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匯率人民幣兌港幣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中國銀行匯率人民幣兌港幣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孫健、宋美麗寫的 人民幣戰爭 和楊衛隆的 次貸扭曲的世界:給投資人的警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大額換匯3分鐘教戰守則 - DBS也說明: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圓等主流貨幣之外,港幣、加幣、澳幣、星幣、韓元 ... 穩定且匯率相對划算,比方新加坡幣的換匯需求即可優先參考DBS星展銀行。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海鴿 和高寶所出版 。

國立中山大學 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 翁嘉禧所指導 曾宇華的 人民幣國際化之研究 (2021),提出中國銀行匯率人民幣兌港幣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人民幣國際化、國際貿易、貨幣結算與計價、貨幣匯兌、中國經濟。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經濟學研究所 李顯峰所指導 李愛玲的 新冠疫情對匯率波動之實證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新冠疫情(COVID-19)、匯率波動、時間序列分析、ARCH效果檢定、GARCH(1、1)模型、TGARCH(1、1)模型、EGARCH(1、1)模型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國銀行匯率人民幣兌港幣的解答。

最後網站中國銀行卡港幣如何兌換人民幣 - 極客派則補充:中國銀行港幣 兌人民幣的步驟,中國銀行卡港幣如何兌換人民幣,1樓油條淑女等君子本人帶上身份證和港幣,到中國銀行櫃檯,剩下的會有人教你怎麼做,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國銀行匯率人民幣兌港幣,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人民幣戰爭

為了解決中國銀行匯率人民幣兌港幣的問題,作者孫健、宋美麗 這樣論述:

  20年後,這個世界上將肯定只剩下為數不多的幾種貨幣。在南美和北美,美元將通用;在亞洲,中國的人民幣將有可能佔據主導地位;而在其他地區,歐元將成為主要貨幣。——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魯迪.登布森 周邊人都愛人民幣   人民幣在周邊國家和地區廣為流通。北達蒙古、白俄羅斯,東北至南韓、北韓,西至中亞,並順著瀾滄江、湄公河,進入越南、寮國、緬甸,進而通達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地區。在中蒙邊境,基本上通過人民幣結算,除了人民幣的廣泛流通外,已具備價值儲備功能;在中越邊境,人民幣的結算也占到了90%以上;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國家把人民幣作為該國儲備貨幣之一;蒙古、越南等國家開設了人民幣儲蓄業務;如

果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無論是旅遊、經商,還是食宿、購物,均可使用人民幣…… 「第二美元」之禮遇   關於錢:每人可攜帶不超過美元5000元或等額外匯及人民幣20000元出境。人民幣、港幣、美元在銀行、酒店或與導遊都可兌換外幣,具體匯率須以當時兌率而定。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人民幣可以在部分地方使用。   以上是一則東南亞旅遊注意事項。   在東南亞國家和地區,人民幣已經超越日元而被譽為「第二美元」、「小美元」。在與中國接壤的蒙古邊境,人民幣流通非常廣泛,幾乎具備了包括價值儲藏在內的所有職能,也素有「第二美元」之稱。其實,在中國周邊不少國家和地區,人民幣是不折不扣的「硬通貨」,其地位堪

比美元,甚至比美元更勝一籌。   在東南亞等周邊國家人民幣在現鈔流通中佔有很大比重,甚至一些國家領導還鼓勵本國居民使用人民幣。在柬埔寨的民間市場,人民幣已經開始與美元、泰銖一起流通,柬埔寨政府首相洪森曾在一次經濟論壇上發表講話說:「人民幣被公認為是亞洲地區最穩定的貨幣」,他號召國民更多地使用人民幣,以便能夠吸引更多的中國人前來旅遊,從而促進柬埔寨的經濟發展。   在泰國、越南、緬甸、寮國等地,人民幣均可以在境內使用。其中,在越南、寮國、緬甸三國北部地方,人民幣已經成為與本國貨幣同等地位的主要貨幣,人民幣可用於日常消費,當地居民甚至主動要求用人民幣支付。   隨著中國與新、馬、泰旅遊往來的日益密

切,在新、馬、泰,人民幣兌換點廣泛分佈於國際機場、商店、賓館、旅遊景點及各購物場所,直接用人民幣購物或消費的購物中心也不斷增加,不少餐飲、購物場所都有「歡迎使用人民幣」的招牌,如果使用人民幣買東西,甚至可禮遇打折優惠。另外,人民幣在南韓、蒙古、北韓等國家和地區也非常受歡迎。   1996年以來,中國和周邊國家和地區的邊貿往來一直保持著較快的發展趨勢。與周邊國家貿易額占貿易總額的60%以上,從周邊國家獲得的投資總額多年來一直占到吸引外資總額的70%以上。2005年,與東協的雙邊貿易額已突破1303.7億美元,年均增長率超過20%。在周邊貿易中,人民幣已成為主要結算貨幣。2006年、2007年、2

008年連續3年,雲南邊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均達到90%以上,中朝(北韓)、中蒙邊境,這一比例也相當高,實行人民幣結算,不僅可規避匯兌風險,而且有利於人民幣的區域化,這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步驟。   隨著中國與周邊國家人員往來的日益密切以及經貿合作的不斷深化,人民幣得以廣泛接受,在周邊國家和地區形成了一定規模的人民幣流量和存量。周邊國家和地區人民幣存量和流量的增加,將不可避免地促使人民幣在這些國家和地區從結算到儲備和投資功能的轉變,當前不少國家已將人民幣作為外匯存底之一。馬來西亞早在2005年就放棄了其貨幣與美元掛鉤,轉而實行一籃子貨幣的匯率浮動,目前馬來西亞已經將人民幣作為其外匯存底之一。菲律賓

更是於2006年簽署總統令,要求其央行將人民幣作為外匯存底之一。2006年12月1日,菲律賓貨幣委員會開始接納人民幣為菲中央銀行儲備貨幣。人民幣在北韓幾乎所有的邊境城市甚至在全境,已經成為人們結算、交易貨幣,並被當做硬通貨儲備的貨幣之一。而南韓、柬埔寨的中央銀行,也已將人民幣作為其儲備貨幣之一。另據悉,東協的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新加坡等國家,已接受人民幣存款,並可辦理人民幣的其他業務。 本書特色 ■本書以公正而客觀的角度,闡述中國在經濟發展方面所獲得的成就,讓讀者對於中國有更全面的認識與瞭解!   1979年 ~ 200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8%,2001 ~ 2007年更是保

持年均10.6%的增長速度。這在中國的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同期世界經濟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目前,中國是經濟大國,大到什麼程度?在全球經濟規模中,中國已經躋身前三名。中國是貿易大國,大到什麼程度?全球第三。中國是外匯存底大國,大到什麼程度?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外匯存底國。中國還是引進外資的大國,大到什麼程度?全世界第二。第一,第二,第三……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開發中國家,締造了一個又一個東方神話。 ■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完整而詳細的闡述人民幣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中國頂住外來壓力,毅然使人民幣不貶值。時隔10年之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中國經濟一枝獨秀,人民幣依

然堅挺。兩次金融危機,在諸多貨幣貶值的夾擊中,人民幣保持穩定,顯示出中國經濟實力的日益強大,中國的良好威信在世界上建立起來了。危機,危機後思考,世界人民一致認識到依賴單一貨幣的弊端,並且熱切期待下一個「硬通貨」加入到國際貨幣體系中,於是開始把目光瞄向人民幣…… ■18世紀是金銀時代,19世紀是英鎊時代,20世紀是美元時代。21世紀,會是什麼時代?   自從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迎來了飛速發展的30年,IMF早在2007年的報告中就稱,中國已經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頭號發動機。30年的歷程,使中國的聲音開始讓世界仔細傾聽,中國在政治和經濟等領域,由邊緣逐步走向中心。人民幣從1948年統一發行到現在,

已經走過62個年頭。人民幣發行以來的62年,也是美元維持其霸主地位的62年。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人民幣國際化已經邁出實質性步伐,並且呈現「加速度」。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人民幣將會「沉澱」於世界的各個角落。   顯而易見,人民幣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如今已經取代英鎊,成為世界第四重要貨幣。我預計,到2030年,人民幣將有可能取代日元,成為世界第三重要貨幣。 作者簡介 孫健   大學教授,著名的經濟學者,對於企業管理、資本營運、金融市場,有相當深刻的研究,並且在《管理世界》、《財貿經濟》、《世界經濟》、《國際金融研究》、《香港財經月刊》等期刊上,也有獨特的見解與分析,發表論文達一百七十餘篇。 宋美

麗   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在《經濟縱橫》、《經濟問題》等期刊上,曾經發表許多篇論文,出版著作:《如何讀懂國家經濟政策》。

中國銀行匯率人民幣兌港幣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香港有關部門不斷主動要求實行離岸數字人民幣的試點,這很有可能是香港全面內地化、港幣被數字人民幣取代的一個征兆。港幣在未來會不會被人民幣徹底取代,徹底消失呢?這對我們的投資和財富安全有何啟示?
#數字人民幣 #港幣 #香港經濟
----------------------
相關連接

中環孫老師|中美對抗不斷升級,華爾街為何大舉投資中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WnUby0prGE

中環孫老師|貨幣大關門!金融內循環!人民幣的終結已經踏出第一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eFcHiVdRJE

中環孫老師|比經濟內循環更可怕的來了!科技內循環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NYaNAFMUTg&t=17s

中環孫老師|中國樓市大分流!樓市的最後狂歡來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W7jj794Xic

孫老師說財經|中國城市大洗牌,你居住的城市決定了你的未來,现在的户籍就是未来的国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vTuV-Z06lw&t=53s

孫老師說財經|人民幣的終極命運,不會貶值只會消失。你的社會等級決定了你對人民幣的兌換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AhWVtKv07g

孫老師說財經|大通脹還是大通縮?解密中美兩國經濟的底層密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UHaAkLp1rw

孫老師說財經|一個也別想跑!中國啟動全球征稅,準備集中力量辦大事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gGcNvH-HSU&t=98s

孫老師說財經|別讓人民幣匯率騙了你!人民幣匯率表面穩定,資本外逃一刻未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9LUgm3pTyc

孫老師說財經|內循環經濟啟動,中國韭菜在劫難逃,普通人應該如何應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aqYRt8Exg8

孫老師說財經|獨家!房價與庫存同時上漲,中國樓市進入右側拐點,有些地方的房子該賣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6Gz37UFQk&t=959s

孫老師說財經|房價上天,經濟落地,房地產將成為中國經濟的墓碑。中國經濟已經成為困死居民的復活節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5RU_2lfGeE

孫老師說財經|地攤經濟能救中國嗎?經濟拉美化,社會尋租化,地攤經濟將加速中國底層社會的崩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tdueG4ySro

孫老師說財經|看透中美經濟戰真相:表面是經貿戰爭,背後是階級利益與代理人之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Sg-HPW4tJk&t=52s

孫老師說財經|繞不開的人口懸崖,從人口結構看中國沒來的經濟趨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DKDPGTOV6E&t=337s

孫老師說財經|中國房地產七宗罪:繼續沉迷炒房永遠沒有出路,製造研發與制度創新才是正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VLKjeShADE&t=638s

人民幣國際化之研究

為了解決中國銀行匯率人民幣兌港幣的問題,作者曾宇華 這樣論述:

中國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觸點,來自於美國在2008年因為次級房貸危機所引發全球性的金融與貨幣危機,擴大人民幣的跨境貿易與跨境投資上的使用,成為中國政府刻不容緩的工作,降低對美元的依賴,係能夠強化中國政府控制與降低美元所帶來的風險。就中國對人民幣國際化的態度,中國政府本身係認為並非試圖取代美元在全球貿易與經濟的地位,而是認為人民幣的國際化係順應時勢,因為在全球化產業供應鏈重新調整佈局下,透過市場自己的調節機制,各國在國際貿易的結算與投資上,以人民幣計價確實存在著相對性的優勢。透過文獻分析,人民幣國際化的歷程係從中國對人民幣在外匯市場交易的需求開始,在長期國際貿易順差的驅使下,讓中國看見人民幣

成為國際結算與計價貨幣的可行性與期待性,最終藉由一連串的政策與計畫的執行,讓人民幣一步步地成為有影響力的國際貨幣。在人民幣國際化歷程的策略上,係採取階段性人民幣開放,同時刺激全球經貿對人民幣的需求,並在國際貿易貨幣計價與清算過程中,減少特定貨幣匯兌波動的風險。人民幣國際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在於必須要衡量相對應的成本,並採取有效的措施來減少負面衝擊;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則在於政治目的上與經濟目的上的競逐與平衡。

次貸扭曲的世界:給投資人的警告

為了解決中國銀行匯率人民幣兌港幣的問題,作者楊衛隆 這樣論述:

◎榮獲香港三聯書店2008年2月工管類排行榜榜首(3月第三名;4月第七名)◎香港出版之門2008年1月(243期)和2月(244期)非文學類暢銷榜 次貸風暴真的進入尾聲了嗎? 事實上,這只是全球大蕭條的前奏, 更嚴重的世界經濟崩盤危機才正要開始…… 本書大膽預測次貸風暴未來走勢, 讓你一次掌握次級房貸背後的連鎖效應。 石油大漲、全球通膨、股市重挫、經濟狂洩、銀行倒閉、歐美央行止不了血……   截至2008年7月,次貸風暴一共出現4次公認的尾聲,分別是2007年7月、2008年1月、4月和7月。除了近期這次未有定論之外,其他消息都是市場的錯誤估計。次貸風暴的威力可說是一次比一次強勁,即使過了

1年仍然沒有退去的跡象。   這是因為,當投資人開始信心動搖,美國總統和國會積極穩定人心,包括公開支持二房(房地美Freddie Mac和房利美Fannie Mae),為資金周轉出現問題的投資銀行提供低利貸款,甚至容許金融機構將次貸證券用作抵押借款,但是即使如此,市場氣氛仍是詭譎不已。   為能讓台灣投資人可以感受到次貸風暴帶來的經濟危機,作者楊衛隆特地跨海與國內讀者分享第一手資訊,並認為台灣受到的衝擊會是苦樂參半,而本書可提供台灣讀者面對最壞的狀況,重新審視次貸訊息,為隨時可能出現的投資機會做好準備。   股市禿鷹趁火打劫   2008年7月是美國金融業出現嚴重問題的時候,除了南加州的Ind

yMac銀行遭受政府接管之外,二房(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也出現危機。市場氣氛在7月11日開始悲觀,股市和匯市急跌,投資人對美國金融業完全失去信心。金融類股本來已經有相當大的跌幅,在信心不足之下,拋售潮更是一波接著一波。   這也難怪,自從次貸風暴在2007年年中浮現之後,各國央行大力注資。美國聯準會也積極降息,甚至破例在投資銀行貝爾斯登於在出現擠兌時出手相救。如果不是美國政府擔保,摩根大通絕對不會買下貝爾斯登,由此可見,美國政府本身也出現慌亂。只是美國政府在病急亂投醫的情況下,房市和股市仍然持續惡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國在降息之下,通膨急升之餘

,又引發停滯通膨的憂慮。   到了2008年7月為止,次貸風暴一共出現過4次公認的尾聲,分別是2007年7月、2008年1月、4月和7月,除近期這次未有定論之外,其他的尾聲都是市場的錯誤估計。次貸風暴捲土重來的威力一次比一次強勁。經過了一年時間,次貸風暴完全沒有消退的跡象,投資人開始信心動搖,美國總統和國會盡力穩定人心,包括公開支持二房,為資金周轉出現問題的投資銀行提供低利貸款,甚至容許金融機構將次貸證券用作抵押借款。即使如此,市場氣氛仍是烏雲密佈。   2007年7月是最明顯的例子,7月11日,IndyMac銀行和二房傳出壞消息後,市場氣氛極壞,投資人出現恐慌,就像是天要塌下來一樣。7月16

日,氣氛突然逆轉,原是驚弓之鳥的投資人突然樂觀起來,股市牛氣沖天,但這並非好現象,投資人的不理性反應明顯地表明了他們不理解當前環境。   二房的投資組合沒有重大變動,自從1968年私有化以來,一直都是資本額偏低。次貸風暴爆發至今,二房的主要業務,即是優質樓貸,並未受到實質影響。二房在次貸的投入極為輕微,在帳面5萬3千多億美元的房貸責任中,只有千多億次貸,和3千多億準次貸,即是交替性A文件房貸。7月11日的恐慌根本不理性;到了7月16日的樂觀也是無中生有;事實上,7月初,基本因素沒有重大轉變,危機仍然存在。   從技術上來看,股市由熊市轉為牛市,而且牛氣沖天。可是,將市場氣氛因素加入之後可以看到

股市的漲跌與市場氣氛連成一氣。財經專家在次貸風暴中經常估計錯誤,投資人對於這些財經專家的意見已經完全失望,唯有轉向那些未經證實的內幕消息。過往,市場上常有內幕消息,但是不多;這次是內幕消息太多,卻難以統一。因為先前投資人在市場上損失慘重,對不利的消息非常敏感,任何不利於市場的消息都會令股市急跌,市場上充斥了不安的感覺。聯邦政府亦著手調查誰在市場上散布不實的假消息,企圖影響股價。   令人感到疑惑的是,美國證監處突然於7月11日,市場氣氛最壞時禁止某些金融類股的無券放空,為期30日。還有國會議員建議立法將無券放空訂為非法行為,這樣的禁止令讓投資人懷疑,6月底至7月初是否有投機客無券放空金融類股。

  美股跌破11,000點之後,市場氣氛突然逆轉,股市急升。此時,可能有投機客趁人心不穩時營造市場氣氛,企圖利用無券放空金融類股來圖利。雖然6月底至7月初的道瓊指數跌幅不到1成,可是金融類股受到的衝擊很大。個別銀行類股的跌幅驚人,融券放空的投機客已經到了獲利的時候。從上頁圖表來看,至7月15日為止,放空的投機客尚未贖回。   眼明手快的另一批投機客趁火打劫,趁著這些已經大有斬獲的融券放空投機客還沒贖回之際,推高金融類股的股價,逼他們贖回。相信這批放空投機客贖回時,獲利不多。大部分利益都落到7月15日蓄意推高股市的投機客身上。   問題來了,無券放空的投機客下場如何?有傳聞說美國證監處以查券為

名,拉著無券放空的投機客的贖回交易,因為交易原則是需要有券才能放空,而融券放空者大都贖回,獲利不多,但是總算賺了一大筆。無券放空的投機客就沒那麼幸運,他們因為沒有盡快完成交易,極有可能虧本離場。   7月的股市漲跌可能是一場多空之爭,兩幫投機客互相角力,利用市場的不明朗因素和市場氣氛造勢,從中牟取暴利。推高股市的一群可能得到美國政府的支持,通過大手放空期油,將原油價格壓低,由總統出面發表正面言論,雙管齊下地將市場上的無券放空的投機客殺個措手不及。   說到原油價格暴升,本來已是不合理現象。雖然市場普遍認為原油求過於供,而且伊朗危機尚未化解,油價持續高漲是有原因,可是油價一波接著一波的暴漲,似乎

顯示推高油價的是炒作的。美國政府樂於看到推高油價的炒作者虧本離場,更加樂於見到推低金融類股的投機客虧損。   有可能是美國政府以開放戰略汽油儲備作為威脅,逼迫那些推高油價的投機客盡快獲利離場,亦同時通過政府的投資管道來放空期油。油價在賣盤急增之下,自然下降,於是股市受到正面影響。   美國證監處對於無券放空的交易十分重視,很多交易都被質疑,要求放空者出示股份。雖然無券放空並非違法行為,但是這樣做卻是違反了交易原則,證監處可以處罰,甚至將經紀停牌。很多無券放空的行為是極快完成交易,但是卻拖延交貨時間,想蒙混過去。現在無法蒙混過去就要現身,再不然就是想辦法借貨。   經紀為了避免證監處的調查,當然

希望借券,可惜股價已被推高,借券放空的風險大增,相信逃不過虧本離場的命運。 2008年8月至10月次貸發展預言 【8月】美國的社會問題會特別嚴重,因為政客都拿美國境內的問題說三道四,媒體勢必又趁機大作文章。有趣的是,美國經濟出現問題時,政客不出來穩定民心,反而推波助瀾,唯恐天下不亂,混水摸魚是政客的專長,水不渾時就動手攪渾它。   美國經濟陷入挖東牆補西牆的局面,雖然整體經濟在調整中,美國政府實在難以阻止自由市場的應有調整,唯有集中力量維持美元和美元債券市場穩定。   中國、香港、日本、南韓等地區已經體驗到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災難。房股匯、出口、轉運、信貸、金融等行業同時受壓。當東亞各國政府忙於

處理經濟問題時,超級颱風一個接一個地吹來。此時,印尼的地層移動加劇,火山活動開始頻繁,日本亦出現較嚴重地震。   香港的房價可能有實質跌幅,但是絕對不會回到90年代末期的情況。股市亦能穩定下來,最嚴重的情況是聯繫匯率的去留,這項改變影響重大,香港政府必然慎重行事。筆者認為香港在2008年8月脫離聯繫匯率的機會達到3成,9月是4成。 【9月】經濟系統出現轉變。美國金融界和東亞地區都有重大的金融體系改變,包括香港的聯繫匯率、人民幣匯率、新的美國信貸保障法、新的稅制、新的股市交易制度(這是防止大戶造市)、新的房貸制度等。有些轉變會出人意料之外,亦有一些早已是呼之欲出。   9月出現制度轉變的其中一個

原因,是白宮將於11月有新主人。目前的主人想在卸任前做好想做的事情,美國如果要向中國施壓令人民幣升值的話,9月是施壓最強的時候。國會也是一樣,趁著大選前的政治局面,急忙地通過一些法案。   美國房價將在大選前更加疲弱,有人會害怕新政府上任時會升息、加稅。尤其是,民主黨方面已經決定加稅,一旦民主黨候選人當選,加稅在所難免,而此在長期而言,可能減少國債,但是短期一定會衝擊房市和股市。 【10月】是股災旺季。美國總統大選在11月,股災在10月,新制度、新法案在9月。若有嚴重股災,這時房市亦會慘受誅連。   這場全球股災會蒸發數以10兆計美元的資產,甚至會令美國陷入經濟衰退。次貸危機只是導火線,真正的

炸彈是美國過去數10年的國債及外貿赤字的失控。 次貸危機花名冊排名如下: 第一位 放水大王:葛林斯班要數次貸危機名人,第一位當然是前美國聯準會主席葛林斯班,外號放水大王。除了大開水喉放水之外,還呼籲國民採用浮動利率貸款買房子。在他的呼籲之下使2∕28 ARM(即是2年低利率、免利息、免還本金,28年浮動利率)次貸大行其道。 第二位 血腥大鱷:新世紀財務公司新世紀財務公司(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是次貸市場上著名的血腥大鱷,曾經是美國的第二大次貸提供者。對次貸危機的催生功不可沒。目前,該公司已受到司法調查,並停止貸款業務。 第三位 無顏見江東父老:花旗集團執行長美

國最大銀行花旗集團為次貸虧損呆帳數以百億美元計,董事會主席暨執行長查理斯無顏見江東父老,唯有走向辭職一途。 第四位 次貸州長:派屈克馬薩諸色州(麻省)州長派屈克(Deval Patrick),在擔任州長前,曾於美國第一大次貸放款機構Ameriquest任職兩年。該機構涉嫌欺騙少數族裔、濫收費用、在次貸申請表上虛報資料……等。次貸暴發後,美國49個州的檢察長聯手對付Ameriquest,該機構最後同意賠償。這些違法次貸合約都是當時為派屈克效力的律師團一手包辦。 第五位 老貓燒鬚:匯豐控股匯豐控股在次貸盛行時,於美國收購專門提供次貸的家居國際,並改名為匯豐融資。本來美國次貸與匯豐控股無關,但因為這

次收購惹禍上身。百年基業竟然老貓燒鬚。 第六位 口水大王:歐巴馬準美國總統候選人歐巴馬拿著次貸大作文章,大聲疾呼要向次貸大戶開刀,拯救同族的次貸受害人。這原本是正義行為,但是只見口水大王大噴口水,至今……噴了幾個月竟然毫無動作。   本書特色   本書原原本本地說出美國次級房貸的始末,更交代了美國次貸的陷阱,也明白地告訴讀者,次貸影響的並只有美國,而是全世界的金融體系,更點出次貸只是龐大信貸的一角,更多嚴重的危機正排山倒海而來,當中最嚴重的莫過於:信貸緊縮。信貸緊縮通常是政府減少貨幣供應、提高利息及減少銀行放款金額,目的是要遏止通貨膨脹。次貸危機產生的信貸緊縮是放款銀行和財務機構因為借款人不履

行還款責任而蒙受虧損,銀根抽緊而減少借貸。美國政府亦因為美元貶值及美元資產缺乏吸引力而提高利息;經紀和次貸放款人為了避免壞帳惡化而提高核發貸款的條件。次貸引起的信貸緊縮是市場機制的結果,並非政府阻止通膨的行政措施。   作者更大膽的說出次貸和美國總統大選可能上演的政客戲碼,以及預測2008年2月的次貸發展發展,直到今年10月。   文末附錄更嘲諷地說出本次次貸危機的六大關係人:第一位放水大王:前美國聯準會主席葛林斯班、第二位血腥大鱷:新世紀財務公司、第三位無顏見江東父老:花旗集團主席查理斯、第四位次貸州長派屈克、第五位老貓燒鬚:匯豐控股、第六名位水大王:歐巴馬。 作者簡介 楊衛隆   1958

年生於香港。畢業於美國加州沙加緬度城市大學,並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校外進修部修畢法律輔助員課程及取得在加州從事法律輔助員資格。曾於香港一家國際投資公司工作6年,工作之餘在多家出版社擔任翻譯工作。多本著作榮登香港各大書局金容叢書暢銷榜,是為香港暢銷財經書作者。 ※本書港版書名為《次貸風暴高清面目》由香港財經出版社出版。榮登香港三聯書店2008年2月工管類排行榜第一名,以及香港各大書局金融叢書暢銷榜。

新冠疫情對匯率波動之實證研究

為了解決中國銀行匯率人民幣兌港幣的問題,作者李愛玲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探討新冠疫情(COVID-19)對匯率波動率的影響,樣本期間為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之月資料,計有125個觀察值。採用GARCH(1,1)、TGARCH(1,1)、EGARCH(1,1)實證模型的波動性,分析COVID-19疫情對各國月平均外匯匯率波動的影響。採取ARCH效果檢定是以殘差平方的相關圖(Q)檢驗法,實證結果顯示COVID-19疫情在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的時間序列分析,在澳幣、加拿大幣、人民幣、歐元、英鎊、港幣、日圓、韓元、新台幣、新加坡幣兌美元的月平均匯率波動率其波動程度較大,各國月平均匯率波動率波動皆顯示於外匯市場存在著不對稱效果。依據實證結果顯示,在

GARCH建立波動性估計模型中,尤以GARCH(1,1)模型僅人民幣不符合共變異數條件,而在TGARCH(1,1)模型有微弱的非對稱性,但是在EGARCH(1,1)模型,人民幣在月平均匯率波動性極具非對稱性及存在槓桿效果。主要原因在於中國人行擴大貨幣政策力度及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措施,穩定金融市場與減少疫情對企業的衝擊,以應對新冠疫情之影響。故針對各國樣本資料進行匯率波動性的模型評估中,以EGARCH 模型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