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台 白皮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中國對台 白皮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洪財隆寫的 邊緣戰略:台灣和區域經濟整合的虛與實 和呂秀蓮的 世界的台灣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允晨文化 和印刻所出版 。

國立中正大學 戰略暨國家安全碩士在職專班 趙文志所指導 王炯焜的 美中印太安全戰略競爭對台灣影響之分析 (2021),提出中國對台 白皮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印太戰略。

而第二篇論文國防大學 戰略研究所 袁力強所指導 陳曉駿的 資訊時代的攻勢崇拜?以中共的網路作戰論述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守勢現實主義、攻守平衡、攻勢崇拜、網路作戰、網軍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國對台 白皮書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國對台 白皮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邊緣戰略:台灣和區域經濟整合的虛與實

為了解決中國對台 白皮書的問題,作者洪財隆 這樣論述:

  自由貿易和自由貿易協定(FTA)有何差別?特別是「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到底在談些什麼?「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美國一旦放棄TPP之後,未來的國際經貿秩序,又將會產生哪些變化?為什麼說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和引發318太陽花學運的服貿協議,其實都和1990年代以來,席捲全球的區域經濟整合風潮密切相關?如想深刻瞭解這些問題的來龍去脈,本書絕對不容錯過。   隨著FTA的蔓延和中國崛起,台灣被邊緣化的後遺症也逐漸浮現。除了企業對外必須面對不公平的競爭環境之外,國家內部的法規治理也因缺乏外在刺激而日益落後,對涉及食安與貿易爭議等國際規範更是日益陌生;最嚴重的則是年輕人的國際

交流與發展機會屢屢受限。本書作者提出主動突圍的戰略觀,主張台灣應先認知到邊緣化的後遺症,才能加以彌補和克服…。   作者簡介 洪財隆(Tsai-Lung, Hong)   奧地利茵斯布魯克 (Innsbruck) 大學經濟學博士,德國曼海姆 (Mannheim) 大學國際經濟關係研究所畢業。新境界智庫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人社所「中國研究學程」兼任助理教授。曾任台灣經濟研究院APEC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政策委員會副執行長等職。專長區域經濟整合、兩岸經貿與產業政策。 序 推薦序  ⊙吳玲君 Ⅰ 台灣:FTA 洽簽風潮中的幽靈國家 Box: 國際經濟關

係的兩大「叢林」 Ⅱ 區域經濟整合知多少?─從英國脫歐談起 Box:區域經濟整合、區域主義與 FTA Ⅲ 自由貿易協定(FTA)來龍去脈十講 1 FTA 政治經濟學:何以 FTA 快速蔓延? Box:「區域」與「貿易」協定名不符實 2 貿易自由化:單邊、多邊與區域主義各有千秋 3 FTA 經濟學: 自由貿易協定不等於自由貿易 4 原產地規定:保護主義機關暗藏 5 多邊紀律:如何避免 FTA「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Box: 「絕大部分貿易」與經濟效率 6 經貿史公案:當初 GATT 為何留下 FTA 此一窗口? 7 資訊科技協定(ITA):絕無僅有的正果? 8 食安問題:維護食安與國際規範

是否為兩難? Box: 不熟悉國際規範足以生事—日本「核災食品」進口爭議 9 人權條款:FTA 的規範成了紙老虎? 0 社會關懷:鑲嵌自由主義與經貿協定 Box:經濟整合與比較利益 Ⅳ 亞太區域整合何去何從? 1 「等待 TPP」:美國亞太經貿戰略峯廻路轉 Box: 台灣、TPP 與 RCEP 2 安全、經貿和民族主義:東亞區域主義虛實 Box: 東協的安全與經貿角色 3 APEC:垂死的天鵝?但對台灣還是很重要 Box:誰的「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 4 中國的地緣經濟戰略:不再「韜光養晦」? 5 人民幣國際化、貨幣競爭與區域安全 Ⅴ 兩岸是平的嗎? 1 何以 ECF

A 至今仍懸而未決?—太陽花學運的遠因 Box: 為什麼說 ECFA 是山寨版 FTA? 2 服貿、海運協議與兩岸體制差異 3 三角貿易、GDP 衡量與薪資停滯 4 解放軍、飛彈與軍襪 Box: 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錢從哪裡來? Ⅵ 產業發展與新世界觀 1 產業政策也需要核心價值 Box:2008-9 年全球金融危機與川普的「產業政策」 2 德國經濟逆勢成長的秘密 Box: 德國的「秩序自由主義」(Ordo-liberalism) 3 新南向政策與新世界觀 【附錄】常用名詞縮寫對照 序   過去15年來,從事研究、教學,以及擔任政策幕僚的一些心得和體會,終於化成了一本書。主要談的是區域經

濟整合、自由貿易協定(FTA)和兩岸經貿關係,特別是面對被邊緣化的種種後遺症,台灣應如何自我察覺和突圍,書中也有些思索。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   記憶猶新,2008年那場由美國次貸風暴所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似乎改變了不少事情,也標記著若干領域新時代的來臨。   首先是在國際政治領域,美中勢力消長的態勢更加明顯。2008年之後,中國無論是在經貿或外交領域,顯然都因更有自信而日益高調,特別是在東海與南海等海域爭端,更屢屢造成區域緊張。   美國更在2008年加入TPP擴大談判並主導議程。2011年甚至高舉「再平衡」與「重返亞洲」戰略,開始認真思考如何透過軍事部署和經貿結盟,確保美國

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而中國不在其內的TPP,最後也獲得日本等盟友大力支持,形成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重要支柱,並為亞太區域經濟整合帶來新局面。   另外,這場危機也宣告了一個經濟不安時代的降臨,全球經貿成長趨緩和所得分配不均相伴而生。   回想2003至2007年這段期間,全球仍處於繁榮的局面,一直到了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才告一段落。此後全球景氣陷入低迷的陰影,至今仍未完全掙脫。有此一說,美國和歐洲部分受到危機衝擊國家,其嬰兒出生率甚至明顯下降,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恢復到危機之前的水平。   幾年之後,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Thoms Piketty)適時推出「二十一世紀資本論」(201

3),並立刻成為全球暢銷書。這本書旨在駁斥「經濟決定論」(政策難以改變什麼),所要傳達的訊息很清楚:政府的角色相當重要,面對財富和所得分配不公平的趨勢,絕對不能雙手一攤。   就在分配議題再度成為焦點的時候,強調市場至上與開放的「新自由主義」則備受批判,過去那種認為經濟整合必然帶來「涓滴效應」(trickle-down),遲早大家都必然受惠的講法,說服力也日漸薄弱。   全球皆然,在經濟不安的氣氛下,談自由貿易並不討喜,特別是經貿協定在各國更是普遍受到質疑。   儘管很多研究顯示,技術變遷對所得分配的影響往往大過貿易自由化,但由於短期內通常只能看到政策改變,所以貿易政策的效果往往被過度誇

大,更容易成為遊說或反對的施力點。   換句話說,在足以引發經濟不安的原因當中,包括工作樣態與薪資分佈兩極化,所得分配惡化在內,主要源於數位化與生產自動化,但經貿自由化的雙面性─機會與威脅並存,無疑也會加劇這些不安。   特別是如果在經貿協定的簽署過程中不夠透明,利害關係人的參與不足,以及贏者圈和眾多魯蛇之間,合理的所得移轉機制未能確實建立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事實上,國家如讓經濟變遷下的輸家獨自面對「充滿雜草的生命花園」,在道德上既站不住腳,經貿策略上也不利於對外持續開放。   近來經貿自由化的好處的確已經遞減,即使連貿易協定的內容也早已跳脫只談關稅高低的貿易障礙,而朝向法規調和

的方向發展。譬如「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甚至也有國營企業專章,藉以降低源自公部門的不公平競爭,這在早年的經貿談判裡,恐怕是難以想像的議題。   這些以規範產品及勞務為主的「管制議題」,不僅增加了談判的難度,更直接影響了消費者權益與社會生活方式,也唯有透過更充分的民主監督和內部說服過程,才能取得正當性。   除了全球共同的挑戰之外,台灣在2008年適逢第二次政黨輪替,兩岸關係也出現一種非比尋常的熱絡局面。一方面,中國經濟持續繁榮,2008年左右剛好到達高峰,市場商機的誘惑殊難抵擋;另一方面則由於馬英九政府強化對中連結的戰略思維使然,縱使在兩岸事務監督程序並不完備的情況下,仍陸陸續續和北

京簽署了包括「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在內等多項協議。中國對台灣的影響力從此直接入門而來,不再僅僅止於國際外交場域。   加上對外簽署FTA受挫,內部則產業轉型遲緩、薪資成長停滯,台灣相對於中國的經濟優勢也逐漸流失。我們的不安並不亞於世界其他地方,而且還要加上被國際社會長期孤立的悲愴。   2014年台灣爆發「318太陽花學運」,又何嘗不是年輕世代對這些不安的吶喊和壓抑的反撲。   主動突圍的戰略觀   繼外交困境之後,本世紀以來更由於FTA與區域主義的盛行,不僅讓台灣對外貿易面臨不公平競爭,內部也因為長期缺乏外在刺激而逐漸流失改革的動能和節奏感。   台灣從1980年代末

期開始積極申請加入「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一直到2002年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的一員,這段期間的經貿談判和內部準備,對台灣那個世代的經貿、法律、國際關係各領域人才的養成,貢獻相當大。   然而,隨著WTO的沈寂、台灣在FTA與區域主義風潮中「斯人獨憔悴」,加上中國崛起後的影響力與日俱增,那個世代的那種機遇,如今已不復見。   缺乏國際正式連結所造成的封閉,當然不足以致命,但對台灣的影響可說遍佈各個層面,特別是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的發展機會,更是嚴重受限。   日積月累,這些不利因素也已逐漸在台灣內部發酵。但更嚴重的問題則在於我們對這些後遺症普遍失去警覺,也因此缺乏主動

銜接、彌補和突圍的戰略觀。   少了戰略觀和在其背後支撐的核心價值(筋疲力盡時召喚你再度爬起來的那種力量),讓台灣在許多國家政策的形成過程中,往往難以擺脫各種同位階價值的糾葛,以致裹足不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針對國際專業人才的引進,至今仍然束縛重重。   台灣對外積極爭取國際參與空間,重要性當然不在話下,然而處處看見、年年上演台灣被打壓的戲碼,至少短期內不會消失。我們恐怕也到了必須認真思考另一個努力方向的時刻:如何和被邊緣化的現象共存,理解並克服其後遺症。   更重要的是,能否把被邊緣化的困境和壓力化為助力,形成一份根本的內部改革議程,涵蓋教育人文、社會經濟與政府組織等層面,並藉以召喚希望

國家治理獲得改善的那種使命感──哪怕內容素樸、過程緩慢,應該才是突破台灣發展瓶頸真正關鍵。   無論是從人口規模或經貿實力來看,台灣都頗有份量,但由於在國際舞台上處處受制於人,並無太多足以憑恃的優勢。所以深刻瞭解區域經濟整合的虛實和對台灣的意義是必要的。   感謝上蒼和許多人的幫忙,讓我得以完成此書。是為序。   (本書僅代表個人想法) 推荐序   作為亞太區域經貿研究的研究與教學者,除了關注亞太各國經貿政策與協定的發展之外,更必須觀察國內外學者的分析角度與內容。記得大約是十多年前,在台灣經濟研究院APEC 研究中心出版的刊物上,讀到洪財隆博士的研究報告後,特別請助理例行性地蒐集整理

其作品並建檔參考。   嚴格來說,財隆在當時只是一位剛踏入國際政治經濟領域的研究人員。他的文章之所以引起我注意,最主要原因是其留學歐洲,並且是國內極少數擁有經濟學背景而研究國政經領域的學者。他的論述常能以深厚宏觀的經濟學理作為論述基礎,提供新穎的研究切入角度。   之後,我因經常參與台經院舉辦的各項亞太經貿議題會議,結識當時任職於台經院、外號「Mr.FTA」的財隆副研究員,對其認真研究區域經濟整合與談判議題,接近狂熱的使命感留下深刻印象。   然而,也一直到 2009 年,在一波波兩岸經貿談判的學者論戰過程中,我才真正對財隆有進一步的認識。在論辯中,財隆展現了不同於國內其他政治經濟學者(

多以國際政治為背景)的分析主軸:根據客觀的經濟學理發言,並堅定站穩臺灣主體性的立場,特別是他向來主張,經貿協議必須回歸經貿談判的本質,才能避免政治因素的干擾。   多年來,透過一篇篇的學術論文和報章短論,財隆已經被認為是研究臺灣區域經貿整合和兩岸經貿關係的指標性人物。   「邊緣戰略─台灣和區域經濟整合的虛與實」一書為財隆博士十五年來研究、教學及參與政策建言的思考精華,標記出作者對臺灣參與區域經貿整合的經濟思維、社會關懷與戰略觀。從臺灣成為 FTA 風潮中的幽靈國家開始談起,到勾畫、建立臺灣的新世界觀和產業發展戰略,財隆在每篇都嘗試和讀者對話,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幫助讀者理解艱澀的自由貿

易協定和區域經濟整合議題。   本書編排極其用心,利用簡單生動的小標題吸引讀者好奇心,且文中引經據典,為專業論文添加不少趣味性。而各章節精心安排的名詞解釋,更能夠幫忙解決一般讀者對專業術語一知半解的困境。此書的確是目前坊間少有,針對臺灣與區域經貿整合議題,做出了分析清晰又帶有觀點的讀本。   臺灣經濟對出口的貿依存度很高,但在全球區域整合中卻處於邊緣,如何突破發展困境,是國人都相當關心的議題。書中的許多看法都相當耐人尋味,有待大家一起思索,更相信細讀過本書的讀者,也都能感受到財隆博士的博學、堅持,以及他對臺灣對這塊土地的濃濃期許。   吳玲君 台灣:FTA 洽簽風潮中的幽靈國家1當台灣發

生雄三飛彈誤射事件時,韓劇「太陽的後裔」剛好也在台灣首播。看著劇中劉時鎮大尉帶領的南韓部隊,得以和聯合國、美軍協力合作,一起防治傳染病、打擊犯罪,完成一次又一次的任務時,不僅教人感嘆:如果國軍也有這種機會,特別是能夠不時和其他國家聯合軍演、交換資訊與互相觀摩,那麼整體的士氣與戰力也應該會大幅精進。更麻煩的是,這種落差和難堪應該只是冰山一角。邊緣化症候群台灣經年累月被國際社會孤立,除了缺乏簽署協定的機會之外,在包括外交、經濟、社會及文化各領域,無論是在人才的培育或最新議題的掌握,往往跟不上時代脈動與國際腳步。後遺症之多、之深,恐怕是超乎想像。其中尤以公務部門所受到的影響最為深遠。台灣從 1972

年失去聯合國的席次之後,公務體系,由於少了各式交流平台和歷練機會更幾乎和國際斷了連結,對各種攸關國家治理的標準與法規、數據與觀念,也就很難有系統地累積、吸收並與時俱進。久而久之,更導致台灣社會對國際規範日益陌生。舉例而言,美國商會就屢次抱怨台灣的環保標示(圓形)和國際標準規格(三角形)不一樣。然而,對他們來說,最大的困惑並不是對投資造成障礙,而是難以理解台灣這麼做的邏輯何在。一方面,台灣在這方面的市場確實不大,國外的廠商不可能為了供應如此規模的市場來調整規格,另一方面此舉也會影響台灣的廠商走向國際。百思不解之餘,他們在 2015 年版的白皮書裡如此推測:「台灣因為在國際組織的參與受到限制,很多

時候對其他國家的做法並不十分瞭解,公務人員與立法委員常常會推出台灣獨有的法令規章」。主要由於現代經濟活動對法制規範與標準相當敏感,一旦我們的法規訂定過程不夠公開透明,內容無法跟國際接軌,執行過程缺乏合理性,不僅會影響外人來台經商的意願,即使連本國人的投資也很容易打退堂鼓。台灣近年來的投資不振,這方面國家治理的落伍應該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像是國內的食品安全法規,也因為觀念和作法跟不上國際規範而屢屢作繭自縛,甚至成為貿易摩擦的來源。特別是在如何處理狂牛症的貿易爭端,國際上早已用風險概念作為處理原則,台灣的食安法規卻仍停留在疫區與非疫區的傳統分類(詳本書:維護食安與國際規範是否為兩難?)。

中國對台 白皮書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我開左Twitter和IG啦!想睇多d可以關注:Twitter: @hkStephenSYY / IG: hkStephenSYY
加入我們的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mrshiu
你爆料我來講email: [email protected]
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美中印太安全戰略競爭對台灣影響之分析

為了解決中國對台 白皮書的問題,作者王炯焜 這樣論述:

中國大陸自1978年改革開放後,綜合國力大幅提升,經濟實力迅速成長,「中國崛起」現已是無庸置疑的事實,中國對內經濟增速改革的策略、對外「韜光養晦」,從「世界工廠」角色,引領中國,快速融入西方國家所主導的國際經濟分工運作機制,短短時間內,中國已成為區域霸權。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從2013年開始提出「一帶一路」的大戰略後,「一帶一路」成為中共精心設計及籌劃的國家戰略,包括經濟及外交政策;象徵一個耗時數十年與盟友間利益共享與相互合作工程的「願景」,強調以積極開放的態度與全世界鏈結。中國以「一帶一路」總體戰略布局,不僅擴張其對外政經實力,推動「軍民融合」,發展關鍵科技,增進武力投射及遠距精準打擊能力;另

配合政治、經濟、外交手段及認知戰,塑造有利崛起之戰略環境,以獲取區域主導地位。2017年底美國提出印太倡議以來,「印太戰略」逐漸醞釀成形,當時儼然成為川普政府最旗幟鮮明的對外政策標誌,「印太戰略」的首要之務是阻制中國的崛起,並維持美國自身的優勢領導地位,藉由更寬闊的地理區域概念,取代傳統的亞太地區,使削弱中國大陸影響力的比重。另一方面,美國則意圖將印度此一南亞強權納入,抑制中國大陸的區域影響力,成為「印太戰略」的重要目的之一,希望增進美、日、印、澳等四個民主國家間的協調與合作,以美日聯盟為基礎,拉攏澳洲,借重印度,此作為乃圍堵思維下的典型產物。美中台三邊關係是構成台海區域安全的關鍵所在。202

0年影響美中台三角關係主要原因有-川普政府對中國戰略定位檢討、美國總統大選、蔡英文總統連任、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以及中國對美台友好關係發展的強勢威迫。而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迅速地蔓延與惡化,川普政府對中國的敵意與打擊達到新高點,此也讓美中關係呈現自1979年建交以來最低潮的一刻。相較下,台美關係受到美中關係惡化的影響,台灣在拜登政府制衡中國的戰略角色益形重要,台美關係則達到雙邊斷交以來的新高點。蔡英文總統連任成功,象徵台灣社會對其「維持現狀」兩岸政策的肯定,再加上台美友好關係的急速發展,中國對台灣敵意與施壓,則有與日俱增的現象與趨勢。而台灣長年致力於強化國家安全、增進國防實力,

並以「帶著敵情練兵」持續精練部隊戰力,面對中國崛起的現實狀況且軍事實力日益強大的中共,至今兩岸實際軍事對峙狀況頻增,兩岸軍事平衡更隨著中共經濟蓬勃發展所帶動的國力成長而嚴重向中共傾斜,現實而言,我國現今極難在兩岸軍事衝突中取得勝利或是維持長時間的軍事抵抗。本文首先分析美、中、台自2001年「911恐怖攻擊事件」後各時期領導人戰略思維及作為,其次從美中兩大強國從亞太到印太戰略變化,探討兩岸情勢轉變,最後說明台灣如何在印太地區扮演關鍵角色及應有之應變作為。關鍵詞:中國崛起、一帶一路、印太戰略

世界的台灣

為了解決中國對台 白皮書的問題,作者呂秀蓮 這樣論述:

  在二十一世紀的新公民社會,無論政黨主張為何,每個台灣新公民都有權利,更有義務跳脫思想窠臼,突破政治盲點,正確了解台灣的歷史,徹底釐清國家認同的迷思,並用全球化的寬廣視野來營建台灣的未來。 --呂秀蓮   此為副總統呂秀蓮建構台灣史觀的作品。第一部分「從台灣看台灣」時序自古早台灣、荷鄭、滿清時期,到日治、國民黨來台期間,申論台灣這片土地與人民的歷史根由,與現今台灣的民主發展。第二部分「從世界看台灣」則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綜觀台海局勢與美國的兩岸政策演變,為本書非常重要的整理:將世界各國對台灣國際地位的看法、曾議訂的條約規程與決定性的歷史事件,逐一詳述。第三部分「誰的台灣」,闡釋台灣與中

國、日本、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國的互動關係,直接由國際法理分析台灣前途的動態。第四部分總結呂秀蓮的海洋台灣主張,及她對於台灣的藍海策略。 作者簡介 呂秀蓮   台灣桃園人,1944年6月7日生。北一女、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先後獲得美國伊利諾大學及哈佛大學法學碩士。正要攻讀博士學位時,因獲悉美國將與台灣斷交,毅然放棄獎學金,回台參選國代。1970年代首開風氣,倡導新女性主義,不遺餘力。   黨外時代,她擔任《美麗島雜誌》副社長,高雄事件當晚因發表二十分鐘演講,以「暴力叛亂」罪名被判處十二年有期徒刑,實際坐牢五年多(1933天)。出獄後,呂秀蓮立志走遍天涯為台灣,廣結國際知名人士,參與國際

會議,主辦世界婦女高峰會議,又發起台灣加入聯合國運動,與中國當局進行場外角力。   1992當選第二屆立法委員,1997年當選桃園縣長,2000年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任副總統,2004年連任第十一屆副總統。2005年擔任由28個環太平洋國家組成的「民主太平洋聯盟」( DPU)理事長。   著作有《數一數拓荒者的腳步》、《新女性何去何從》、《兩性之間》、《新女性主義》、《重審美麗島》、《台灣的過去與未來》、《台灣大未來》、《台灣良心話》、《柔性佐國》及小說《這三個女人》、《情》。

資訊時代的攻勢崇拜?以中共的網路作戰論述為例

為了解決中國對台 白皮書的問題,作者陳曉駿 這樣論述:

「攻勢崇拜」乃是守勢現實主義其中一環,明明當代軍事科技對防禦有利,卻發生像一次大戰爆發前,各交戰國錯誤的理解軍事科技對攻守平衡的變化,誤認為槍砲科技對攻擊有利,因此造就攻勢崇拜普遍認為攻擊是容易的。攻勢崇拜現象一再發生,在一次大戰前就已發生,然後1980年代的「軍文關係」仍是如此,即使到了2010年代中共的「反介入/區域拒止」以及美國的「空海一體戰」更是這樣。 然而,現在非常受到注意的「網路作戰」是不是也有攻勢崇拜的現象呢?本文將以中共的網路作戰為案例,分別從中共的軍事、學術著作及媒體報導,呈現中共攻勢崇拜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