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生物科技分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交大生物科技分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洪蘭寫的 自主學習,決定未來:從陪伴孩子到放手單飛的教養守則 和洪蘭的 從大腦看人生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國立交通大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也說明:國立交通大學(英語: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是一所曾經存在中華民國的國立大學,2021 ... 光復校區位於新竹市東區,為交通大學總校區,除了生物科技學院在博愛校區、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天下文化 和天下文化所出版 。

朝陽科技大學 營建工程系 林基源所指導 楊龍昆的 土石流潛勢溪流發生判定模式之研究-以清水溪為例 (2021),提出交大生物科技分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土石流災害、類神經網路、不安定指數法分析、羅吉斯迴歸分析。

而第二篇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休閒事業管理系 李素箱、毛祚彥所指導 陳憙的 震動肌力運動對骨骼肌肌電活化與微循環之影響 (2021),提出因為有 肌電圖、近紅外光譜儀、肌肉震動訓練機、運動自覺量表、肌力訓練的重點而找出了 交大生物科技分數的解答。

最後網站他學測48級分正取交大! 超狂備審資料曝光網友全跪 - 自由時報則補充: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學測)告一段落,大學個人申請也在日前放榜,結果幾家歡樂幾家愁。一名考生就在PTT分享了自己超精美的備審資料,表示自己學測雖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交大生物科技分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自主學習,決定未來:從陪伴孩子到放手單飛的教養守則

為了解決交大生物科技分數的問題,作者洪蘭 這樣論述:

  從陪伴孩子到放手單飛的【教養守則】     為什麼女孩重溝通,男孩重尊重?   為什麼提早教育,卻讓孩子沒了學習動力?   決定孩子未來成就的,不是在學校考多少分、考第幾名,   而是不論到哪,都能自動自發學習的關鍵能力!   為人父母者,都期待孩子積極學習、成龍成鳯,但孩子是不能催熟的,尤其從大腦實驗上就可以看出,每個孩子的天生資質、學習進展都不同,   與其賣力推著孩子前進,不如瞭解他們的天賦所在,順著天性扶持成長。   在這個世紀,有好奇心、執行力和毅力才是符合新時代要求「聰明」的人,過分強調智育「背多分」是十九世紀過時的唸書方法。要背的東西交給電腦去記,把孩子大腦的資源釋放

出來,重新組織整理。   父母應該在乎的不是孩子在學校考多少分、考第幾名,而是能不能把一件困難的事做好,讓每個孩子都能自動自發學著解決問題,為自己的學習成就負責。   我們要相信,孩子天生是愛學習的,不必強迫他們非要怎麼做不可。   父母師長適時的陪伴,適度的引導,最後捨得放手讓孩子去飛,尊重、信任,並給孩子自主空間選擇與思考,才會有超乎期待的下一代。 作者簡介 洪蘭   台大學士,加州大學河濱校區實驗心理學博士,曾在加州大學爾灣醫學院神經科及耶魯大學哈斯金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在聖地牙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員,並在加州大學擔任研究教授。   1992年返台,先後在中正大學、陽

明大學任教,並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創所所長。現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台北醫學大學及清華、交大、陽明、中央四校聯合系統講座教授。   近年來有感於教育是國家的根本,而閱讀是教育的根本,先後到台灣大大小小一千五百所以上的中小學做推廣閱讀的演講。   十多年來致力於譯介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及生命科學等領域書籍,已翻譯五十七本書,並在各大報章雜誌寫專欄。著作繁多,包括《講理就好》系列十本(遠流出版),《靜下來,才知道人生要什麼》《從大腦看人生》《從收穫問耕耘,腳踏實地談教育》《歡樂學習,理所當然》《見人見智》《教育創造未來》《自主學習,決定未來》《打開大門,讓世界進來》(以上

為天下文化出版)等。   自序 適時陪伴,適時引導,還要捨得放手讓孩子去飛 洪蘭 第一部 當我的期待,遇上你的選擇 01多點尊重,少點比較 02讀很多書好,還是反覆讀一本書好? 03別急著塞知識給孩子 04平常心看待孩子的喜好 05男女天生大不同 06不是每個孩子都想成為音樂家 07愈大聲愈聽不懂? 08多陪孩子說說話 09早教是為了孩子好? 10別把孩子訓練成一樣 11都替孩子做,孩子愈不會做 12當第一選擇落空 13給孩子空間高飛 14切換學習,效果升級 15不縱容、不寵愛,還要捨得放手 第二部 品格是學習的基石 16好品德來自好習慣 17沒有紀律的孩子不能學習 1

8不是孩子愛說謊 19沒有笨問題 20一定要給孩子「不可以」的理由 21體會分享的快樂 22如何學會謹言慎行? 23沉默的危機 24創造力與抄襲不可混為一談 25這樣做,和別人就是不一樣! 第三部 生活與學習的結合 26真實的經驗,帶來真實的感動 27從遊戲中學習 28想像力是創造的根本 29營造「安全做自己」的學習環境 30別以為孩子聽不懂 31誤把固執當堅持 32說故事的魔力 33大自然處處是美 34零用錢該怎麼用? 35成績不是一切 36我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什麼? 37在苦中不覺得苦 38就業還是經營事業? 39打開自己的視野 第四部 新時代的教養態度 40少背一點,多想一些 41別

給孩子太多刺激 42網路使用的新課題 43關掉電視,一起看書吧 44和孩子「同甘苦,共患難」 45重點畫再多,大腦不動也沒用 46無電生活的啟示 47你還在聽「有人說」嗎? 48練字的好處 49孩子需要的是典範 50考不出思考能力的考試   序 適時陪伴,適時引導,還要捨得放手讓孩子去飛   家是人類群居的核心單位,維繫家庭基本功能的是倫理道德,當家庭功能不彰,父不父、子不子時,社會就會崩壞。   對孩子來說,家更是重要,假如一個孩子功課一落千丈,一般來說,不外三個原因:第一就是家裡出了問題,比如父母外遇離婚、破產、入獄;第二是在學校被人勒索,使他無心上課;第三是身體有病變。所以家庭

是每個先進國家最重視的一環,它就像樹的根,本顧好了,樹就長大了。尤其現在腦科學家在大腦中找到了鏡像神經元,孩子一出生它就在運作了。孩子的品德是個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內隱學習的歷程,所以父母親以身作則,是最有效的品德教養方式。   教養孩子是父母的天職,責無旁貸。孩子需要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成長,他的情緒才會正常發展。安全感是孩子情緒發展的基石,是第一個要被滿足的條件。   動物實驗發現,母水蚤若在水中聞到掠食者的氣味,牠生的下一代頭甲會比較大、尾刺會比較長;母蜥蜴在產卵時聞到蛇的味道,牠生下的小蜥蜴尾就比較長,以便斷尾求生。只要母親一感受到環境的不安全,就會馬上做出因應的改變,好讓下一代有求生

的機會,這是演化登錄在牠的基因上的。年頭不好時,母鳥產的蛋也會減少,因為牠知道食物不夠了,所以動物時時刻刻都在感受環境的影響。   人對環境的變化當然更是敏感,同樣是五十五%遺傳性的精神分裂症,在貧民窟它的發生率就高於中上階級,環境可以影響到基因的表現(express),所以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樹木需要陽光、水和空氣才能生長,孩子也是一樣,需要陪伴、關心和愛。其實事業和家庭相比較,是家庭比較重要,金錢可以再賺,童年一去不返,要珍惜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光,那是金不換的。很可惜,大多數人聽不進,「舉世盡從忙裡老,誰人肯向死前休」。沒有做對選擇,不僅是自己的損失,也會造

成社會的負擔,很多拿刀濫殺無辜的人都是心中有恨,他們的心智沒有健全的發展,使人格產生偏差。   除了家庭喪失功能之外,台灣目前的教育只重智育、讓分數掛帥也是幫兇。功課不好的孩子,在學校和家中就被評得一無是處、不值得大人青睞。這種被鄙視的經驗,使得本來可以有所為的孩子自暴自棄,甚至為非作歹,來引起大人的關注。   父母忙著賺錢也忽略了基本的品德教育,今年三月學運,我看到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隨便翻別人的抽屜、看別人的信件、吃別人的東西、恣意破壞不屬於他的物品,心中很是著急。這是教育的危機,一葉知秋,我們十二年的基本教育怎麼教出這樣的下一代?這些人將來要肩負我們的養老金,是國家未來的棟樑,怎麼這

麼沒有規矩?我們是哪裡出了錯?   多年前,香港人曾經批評新加坡人服務不好、沒有服務的DNA(這表示:我要教你,你都沒有能力學,因為沒有這個基因)。當時,新加坡群情激憤,揚言杯葛香港,獨李光耀沒有動怒,他冷靜的說:「漏氣不會死,沒氣才會死(此句請用台語唸),唯有深度自我期許的社會才會樂於檢討,唯有檢討之後,積極有效的行動才會使自己進步。」於是他聘請外商顧問公司來找出新加坡服務的毛病,全國勵精圖治,三年內,新加坡航空公司登上全球服務最好的名單。   人只有接受批評才會改進,不肯面對事實只會自取滅亡,台灣目前不乏批評,缺的是像前亞都飯店嚴長壽總裁那樣,捲起袖子,投身去做的人。孔子說:「往者不可

諫,來者猶可追。」我們不能再浪費寶貴的時光空談了,孩子一天天在長大,時不我予,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每個人把自己的孩子教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當大家都在崗位上盡他的本份時,社會自然會變好。   要改變行為,需從大腦的觀念著手,因為大腦產生觀念,觀念引導行為,行為產生結果後,會改變大腦。   但人是固執己見的,觀念不是那麼容易改,它幾乎要經過一個世代不停的努力,才會見效。韓愈說:「化當世莫若口,傳來世莫若書。」人的生命有限,接觸的範圍也有限,但是文字卻能超越時空的限制,無遠弗屆,因此當天下文化願意把我平日所寫的親子教養專欄整理出版時,我很高興,希望能提供父母一本比較科學性、從孩子大腦發展的歷程來

看的教養書。   這本書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常見到的親子預期有落差,「當我的期望不同於你的選擇」時,該怎麼辦?有一個很有趣的對話,可以讓我們明瞭,為什麼人類歷史永遠不乏親情和愛情衝突所造成的悲劇:   女兒問爸爸:什麼是愛情?   爸爸說:愛情就是爸爸什麼都沒有,媽媽依然嫁給了爸爸。   女兒又問:那什麼是親情呢?   爸爸說:親情就是媽媽絕不會讓你嫁給一個什麼都沒有的人。   女兒又去問媽媽:什麼是愛情?   媽媽說:愛情就是爸爸什麼都有了,依然愛媽媽。   女兒又問媽媽:那什麼是親情呢?   媽媽說:親情就是爸爸絕不會讓你嫁給一個什麼都有卻不愛你的人。   我們馬上看到父母的矛盾

,年輕人會為了愛情嫁給貧無立錐之地的人,只要他有才華。但是父母即使是自己當年結婚也是鬧過家庭革命的,仍然會反對孩子嫁給一個什麼都沒有的人。因為父母在婚後嚐到了愛情不能當麵包的苦頭,因為愛孩子,不願孩子重蹈覆轍,便堅決阻攔女兒嫁窮光蛋了。   曾經有個媽媽對她女兒的男朋友說:「去考高考,考上了是績優股,考不上是雞屁股。」大家驚訝於父母的勢利眼,卻忘記了他們是過來人,知道一文錢可以逼死英雄漢,自然就盡力阻止孩子吃苦了。曹雪芹說:「女人未結婚前是珍珠,結了婚就變成魚眼睛了。」說起來,誰願意做魚眼睛呢?現實和理想是有距離的,父母受到生活的磨練就不由自主的往現實靠攏了,所以能像黃春明那樣八十歲還保有赤

子之心是不容易的。唉!人是老得太快、成熟得太慢,尤其孩子是無法催熟的。   年輕的可貴就在他們還未被世俗所污染,有夢想,敢去試前所未試過之事,人類的文明常因年輕人的冒險而進步;但是老成持重也是必要的,因為人每天還是得過日子,沒有老人的世故,年輕人就要挨餓了。兩者必須平衡,這雙邊的拉扯就替文學家創造出很多可歌可泣的題材。   所以不管時代怎麼進步,理想和現實的拉鋸戰不會停止,對父母而言,最好的忠告是放手。人生很多經驗沒有自己去試過,不了解,也不甘願,即使是個火炕,他要往下跳,你也只好由他,因為反正攔不住。這時你要告訴孩子:「你想出來時,喚我一聲,我拉你出來。」這樣親子的關係不會破裂,孩子也不

會去走絕路。人生本來就沒有都是康莊大道的,走些冤枉路並無妨,只要不毒、不賭,就當作是繳學費罷了。   不過,在人生的路上,品德比學識重要。品德是決定一個人一生成敗的因素,才是德之資,德是才之帥,世上事,千難萬難,最難還是做人難。   職場的第一個倫理是敬業,只要做一天的和尚就要撞一天的鐘,中國那句老話「人在做天在看,天公疼憨人」是沒有錯的,許多時候勤奮一點,自己的事情做完了,把手伸出來去幫助別人,一方面從做中學,另一方面,累積人脈。老闆的眼睛也是雪亮的,誰在做、誰在偷懶,沒有不知道的,「會做、肯做、主動去做」是成功的祕訣,所以勤儉一直是中國的美德,勤能致富,儉則無匱。   學習的最終目的

是學以致用,希望將來出社會能發揮所長,一展人生的抱負,孩子在青春期時所看的書,會影響他對國家民族的認同和人生的理想抱負,所以這個時候的教育應該強調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請告訴孩子:大丈夫行事,論是非,不論利害;論逆順,不論成敗;論萬世,不論一生。南宋謝枋得在《與李養吾書》中說:「人可回天地之心,天地不可奪人之志。」就是這個道理。   有一次,我在湖南跟四川交界的深山裡,看到一所殘破的小學,圍牆外面用白漆寫著:「把忠心獻給國家,把愛心獻給社會,把關心獻給他人,把孝心獻給父母,把信心留給自己。」這幾句話看得我如雷轟頂,在深山中竟有這樣的教育理念,令人敬佩校長的用心,其實這就是教育的目的。   

最後一部分是新時代的教養態度。時代不一樣了,社會對孩子的要求也不一樣了,父母教養的態度和觀念當然也要隨之改變。在科技整合的時代,孩子是用長處去跟別人競爭,請讓他發展他有的能力。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說:「重要的是有什麼能力,而非缺乏什麼能力。」多去看他有的能力,自己心情也會好,不會整天怨嘆為什麼孩子不如別人家的,要知道孩子身上是你的基因,你跟別人不同,他當然也跟別人不同,人跟人是不能比的。   教育最終的目的是教出國家可以用的人才,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如此而已。教育是國家的立國大本,現在不做,不是以後會後悔,而是根本沒有以後了。   今年

適逢我父親百歲冥誕,他常告誡我們「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謹以此書獻給父親,感謝他對我的教誨,希望我沒有讓他失望。     洪蘭,本書作者 別急著塞知識給孩子 某日下課走路回家,忽聽得有人呼喚我「洪阿姨」,我四處張望,找不到人,抬頭看,原來是朋友的兒子小強,正在樹上一臉得意咯咯笑。 我不禁笑罵道:「你這個摔不怕的小強,上次摔斷手的痛,怎麼這麼快就忘了?」他從樹上跳下來抗議:「不要叫我小強,我不是蟑螂。」隨後又自豪的說:「我比蟑螂還厲害,我是打不死的XX強。」 不知怎的我馬上想起元朝關漢卿,說他自己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搥不扁、炒不爆,響噹噹一粒銅豌豆」那句話。 男孩真的就像顆銅豌

豆,不但蒸不爛、煮不熟,還講不聽;你叫他不要爬樹,警告掉下來會摔斷脖子,話沒說完,他又上樹去了。他們愛冒險,正因為冒險是件危險的事。 研究發現,男生和女生對危險的反應不同,女生在被警告這是個危險的事後,會馬上縮回手不敢去碰;男生不警告還好,一旦知道那是個危險的事,就會千方百計去做。 千百年來父母都不解,一樣是自己生的,自己帶的,男生女生為何有這麼大性格上的差別? 後來才發現原來這是大腦的關係。 大腦發展女快男慢?只是順序不同 在胚胎初期,大腦大量生長細胞時,男生大腦中的Y染色體,會使神經細胞大量往掌管攻擊性(aggression)和性(sex)的大腦區域生長,同時減少語言區域神經細胞的生長;若

是沒有Y染色體的話,這個胚胎是個女生,顳葉語言區的細胞會比較多。大腦這部分的差異,在胎兒時期就可以看到。 出生後,女生跟男生不只大腦的結構不一樣,連成熟的順序都不同:在掌管語言和精細動作部分的大腦,女生比男生早熟六年,這正是為什麼幼兒園的女生,已經可以口齒伶俐向老師告男生的狀了,而男生卻連話都還講不清楚。 在小的時候,一年的差別就很大,何況六年! 不過,男生的腦也不是一無是處。男生大腦中掌管空間記憶和目標的部分,比女生早熟四年。他們對地點的描述不很在行,卻清楚記得空間的位置。 男生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帶你去。」他們可以七彎八拐,把你帶到你要去的地方,卻無法像女生一樣說:「你看到××小學就

右轉,那是我的學校,然後看到○○時要左轉…。」這些差別都是天生的。

土石流潛勢溪流發生判定模式之研究-以清水溪為例

為了解決交大生物科技分數的問題,作者楊龍昆 這樣論述:

近年來台灣地區受氣候變遷影響,極端降雨事件發生機率增加,使得降雨集中且降雨強度增加,造成坡地災害頻繁。此外,921 大地震後清水溪流域發生大量崩塌,更加破壞該流域之地質環境。本研究將清水溪流域劃分為33 個土石流潛勢集水區作為研究對象,並以事件前後 SPOT 衛星影像於該集水區 NDVI 差值大於 0.25、坡度小於 30 度,且相連網格數達 10 格以上(長度超過 200 公尺)視為土石流災害。應用多變量統計進行相關性檢定,經篩選後選定 8 項影響因子,包含地文因子:集水區總面積、集水區平均坡度、溪床平均坡度、形狀係數;材料因子:地層種類、距斷層距離;誘發因子:最大日雨量、最大時雨量。再以

不安定指數法分析與羅吉斯迴歸分析以及類神經網路進行分析。不安定指數法分析與羅吉斯迴歸分析以及類神經網路判定結果顯示,整體分析結果準確率排序為類神經網路 93.3%、羅吉斯迴歸分析 80.6%、不安定指數法分析 70.9%。由 ROC 曲線之 AUC 中,類神經網路 AUC 為 0.933 屬於卓越的判別能力,羅吉斯迴歸分析 AUC 為 0.794屬於較佳的判別能力,不安定指數法分析 AUC 為 0.635 屬於尚可的判別能力,表示三種模型都可被予以採用。

從大腦看人生

為了解決交大生物科技分數的問題,作者洪蘭 這樣論述:

  邏輯性的思考和正確的價值觀是教育最基本的目標,小時候所看的書、所接觸到的事會形成我們對國家民族的認同、對人生的目的和對自己的抱負。小學和中學是人格成長的時候,不可為了無足輕重的分數和文憑,犧牲了真正教育的本質。――洪蘭   要弄清楚「大腦為什麼比你先知道」,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舉凡人生哲學的體悟、道德品格的培養、文化修養的表現、生命價值的探索及持續學習的堅持,背後其實都與大腦的運作方式息息相關。這次洪蘭要以深入淺出的筆觸,解釋人生中關於「腦科學」的各種疑問,同時告訴我們――人生究竟怎樣過才能輕鬆自在,而不陷入大腦製造出的各種謬誤。   《從大腦看人生》是以腦科學的各種實驗為基礎,結

合五大人生課題以及對時事的評判,提醒讀者「終生學習」的重要。教育能夠改變命運,「活到老,學到老」不再是一句老生常談,而是創造人生旅途的無限可能。 作者簡介 洪蘭   台大學士,加州大學河濱校區實驗心理學博士,曾在加州大學爾灣醫學院神經科及耶魯大學哈斯金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在聖地牙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員,並在加州大學擔任研究教授。   1992年回台,先後在中正大學、陽明大學任教,並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創所所長。現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台北醫學大學及清華、交大、陽明、中央四校聯合系統講座教授。   近年來有感於教育是國家的根本,而閱讀是教育的根本,先後到台灣

大大小小一千五百所以上的中小學做推廣閱讀的演講。   十多年來致力於譯介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及生命科學等領域書籍,已翻譯五十七本書,並在各大報章雜誌寫專欄。著作繁多,包括《講理就好》序列十本(遠流出版),《從收穫問耕耘,腳踏實地談教育》《歡樂學習,理所當然》《見人見智》《教育創造未來》《自主學習,決定未來》《打開大門,讓世界進來》(以上為天下文化出版)等書。 自序 探究大腦,直視生命的意識 提供政客騙選票的方法 候選人為何敢開空頭支票? 可被訓練的耐痛力 大腦的奴隸 性侵者的衝動,從大腦去解決 吃得營養,預防犯罪 道德執照的陷阱 柴契爾夫人改革無效? 希望是痛苦的擋火牆 心跳慢犯罪率高

? 道德來自懲罰與故事 「不准犯錯」讓我們更無知? 是誰造就了鄭捷與張彥文? 大腦為什麼比你先知道? 「不專心」也是上天的祝福 有「暴力基因」不必擔心 找到回家的路 「味道」決定來不來電 演化追不上文明 假久了也成真?你的大腦會騙你 犯錯的是你,還是大腦? 聰明大腦,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孩子哪知什麼是難? 當虎媽的孩子長大後 不一樣的親子共讀 孩子怎麼學會說謊的? 心智健全發展,勝過就讀明星學校 耐心等醜小鴨變天鵝 激發孩子的身體韻律節奏 心快樂,身才會健康 先思考,再做主 學會「正直」,知識才有用 老師揮教鞭,學生學更好 聰明人,為什麼不成功? 聰明閱讀,養出未來領袖 數學學不好?先學習過生

活 音樂美術好處多,孩子教育不能等 世界愈快,人才培育不能慢 教育多了音樂,社會少了監獄 善用大腦,讓生活過得更幸福 讓學生對生命有期待 運動助學習,快走最有效 給下一代免於恐懼的自由 餐桌上的民族性 價值觀才是教育本質 為了國家,你要出聲 還給警察應有的尊嚴 高捷廣播噪音,想起「自自冉冉」 海洋子民的驕傲與哀愁 從「信任賽局」學雙贏人生 為什麼高薪買不到員工心? 年輕時一定要努力儲蓄 了解大腦,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 時間換智慧,優雅老去又何妨? 天的顏色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 老來動動手,大腦長出新細胞! 拔刀相助,不是俠客專有 簡單的快樂 如何保持大腦年輕,遠離失智風險 放下――飛往快樂的

翅膀 學習到老,細胞不死 年輕不睡,老年失智 媽媽抱一下,社會更美好 動手兼動腦,老年不怕「下流」 壓力大嗎?助人幫你減壓 男人的心胸比較寬大? 改變心態,讓你大變身 不想被科技淘汰,請學會這四件事 「溝通」是大腦發展良藥 到美術館學「看」病的學問 從大腦來探討「富不過三代」 退休不悲觀,人生六五才開始 高齡不等於老化,大腦可能更好用 解讀大腦,找回文化的記憶 寫字,不能被取代的價值 我們的文化修養到哪去了? 利他的大腦 當醫學系輕忽國文…… 失而復得的福氣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文憑只是一張紙 說外語讓人更理性? 悠遊卡太養眼,孩子傷腦筋 數位閱讀,大腦不愛 用學習的熱情,對抗科技的冰冷

自序   這本書的出版,應了「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古訓。每個月寫幾篇好像沒什麼,但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時間過去,書就出來了。書裡的文章是最近幾年,我對台灣時事的一些感想。   台灣社會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亂過,之前有學生攻進立法院,翻箱倒櫃,連抽屜中的太陽餅都翻出來吃掉(幼稚園的老師不是有教過,不可以拿不是你的東西?);政客們信口雌黃,造謠抹黑,社會對他們好像都無可奈何。因為輿論沒有指責的力量,各種匪夷所思的行為都出現了,放眼世界,好像還沒有哪個國家的女性問政者有去踹部長辦公室門的先例。不理性的民粹與網路的匿名性,使有識之士不願站出來主持公道,甚至囑咐孩子,處亂世要明哲保身

,自掃門前雪就好。但是眾口會鑠金,積非會成是,我擔心年輕人誤以為聲音大就是有理、拳頭粗就是公道,而進一步去模仿,我也害怕「蟻穴雖小,潰之千里」,五千年文化毀於五十年政爭。   我是個老師,我看到課綱改了之後,大家對國家民族的觀念變薄了,年輕人不知道自己是誰,軍人不知道為何而戰。有一個關於國語科的填空題笑話:「他 犧牲生命, 出賣國家」。五年級生填「他寧可犧牲生命,也不出賣國家」;六年級生填「他害怕犧牲生命,不敢出賣國家」;七年級生填「他與其犧牲生命,不如出賣國家」;八年級生填「他即使犧牲生命,也要出賣國家」;九年級生填「他白白犧牲生命,忘了出賣國家」。這雖是個笑話,卻一針見血地點出了修改課綱

的後遺症。   年輕人不知道「世界文明價,俱是英雄血換來」(注一),因此他們不會感恩;也因為沒有典範,就沒有左宗棠「發上等願」的心胸(注二),也就不會感受到譚嗣同就義時的「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召後起」的浩然正氣。   鄭貞銘教授在《百年風雲》中說,「行為平庸,因為思想空白,思想空白,因為典範太少」。中國歷代可歌可泣的典範不知多少,但是因為不教,孩子就不知道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高尚情操,也不知道文天祥為什麼要寫「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了。   這本書裡所講的東西都有所本,我大學讀的是法律系,研究所念的是神經科學,對事情有追根究柢的習慣。前幾天

在翻譯一本大腦的書,看到作者說他小時候把所有想讀的書列下來,計算一下,發現他要活到一百八十歲才可能看完。我翻譯到這裡就停了下來。這一百八十歲的數字是怎麼算出來的?他一天閱讀幾個小時?每分鐘讀幾個字?一共有多少本書?正在推敲時,朋友來訪,看到我停筆不寫,知道原因後就大笑說,難怪伯父叫你去讀法律。人真的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小時候的個性就是打破沙鍋問到底,讓我母親很煩,常丟給我一本書叫我自己去看。看起來,我走科學之路是對的,科學也是講求真,不真就不要做科學。   我希望台灣的學生能從小養成有多少證據說多少話的習慣。誠實是律己的第一步,股王巴菲特曾說,「建立聲譽得花二十年,毀掉它只要五分鐘,想想這

句話,你的做法便會不同」。孩子的品德愈早教愈好。   韓愈說,「化當世莫若口,化來世莫若書」,書生報國,唯筆而已!   注一:灤州起義時,熊朝霖烈士就義時說:「須知世界文明價,俱是英雄血換來」。   注二:左宗棠在江蘇無錫梅園的題聯――「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處坐,向寬處行」。 學會「正直」,知識才有用 我曾去萊比錫附近的德國國家科學院參加一個研討會,開幕的壓軸是一九九三年諾貝爾獎得主羅勃教授(Richard Roberts)的演講。諾貝爾獎果然有號召力,那天下著傾盆大雨,又是晚上的六點半,還是很多人撐著傘、餓著肚子來聽,而且老少都有,不是只有年輕的學生,坐我旁

邊的就是一對至少七十歲的老夫婦,德國人的求知欲的確不同凡響。 羅勃教授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講述細菌比人類多不知多少萬倍,又無所不在,若能充分利用基因轉接的技術,可使細菌造福人類。話峰一轉,他談到知識份子的社會責任:受教育是個特權,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到的,世界上有很多人想念書而無書可讀,因此享受到這個特權的人有回饋社會的責任,要盡自己所能,使這個社會變得更公義。他呼籲每個受過教育的人都要常常記得這個恩惠,伸出手去幫助他人,底下的聽眾頻頻點頭。 在餐會上,我才知道這些諾貝爾獎得主做了很多本行之外造福人類的事,例如二○一○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戴蒙教授(Peter Diamond),就曾經親自到緬甸去援

救過翁山蘇姬(不過沒有成功);羅勃教授也為了被利比亞關起來的保加利亞護士和修女,親自到利比亞的首都,去面交一封有著一百八十九名諾貝爾得獎得主簽名的陳情書。當然格達費是不會接見他,但是憑著諾貝爾獎的光環,他見到了格達費的弟弟,面交了那封信,成功救出那群去非洲進行人道救援的護士。他說他從下午一直等到半夜,都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被接見,但是還是堅持等下去,因為親手交比請別人轉交有力量。 看到全球大部分諾貝爾獎得主願意伸出援手,為世界的不公不義發聲,真的很感動,當然更感動的是,羅勃教授竟肯大老遠的跑去利比亞管這個大多數人不會管的閒事。我看到愈是成功的人愈是謙卑,整整三天的會議,他都從早上九點坐到晚上五點,

既沒遲到,也沒早退,會後跟我們一起用簡餐,也沒要求特殊待遇。他說只有站上了顛峰,回首來路時,才了解自己的成就其實是建立在很多人辛勤的研究上,難怪他演講最後一張投影片打出來的是密密麻麻所有貢獻者的名單。但是我最想知道的是:為什麼他們肯不辭辛苦的長途跋涉,去關懷那些跟他本人和研究都沒關係的陌生人?是什麼樣的教育使他們的人格如此崇高?我們怎麼樣可以教出像這樣的學生來?

震動肌力運動對骨骼肌肌電活化與微循環之影響

為了解決交大生物科技分數的問題,作者陳憙 這樣論述:

過去研究發現震動刺激肌肉活化及增進肌力表現,但不同震動模式合併肌力訓練對肌電活化與骨骼肌微循環的影響有待進一步釐清。本研究招募27位男子運動員(年齡:21.8±2.3歲、身高:174±4公分、體重:69.6±9.9公斤)。以0Hz、10Hz、20Hz、30Hz之震動頻率進行,40%、60%及80%最大自主收縮(Maximum voluntary contraction, MVC)。肌電活化訊號以無線肌電圖系統收集肌電活動等參數;骨骼肌微循環採近紅外光譜儀收集含氧血紅素(O2Hb)、去氧血紅素(HHb)、總血紅素(THb)等參數。統計方法採用描述性統計進行分析,並採用重複數量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比

較不同震動幅度於骨骼肌活化及血流量之差異。顯著水準定為α = 0.5。研究結果發現肌電圖在股直肌上的肌電平均值、峰值及面積的80% MVC基礎值與 30Hz對80% MVC與 0Hz有顯著得差異;骨骼肌微循環則發現在40%MVC下,震動顯著增加骨骼肌去氧血紅素(HHb)及降低含氧血紅素(O2Hb)。受試者運動自覺量表顯示隨強度及震頻越高,自覺運動強度分數越高。結論為高強度高頻率震動肌力運動提升肌電活化,低強度低頻率震動肌力運動則降低骨骼肌含氧血紅素及增加去氧血紅素。因此,本研究建議針對不同訓練目的對象,採用不同的震動肌力運動模式。關鍵字:肌電圖、近紅外光譜儀、肌肉震動訓練機、運動自覺量表、肌力

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