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計程車車齡限制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friDay影音|新會員專屬優惠!前7天全館影劇0元看也說明:獨家韓日劇、院線電影、人氣韓綜、新番動漫任你看,高畫質無廣告,支援跨裝置續看及雙人共享功能.

國立中央大學 產業經濟研究所在職專班 陳忠榮、蔡偉德所指導 王鼎硯的 貨物稅減徵補貼政策對減少老舊機車之影響 (2019),提出個人計程車車齡限制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貨物稅減徵、補貼政策、老舊機車、差異中的差異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土木工程學研究所 曹壽民所指導 林玉華的 都會區計程車數量之研究 (2003),提出因為有 副大眾運輸、合理空車率、數量管制、臨界服務量的重點而找出了 個人計程車車齡限制的解答。

最後網站計程車人車管理制度之研究 - 國家發展委員會則補充:但個人車牌照卻不受限制,再者受實質空車額之存在,目前政府對計程車牌. 照管制已然失靈。 ... 起規定計程車車齡超過五年即應淘汰,另針對無固定駕駛負責的車輛,三年.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個人計程車車齡限制,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貨物稅減徵補貼政策對減少老舊機車之影響

為了解決個人計程車車齡限制的問題,作者王鼎硯 這樣論述:

我國機車密度居亞洲之冠,由於地狹人稠、使用便利,機車一直是最常見的交通工具,因而造成機車總登記數、每百人擁有機車數及老舊機車數量一直居高不下。伴隨著因全球暖化所造成的環境問題日趨嚴重,世界各地空氣汙染議題逐漸為人們所重視,因此若能適時汰換老舊、高汙染機車,以新世代更環保之機車取代,將有利於減少移動性汙染所帶來的環境影響。貨物稅條例第12 條之5 係於民國105 年1 月8 日起施行,本研究係使用差異中的差異法作為研究方法,以政策前後民國103 年及105 年的交通部統計處「機車使用狀況調查」為樣本,車齡為應變數,已行駛公里數、平均油耗、全年保養維修費、性別、年齡、每月個人所得為自變數,並將預

計再使用幾年後淘汰和淘汰後是否繼續購買設為虛擬變數,且亦依是否繼續購買區分為實驗組和控制組等建立迴歸模型,以評估貨物稅減徵補貼政策對減少老舊機車之影響。由實證結果可得知,在以整體車齡為應變數時,其實證結果為負且顯著,代表貨物稅減徵政策實施後,的確有達到促進汰舊換新減少老舊機車之目的。

都會區計程車數量之研究

為了解決個人計程車車齡限制的問題,作者林玉華 這樣論述:

計程車為都市內公共運具之一,被歸類為副大眾運輸,可輔助大眾運輸不足與移轉私人運具旅次使用,隨都市發展,角色更形重要。截至2002年年底,整體台北都會區計程車總數達66,321部。公路法中,規定依照人口與道路面積成長比例發放計程車牌照,台北營業區之標準為每120名人口新增乙付牌照。調查結果顯示,實際之空車率遠高於合理空車率,2002年台北地區之距離空車率達59.8%,原因實與計程車數目過量有關。本研究期望利用數學分析方法,並輔以現況調查資料,推算所需計程車車輛數,並據此探討逐步降低計程車車輛數之辦法,以提供都會區計程車數量管制決策之參考。本研究希望能在同時考慮計程車旅次需求與駕駛員合理維生之下

,求算都會區所需計程車車輛數之上下限。首先求算都會區每日計程車人旅次總數;再分別以駕駛員合理收入或駕駛員合理工作時間為原則,計算單位計程車之最低與最高臨界服務量;最後將兩者相除即得所求。結果顯示,2000年台北都會區每日計程車總旅次數為115,996人次,每部車輛每天至少需服務41.56人旅次 ,即28車旅次,才達收支平衡,故最高約需33,600部計程車營業載客。而每部計程車一天最多可服務約45人旅次,即30車旅次,最低所需計程車數為31,000部。介於31,000部與33,600部間均屬合理。依據車輛依法課徵「使用」牌照稅。且計程車管理規則中,亦有牌照不得轉讓或轉賣之規定,因此認為政府實質上

具有計程車牌照之所有權,計程車牌照應為政府「無償授與」之營業許可證,可當作為資格符合的憑證。因此政府應有資格於牌照被不當使用或放棄使用時將之註銷收回。另外尚建議不應有價回收牌照、車輛使用年限為6年、個人車行牌照只收不發、引入營運許可年限等計程車數量管制相關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