訪者提供的資訊上,將會環繞著這十四項主要構面逐

步深入探索式的訪談在各潛在應用領域將會帶來那些顛覆性產業革命與各產業經濟價值構面的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