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洗車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中午洗車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RichardE.Ocejo寫的 老派工作是潮的:當年輕的創意靈魂碰上傳統的職人手作(全新修訂版) 和蕭詒徽Phoebe Chen的 蘇菲旋轉【限量簽名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傻眼!洗車場當練車場「倒車入庫」練1小時…沒花錢走人也說明:新北市新店一間自助洗車店6日中午來了一對男女,他們佔了一個洗車格卻不是來洗車。只見車子前前後後、開進開出,原來男子充當教練陪女子練倒車入庫。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二十張出版 和啟明所出版 。

最後網站請問有汽車的你,會自己洗車,還是給外面手工洗350~500 (內+外 ...則補充:夏天熱,冬天冷,秋天要烤肉沒時間有汽車(新車)愛車的你,會自己洗車,還是給外面手工洗350~500 (內+外+ ... 冬天冷~就挑接近中午去洗~三~四個裡拜洗一次~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午洗車,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老派工作是潮的:當年輕的創意靈魂碰上傳統的職人手作(全新修訂版)

為了解決中午洗車的問題,作者RichardE.Ocejo 這樣論述:

手作至上,老派當道! 成為職人是一件很潮的事!   著名社會學家耗時六年,記錄紐約年輕職人顛覆職涯選擇的第一手報告── 他們是屠夫還是切肉師?是剃頭匠還是男仕理髮師? 是酒廠作業員還是釀酒人?是賣調酒的還是Bartender?     當年輕的創意靈魂碰上傳統的老派工作   個人風格+創造樂趣+賦予意義   工作就是一種享受!      過去被認為「地位不高」的「老派」傳統工作是在什麼情況下,突然變「潮」、變「酷」,甚至引發品味追逐的新浪潮?     在像紐約這樣大都會裡,年輕世代捨棄安穩的辦公室工作,開始賣起精釀啤酒、從事理髮,透過掌握傳統技藝,以手作勞動為職志,不禁令人好奇!     

本書正是社會學家理查・歐塞霍對年輕職人顛覆傳統職涯選擇與職業認知的第一手觀察。     居住於紐約的他注意到,文化底蘊豐厚的年輕世代職人,不但展現高度的專業意識、尊重傳統文化,也懂得創意變通,為古老產業注入新靈魂。他們把勞動變成美學,把傳統低階的手工勞動轉變為帶有品味與態度的創造性行業,呈現當代城市生活的靈魂和消費文化新趨勢。     歐塞霍花費六年時間,深入觀察四種職業──Bartender、釀酒人、男仕理髮師、切肉師──的工作現場。他以社會學者的洞察力,探索年輕職人為何對於老派工作產生無比興趣,以及他們在重視手作,提供獨一無二、真材實料的商品與服務時,為何更重視和眼前的客人有更多互動:  

  ▋Bartender不只是調飲專家!顧吧本來就是一門藝術,調酒則是一門科學   「差別在於你是忠於客人,還是忠於酒水。很多bartender確實很會調飲料,但如果客人想知道城裡近期有什麼展覽開幕該怎麼辦?……我一下子就能讓客人曉得,『我知道你需要什麼』、『這兒有我照顧大家」。」──Bartender/瓦金     ▋釀酒人走出廠房,與實際消費者展開對話!有故事的酒,給有故事的人   「不管是否會用於調酒,這些bartender的架上都擺了我們的產品。他們希望盡可能了解自己倒入杯中的產品。對我們而言,真正重要的是跟這些夥伴接觸,和他們共同建立口碑,成為重視細節的可靠品牌。」──釀酒人/蓋伯

    ▋跳脫十分鐘快剪,男仕理髮師慢工出細活!量身打造的髮型,既自然又時髦   「客人多的大店有時剪出來的線條會非常明顯,一看就知道不是在我們這兒剪的……對這間店來說,不留痕跡重於一切。我們不會留下銳利的線條。這種的我們不剪,就算客人要求也不剪。」──男仕理髮師/喬伊     ▋切肉並不是切肉師的全部工作!思考分解肉品的不同方式,讓客人吃得更好   「你想不想看個還沒有起名、也沒人賣過的肉塊?我們把這塊肉從肋部上切下來做絞肉,但這其實是最好的肉,生吃也沒問題,味道超棒。這個部位不存在美式做法中,但我很想賣賣看。」──切肉師/萊娜     新一代職人如何打破框架,將老派工作翻轉為展現職業哲學

乃至個人人生理念的體面工作?他們又是如何將其眼中的「好品質」、「好品味」,推廣為一般人也可以接觸和獲得的事物?透過紐約年輕職人的故事,本書將讓你恍然大悟,獲得相關的觀念和技術,甚至身體力行、毫不猶疑加入職人行列,或者創造出更多令人意想不到、引領潮流的老派工作。     現今,工作已經被賦予超越謀生以外的意義,勞動更被視為個人通往自我實踐與快樂的途徑。本書呈現乍看之下沒有前途的零售、服務與製造業工作,被年輕的從業者注入新價值的過程;而老派、手作,就是其中蘊含的精神與功夫。     ◎本書曾在2019年以《職人新經濟:手工精神的文藝復興,品味與消費文化的再造》為書名出版   得獎紀錄     ★榮

獲2019年美國社會學協會(ASA)「組織、職業與工作部門」韋伯好書獎(Max Weber Book Award, Organizations, Occupations, and Work Section)   ★榮獲2019Openbook年度翻譯好書   ★入圍2018年度美國調酒大賞(Tales of the Cocktail)雞尾酒精神獎「最佳飲品、文化、歷史,以及列酒類」新進好書(Spirited Awards Best New Book on Drinks, Culture, History, or Spirits)   老派精神.聯合推薦     李明璁|社會學家、公視《我在市場

待了一整天》主持人   林楷倫|作家、《偽魚販指南》作者   姜泰宇|作家、《洗車人家》作者   張采婕Charlene|肉舖職人   張瑞夫|萬秀洗衣店計畫主理人   黃銘彰|「平凡製作」創意總監   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   (按姓氏筆畫排列)   各界好評     「社會學家走進酒吧,探索當代新經濟的靈魂精髓……歐塞霍打開觀察敏銳的眼與耳,訪談眾人,書中載滿他的細膩所聞與貼近觀察的細節。」——《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傳統手工製造業與服務業的高檔升級版本,現在為何會被肯定為時髦、令人嚮往,而且酷勁十足的行業?社會學教授歐塞霍檢視了為都會區域注入新

活水的『都會村莊模式』。……他運用田野調查經驗,以及與從業人員的訪談,檢視文化精英何以轉向投身這一波以男性從業者為主導的『新服務經濟』。以曼哈頓切爾西市場為實例,呈現一度被視為不甚高尚的行業如何展現獨特、高級的新風貌,從中映照出中產階級化正以何種方式改變這些過去撐起傳統產業的城市區域。本書流暢易讀,社會學研究者和其他對『文青』文化感興趣的讀者,皆能從中得到豐厚收穫。」——《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誘人之作,觀察洞見極富價值。書中捕捉這些職業特殊氛圍的手法,最教人印象深刻。」——《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這本創新之作讓讀者走進

工藝職人的世界,以及他們所服務、品味紛雜的社群團體;同時,對於立基於現下不穩定的都會經濟,一個與顧客能有真實互動的職業是否可能維繫,本書對此也有深化你我理解的描述。歐塞霍對職人從業途徑和業者顧客之間互動的新分類方法,有助未來的學術研究,而對從業職人在掌握其工藝技巧之際,亦能有所啟發。」——丹尼爾‧康菲爾德(Daniel B. Cornfield),田納西州范德比大學社會學教授、《超越節拍:在納什維爾打造音樂新社群》(Beyond the Beat: Musicians Building Community in Nashville)作者     「《老派工作是潮的》提供有力的觀察視角,細看當今

社會兩股最強大的力量:城市中產階級化,以及工作的變化。透過對連串對新型手工產業的精細研究,歐塞霍讓你我更能理解都會再造的機會與挑戰,以及古老的手工勞動職業如何蛻變成結合專業知識的混種新型式。」——理查‧佛羅里達(Richard Florida),多倫多大學羅特曼管理學院教授、《創意新貴》(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作者     「儘管我們常以『品味』看待現今時髦的消費行為,《老派工作是潮的》卻提供了看待這個行為基礎的內行觀點:技巧純熟的職人調製高妙的調酒,全屠體的肉食料理,以及打造時髦髮型的巧手,這些都是都會文化生態中最『文青』的那部份所仰賴的職業。透過呈現

創意階級如何將原始素材轉變為謀生之道,歐塞霍呈現新都會經濟的迷人交會處。研究文化、工作、城市和消費行為的社會學家必讀之作。」——雪倫‧朱津(Sharon Zukin),《裸城:純正都市地方的生與死》(Naked City: The Death and Life of Authentic Urban Places)

中午洗車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加入部落並獲得勳章】https://reurl.cc/ZQmrel
【成為村民】https://reurl.cc/arqo3Y
會員影片專屬村民獨享 🚫 請勿轉載

#村長的監視器 #防疫日常 #頻道會員加起來

01:01 早上6點村民在幹嘛呢
01:09 沙拉起床啦
01:45 簡暐哲確定剛起床?
02:12 李佳穎誰准你露肉餅!!
03:05 Joann台語讚喔!
03:43 村長早上6點講評
04:09 10點不早了村民起床沒~
04:20 馬師傅邊排便邊看股票?
04:54 57假遛狗真賴床
05:22 看完少甫再睡一下
05:48 莫名喜感王康?
06:11 Angel手沖咖啡讚
06:30 茜茜被貓吵醒
06:39 簡暐哲早餐喝啤酒?
06:50 蓋瑞小俏皮
07:20 Mian吃早餐
07:28 Gina與豆豆謎片拍攝?
07:56 Mika冥想
08:06 東區妹仔硬置入?
08:38 沙拉與阿良吃早餐
08:47 村長早上10點講評
09:18 下午兩點村民勒?
09:27 張念誠眼屎很real
09:43 Ariel鏡子還好嗎?
09:47 淇淇整理盆栽
09:51 李佳穎運動
09:58 凱西蓋瑞早餐?午餐?
10:02 沙拉與阿良關注疫情動態
10:08 成康看電視
10:12 Mina狗狗理療時間
10:17 Gina與豆豆洗車
10:25 Angel澆花
10:31 Mika中午買醉?
10:35 王康吃漢堡
10:40 少甫開工
10:47 簡暐哲化妝
10:51 57新興趣吉他
10:57 368官網優化
11:02 polar剪毛
11:06 村長下午2點講評
11:43 村民晚上7點做什麼呢?
11:51 張念誠煮晚餐
12:01 工具人Gary
12:11 茜茜工作休息
12:19 成康遛狗
12:25 簡暐哲顯肌教學
12:35 少甫運動
12:39 57運動
12:44 368爬樓梯
12:46 Gina豆豆運動也要閃
12:54 Joann運動
12:59 Mika運動
13:03 Mina運動
13:09 李佳穎又運動?
13:16 東區妹仔運動
13:22 凱兒運動
13:28 安九運動
13:32 沙拉阿良運動
13:38 王康運動
13:44 Ariel不知道幹嘛?
13:48 村長晚上7點講評
14:37 晚上9點村民唱歌大會?
14:45 村長最愛晚上9點
16:07 晚上12點村民正活躍
16:16 茜茜回到家繼續工作
16:25 淇淇澆澆水
16:31 東區妹仔宵夜time
16:39 淇淇Mina吃葡萄
16:43 安九喝綠豆湯
16:46 簡暐哲睡過頭?
16:50 成康追劇
16:53 凱兒保養時間
17:09 57小狗互動
17:12 少甫party time
17:21 張念誠靈魂時間
17:37 沙拉與阿良睡覺囉
17:46 368洗澡
17:51 豆豆變身rain?
18:16 Ariel洗澡
18:21 建中宰相鬍get
18:31 凱西蓋瑞睡覺啦
18:35 村長晚上12點講評
19:08 凌晨兩點村民在幹嘛?
19:16 茜茜還在工作!?
19:27 凱兒追劇
19:33 簡暐哲不卸妝嗎
19:35 Mika目標達成小獎勵
19:45 張念誠喝ㄎㄧㄤ了?
19:59 安九卸妝?保養?
20:04 Joann好書推薦
20:34 57道晚安
20:43 368道晚安
20:45 Ariel道晚安
20:47 少甫道晚安
20:57 村長凌晨2點講評
21:29 村長結尾

🌵村民頻道
🍖 凱西與蓋瑞Cathy and Gary
https://reurl.cc/0job3K
🍖 沙拉生活SaraLee
https://reurl.cc/O01aZX
🍖 台灣三六八陳彥宇
https://reurl.cc/ze8GVy

🌵社群資訊
🍖林柏昇 KID https://reurl.cc/exzq5M
IG:https://www.instagram.com/circuskidd/
🍖勾破七八 https://reurl.cc/nzNeQ2
IG:https://www.instagram.com/filter_story/

🌵更多你不能錯過
🍖KID花蓮背包客棧 • KID Hualien Hostel
https://reurl.cc/exzq5M
IG:https://www.instagram.com/kidhualien/
🍖野人Shabu 冷藏/熟成高級肉專門
https://reurl.cc/MvOalX
IG:https://www.instagram.com/kidshabu105/

村長 @circuskidd
偽村長夫人 @junoohknow
七仙女 @fatfatgod
成康 @chengkang.hl
張念誠 @len__0906
簡暐哲 @magic.920
謎卡 @mika_ontheroad
57 @57fong_
Gina @gina00043
豆豆 @cafabean
莎拉 @sara800114
阿良 @chun_liang912
368 @taiwan36888
少甫 @dough702
Mina @minawww.veg
凱西 @cathy2wildddd
蓋瑞 @gazaxin
Ariel @arieldailyy
茜茜 @_lisao3o
王康 @cantor0606
Joann @9m.joann
淇淇 @yuchic.ig
安久 @ycchen.angel
凱兒 @_kayechen_
東區妹仔 🐶

🔥 合作請洽 [email protected]
🔥 LINE:debbytsai0406

蘇菲旋轉【限量簽名書】

為了解決中午洗車的問題,作者蕭詒徽Phoebe Chen 這樣論述:

我們都在撞擊的過程中尋找自己   新銳作家蕭詒徽╳情慾插畫家Phoebe   最真摯且赤裸的傾訴,   八十六次拉扯,拋出無數日常憂思   向世界、向彼此、過去與未來,以及自我相撞   一次一次更靠近當下,更靠近,生命的本質   「你知道蘇菲旋轉嗎?就只是旋轉,單腳著地眼睛睜開不停地旋轉,然後你就突然覺得自己是中心。他們說,這樣你就知道神了,因為旋轉的時候一切都在離你而去,比什麼都更接近一無所有。」——〈尋找〉   旋轉的時候,一切都在離開,更接近一無所有,更接近自己。   插畫散文集《蘇菲旋轉》共八十六篇,以星球為名分為三輯:忒伊亞、特洛伊、塞勒涅,由作家蕭詒徽和插畫家Phoebe共

同創作,一篇文字對上一幅畫作,清淡自然的文字與明快濃烈的畫作彼此拉扯、碰撞,像宇宙間的小星體旋轉、繞行,離心力與向心力同時發生,拋出關於孤獨,關於自我、時間、自由以及愛慾等當世代的命題,以此交換強烈對立的世界觀,美與醜,髒與潔淨,對與錯,重複與唯一,要留下或者離開,這些失去的都成了改變的,撞成了星河地帶上的碎片,然後得以重組,形塑一個更好的自己。   面向世界,他們反反覆覆,彼此刻畫生活的掙扎與失落,如此赤裸,如此真摯。   從少年成為男人,他心思細膩、話語呢喃,語言文字有多種交錯與融合,毫無保留地傾訴卻姿態扭捏,悵然於生活小事,寫偶然聽聞的理論傳說、離奇新聞事件、童話故事的翻轉、學習新語

言的俚語、幽微情愛慾望、新科普知識研究,或者冷知識的延伸,藉由平易生活的表象構成對生命的提問,試圖藉推翻時間與事物定律,自未來與過去逼近當下。   從少女成為女人,她探索情慾、解放身體,畫作多以女性視角出發,以狂放線條和鮮明色彩直抒慾望情感,而多有童趣細節,表現各種女性的粉色姿態,溫柔地向文字辯駁,或者共鳴於不同時空下的共同生命經驗,試圖打破性別框架,建構一個讓每個不一樣個體都能自在共處的粉紅樂園,使褪下羞怯的偽裝得以更艷更美。   相遇,相撞,然後離別,終究邁入下一個個人生命的循環。   「但我不想改變你的軌道,知道那是你日復一日的旋轉所需要的路。樂觀地想,要是離得夠遠,就看不出你仍在

走遠了吧?到時候,你會用哪一面看著我,都無所謂。好好離開。不去想重逢。」——〈面對〉 名人推薦   詩人 吳俞萱/插畫家 慢熟/音樂創作人 高小糕/作家 焦桐/攝影師 黃亦晨/作家 熊一蘋—— 一致推薦   作者簡介 蕭詒徽   1991年生於台南,成年前居高雄,後賃居台北,現為出版社編輯。曾獲林榮三文學獎、高雄優秀青年文學獎、政治大學道南文學獎等。著有散文集《一千七百種靠近》(2017)。   www.iifays.com Phoebe Chen(陳景容)   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畢,Phoebe Chen Artist插畫藝術家,曾任臉紅紅專欄特約插畫。作品曾受邀至

捷克Dark Matter藝廊、台灣Everyday ART學生藝廊展出,並收錄刊物《Drawn Vol.1》。   序 加爾基・精液・栗子花   輯一 忒伊亞 衣服 觀察 懲罰 過去 延伸 連續 思念 誤差 違抗 自己 隱藏 挽留 代價 印象 解剖 麻痺 刻度 忠誠 佔據 平凡 思考 旁觀 取代 尋找   輯二 特洛伊 刪去 閱讀 永遠 搜索 背景 腐敗 健康 執著 感覺 禮貌 區別 理由 維持 善良 靠近 破綻 堅強 比較 風景 分享 珍貴 順序 結果 復仇 現象 記憶 償還 分辨   輯三 塞勒涅 贗品 放棄 規則 停頓 遵守 逼迫 祕密 同情 描述 逃避 本能 聽覺 拼湊 褪色 時

間 多餘 症狀 字跡 給予 陌生 歸還 改變 照顧 痊癒 復原 尊嚴 浪費 交換 修剪 轉達 距離 獨立 反覆 面對   後記 溫柔與反抗,你要不要忘記我 Phoebe 降落 蕭詒徽 序 加爾基‧精液‧栗子花*   我的爸爸在四十五歲的時候終於在二手市場買了他一直很想要的黑膠唱機。是從二十歲就想要的那種想要。為此他也買了毛刷、唱片架還有理所當然的,很多黑膠唱片。作為一個音樂老師他的浪漫是在客廳放卡拉揚然後假裝自己是卡拉揚,想像發出扭曲聲音的交響樂團是自己的手勢而不是唱機故障的緣故。這種時候他是不能被打擾的。我爸在四十五歲的客廳指揮樂團的時候其實非常害羞,尤其,他並不是真正的指揮。成為一

個指揮是必須從二十歲就開始努力的事。全新的黑膠唱機,的那種努力。   我和ㄈ到超市斜對角的DVD出租店。這次要租《時時刻刻》和《靈異象限》。老闆娘正在櫃檯燙衣服因為她們現在開始兼營衣物送洗了,架上放著只賣六十塊的舊出租用錄影帶。ㄈ過去說,有靈異象限嗎?老闆娘用提起熨斗的方式抬起頭,而老闆甚至從櫃檯後的電腦前走出來了,「Mel Gibson的靈異象限?」他還推眼鏡,「你們幾歲啊?」   當時我們正提著一袋馬鈴薯和雞肉片要回家做咖哩。我說,哪有人用雞肉片做咖哩的,應該用雞肉塊的吧?ㄈ呵呵笑,最後還是拿了雞肉片。我們跟老闆說我們大學剛畢業一年的時候老闆夫妻兩人大笑,那瞬間我好像看到他們在我們這個

年紀的樣子,四十年前。四十年前,他們怎麼可能想到現在會開著一家DVD出租行兼營送洗業務呢?何況,我剛剛連要買雞肉片還是雞肉塊都無法決定。我從來不喜歡像這樣的宿命論:我們的一生早就製作好了,固定了,像一張黑膠唱片。我們此刻只是在播放它。你們知道嗎?在聽之前就知道一張唱片只有十一首歌對我來說是一件好哀傷的事,即使在不斷重複播放也不會刮傷的如今。   《蘇菲旋轉》的原型是二〇一四年三月我在自己的網誌「輕易的蝴蝶」發起的「老派軍中情人之必要企畫」:只要留下地址、收件人姓名和想收到的主題,我就寫一封信給你。那年我在鶯歌的二橋國小當替代役,主要的業務是把裝滿繪本的箱子從走廊搬進圖書館,次要的業務則是聽從

校內每一個年紀比我大的人的每一個命令。某天老師要我在下課時間講故事給小朋友聽。鈴聲響,他們衝進來,我忽然覺得自己很舊——我是說,上一節課之前我甚至在想下個星期哪個文學獎又要截稿了——突然有一天,文字變得非常無用非常過時,而我們卻避談這一點。我們這樣執著,像暗巷裡仍在拉客的老妓女。然後,小朋友衝進來,他們要聽故事……重點不是故事,而是有人說故事給他們聽。   由於隨時要被教務處叫去畫看板,或被總務處叫去修水管的緣故,《蘇菲旋轉》的寫作方式不是直接打字:我會先用錄音機錄下我想到的事情,回到宿舍才打下逐字稿。那八個月,我的語言無限地往口語趨近,因為日常生活的排擠效應,我意外得到一種極為自然的腔調,

說話的腔調。   就像講故事。講故事的時候我們從不會完全照著繪本上的字,因為那樣沒有人想聽。因為那樣不是人。   我爸在四十五歲的時候也終於拿起了熨斗。不知道在哪裡找到的秘訣:買到凹凸變形的黑膠唱片的話,就潑水以熨斗燙之,風乾,然後唱片就會稍平一點,重複這個動作數次,就能挽救貝多芬那首扭曲之後聽起來竟然有點像鄧麗君的歌的前奏的第四號交響曲;從三月到十一月,我寫了一百一十八封信,最遠寄到德國的法蘭克福去。法蘭克福,讓我想到在阿爾卑斯山上和一隻大狗和爺爺住的小女孩,到了法蘭克福之後被坐在輪椅的少女的家庭教師虐待的那部卡通。叫什麼來著?天啊我才幾歲。竟然已經看過有人沒看過的卡通。   你們知道

嗎,我其實比較相信蝴蝶效應。今天做了咖哩明天就會死,或者今天寫了一封信十年後會傷心,這樣的事。   全書分成三輯,輯一「忒伊亞」去掉人事物背景,以第一人稱為核心;輯二「特洛伊」以第二人稱對象單向對話;輯三「塞勒涅」則收進事件較明確的敘事信。據說在地球和太陽之間,曾經存在過一顆叫忒伊亞的行星,四十五億年前它和地球相撞,碎片重新組成了新的地球和月亮,並使地球出現了水。名為忒伊亞,是神話中月亮女神塞勒涅的母親,然而在相撞之前,像忒伊亞這樣的星球,其實是和地球共享軌道的特洛伊小行星。   或許因為繪本,也或許為了和某人相撞,二〇一五年我找到了Phoebe,開始為每一封信畫肖像。   星星,信,肖

像,罐頭,黑膠唱片,DVD,3.5″磁片,錄影帶,BBcall,霹靂腰包,一本厚達七百頁的暢銷書,按鍵式手機,海岸線。有人說,黑膠唱片的音質真的比較好,有人說那只是中產階級的鄉愁。我爸在五十歲的時候,真的當上了一個學校管樂團的指揮。同一年,我二十三歲,成為了一名報社編輯,每天晚上七點上班凌晨兩點下班。我們都以逐漸消失的方式存在著。多年以後,當我和我爸現在一樣老了,而且如果我有個女兒,她會不會這樣開始一篇作文:   「我爸在四十五歲的時候終於在二手市場買了他一直很想要的打字機。作為一個文字編輯他的浪漫是,在客廳翻開Allen Ginsberg,然後,假裝自己是Allen Ginsberg。」

  我想起來了,那部卡通叫做《飄零燕》。可我爸卻說,那部卡通應該叫做《小天使》才對。   也許那部卡通現在又換了名字。我已經舊了。   我相信舊。 蕭詒徽   *椎名林檎第三張專輯的名稱。加爾基為一款漂白水的名稱,據說這三樣東西氣味相近,所以古代日本女孩聞到栗子花的味道便會紅著臉跑開。   隱藏你也會在人群裡變成別人嗎?從好幾個你之中,暫時成為最適合這裡的那一個。你也會在浴室裡變回自己嗎?水混著泡沫變成漩渦從孔隙流走,明明今天沒有上些什麼但感覺妝都卸好了。人類把赤裸當成把自己反鎖的理由,導致最後只有反鎖的時候才允許自己赤裸的模樣。我害怕,我害怕笑容只是一種表情,和快樂沒有關係。每

次從浴室走出來,我都覺得自己又髒了。髒不可怕。我怕的是大家比較喜歡我髒的樣子。下班的公車玻璃結滿霧。我說起小時候最喜歡爸爸把車開進加油站洗車機裡的時候。「泡沫射過來,毛刷夾住車子,還有幾秒鐘完全暗著。很有安全感欸不覺得嗎。」他們都不覺得。「你夠了。」他們吐槽。他們笑。我也笑。這是一班塞滿同事的公車。我表演起一種浪漫的樣子:「欸我知道要怎麼描述公車玻璃結霧這件事了。我們一整車所有人的體溫,讓外面變得模糊,然後一起很安心地看不清楚。」他們知道浪漫是什麼嗎?浪漫就是假裝。假裝讓一切不再日常。用看不清楚的愚昧,換來路燈打在水珠上的那種暈眩。衣服我正在度過人生第一千兩百一十三個星期三。在這個星期三之前,

我所度過的一千兩百一十二個星期三理應足夠讓我知道星期三是怎麼回事才對。但一醒來脫掉睡衣,空氣接觸皮膚的瞬間,感覺依然像被數個陌生人磨蹭。日子是繡著同一個名字的制服,卻尺寸不一。我討厭試穿,也討厭昨天,昨天是一件再怎麼喜歡也不能多穿幾次的衣服。這個星期三有點大,下襬太寬,袖子很長很長,做什麼事情都拖拖拉拉。當然,也許不是星期三的問題,是我又變小了。有些人是穿什麼衣服都好看的,這樣每天都得到一件新衣服也沒什麼不好。早上六點就是陰天的話,裙襬的花紋就是低低的灰藍。中午過後大起來的太陽最好配上草帽,只有一點點光穿過竹編的漏洞,你就得到一個篩過的晴天。有些人只穿同一件外套過冬,襯衫一定先扣上面數下來第三

顆扣子,一直沒換邊的手錶讓他在想走人的時候身體習慣性傾向左側。接下來就都是藉口了,關於一場不存在的會議、接送、不得不回到哪裡進行的虛構晚餐。我笑著撥開瀏海,不說自己精心打扮過,為了這個重複過、但特別不同的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