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伺服驅動器說明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三菱伺服驅動器說明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劉光發寫的 可程式伺服馬達控制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中原大學 機械工程研究所 丁鏞所指導 葉錦隆的 刮刀塗佈系統設計之研究 (2020),提出三菱伺服驅動器說明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單軸滑台、可程式控制器、人機界面、伺服馬達、齒輪轉子系統。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宜蘭大學 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碩士班 胡毓忠所指導 蔡友博的 雙軸運動控制平台的設計與製作 (2020),提出因為有 自動控制、運動平台、軟體建模、人機介面的重點而找出了 三菱伺服驅動器說明書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三菱伺服驅動器說明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可程式伺服馬達控制

為了解決三菱伺服驅動器說明書的問題,作者劉光發 這樣論述:

  本書內容針對一般技職院校或職訓機構均開設PLC及Delphi等相關課程,本書範例採用Delphi-7版本,著重編輯階梯圖與指令使用。   主要目的是讓PLC使用者能快速將Delphi作為開發工具自行設計PLC之圖形監控與如何控制交流伺服馬達的轉速、轉向、定位,以節省監控系統成本,更提升從事產業自動化技術人員的層次。   內容詳盡並附有範例光碟,光碟內容包含技術手冊硬體篇及程式篇,資料豐富,讓讀者在學習上更形便利。   本書特色:本書敘述所採用的交流伺服馬達編號為HC-KF343,驅動器編號為MR-J2S-40A,均為三菱公司所生產。說明如何使用三菱公司的伺服馬達與電腦連線設定軟體。  

 本書所採用的可程式控制器有DVP-32EH【台達】、FX1S-14MT【三菱】、FX2N-10GM【三菱】、FX2N-1PG【三菱】、VIGOR VB-1PG【豐煒】。配合Delphi-7平台自行設計製作圖形監控。   方便讀者了解如何使用經濟、方便的可程式控制器作交流伺服馬達的位置控制。加強訓練邏輯控制觀念、學習撰寫階梯圖與程式碼之技巧。   隨書所附範例光碟資料豐富、專案例題多樣且有詳盡說明,容易理解,可直接應用於實際控制電路上。附各類PLC階梯圖安裝軟體及操作說明書。

刮刀塗佈系統設計之研究

為了解決三菱伺服驅動器說明書的問題,作者葉錦隆 這樣論述:

本報告設計了配合刮刀作業之機構配合以可程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為主系統程式自動化塗佈之目標,有效避免人工手推塗佈時的不穏定性。機構以螺桿和線性滑軌組成的移動平台,搭配伺服馬達帶動螺桿使推杆前進推動塗佈刮刀達到塗佈效果,並使用可程式控制器之定位模組之伺服控制器,以達到伺服馬達速度及定位控制最佳化為目的,並記錄驅動器運轉狀況及故障履歷,亦使用人機介面以串列通訊RS232跟PLC連接,提供塗佈速度及塗佈距離等功能。本文亦針對傳動是使用齒輪與皮帶輪兩種方式深入探討,經實驗測試得知,第一種使用齒輪嚙合1:1傳動方式,伺服馬達在低速1000RPM

內的轉速較不穏定相對塗佈效果不好,第二種使用皮帶輪以5:1傳動方式,提高馬達輪出轉速以提高滑台運轉的平穏性。由於皮帶輪提供較傳動的負載分佈均,具有低背隙、低磨耗和低噪音的特性,可獲得較佳之線性定位和功率傳輸能力。經使用加速規量測塗佈機構運行之振動狀態,從時域圖可得知馬達運轉開始運轉時振幅較大,從頻域圖可得知共振率是120Hz,所以環境與機構需避免此共振頻率降低其影響。

雙軸運動控制平台的設計與製作

為了解決三菱伺服驅動器說明書的問題,作者蔡友博 這樣論述:

目錄摘要 IABSTRACT II誌謝 III目錄 IV圖目錄 VI表目錄 VIII第一章 緒論 11.1. 研究動機 11.2. 研究目的 1第二章 文獻探討 42.1. 運動控制平台概述 42.2. 傳動螺桿概述 42.3. 控制系統概述 62.4. 動力系統概述 7第三章 機台設計流程規劃 93.1. 機台功能 93.2. 機台整體設計規劃 93.2.1. 機台機構規劃 93.2.2. 機台控制方法的選用 10第四章 機台機構設計 124.1. 關鍵零件的設計與選用 124.1.1. 滾珠螺桿的選用 124.1.2.

伺服馬達的選用 194.2. 機台裝配 204.2.1. 機台主體框架 204.2.2. X軸設計 214.2.3. Z軸設計 224.2.4. 整體組裝 22第五章 機台控制系統設計 245.1. 控制箱體設計 245.1.1. 大箱體 245.1.2. 小箱體 245.2. 控制硬體設計 255.3. 關鍵控制硬體選用 255.4. 控制線路 275.4.1. PLC輸出輸入 275.4.2. 主線路 285.4.3. 伺服驅動器接線 295.4.4. 端子接線 315.5. 控制軟體設計 32第六章 機台實現與性能測試

356.1. 機台成品 356.2. 控制線路成品 376.3. 控制軟體 386.3.1. 首頁 386.3.2. 主控制頁面 386.3.3. 參數設定 396.3.4. 伺服參數 406.3.5. 寸動操作 416.4. 性能測試 426.4.1. 機台操作與移動過程 42第七章 結論 48參考文獻 50附錄A、所有零件工程圖 51附錄B、PLC程式 66圖目錄圖1 1.三軸運動平台[1] 2圖2 1. 單軸機器人[2] 4圖2 2. 直角坐標機器人[3] 4圖2 3.滾珠螺桿與艾克姆螺桿[5]。 5圖2 4. 內循環滾珠螺桿[

10]。 5圖2 5. 外循環滾珠螺桿[10]。 6圖3 1. 整體設計規劃。 9圖3 2. 定位機構架構圖。 10圖 4 1.螺桿設計流程。 13圖4 2參考型錄 [12] 15圖4 3. X軸滾珠螺桿。 18圖4 4. Z軸滾珠螺桿。 19圖4 5. MBCD15-D之尺寸圖。 20圖4 6. 主體框架。 21圖4 7.X軸結構圖。 22圖4 8. Z軸結構圖。 22圖4 9. 整體架構圖。 23圖5 1主箱體。 24圖 5 2操控箱體。 25圖5 3. 控制架構圖。 25圖5 4.三菱FX3U-32MT/ES。 26圖5 5.威綸MT8071IE。 2

7圖5 6. PLC輸出與輸入。 28圖5 7. 主線路簡圖 28圖5 8. X軸伺服驅動器之線路。 29圖5 9. Z軸伺服驅動器之線路。 30圖 5 10. CN1之接線端[14] 30圖5 11. 各腳位的代號與功能[14] 31圖5 12.端子台接線圖 32圖5 13. 功能架構簡圖 33圖6 1. 機台正視角圖。 35圖6 2. 機台側視角圖。 36圖6 3. 機台後視角圖 36圖6 4. 主線路圖。 37圖6 5. 操控箱內部。 37圖6 6. 首頁。 38圖6 7. 主控制頁面。 39圖6 8 PLC程式部分截圖。 39圖6 9. 參數設定。 4

0圖6 10. 伺服參數設定。 41圖6 11.寸動操作 42圖6 12. 主控制頁面 42圖6 13. 參數設定 43圖6 14. 伺服參數設定 43圖6 15. 寸動操作 44圖6 16. 完成原點賦歸 44圖6 17. 第一次動作完成 45圖 6 18. 人機畫面放大圖 45圖6 19.第二次動作完成 46圖6 20. 第二次放大圖 46圖6 21.動作完成 47表目錄表2 1步進馬達與伺服馬達差別。 8表 4 1壽命選擇 15表4 2負荷因數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