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市場結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交易市場結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瑾坤吳恆煜胡根華寫的 歐盟碳排放交易市場的結構特徵研究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科技法律研究所 蔡岳勳所指導 郭祖君的 歐盟排放交易體系之發展與變革 (2019),提出交易市場結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京都議定書、碳交易系統、歐盟ETS、英國脫歐、台灣碳交易。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李沃牆所指導 鄭秀如的 借券交易對個股股價波動之影響 (2016),提出因為有 借券餘額、借券賣出、個股股價波動、GARCH-Copula模型的重點而找出了 交易市場結構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交易市場結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歐盟碳排放交易市場的結構特徵研究

為了解決交易市場結構的問題,作者李瑾坤吳恆煜胡根華 這樣論述:

  本書選取歐盟碳排放交易市場作為研究對象,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研究:第一,基於Copula函數與藤分解結構分析市場的相依結構;第二,基於馬爾科夫機制轉換模型分析市場的波動聚集與結構轉換特徵;第三,基於自迴歸跳躍強度模型分析市場的時變跳躍行為。   本書的結構安排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本章主要闡述本書的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研究問題的界定、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研究的基本思路與技術路線圖、可能的創新。   第二章為相關研究綜述。首先,梳理國內外研究文獻,整理分析國內外學者研究國際碳排放交易市場以及對碳金融產品研究等相關研究的最新動態,從可行性的角度發掘進一步的研究方向。   第三章為

碳排放交易市場動態相依性分析及風險測度。本章引入Copula理論來研究歐盟碳排放交易市場的相依性結構特徵。   第五章為碳排放交易市場的狀態轉換結構研究。本章研究歐盟碳排放交易市場的波動集聚與結構轉換特徵。   第六章為碳排放交易市場的時變跳躍研究。本章引入ARJI-GARCH(自迴歸跳躍GARCH) 模型,研究碳排放交易市場產品價格的時變跳躍行為特徵。   1 緒論/ 1 1.1 選題背景與意義/ 1 1.2 問題的界定/ 3 1.2.1 市場的結構相依特徵/ 4 1.2.2 市場的狀態轉換特徵/ 5 1.2.3 市場的跳躍行為特徵/ 6 1.3 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6 1.3.1

研究內容/ 6 1.3.2 研究方法/ 9 1.4 結構安排/ 10 1.4.1 研究基本思路/ 10 1.4.2 本書的技術路線圖/ 11 1.5 創新之處/ 12 2 相關研究綜述/ 16 2.1 碳金融市場研究/ 16 2.1.1 國外碳金融市場研究/ 17 2.1.2 國內碳金融市場研究/ 29 2.1.3 研究述評/ 33 2.2 資本市場結構相依特徵研究/ 34 2.2.1 國外相依特徵研究/ 34 2.2.2 國內相依特徵研究/ 49 2.2.3 研究述評/ 55 2.3 資本市場結構轉換與跳躍行為特徵研究/ 57 2.3.1 資本市場結構轉換特徵研究/ 57 2.3.2 資

本市場跳躍行為特徵研究/ 58 2.3.3 研究述評/ 62 2.4 本章小結/ 63 3 碳排放交易市場動態相依性分析及風險測度/ 65 3.1 引言/ 65 3.2 基本模型與方法/ 68 3.2.1 GARCH模型/ 68 3.2.2 Copula函數/ 69 3.2.3 動態條件相關模型/ 72 3.2.4 投資組合VaR計算/ 73 3.3 數據來源與實證研究/ 75 3.3.1 數據說明/ 75 3.3.2 實證分析/ 76 3.4 本章小結/ 85 4 碳排放交易市場結構相依特徵研究: 基於規則藤方法/ 88 4.1 引言/ 88 4.2 基本模型與方法/ 91 4.2.1

二元Copula函數/ 91 4.2.2 藤Copula函數/ 95 4.2.3 規則藤結構/ 97 4.2.4 規則藤Copula參數估計/ 99 4.2.5 擬合優度檢驗/ 100 4.3 數據來源與實證研究/ 102 4.3.1 數據描述/ 102 4.3.2 邊緣模型參數估計結果/ 104 4.3.3 規則藤Copula模型構建/ 105 4.3.4 規則藤Copula模型參數估計結果/ 108 4.3.5 模型的擬合優度檢驗結果/ 110 4.4 本章小結/ 110 5 碳排放交易市場的狀態轉換結構研究/ 113 5.1 引言/ 113 5.2 基本模型與方法/ 118 5.2.1

AR-GARCH 模型/ 118 5.2.2 機制轉換模型/ 118 5.2.3 參數估計/ 120 5.3 數據來源與實證研究/ 121 5.3.1 數據說明/ 121 5.3.2 AR-GARCH模型參數估計結果/ 124 5.3.3 機制轉換模型參數估計結果/ 127 5.3.4 狀態的識別與平滑概率分析/ 131 5.4 本章小結/ 133 6 碳排放交易市場的時變跳躍研究/ 135 6.1 引言/ 135 6.2 模型與方法/ 139 6.2.1 ARJI-GARCH模型/ 139 6.2.2 參數估計/ 141 6.3 數據來源與實證研究/ 142 6.3.1 數據說明/ 14

2 6.3.2 實證研究與分析/ 144 6.4 本章小結/ 150 參考文獻/ 153 附錄 部分動態Copula模型參數估計結果/ 191   序   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面臨的來自自然環境的主要挑戰之一,而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是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因素,因此,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就成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重要舉措。經過10 多年的發展,歐盟碳排放交易市場已經得到了快速的成長,歐盟排放配額(European Union Allowance,EUA) 和核證減排量(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CER)作為歐盟碳排放交易市場的兩個主要交易標的物,其交易所形成的市場

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貿易市場。   隨著碳排放交易市場的不斷發展,該市場的資本化程度逐漸深化,其金融屬性也日益顯現,並逐步融入國際資本市場體系之中。經濟金融全球一體化的發展,使得碳排放交易市場與其他資本市場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複雜,並呈現出非線性的相依結構。準確度量這種相依性結構,對資本市場上的風險管理、投資組合分析、套期保值策略、產品定價等方面都具有現實意義,尤其是在經濟危機與金融危機爆發期間。Copula函數的構建,為刻畫資本市場之間的相依性結構提供了理論基礎。Copula函數的種類繁多,包括二元、多元以及藤分解結構等,使得引入Copula函數來研究碳排放交易市場之間的相依性具有了可行性

。   儘管歐盟碳排放交易市場已經歷了10 餘年的發展,但仍然不完善,市場結構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衝擊而發生變化,從而產生很大的市場不確定性。由於具體制度安排、政策導向、排放與減排目標不同等因素,碳排放交易市場可能存在結構轉換與跳躍特徵。針對碳排放交易市場結構轉換與跳躍特徵的相關研究,有利於進一步分析歐盟碳排放交易市場上資產價格的波動特徵及其驅動因素,有利於探討市場之間套期保值策略,有利於提高碳排放權市場產品的定價精度,也有助於進一步探討市場制度安排。正是基於此,本書對中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參考與借鑑意義,尤其在設計中國碳排放交易機制方面。   鑒於此,本書選取歐盟碳排放交易市場

作為研究對象,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研究:第一,基於Copula函數與藤分解結構分析市場的相依結構;第二,基於馬爾科夫機制轉換模型分析市場的波動聚集與結構轉換特徵;第三,基於自迴歸跳躍強度模型分析市場的時變跳躍行為。   本書的結構安排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本章主要闡述本書的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研究問題的界定、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研究的基本思路與技術路線圖、可能的創新。   第二章為相關研究綜述。首先,梳理國內外研究文獻,整理分析國內外學者研究國際碳排放交易市場以及對碳金融產品研究等相關研究的最新動態,從可行性的角度發掘進一步的研究方向。然後,分別從資本市場結構相依特徵、資本市場結構

轉換與跳躍行為特徵等方面綜述國內外最新研究動態,探討本書的研究方向。   第三章為碳排放交易市場動態相依性分析及風險測度。本章引入Copula理論來研究歐盟碳排放交易市場的相依性結構特徵。結合Garch模型和Copula函數,選取2009 年3 月13 日—2010 年8 月4 日的歐盟排放配額和核證減排量的日交易價格數據來進行相關問題的研究。首先,採用Garch模型對收益率序列進行擬合併過濾得到殘差序列,進而將殘差序列進行標準化,得到標準化的殘差序列。然後,採用學生t 分佈的DCC模型、學生t 分佈的TVC模型、高斯分佈的DCC、高斯分佈的TVC以及SJC-Patton模型五種動態Copu

la模型對標準化的殘差序列進行建模,並採用總體擬合的方法來選取合適的Copula函數。進一步地,運用蒙特卡羅模擬方法來模擬市場的投資組合的在險價值。研究表明:第一,與其他動態Copula模型比較,學生t 分佈的DCC Copula模型在捕捉歐盟排放配額與核證減排量市場的相依性方面表現最好。第二,歐盟排放配額與核證減排量市場之間呈現出較大的尾部相依特徵,且是對稱的,而尚未發現非對稱的依據,也即在市場發生極端事件的情形下,兩種市場之間發生聯動的概率較大,且極端好事件與極端壞事件發生的概率相當。第三,歐盟排放配額各市場之間呈現出顯著的動態相依特徵,且歐盟排放配額和核證減排量期貨市場之間的動態尾部相依

特徵也比較明顯。第四,儘管歐盟排放配額和核證減排量市場之間的相依程度較大,但選擇合適的資產投資組合,仍然能夠降低一定的投資風險。   第四章為碳排放交易市場結構相依特徵研究:基於規則藤方法。本章基於規則藤分解結構,構建國際碳排放權市場高維動態Copula相依模型,進一步探討國際碳排放權市場的相依結構特徵。選取歐盟排放配額(EUA) 期貨的日價格時間序列數據,首先假設新息序列服從學生t 分佈,運用ARMA-Garch模型對經調整的對數收益率序列進行過濾,採用極大似然方法估計模型的參數,並得到殘差序列,同時將其標準化而得到標準化殘差;然後,將Kendall's tau秩相關係數作為權重,採用最大

生成樹算法(maxium spanning tree algorithm) 的序貫Copula選擇方法構建合適的規則藤Copula模型,並運用基於序貫的極大似然方法估計規則藤Copula模型,以描述碳排放交易市場之間複雜的相依結構特徵。研究發現:在無條件下,t -Copula函數可以較好地捕捉碳排放交易市場之間的相依關係,說明市場存在明顯的對稱尾部;在DEC 10 EUA、DEC 12 EUA、DEC 13 EUA市場相依結構固定下, DEC 11 EUA與DEC 14 EUA市場之間的相依結構可以採用Gaussian Copula函數來描述,而在DEC 12 EUA 與DEC 14 EUA市

場相依構確定不變的情形下,DEC 12 EUA與DEC 14 EUA市場之間的相依結構則適合採用Frank copula函數來捕捉,說明這些市場之間並沒有出現尾部特徵。進一步地,分別選擇White信息矩陣等式擬合優度檢驗和基於概率積分轉換(probability integral transform,PIT) 與經驗Copula過程(empirical copula process,ECP) 混合方法的擬合優度檢驗,且後者基於Bootstrap方法,以Cramer von mises (CvM) 檢驗統計量作為度量測度,來對模型進行擬合優度的檢驗。研究發現,構建的規則藤Copula模型能夠較好

地捕捉碳排放交易市場之間的相依結構。這一研究結果,為準確探討碳排放交易市場之間、碳排放交易市場與其他資本市場之間套期保值策略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也有利於提高碳排放交易市場產品定價的準確度。   第五章為碳排放交易市場的狀態轉換結構研究。本章研究歐盟碳排放交易市場的波動集聚與結構轉換特徵。選擇2010 年1 月4 日至2014 年6月30 日的EUA現貨價格、EUA期貨價格(連續) 和CER期貨價格( 連續) 的日數據,結合AR-Garch與Markov機制轉換模型,從收益率、殘差和波動率三個角度進行研究。研究表明: 第一,碳排放交易市場收益率序列存在顯著的波動聚集的特徵,其分佈特徵也呈現尖峰厚

尾的特點,這表明EUA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CER期貨市場都存在較大的尾部結構風險,市場發生極端事件的概率較大。第二,在碳排放交易市場的發展過程中,該市場的收益率序列、殘差序列、波動率序列都會呈現出明顯的不同狀態的轉換結構特徵。其中,在學生t 分佈的條件下,歐盟碳排放交易市場在上漲狀態、盤整狀態和下跌狀態的期望持續期都相等,大約為5天。第三,碳排放交易市場從市場盤整狀態和下跌狀態變化為上漲狀態的轉換概率比較小,說明當市場處於某一狀態時,該狀態將會持續較長一段時間。   這一研究結果,能夠為市場投資者提供一定的參考。一方面,根據市場所處上漲狀態以及該狀態的期望持續期,市場投資者可以選擇進入市場的

最佳時機;另一方面,短期市場投資者也可以預測市場價格的走勢,選擇合適時機退出市場,以規避市場風險。   第六章為碳排放交易市場的時變跳躍研究。本章引入ARJI-Garch(自迴歸跳躍Garch) 模型,研究碳排放交易市場產品價格的時變跳躍行為特徵。選取2010 年1 月4 日到2014 年12 月31 日歐洲氣候交易所歐盟碳排放配額(EUA) 現貨價格的日數據,首先構建常數跳躍強度模型來研究不同發展階段上EUA收益率數據的跳躍行為,然後假設跳躍幅度具有條件動態性,運用ARJI-Rt Garch模型、ARJI-R2 t-1 Garch模型來檢測跳躍幅度及其方差是否對市場波動率存在敏感性,採用A

RJI-ht Garch模型來檢測跳躍幅度的方差對Garch波動率是否具有敏感性。研究表明:第一,碳排放交易市場EUA的收益率發生了異常波動,且這種異常波動的狀態將會保持一段時間。第二,在不同階段,EUA現貨市場的跳躍強度存在一定的差異,市場跳躍行為呈現出動態的時變性,其中歐盟排放交易機制第三階段上的跳躍強度要明顯大於第二階段。第三,引入動態跳躍強度的ARJI-Rt Garch模型、ARJI-R2 t-1 Garch模型、ARJI-ht Garch模型,均優於常數跳躍強度Garch模型,碳資產價格存在明顯的時變跳躍特徵。第四,受離散隨機事件衝擊而產生的跳躍與整個市場的波動率、Garch波動率之

間都存在顯著的敏感性。第五,歷史離散隨機事件對碳排放權市場的衝擊程度較小,且不存在持久性。根據研究結果,筆者發現歐盟碳排放交易市場的收益率序列確實呈現出時變跳躍的特徵,這為進一步引入跳躍過程來研究碳排放交易市場的定價問題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由於時間倉促,本書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歡迎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交易市場結構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210914三立iNEWS 全國空屋率創新低 房仲:疫情致房市熱
三立原影→https://youtu.be/WpYgje2DO8M
三立新聞→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998006

為了更快掌握「空屋」資訊,內政部從去年開始就改為每半年統計一次。2020年下半年的全國空屋率約9.96%,創下12年以來最低。但國際認定的空屋率標準為3%到5%,縱使台灣下降至平均10%,恐怕還是不夠低,缺的是妥善分配還有利用。

記者 蔡駿琪、黃昕晟/台北報導......↓

十字路口超多大型房屋廣告,過了一個還有更多,建案火速興建還沒賣完,但讓人意外的是「全台空屋率」創下12年以來最低。

內政部統計2020下半年空屋率為9.96%,12年首見跌破雙位數,全年平均值也是新低。再觀察六都空屋數,新北13萬多宅最多,再來才是高雄、台中。至於空屋率則以金門最高,宜蘭縣和台東縣也超過15%。

房仲企研室副理郎美囡:「因為國人無法出國,那有些可能原本預計要出國就業或者是就學的人口,他還是停留在台灣,那麼在台灣的話就有居住上面的需求,所以我們評估交易量上升以及居住需求的提升都是降低空屋率的主要因素。」

專家評估降低空屋率2大主因,是疫情讓房市「需求大於供給」還有居住需求增加,另外「家庭結構關係」也有影響。

東龍不動產資深經理陳泰源:「1到2人就組成一個家庭、一個戶數,這樣的趨勢是越來越明顯的。那第2個原因是政府這幾年大力積極推動包租代管,這個也讓很多手上有很多閒置空屋的屋主願意釋出(空屋)到市場上。」

近年「都更、危老」議題發酵,也讓國內閒置老屋整合重建,緩和空屋情形。還有缺工缺料問題嚴重,延後完工時間,讓少部分新建餘屋量縮水。縱使創下12年最低紀錄,但比起國際的3%到5%,還是有妥善利用和改善空間。

陳泰源YT→https://youtu.be/SCwTGrwAJYo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1/09/210914inews.html

歐盟排放交易體系之發展與變革

為了解決交易市場結構的問題,作者郭祖君 這樣論述:

隨著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長,造成全球暖化並導致氣候變遷之現象,導致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成為21世紀全球所面臨的重大課題。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益加嚴重,國際間為因應溫室氣體減量,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及「京都議定書」,要求各締約國負有溫室氣體減量之義務,「碳交易」及「碳市場」應運而生。我國雖非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但基於氣候保護、能源安全、經濟效益,實有必要以前瞻思維、全球觀點、在地特色,落實自願減碳行動,共建低碳社會。我國為善盡地球一份子之責任且與國際的潮流接軌,立法院於 2015 年 6 月 15 日三讀通過了《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嗣經總統於同年 7 月 1 日公布施行,

我國將可藉由實施減量政策工具,來因應溫室氣體減量。本論文以研究第一大碳交易市場作為研究,以及該碳交易市場將會面臨的問題作為討論,來預防台灣今後可能會遇到之挑戰。

借券交易對個股股價波動之影響

為了解決交易市場結構的問題,作者鄭秀如 這樣論述:

台股交易市場結構由早期一般散戶投資人交易為重心,逐漸轉變成以法人交易為主,其中又以外資交易比例為重,因此外資交易對台股具有息息相關之影響力,而外資在借券交易上更是引起一般投資人之關注。借券交易在台股的發展過程較信用交易交易晚,故對其探討的文獻也較探討信用交易者少,本次研究以2016年累積借券餘額前十大個股為樣本,期間為2007年1月2日至2016年12月30日之借券餘額及借券賣出日資料的變動是否會影響股價之波動,並利用GARCH-Copula模型進行實證研究。實證分析結果顯示,借券餘額及借券賣出的變動對個股股價的影響,呈現兩種不同的關係,就借券餘額來說,其變動率對個股股價報酬率呈現正向關係,

即當借券餘額變動率增加時,報酬率同時也會增加,此結果呼應主管機關對外宣導借券並不等於借券賣出的說法;而借券賣出變動率的結果顯示卻是與股價報酬率呈現負向關係,與國外文獻及部份國內文獻之實證發現借券賣出對股價有負面影響的結果相同,即借券賣出愈多,股價報酬率呈現下降趨勢,由此可知借券交易及借券賣出的多寡對股價報酬率的影響性。本文的實證結果亦可做為政策及投資實務上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