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國際漁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東海大學 社會學系 劉淑貞、鄭志成所指導 曾稔育的 撈影的人:前往他者的折射路徑 ──以台灣移民工文學獎為例 (2020),提出何謂國際漁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移民工文學、台灣文學、移民工文學獎、移民工形象、身份文學。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學系 蘇偉業所指導 劉濬誠的 有別於西歐的東亞經驗:臺灣移工政策設計的考察(1980-2016) (2019),提出因為有 移工政策、政策設計、標的團體的身分、東亞經驗的重點而找出了 何謂國際漁工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何謂國際漁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撈影的人:前往他者的折射路徑 ──以台灣移民工文學獎為例

為了解決何謂國際漁工的問題,作者曾稔育 這樣論述:

本研究發想於台灣社會對移民工文學作品的態度轉變:從2000年龔尤倩向媒體副刊提議移工詩合作被拒,至2012年《逃,我們的寶島,他們的牢》出版,並獲同年中時開卷年度好書「評審特別推薦獎」,再到2014年台灣移民工文學獎首次舉辦。在這段歷史中,移民工文學在台灣社會是逐漸受人看見?本研究感到好奇的是移民工作品的文學價值如何被台灣社會所承認,以此紀錄現今台灣移民工文學的發展過程。經過考查,影響移民工作品的文學價值被台灣社會所看見的原因有兩點:(1)、移民工藝文歷史在人權爭取與認識移民工的需求上,保留著移民工作家的創作空間,尤其以《四方報》的營運,更使移民工作品的文學價值被台灣社會所看見;(2)、解嚴

後,身份文學在台灣文學形成的眾聲喧嘩,影響著移民工文學的發展適性。在這兩點互相作用下,台灣社會於2014年首次舉辦移民工文學獎,使移民工作品擁有穩定的翻譯、出版資源,豐富台灣移民工文學的發展。因此,本研究的後半部是聚焦於移民工文學獎如何影響移民工文學發展,並以文學獎內部的翻譯與評選制度,作為重要的切入面向。於翻譯制度中,它影響作品文學性的表現,甚至影響文學獎評審在評斷作品時,無法以文學性作為單一評選標準,而以作品所呈現的移民工形象為主。在後者的評選判斷裡,台灣移民工文學獎使台灣移民工形象得以不斷展現出彼此之間的差異性,維持「移民工」字詞裡的多樣性。另外,本研究也發現,移民工文學的發展不僅受移民

工文學獎影響,由移民工文學獎所呈現的文學作品,藉著紙本、網路媒體、友善移民工非營利組織與影視戲劇作為傳播點,自成傳播網絡,使台灣移民工文學能被更多台灣讀者所看見。

有別於西歐的東亞經驗:臺灣移工政策設計的考察(1980-2016)

為了解決何謂國際漁工的問題,作者劉濬誠 這樣論述:

1950年代的西歐與1980年代後的東亞國家,皆因應勞力短缺問題而採用移工政策,但西歐的移工政策終結後,許多移工滯留在國內,發展出保障移工權利與歸化成國民的移民面向,東亞國家則是長期維持在強調暫時性、補充性的移工政策上,兩個地區呈現了不同的政策軌跡。本文嘗試透過臺灣經驗個案的考察,回答「是否存在一個有別於西歐的東亞經驗」的提問。在學術上回顧了東西方政策經驗的相關論辯,我們指出,過往以自由國家、全球化制度主義、發展型國家以及族裔同質性的理論觀點,並不足以解釋東亞移工政策的發展邏輯。本文採中層的分析取徑,引入Schneider與Ingram提出的政策設計與社會建構理論,並整合移工政策的相關研究,

發展商品、人、國民的標的團體身分概念,建構移工政策設計的分析架構。本文藉由歷史分析法與論述分析法,蒐集臺灣移工政策的媒體與歷史資料,提出商品化與去商品化的移工政策設計兩個不同的歷史階段。前者強調移工商品與資本家利益主導了政策設計,促使移工政策合法化,並延續至今;後者則指仲介與移工(人)主導政策設計,解釋2007年的直聘制度與2016年的《就業服務法》第五十二條的修法歷程,以及近年來保障移工權利政策興起的原因。最後,本文討論了臺灣移工政策的未來方向,保守地推論,臺灣受到政策設計的僵固性與移工定居的動機影響,很難出現類似西歐移民面向的結果。同時,本文亦論證日韓兩國與台灣在未來發展的相似性。本文認為

,有別於西歐的東亞經驗基本上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