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 產業專用區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非都市土地開發許可審議實務解析也說明:區、河川區、海域區、風景區(非開發設施導向. 如國家風景特定區)、特定專用區(非開發設施 ... 丁種(窯業)建築用地:科學或工業主管機關,產業創新.

輔仁大學 景觀設計學系碩士班 顏亮一所指導 吳盈蒂的 竹北市地景變遷偵測與分析研究 (2016),提出何謂 產業專用區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都市計畫、地景變遷、衛星遙測、常態化差異植生指數、地理空間資訊技術。

而第二篇論文開南大學 公共事務管理學系 仉桂美所指導 鄭如芳的 桃園航空城之跨域治理 (2013),提出因為有 機場城市、桃園航空城、跨域治理、SWOT分析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何謂 產業專用區的解答。

最後網站都市計畫使用分區管制則補充:其他行政、文教、風景等使用區內土地及建築物,以供其規定目的之使用為主。 特定專用區內土地及建築物,不得違反其特定用途之使用。 土地及建物之使用管制:. 對於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何謂 產業專用區,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竹北市地景變遷偵測與分析研究

為了解決何謂 產業專用區的問題,作者吳盈蒂 這樣論述:

本研究計畫以新竹縣竹北市作為研究調查區域,希望透過地理空間技術(Geo-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包含: 地理資訊系統(GIS)與衛星遙感探測技術(RS)),探討地景變遷(此即綠資源與地表溫度兩項要素所影響)之可能原因,並提供相關改善建議。竹北都市計畫區近年因高鐵等交通建設與竹科園區等產業發展,帶動大型建案開發,導致人工地盤劇增,對綠資源發展產生相當大的衝擊。此狀況反應當前台灣都會區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實具有研究之代表性、迫切性與重要性。竹北市為響應國際節能減碳,率先於2012年推動綠建築容積獎勵,獎勵範圍為竹北都市計畫區及新竹高鐵特定區。但儘管如此,經由文

獻調查及本研究分析結果均顯示,綠建築容積獎勵對於回復綠資源系統仍不敷理想目標。因此本研究試圖利用竹北市植生及地表溫度兩項地景要素的偵測,分析並探討其變遷與都市發展之關係性。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研究選取2002年(竹北開始「高鐵站區新市鎮發展計畫」)迄今共9幅Landsat衛星影像進行影像處理,並利用GIS進行常態化差異植生指標(NDVI)與地表溫差(LST)兩者變遷分析,比較變遷過程中研究區的社經影響和土地利用狀況,最後探究都市發展與地景變遷(植生指數及地表溫差)之相互關係。本研究結果顯示: 一、相對溫度差異最大的區域(數值>8℃)極大部份位於竹北(尤其斗崙)都市計畫區與新竹高鐵特定計畫區。二

、我們發現2002至2009年NDVI數值(0.488↑0.992)與LST數值(27.98↑38.54)皆呈上升狀態,接著一直下滑到2014至2015年NDVI值(0.544↑0.634)呈上升狀態;但LST值(34.3↓31.35)呈下降狀態。經由實地勘察發現,NDVI上升與營建工程停擺所導致並形成的草生地(使紅光與紅外光反射率增加)有關。三、鄉村區及舊城區代表里因植生豐富及開發飽和狀態,綠資源已呈正向穩定方向發展;然而新興區代表里雖也呈正向發展,卻不如前兩者穩定,其綠資源增加幅度相當微小。本研究之成果可提供後續研究進行綠資源生態效益調查分析之參考,繼而發展地理空間資訊在永續發展相關領域之

學術、技術與產業領域的創新與整合。

桃園航空城之跨域治理

為了解決何謂 產業專用區的問題,作者鄭如芳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桃園航空城之跨域治理,航空城的發展其不僅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發展的指標與表現,也是國家產業推動的核心與經濟全球化的門戶,現今社會事務日趨複雜,單純以地理轄區來劃分管理不太足以處理特定議題,因此跨域治理的相關議題益受重視。 目前台灣發展最快、最具速度感的城市,就是桃園,桃園利用機場與台北港、基隆港海空雙港聯運優勢,打造桃園航空城「台灣門戶‧亞洲軸心」的地位,匯聚人流、物流、金流與資訊流,擘劃新一代的亞太經貿樞紐、國際新興城市。 受到全球化和資訊科技技術的進步,國與國之間,區域和區域之間所發生的事務越趨複雜,隨著「治理」的概念逐漸被專家學者引用與討論之下,發展了相當多的治理方式

,其中,在跨域治理的概念上,大都會區之發展範圍超過原有行政劃分的區域,則範圍內之地方政府間必然需要以跨域合作的形式來解決跨區域所發生的問題,桃園航空城位於亞太核心區位,與北台都會區發展緊密連結,立基於區域發展上的理論來補充,使得在航空城與大都會區的連接關係上,更能深入探討國際航空城必須以大都會區為腹地的經驗法則。 然而,近年來桃園縣經歷了在整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巨大變化,「桃園航空城」是十大建設後最大的國家建設計畫,以桃園機場及捷運車站為核心,發展智慧、綠能、生態、韌性的全新國際城市;規劃產業專用區,吸引高附加價值產業群聚發展,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帶動國家產業升級及轉型。 作為台灣門戶城市,

桃園位處國際物流運籌優勢區位,桃園國際機場位於亞太城市網絡的核心位置,同時擁有緊鄰台北港的龐大海運腹地,完整便捷的高速公路、高速鐵路以及即將開通的機場捷運網路系統,爰需推動「桃園航空城計畫」以提升桃園機場競爭力,促進桃園整體發展,並帶動台灣產業轉型及國際化。 在桃園航空城經貿、交通、資訊跨域治理部分,分析國內現階段發展狀況,本研究採用SWOT分析桃園航空城之機會、威脅、優勢與劣勢,提出各項發展策略。最後,針對桃園航空城的跨域治理研究結果歸納出幾點檢討與建議。航空城計畫是台灣產業轉型與創新的轉捩點;桃園航空城將重新詮釋先進城市的定義,為下一世代打造一個值得引以為傲的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