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部稽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企業內部稽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吳松齡寫的 企業診斷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內部稽核與公司治理的關係 - David Chuang の觀網也說明:若企業能有效運用其內部稽核功能,重視其專業能力,將可使內部稽核站在諮詢顧問的角色,協助組織目標之達成,並有效達成公司治理的目標。

國防大學 資源管理及決策研究所 劉培林、李庭閣所指導 李佩縈的 陸軍採購作業供需模式之研究-系統動態觀點 (2021),提出企業內部稽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政府採購、採購人員、採購品質、系統動態。

而第二篇論文中華大學 工業管理學系 魏秋建所指導 巫武泉的 企業導入AEO後的效益分析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安全認證優質企業、供應鏈安全管理系統、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的重點而找出了 企業內部稽核的解答。

最後網站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問題之探討 - 空大人服務電子報則補充:內部稽核 專家林柄滄(2002)對「內部稽核」的解釋是「稽核工作的執. 行,係由一個組織、營利事業或非營利事業、政府機構或民營企業內部,內.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企業內部稽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企業診斷

為了解決企業內部稽核的問題,作者吳松齡 這樣論述:

  企業診斷正是現代企業與其經營管理者必須具備的技術,現代的經營與管理者應該拋棄單向的思考方式,不可僅對於既有的經營管理作法加以改良,而是要應用企業診斷的技術,並建立一套系統性的整合概念,從各種不同的角度與層面出發,針對企業功能、管理功能及決策層面,進行系統性與整合性的診斷分析,甚至於重新定義其企業組織之目標與價值觀(包括所處的環境與市場),如此才能有效的改進經營管理缺失、蛻變與轉型、再造與重生、永續經營與發展。      本書共分四部十五章,其目的乃在於提供大學院校,經營分析與企業診斷等專業課程之教科書,並期盼能夠成為企業經營管理階層與分析人員之工具書。本書以理論學習、企業診斷概念與技術培養

出發,並經由實務說明,以利學習者輕鬆進入企業經營管理與企業診斷之真實世界,進而得以將理論與實務靈活與有效的結合,以培養出企業診斷之能力。 作者簡介 吳松齡   現職:   ★逢甲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朝陽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   修平技術學院國際企業經營學系 兼任講師   ★客委會台灣客家特色商品設計輔導計畫   ★國家文官培訓所訓練講座   ★文建會創意產業專案中心 經營輔導顧問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中小企業 經營輔導專家   ★創業家圓夢坊 資深顧問師   ★勞委會多元就業開發計畫 諮詢輔導委員   ★創意行銷計畫競賽 指導業師   ★聯穎經營管理顧問公司 副總經理   著作:  

 ★國際標準品質管理理論與實務(滄海書局 2002)   ★休閒產業經營管理(揚智文化公司 2003)   ★中小企業管理與診斷實務(揚智文化公司 2004)   ★企業談判:理論與實務(滄海書局 2004)   ★創新管理(五南文化圖書公司 2005)   ★休閒活動設計規劃(揚智文化公司 2006)   ★創新管理簡體版(中國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7)   ★休閒活動經營管理(揚智文化公司 2007)   ★企業倫理(滄海書局 2007)   ★休閒行銷學(揚智文化公司 2009)   ★另有論文發表於產業電子化運籌管理學術暨實務研討會   台灣經驗創業與創新管理個案研討會   國立台灣美

術館   人文科技 e 世代人力資源發展學術研討會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等 序 企業經營與診斷概念 CHAPTER 1  企業經營系統與經營分析 第一節 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經營管理系統 第二節 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經營管理分析 CHAPTER 2  企業經營診斷技巧與程序 第一節 企業診斷意義、認知、分類與重點 第二節 企業診斷條件、技巧、方法與程序 經營分析與企業評價 CHAPTER 3 企業經營分析與績效衡量 第一節 企業經營分析與財務報表分析方法 第二節 企業經營績效管理系統與績效衡量 CHAPTER 4  企業評價與企業價值創造 第一節 應用企業評價以創造企業真

實價值 第二節 企業評價作業程序與評價方法選擇 企業經營的綜合診斷 CHAPTER 5  營運特性診斷與五力分析 第一節 企業營運特性診斷與五力分析技術 第二節 營運特性分析與企業績效評價指數 CHAPTER 6 經營環境分析與策略診斷 第一節 企業經營環境分析與外在環境診斷 第二節 企業競爭策略分析與整體策略診斷 CHAPTER 7  經營組織活化與組織診斷 第一節 企業組織結構與組織運作程序診斷 第二節 企業組織資訊控制與領導統御診斷 第三節 企業組織文化與員工態度士氣診斷 CHAPTER 8  投資開發與經營自我診斷 第一節 新產品新事業開發企劃的分析診斷 第二節 經營者的企業體質分析

與自我診斷 CHAPTER 9  經營利益計畫與均衡診斷 第一節 經營利益分析與目標經營預算管理 第二節 經營計畫預算目標與經營均衡診斷 CHAPTER 10 企業功能查核與管理診斷 第一節 企業生產管理功能查核與診斷重點 第二節 企業行銷管理功能查核與診斷重點 第三節 企業人資管理功能查核與診斷重點 第四節 企業研發管理功能查核與診斷重點 第五節 企業財務管理功能查核與診斷重點 CHAPTER 11 企業經營管理危機與診斷 第一節 企業經營管理危機徵兆與三項指標 第二節 企業經營管理危機預兆與診斷分析 企業經營診斷的發展 Chapter 12 企業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 第一節 企業風險與企業

風險管理組成要素 第二節 企業風險管理與企業內部控制評估 CHAPTER 13 企業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 第一節 企業內部控制作業系統與內控自評 第二節 企業內部稽核作業系統與營運稽核 CHAPTER 14 平衡計分卡之運用與診斷 第一節 策略觀點的平衡計分卡與管理流程 第二節 以平衡計分卡來診斷企業經營績效 CHAPTER 15 企業經營責任與企業倫理 第一節 企業經營責任與企業倫理行為規範 第二節 社會滿意的企業社會責任倫理行為 ApPeNDIX 主要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二、外文部分

企業內部稽核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修法福國利民刻不容緩/為台灣創造下一個特斯拉

今日審查銀行法、保險法、證交法修正草案,修法方向和重點如下,銀行法:禁止利益衝突、保護營業秘密、強化反洗錢機制及金管會監理手段;證交法:除了提高罰鍰外,更重要的是落實公司治理,所以違反審計委員會、薪資報酬委員會等要增訂罰則;保險法:督促保險業落實內部控制、稽核制度及法律遵循制度。建議金管會將與公司法沒有衝突的部份先送立院以加速流程。

此外,生技業是一個投資週期長、風險高但未來極具前景的產業,但由於初期獲利困難,受到櫃買中心的刁難無法上市上櫃。櫃買中心行事保守害怕承擔責任可以理解,但這樣的行為會不會扼殺了一個可能大放異彩的產業? 比如美國特斯拉公司,雖然現階段仍承受虧損,但在電池科技、電動車、火箭、高速通訊及運輸都有不俗表現。只要資訊公開透明,市場機制自然會決定企業的存續,希望金管會和櫃買中心能夠充分說明避免民眾疑慮!

#大秉國會問政

陸軍採購作業供需模式之研究-系統動態觀點

為了解決企業內部稽核的問題,作者李佩縈 這樣論述:

誌謝 iv摘要 vAbstract vi表目次 xi圖目次 xii第一章 緒論 11.1研究背景與動機 11.2研究目的 41.3研究範圍與限制 51.4研究方法 61.5研究流程 7第二章 文獻探討 92.1採購管理 92.1.1採購定義 92.1.2政府採購程序 112.1.3國軍採購作業流程 122.1.4陸軍司令部現行採購任務 152.2採購人員 162.2.1採購專業人員 172.2.2國軍專業採購人員 192.2.3有關採購人員相關研究 202.3採購品質 212.3.1品質定義 222.3.2採購品質之影響與探討 232.3.3採購品質相關研究 252.4系統動態學 262

.4.1系統動態學概念 262.4.2系統動態學建模步驟流程 302.4.3系統動態學運用在作業供需之相關文獻 322.5小結 33第三章 質性模式 353.1採購作業流程之因果回饋環路 353.2採購人力因果回饋環路 403.3陸軍採購作業供需因果回饋環路 41第四章 量化模式 434.1重要變數量化說明 434.2採購作業流程量化分析 434.2.1計畫評核階段 434.2.2招標訂約階段 464.2.3履約驗結階段 504.3採購人力量化分析 524.3.1計畫評核採購人力 524.3.2招標訂約採購人力 554.3.3履約驗結採購人力 574.4動態流程圖 59第五章 模擬與政策

分析 615.1模式結構測試 615.1.1結構範圍適當性測試 615.1.2單位一致性驗證 625.2模式行為測試 635.2.1契約數歷史值驗證 635.2.2計評採購人力歷史值驗證 645.2.3招訂採購人力歷史值驗證 655.2.4履驗採購人力歷史值驗證 665.3情境與政策分析 695.3.1採購案件數變化情境分析 705.3.2採購方式改變情境分析 745.3.3每日可工作時數調整政策分析 785.3.4採購案件數變化調整每日可工作時數分析 825.3.5採購方式改變調整每日可工作時數分析 865.3.6採購案件數及採購方式改變調整每日可工作時數分析 905.3.7各階段採購人力

調整分析 945.4小結 97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026.1結論 1026.2建議 104參考文獻 105中文文獻 105英文文獻 110附錄一:領域專家研討大綱 112附錄二:量化模式變數說明表 114

企業導入AEO後的效益分析之研究

為了解決企業內部稽核的問題,作者巫武泉 這樣論述:

自美國於2001 年 9 月 11 日遭逢恐攻事件以來,2020年又遇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19)世紀病毒攻擊,各國對於國際間的進出貨物檢驗上,增強人員進出檢查增列快篩項目,尤以臺灣國內華航機師染疫事件後,更加凸顯各國供應鏈安全制度的現況和我國供應鏈安全標準對企業和當地國人健康間的關聯性影響。國際ISO組織也因恐攻事件後,於2007年9月推出對應AEO安全認證優質企業(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管理介面的ISO28000 供應鏈安全管理系統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Requirements)管理規範標準,並可涵蓋各國安全標準。為確保各類產品在運送途中避免夾藏違禁品或爆裂物情況下,建立通關時的安全辨識和快速通關的信任機制下,臺灣在外交困境下,於2009年開始推行AEO制度,並訂立企業進出口的通關管理辦法。在台灣推動認證初期,因國內合格家數不多,海關展現出誠意,主動輔導並提供建議對策,協助企業盡早通過AEO認證。本研究的目的以專家訪談內容做研究,收集各專家對導入C企業後的效益觀點,歸納企業內部員工和外部承攬商普遍的看法共識,並探討ISO28000制度架構上,提供企業在已通過AEO的前提下,評估整合ISO28000的法條要求,避免企業突增管理費用,有效消弭物流

上下游管控風險問題產生,並分析企業導入後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