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拖吊時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假日拖吊時間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沃爾德曼寫的 鏽:自然與金屬間無止境的角力 和LindaTirado的 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走向貧窮化的年輕人,正面臨什麼樣的困境?被困在低薪、低保障、高物價的「新貧世代」,為什麼無法脫貧?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機車回收報廢|平假日免費拖|台北桃園台中以南全台皆可回收也說明:02 回收車體. 到府免費拖吊汽機車,我們將有專人與您聯繫確認拖吊時間與地點。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天下文化 和好優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黃舒楣所指導 廖翊筌的 快慢移動的介中∕中介:台北市「橋下市場」的空間生產 (2018),提出假日拖吊時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移動性、橋下市場、攤販治理。

而第二篇論文東南科技大學 防災科技研究所 林志明博士所指導 彭若帆的 雪山隧道流量及溫升效應研究 (2009),提出因為有 雪山隧道、流量、溫度的重點而找出了 假日拖吊時間的解答。

最後網站宣導專區-拖吊相關問題專區則補充:假日 以花市、玉市、夜市、百貨公司、大賣場、遊憩場所、車站等重要幹道優先執行拖 ... (4)遊動廣告車輛:本市所有道路(含公有及公有委外之路外停車場),拖吊時間自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假日拖吊時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鏽:自然與金屬間無止境的角力

為了解決假日拖吊時間的問題,作者沃爾德曼 這樣論述:

鏽是無情的敵人,它不眠不休,不斷提醒我們, 世界上每一樣東西都會腐朽, 而我們無法使時光倒流,只能盡力讓時光靜止。   鏽是世間「最強毀滅者」,   是美國國防部認定的「普遍性威脅」。   鏽蝕毀壞汽車,折斷橋梁,使船隻沉沒,引發房屋火災,   還差點弄垮自由女神像!   鏽蝕一視同仁,無法完全阻斷,只能延緩,   美國每年為了對抗鏽蝕花費高達四千億美元的代價,   超過其他自然災害的總和,   鏽蝕幾乎全面侵入我們的生活,   而我們卻幾乎對它一無所知。   作者帶領我們深入北極圈,看「小豬」如何偵測出油管內的鏽蝕;   領我們進入罐頭學校,我們才知道原來抗鏽還要靠塑膠的幫忙;  

 還介紹鮮為人知的抗鏽工程師,原來這是一門挺賺錢的行業;   我們原只知道鏽色斑駁惹人嫌,   而此書描述的相關故事卻出乎意料的絢爛引人。 名人推薦   這本書講到鏽的成因、後續結果,特別是描述了致力於抗鏽的那些人,全書視角廣泛,引人入勝。沃爾德曼把鏽講得閃閃發亮。──《紐約時報》   引人矚目……沃爾德曼高明的把科學與技術的元素相結合。──《華爾街日報》   引人入勝……才氣縱橫,沃爾德曼就是有本事讓每一章的故事都閃閃動人。看到鏽蝕,我們竟然也可以如此興奮。──《自然史》(Natural History)   鏽蝕永不止息,忙於摧毀我們的世界,不停歇的破壞舉動,擊落了飛機,讓船舶沈

沒,瓦解車輛,讓許多無價之寶化為烏有,並犯下許多其他鏽蝕之罪。沃爾德曼以我們與氧化鐵的長期戰爭,寫出這場無止境戰爭的動人洞見。──《發現》(Discover)   太迷人了,沃爾德曼跑去罐頭學校,訪問鏽專家,參觀阿拉斯加油管,這所有的探險行動,映照出致力於讓我們生活如常的抗鏽眾生相。他讓鏽這沈悶陰暗的物質,都閃亮了起來。──《科學美國人》   欲罷不能,這本書一再讓我大開眼見,充滿驚喜。寫得太好,太迷人了。──《書單》(Booklist)   太棒,太迷人了。與約翰‧麥克菲(John McAfee)蘇珊‧歐琳(Susan Orlean)同等級。──瑪莉‧羅曲,《大口一吞然後呢?》、《打包

去火星》作者   在這本非凡的書中,沃爾德曼以我們星球最古老、最普遍的化學反應為起點,進行一場文學之旅。書裡包含一點冒險,一點智力探索,一點趣味,讀完本書,你看待生命與鏽的態度,會完全不同。—黛博拉.布魯姆 ,《落毒事件簿》作者   生動有趣,這個有趣的閱讀讓我們明白,生活中每一樣我們覺得理所當然、無關僅要的事,對其他人而言可能相當重要。──《出版者周刊》 作者簡介 沃爾德曼Jonathan Waldman   曾為《戶外探索》、《華盛頓郵報》、藝文雜誌《麥克斯威尼》(McSweeny's)等許多媒體撰稿,興趣多元,除了藝文方面的才能,也當過堆高機司機、樹藝師、夏令營指導員、廚師。

  成長在華盛頓特區,在達特茅斯學院學寫作,於波士頓大學受科學新聞訓練,也曾是科羅拉多大學斯克里普斯環境新聞研究員。在環境新聞領域深耕多年,因此能以常人所未見的角度,寫出鏽蝕這個我們欲除之而後快,卻常忽視的重要題目。《鏽:自然與金屬間無止境的角力》是他的第一本書。 譯者簡介 陳偉民   華文世界重要的科普作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畢業,曾任國中理化科及高中化學科教師,目前從事高中教科書編寫,科普寫作及翻譯等工作,作品散見《科學教育月刊》、《青年世紀》、《發現》、《幼獅少年》、《中國時報》等報章雜誌。   譯有《改變世界的七種元素》、《打造化學力》、《觀念化學小學堂》、《神奇酷科學》

、《神奇酷數學》;著有《智多星出擊》(I、Ⅱ集)、《天才小玩子》、《誰殺了大恐龍?》、《大家來破案》(I、Ⅱ集)及《如何學好中學化學》等書。 序:一艘破舊的船 前言:無所不在的威脅 1.    自由女神也落難 2.    金屬無法逃脫的命運 3.    真正的鋼鐵人 4.    鋁罐的抗鏽法 5.    她最能看出鏽的美 6.    防鏽大使 7.    鋅鋪成的防鏽路 8.    別惹防鏽專家 9.    小豬偵察任務 10.    防鏽是技術還是詐術? 11.    抗鏽前景 防鏽,永不止息 不鏽的感謝 序 一艘破舊的船   關於船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船是水中的一

個洞,讓你把錢丟進去。他們說船(boat)就是「再拿出一千塊來!」(Bring Out Another Thousand!)的意思。有人說,擁有船及駕船的快樂,好比穿著整齊後以冷水淋浴,接著用手撕破一張張二十元美鈔。因此,也有人說,船東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除了買船的那天之外,就是賣船的那天。   儘管有那麼多深具智慧的說法,我還是買了一艘約十二公尺長的船。那是2007年底的事。當時這艘船停泊在墨西哥的聖卡洛斯(San Carlos),科特斯海(Sea of Cortés)邊一個美麗的碼頭上。那個地方有許多棕櫚樹和大莊園,西邊是閃閃發光的深海水面,東邊是起起伏伏的火山,頭頂是索諾蘭州(Sono

ran)萬里無雲的天空。我和兩個朋友各出三分之一的錢買下這艘船。彼時我認為我們賺到了,不過其實是美麗的碼頭讓我們沖昏了頭。   當時我們這艘單桅帆船已經三十歲,而且絲毫不掩飾年歲。甲板上的每根螺絲都有一點環狀的鏽,支柱、艏部的欄杆和護欄上都有鏽斑,一片一片的鏽痕由上舷一路延伸到下方。桅杆上的鉚釘上蓋著一團白色粉末。艏部三角帆的軌道腐蝕得非常嚴重,以致於下面有一團黏糊。有一些穿透船身的青銅製管路已經呈現可怕的綠色,而海底閥門有很多都腐蝕到不能動。不鏽鋼水箱也鏽了,而且還會漏水。   她的外表一開始就這麼慘不忍睹,我們真該把她取名為「無光號」(Unshine),從原來的名字「日光號」(Suns

hine),很容易就可以改成這個名字。結果,我們卻選了一個難懂的希臘字眼Syzygy當船名,沒人知道那個字究竟怎麼唸,當時也不知道它的意思。   但是如果「朔望號」(Syzygy)只有外表上的缺陷,我們不會太在乎。我們駕著她出航,駛出碼頭的半途中,柴油引擎就因為熱交換器上堆滿成塊的鏽而過熱。縮摺帆鉤鏽得太厲害,在第一次要把主帆收捲起來時,就突然折斷。滑車卡住了,絞車緊到沒有什麼機械利益可言。風向標幾乎快掉下來。儀器都不能動,因為纏繞著穿過艙底水的銅線徹底腐蝕,無法導電。接環、螺旋扣、U形鉤銷、定鏈眼板、靠板、捲帆器軸承、引擎零件、錨機軸──能生鏽的東西每樣都生鏽了。   水、鹽、空氣和時間

,各盡本分的對這艘船造成傷害,也侵蝕了我的銀行帳戶。鏽就這麼一路腐蝕掉我的人生…… 前言 無所不在的威脅   鏽害得橋梁崩塌,數十人因而喪命。它至少在核能電廠害死了一堆人,幾乎造成爐心熔毀,且一直找那些貯存的核廢料麻煩。在冷戰高峰期,它把咱們威力最強大的核武器變得不成器。信不信由你,鏽曾經害美國最大的油管關閉,不得不和OPEC(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協商。它害得軍用噴射機及軍艦無法執行任務,造成一架F-16戰鬥機及一架休伊墜毀,並使一架商用機的機身在飛行途中解體。   在1970年代,它也和許多房屋的火災脫不了關係,當時因銅的價格急速上漲,許多電工只好把銅製電線換成鋁線。最近,在稱為「腐蝕

界的傷寒瑪麗」事件中,美國維吉尼亞州的許多房屋,因為火爐用了含硫化鍶的中國製石牆,結果兩年內,屋子裡的銅管、銅線及冷氣機線圈就鏽壞了。   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南軍曾用十英寸(25公分)鑄鐵製巨砲攻擊南卡羅來納州的薩姆特堡,一百五十年後,鏽展開了反擊。為了防鏽,美軍動用了海洋級環氧樹脂及濕度感測計。鏽會先讓貨櫃船的速率慢下來,最後藉由推進器突如其來的脫落,終於害整艘船完全不動。它造成了人孔裡的數百次爆炸,炸飛了洗衣機,把熱水器炸得穿破屋頂,飛到半空中。   鏽會堵住火災灑水器的噴水口:這是氧化的雙重詛咒。它先破壞燃料箱,接著再破壞引擎。它會破壞武器,耗損消音器,摧毀高速公路上的欄杆,在混凝土

裡像癌症一樣散播開來。它還會讓地下室有破洞。   在舊金山東北方四十公里處,全美國最大、最麻煩的鏽蝕物正停在休森灣(Suisun Bay),令我的朔望號相形見絀。理所當然,這支國家防衛後備艦隊隸屬美國運輸部,運輸部簡直就在扮演上帝,努力滿足人員與機械需求。   許多人每天檢查這些船,在早期無法可管的時代,有許多老舊的商船會被拖到外海擊沉。現在這些船太脆弱了,無法拖吊出去、重新油漆,而且也不值得拖到德州拆解。但由於別無其他選擇,最後它們還是到德州去了。   更混亂的是,在2006年,美國海岸防衛隊堅持這些船在移動之前,必須把船殼上有侵略性的蚌類清理乾淨,然而加州水質管理局要求,進行上述清理

時不可汙染海灣,而且威脅每天要罰運輸部轄下的海事局25,000美元,直到想出解決方案為止。   環保團體對此提出訴訟,要求進行研究。當十位生物學家、生態學家、毒物學家、統計學家、模型專家及製圖專家在收齊蛤和貽貝,並採集數百件沉積物的樣本時,這些船正持續不斷的鏽蝕。出乎意料的是:它們確實會汙染港灣。至少已經有二十噸的鉛、鋅、鋇、銅及其他有毒金屬由船上落入海水。   參議員范士丹(Dianne Feinstein)一向對加州每項環保議題都有看法,但是這支後備艦隊要怎麼處理,動輒得咎,連她也不敢公開表示看法。   出乎意料的敵人   在另一段海岸,西嶼海軍航空基地裡,美國海軍實驗室裡二十四位

穿著夾腳拖的雇員,正在棕櫚樹下全力研究抗腐蝕的漆。因為鏽一直折磨著海軍,所以早在1883年,在這個地方成為航空基地之前,海軍諮詢委員會就在這裡測試抗腐蝕的配方。今天的漆有的有自癒功能,有的可以在水裡使用,有些在遇到鏽時會變色──然而鏽還是依然在折磨海軍。   事實上,鏽是這支地球上最強海軍的頭號威脅。藉由各項檢測標準,並根據許多海軍上將的說法(這些人說話的口氣,好像他們受雇於運輸部),地球上最強大的海軍正逐漸輸掉這場戰役。某一年,美軍部門年度維修會議的名稱就是:大哉鏽。佛羅里達州西嶼實驗室的座右銘是:「我們信仰鏽。」   據說發生在船上的那些事,也會發生在汽車上。他們常常這麼說:「在寂靜的

夜裡,你可以聽到福特的生鏽聲。」在俄亥俄州,鏽每年大約會讓汽車減輕約四公斤半,在夜裡,對你的耳朵而言,那相當於十四克的金屬音樂。這種症狀也發生在鏽帶以外的區域,且不限於福特汽車。   自從1972年以來,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局已經命令福斯汽車召回七十五萬輛尚酷、衝擊者、免子及捷塔(Jetta)等燃料泵生鏽的車款,以及幾乎同樣多輛剎車線生鏽的車款。在國家公路交通安全局的堅持之下,馬自達召回了超過一百萬輛惰輪柄生鏽的汽車,本田召回了將近一百萬輛外殼生鏽的車輛。克萊斯勒召回了五十萬輛前懸吊系統生鏽的汽車,速霸陸召回了數目幾乎一樣多,而其他零件生鏽的汽車。福特召回了一百萬輛引擎蓋閂扣生鏽的探險家,和

將近一百萬輛彈簧易生鏽的水星和金牛座,還有將近四百萬輛SUV越野車及皮卡貨卡因為巡航控制系統開關腐蝕,可能導致停止中的車輛著火而召回,成為史上規模第五大的召回行動。日日夜夜,你都會不斷聽到這一類的消息。   鏽會攻擊車門檻板、門鉸鏈、門閂扣、淺盤形地板、外殼、燃料管、安全氣囊感測器、剎車、軸承、球形接頭、換檔拉索、引擎電腦及油壓管,導致方向盤耗損、輪子耗損、換檔耗損、燃料箱耗損、剎車失靈、安全氣囊失靈、雨刷失靈、車軸失靈、引擎失靈,以及在高速行駛中引擎蓋突然彈開。   電影「回到未來」裡穿越時空的DeLorean跑車,車身用不鏽鋼打造,舊款的荒原路華四驅車在底盤鍍鋅,有些1965年製的勞斯

萊斯的底部鍍了鋅,但是很少汽車公司能夠避開腐蝕的糾纏。現代、日產、吉普、豐田、通用、五十鈴、鈴木、賓士、飛雅特、標緻、凌志、凱迪拉克全都曾因為生鏽而召回汽車。泛世通(Firestone)曾因生鏽問題召回數百萬個鋼絲輻射輪胎。   克雷布魯克(Joan Claybrook)是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局的消費者權利保護組織「公民」(Public Citizen)的主席,他在2003年曾經這麼說:「他們為了召回汽車所捏造的名目,比卡特先生的護肝藥丸廣告還要多。」   雖然如此,國家公路交通安全局從來都不曾為鏽捏造名目。永遠都是腐蝕惹的禍。美國研究腐蝕的教父,冶金工程師方塔納(Mars Fontana

)有一次開玩笑說,除了他定義的八種腐蝕的形式外,還有一種額外的形式,稱為「汽車腐蝕。」   自古以來的威脅   鏽真的無所不在,連《聖經》在描述它時,都流露出失敗主義。「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鏽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馬太福音6:10〉如是說。如果大自然會破壞你的努力,其他人又陰謀要盜取它,何必拚命?猶太人有句諺語描述了同樣的宿命:「麻煩之於人,正如鏽之如鐵。」鏽無堅不摧,以致於英國海軍部在1810年拒絕把木造船改成鐵殼船。皇家海軍認為「鐵不會游泳。」   連外太空都有鏽,那是氮原子(而非氧分子)造成的,對美國航太總署(NASA)而言,抗鏽也是不小的挑戰。   鏽

無所不在。難怪生鐵鍋要塗油,難怪銅製電線上要塗漆,難怪燈泡裡不能有氧,難怪火星塞上的電極是由釔、銥、鉑或鈀等金屬製成,難怪重大的牙科手術要花一大筆錢。美國最高階的防鏽官員稱鏽為「無所不在的威脅」。   幾乎每種金屬都會生鏽。鏽會留下明顯的疤痕,把鈣變成白色,把銅變成綠色,鈧變成粉紅色,把鍶變成黃色,把鋱變成紫紅色,把鉈變成藍色,也會把釷先變灰色再變成黑色。鏽也把火星變成紅色。在地球上,它賦與大峽谷、磚塊、墨西哥磁磚及血液顏色。鏽是無情的敵人,它不眠不休,不斷提醒我們,金屬和我們一樣都會腐朽。   如果請「廣告狂人」影集中的主角卓柏(Don Draper)來為金屬定調,他會說它像少女;美貌鮮

有人能匹敵,不可思議的迷人;但也要求受到時時關照,最好小心看護,因為很快會年華老去,而且還楊花水性。而這就是現代社會最重要的材料! 1 自由女神也落難1980年5月10日星期六那天,她的守護者睡到很晚。莫菲特(David Moffitt)大約在八點醒來,然後穿上休閒服。他喝了一杯咖啡,走出他位於自由島的磚房,到南邊的花園拔草。身為訓練有素的花卉培育專家,他曾參與詹森總統夫人美化華盛頓特區的工作,當時他擁有一座美麗的菜園。現在他擔任自由女神像國家紀念園區的主管,同樣擁有一座美麗的後院。像平常的休假日一樣,他準備做一點園藝工作,然後帶太太和三個小孩到曼哈頓,在市中心購物或在中央公園騎腳踏車。今天

是晴朗的日子,溫度大約為10℃,有一股穩定的微風由西南方吹過來。莫菲特跪著修剪玫瑰,幾小時後,他的主任管理員田納特(Mike Tennent)跑過來告訴他,有兩個人正沿雕像的外面攀爬。這倒是頭一遭。莫菲特抬起頭往上看,他淡褐色的眼睛努力聚焦,確定田納特說的沒錯。在他的休假日發生這種事,太過分了。莫菲特的房子離雕像大約一百三十公尺,在跑向那裡的路上,他聽到其他遊客由基座底部向上方的攀爬者吼叫。「混蛋!」他們喊道:「變態!」遊客的參觀受到干擾,他們反對這種行為,因為知道這種情況不可能以對他們有利的方式結束。莫菲特和遊客一樣生氣,但理由不一樣。他認為這些攀爬者正在褻瀆女神像,而且可能正在破壞它。四十

一歲的莫菲特有茂密的深褐色頭髮,並帶著休士頓口音,他得到這個工作(因為要與世隔絕,而被認為是辛苦的差事)是因為他在維護工作上的紀錄非常良好。這座島和雕像都已經年久失修,國家公園管理處承認,它的維護計畫徹底不足。近十二年來,莫菲特是第一位全職主管。在跑往雕像的半路上,莫菲特停下腳步,看著攀爬者展示一面旗幟。紅色的粗體字寫著「自由遭迫害」,下一句是「釋放普拉特(Geronimo Pratt)」。這時他才弄清楚,這兩位攀爬者是來鬧事的。雖然他不知道普拉特是誰,但知道這兩個傢伙是來抗議的。而且他也知道這種情況該怎麼解決。他看過電視上的報導,紐約警方有一組人員專門把人從高處驅離,他決定打電話給這些人。他

轉頭走進辦公室,下令疏散島上人員。至於雕像內部,則透過廣播系統宣布:因為作業問題,要求遊客移至碼頭區。接下來,莫菲特由辦公室打電話給波士頓的國家公園管理處地方督導辦公室。這些事他做過幾次了,而且命中注定還要再做好幾次。

假日拖吊時間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訂閱YouTube頻道➜http://bit.ly/SiCAR愛車趣頻道 (記得打開小鈴鐺唷)
※追蹤Andy老爹IG ➜ http://bit.ly/老爹IG
※SiCAR愛車趣官網➜http://bit.ly/SiCAR愛車趣官網

開車在路上遇到的狀況百百種,最怕一種狀況叫『失控』,往往反應時間只有零點幾秒,到底在失控的當下,該怎麼自救?關鍵三秒自救法,Andy老爹告訴你!

#開車幫幫忙 #失控自救 #Andy老爹

***更多精彩回顧***
夏天冷氣不冷?超痛苦!這幾個地方先檢查!
http://bit.ly/30MoKQd
為什麼選Mazda3四門 讓Money告訴你!
http://bit.ly/2JI89WT
百萬內七人座SUV Mitsubishi Outlander試駕
http://bit.ly/32vyxvp

更多幫幫忙影片
http://bit.ly/開車幫幫忙

※訂閱YouTube頻道➜http://bit.ly/SiCAR愛車趣頻道
※SiCAR愛車趣官網➜http://bit.ly/SiCAR愛車趣官網
※SiCAR愛車趣臉書➜http://bit.ly/SiCAR愛車趣粉專
※SiCAR愛車趣IG➜http://bit.ly/愛車趣IG

快慢移動的介中∕中介:台北市「橋下市場」的空間生產

為了解決假日拖吊時間的問題,作者廖翊筌 這樣論述:

本文探討「橋下市場」的空間生產,藉由「移動性」來梳理橋下市場的規劃建造、空間實作與變遷等歷史過程,分析都市空間政治的權力運作。以台北市堤防內、道路系統中的橋下公有市場為例,透過次級資料分析、參與式觀察與深度訪談,結合新聞與網路資料,獲得以下發現:首先,台北市橋下市場的規劃與興建牽涉戰後攤販治理與市場安置政策,從1950年代開始的攤販治理的困局與治理技術的摸索與變遷,到1970年代橋下市場的形成,呈現了都市空間政治如何以空間為手段來治理都市攤販問題,如何藉由興建公有市場、臨時市場、建立正式與臨時制度,來容許攤販存在於特定的都市空間之中。治理過程體現公有市場安置配租的三種特性—「臨時化」、「支付

化」與「附加化」,此三種特性更補充了既有觀點之不足,說明攤販安置並非用於提昇社會福利與集體消費。其次,本研究回應橋下市場為一舉兩得的觀點,說明橋下市場的空間生產過程與變遷,反映了一種「移置」—移動和置放的都市空間政治,都市空間政治透過移動與置放特定的人、物、制度,來促成都市空間的持續運作。如為了促進都市交通的移動性,藉由生產橋下市場並移置攤販進入,以此騰空街市所處的都市空間,都市空間政治藉由節制攤販移動性來促成機動車的移動,並且形成都市空間的速度差異。隨著移動基礎設施的加速,導致了橋下市場的限制,但也浮現跨越與挪用移動基礎設施的可能性。最後,橋下市場的空間實作,呈現了橋下市場作為「移動的介中/

中介空間」的性質,承載了不同的移動實作,包含攤商的落腳經營與社會流動、舊書舊貨等緩慢經濟,甚至支持著非營利組織的社會實踐;藉由梳理不同的空間實作,以回應橋下作為都市治理縫隙的地方意象,並且重新記憶與評價橋下市場的空間生產。

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走向貧窮化的年輕人,正面臨什麼樣的困境?被困在低薪、低保障、高物價的「新貧世代」,為什麼無法脫貧?

為了解決假日拖吊時間的問題,作者LindaTirado 這樣論述:

當你窮,連社會都剝削你。 當你的薪水,只夠付房租、水電、飯錢,被困在低薪、低保障、高物價的「新貧世代」 為何注定被困在貧窮的泥淖,無法翻身? ‧當你因為「不夠窮」而領不到補助,會思考是不是該變得更窮 ‧排隊吃美食是因為只剩下這個「小確幸」,其他的你負擔不起 ‧食安很重要,因為你只能買最便宜的 ‧根本不會去想有沒有錢養小孩,因為你根本不敢想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     政治&社會科學暢銷書第3名   當官員認為22K是一種「保障就業」的「德政」,   當無薪假被認可為企業度小月的手段,   當低薪服務業的工作佔據整個就業市場……   年輕世代走入貧窮,無法翻身,就會變成一種必

然。   ◎「窮」不只是沒錢吃飯,而是更深層的疲憊與壓力   還認為貧窮就應該是──   ★失業,所以沒有錢?   ★沒地方住,只好成為遊民?   ★連溫飽都是問題?   比起溫飽問題,接連不斷的生活所需壓力會讓一個人只剩下疲憊感。本書作者琳達.提拉多(Linda Tirado)要告訴你:你可以很窮,但是你還是住在房子裡,手裡拿著手機,有一份工作、或是兩份工作。   ★你的工作可能是服務業,甚至你在兩個地方從事服務業。你必須這麼做的原因是一份工作的薪水太少,以至於你必須做第二份工作。   ★你有一份看起來過得去的薪水,但可能是用更少的休假、更多的加班換來的(比如說月休四天,比如說在輪班

的時間結束後還得無償加班一小時、甚至兩小時)。   為了要能夠繳房租、能夠付水電,你看起來過得去的工作讓你精疲力竭,而當富人在電視上大談如何提升自我,你只想關掉電視,或者轉去看更沒營養的綜藝節目。   ◎提升自我?你在說笑嗎?   沒有錢,還要抽菸、喝酒、排隊吃美食?既然沒有錢,難道不能把這些錢、這些時間省下來,做一些能夠提升自己,讓自己更好的事嗎?比如說,關掉電視,去把英文學好?   或者這聽起來就是窮人之所以變窮,以及持續這麼窮的理由。但提拉多要說的是──   ★省下這些錢,會讓你買得到房子嗎?或是讓你搬到比較體面安全的社區?答案是:不會。   ★但對許多連周休二日都是奢想的人來

說,如果靠一根菸,一杯酒,就可以暫時忘掉這些壓力,有何不可?   ★不要繼續看沒有營養的綜藝節目了,看看電視英語教學節目吧!可是,你為什麼要這樣對待僅存的假日?   窮,不只會對環境與生理造成影響,也會形成沉重的壓力與心理負擔。你省下錢,到最後卻只剩下憤怒,以及瀕臨崩潰的身心。   ◎「脫貧」,有時候會讓你變得更窮   收入不夠,就多兼幾個工作?薪水不夠高,就充實自已,換個更好的工作?或是不要容忍慣老闆,薪水太低的工作就算錄取了都不要去?但提拉多要告訴你的是,如果你拼命想脫貧,有時反而會因為付出的代價,讓你落入更窮的境地。因為──   ★面試一次就要請一次假,老闆會准假嗎?面試過後,萬

一沒有錄取,請假就會變成一種浪費,被扣的薪水就只會成為負擔。   ★想花錢把外語學好,或是學個一技之長?記得千萬不能失敗!否則學費與時間,甚至對工作的影響,都會讓自己的情況越變越糟,最後連對自己的信心都沒了。   ★「先求有,再求好」的意思是──如果碰到一個慣老闆,為了房租、水電與吃飯錢,你就還是去上班吧!   ◎解決問題的方法很簡單:尊重與讓人能活得更有尊嚴的薪水   前美國勞工部部長表示,當美國1%的富人每小時賺進萬美元,卻無法提高最低工資的標準。我們要問的是,是誰反對基本薪資調漲?是那些連最低薪資都領不到的窮忙族?不,是比他們有錢好幾百倍的大老闆!幫兇則是我們的政府。   提拉多認

為,要解決文明社會的貧窮問題,政府與富人應該要有以下認知:   ★最低薪資應該是讓人能過得有尊嚴的薪資,而不是只是讓人活得下去。   ★盡量讓每個人都能夠獲得符合勞務的薪水,不要容忍企業透過剝削員工來節省成本   ★設立一個安全網,讓沒那麼窮的人不至於因為一個錯誤決定就直接落到窮人階層   ★尊重非常重要,特別是對那些為你服務的人。很多爛工作都必須有人要去做,富人不需要與這些人分享自己的財富,只需要把他們當作跟自己一樣的人就夠了。   琳達‧提拉多以極具個人特色的坦率口吻,徹底粉碎了這些一般人對窮人的成見。她不只詳細闡述貧窮的勞動階級生活(是的,你可以很窮,但還是住在房子裡,有手機,也有一份

工作,甚至兩份工作),也道出了貧窮的真實面貌。在談到她如何從中產階級掉到中產階級底層與貧窮階級時,提拉多指出,在社會底層的階梯有多麼不牢靠,以及如果沒有安全網可以在你跌倒時拉你一把,會發生什麼事。 各界佳評   ‧這女人意外地對全國說明了貧窮是怎麼回事。──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   ‧題材清新又引人義憤……提拉多未經修飾的說明,實在令人怵目驚心。──《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書評   ‧內容有趣又有挖苦的味道,還帶有很多粗話,但大部分都非常誠實……提拉多的文字活潑輕鬆又直言不諱。──《新聞週刊》(Busi

nessWeek)   ‧提拉多這本書是為數千萬美國低工資工作者發聲的,在美國的億萬富翁正在大量取得國家的總收入與財富時,這群人的數量也越來越多。二○一三年,最賺錢的對沖基金合夥人收入高達三十五億美元,換算成時薪是一百七十五萬美元。但在同時,我們卻不能提高最低工資的標準。讀了琳達的書,你就會了解,在對沖基金經理人薪資高達三十五億美元時,琳達與其他低工資工作者,實在不應該再領這種低薪。這個局面是被人為控制的,我們必須打破這種控制。──前美國勞工部部長、暢銷書作家羅伯特‧芮奇(Robert B. Reich)   ‧一個絕頂聰明的女人以親身體驗說明貧窮的樣子、氣味、滋味與感受……非常精采,而且

完全說到重點。你將很難忘記她所傳達的訊息。──《娛樂週報》(Entertainment Weekly)   ‧在這本吸引人的回憶錄中,提拉多以生動的細節,分享了一個大學中輟生在貧窮中的掙扎。──《婦女健康雜誌》(Women’s Health Magazine)   ‧必讀……非常震撼!──《好管家雜誌》(Good Housekeeping)   ‧非常具有教育意義……提拉多不加修飾的報導文學,團結了在困苦中求生的人,同時也對多數人發出警訊:「對我們所有人來說,貧窮都是可能的結果。」說得直白,也許也帶點恨意,但她的確說明了今天在掙扎中求生,不斷掉進週期性漩渦的人生。──《柯克斯書評》(Ki

rkus Riviews)   ‧非常吸引人、清楚有力、有洞見,且充滿生活經驗,提拉多的故事和其他數百萬美國人並無不同,但她強有力的主張,有機會讓更多人聽到這個故事。──《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提拉多說出了真相……引人入勝,又頗為驚悚,應該要求政策制定者必讀!──《書單》(Booklist)   ‧在《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中,提拉多一針見血,以告白卻不後悔的口吻,開啟美國一扇‧令人極度不安的貧窮之窗。──《女士雜誌》(Ms. Magazine)   ‧本書應該會啟發重要的討論。──《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   ‧寫作最棒的一

點是,它與種族、性別或階級無關。身為有錢人,即使占盡優勢,到頭來也可能會被踢爆,其實只是個華而不實的草包。但相反的,如果你很會寫,即使窮困潦倒,你的才華與真知灼見也終將煥發出光芒。琳達‧提拉多是個出色的寫手。琳達在《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中提出一個關鍵問題:為什麼我們所有人不能至少承認,這些爛工作就是必須要有人做,而且這些工作也是有尊嚴的。在這本以強烈又自然的口吻,說明活在貧窮邊緣的生活經驗的書中,琳達重新拿回了,在美國歷史上唯一由貪婪主導且最自私的一代中,一般低薪工作者被剝奪的尊嚴。誠實本身就有力量,而本書是一本最具誠實力量的書。任何認為這個國家沒有問題的人都應該一讀。──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麥

特‧泰比(Matt Taibbi)   ‧在我們的經濟與民主制度雙雙失靈時,琳達寫出了數百萬美國人的真實生活,他們的每一天都過得無比艱辛,並覺得被政府遺忘。每一個美國人都應該在權力殿堂上擁有相等的發言席位,也應該擁有一份可以讓家人溫飽的薪資。對於華盛頓的政治人物與華爾街的百萬富翁來說,這本書應該是一則警訊,我們這些老百姓已經非常生氣,也不想再忍受下去了。──線上新聞媒體The Young Turks主持人維吾爾(Cenk Uygur)   ‧對於沒有親身經驗的人來說,提拉多的書讓你可以聽到、聞到、嚐到、感覺到、看到最低工資工作者的生活。同時也會讓你記得兩個無法迴避的結論,第一,貧窮可能會發

生在每一個人身上,即使你出身在中產階級之家。你可以盡力培養人才,但只要有需要掃地、煎漢堡肉或服務生的工作,我們就不可能完全消除貧窮,除非每一個工作者領的是一份活得下去的薪資。──Democracy Partners成員、作家克里默(Robert Creamer)   ‧《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對美國最貧窮的人傳達出的訊息是:「你們並不孤單。」但對全世界最有錢的人傳遞的警訊是:所得不公對人們的真實生活會產生危險的經濟後果。本書充滿洞見,你將看到三分之一的美國同胞,在只服務一%頂層人口的經濟體系中,活得非常窮困,有時候讓人心痛,有時候又讓人放聲大笑。如果你買得起這本書,你將窺見一個你可能不曾知曉也

將難以忘懷的世界。提拉多的文字讀起來像是喝著咖啡的聊天內容,但她其實深深重擊到我們目前就像當代的《孤雛淚》與《屠場》的經濟狀況。──Woll-PAC.com執行總監克萊頓(Ryan Clayton) 作者簡介 琳達.提拉多(Linda Tirado)   琳達.提拉多(Linda Tirado)就像典型的普通美國人:有兩個孩子、身兼兩份工作。她白天在速食店漢堡王當店經理,晚上則在Ihop餐廳當廚師,此外還是身障非營利組織的投票權活動家。她也寫文章談論貧窮與階級問題。她有一篇《我如何做出糟糕決定或製造貧窮的念頭》(Why I Make Terrible Decisions, or, Pov

erty Thoughts)的文章被《赫芬頓郵報》、《民族報》(The Nation)及多家出版刊物刊登,總計超過六百萬人閱讀(這篇文章就是本書的作者序)。   本書是她的第一本書。現在和丈夫、小孩住在美國西部猶他州的伊諾克。 譯者簡介 林麗雪   專職譯者,曾任職國會助理、雜誌記者、雜誌編輯、出版社編輯。喜歡有生命力的人、事、物。熱愛文字工作。譯有《QBQ!就是要傑出》、《怪咖成功法則》、《超人氣主管教戰手冊》、《3300萬人的聊天室》、《學校沒教的就業學分》。 前言 第一章    想賺錢,得先花錢 第二章    你付出什麼就得到什麼 第三章    你再也沒辦法拿雞

去付醫療費了 第四章    我的憤怒沒有疲累多 第五章    我有一堆問題,不是吃下波菜就能解決的 第六章    這部分要講的是性 第七章    我們不為領福利金生小孩 第八章    貧窮他媽的貴死了 第九章    很窮不是犯罪——但感覺很像 第十章    寫給富人的公開信 後來…… 謝詞 前言   2013年秋天,我正在進修,那是我近十年內的第一學期進修學業,我擁有兩份兼職工作,而我的丈夫湯姆是個全職工作者,當時我們正在撫養我們的兩個女兒。多年來,這是第一次,我們覺得一切看起來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在結束了一個特別辛苦的輪班工作後,我在網路上消磨時間,然後在一個我常逛的論壇上看到某人拋出的

一個問題:「為什麼窮人們過日子的方式看起來像是自我毀滅?」我針對這個問題寫下我的答案,點擊了發文選項,然後我沒再多想它,至少接下來的幾天內是如此的。下面就是那篇文章。   *********   為何我做出糟糕的決定,或者,何謂窮人思維。   這篇文章不是要要條理清晰的去建構出解答,而是一些隨機的觀察,可能有助於你們了解窮人的心路歷程。我認為,我們往往把貧窮當作一個純理論問題,我們可以理解什麼是貧窮、怎樣叫做貧窮,但卻不知道「為何」貧窮;我們可以看到貧窮的系統性問題,但卻很少有窮人跳出來站在窮人的立場告訴大家他為何翻不了身。因此,我想試著現身說法。   休息是有錢人才能擁有的奢侈品。我

在早上六點起床趕著去學校(我的課程選滿了,但只有兩堂課需要親自出席。),下課後要工作,再來我得去接孩子,再之後去接我丈夫,然後我有半小時的空檔可以和他換班,好讓我趕去上第二份工作。我下班回家時已經差不多午夜十二點半了,但我通常還要應付我的課程和作業,所以等我上床時已經半夜三點。我不是每天都這麼過,一星期中我有兩天可以從前面提到的責任義務中脫身,我利用這段時間來打掃房子並尋求馬丁尼的撫慰,好好看著我的孩子一個小時以上,以及,補做功課。那些夜晚我可以在午夜就躺在床上,但如果我睡得太早,在其他我有他媽的一堆事情該做的夜晚就沒法熬夜了,而我要去第二份工作的路上要開一小時的車,所以我不可以冒著打瞌睡的風

險。除非我已經病得很重,否則我根本沒辦法有不工作的一天,這一切會讓人沒辦法好好思考自己在幹麻,而只能重複趕場,從這個任務趕到嚇個任務去。在這一團混亂中,計畫這玩意是不存在的。   我第一次懷孕時,我在一個汽車旅館的禁煙房住了一陣子,我有個沒冷凍庫的迷你冰箱和微波爐,好執行我的婦幼兒童營養計畫(譯者註:Women、Infants and Children,縮寫為WIC,是美國的全國性計畫,給低收入的母親、孕婦及幼兒提供營養食品。)我從罐子裡面挖花生醬吃,嚼冷凍捲餅,因為這些食物只要兩美金就能買到十二份,我要是有個爐子就不用遷就這種便宜貨牛肉捲餅了,但我需要吃肉,我懷孕了,也許我沒辦法獲得產前護

理,但至少我還聰明到知道在懷孕時該吃蛋白質和鐵質。   我知道怎麼煮飯,我為了從高中畢業而上過家政課,而很多我這個階層的人甚至沒這個水準,花椰菜噁心斃了,你必須用上正常的爐子、鍋子、香料,然後不管多累,你都必須洗那些盤子,不然那些盤子就會引來一堆蟲子,這些對許多人來說這是個陌生的技術工作,這並不誇張,而且非常實際的,如果你搞砸了這個,你可能會害你的家人生病。我們試著不要太努力去爬到中產階級,因為試圖爬上中產階級這件事是不太可能實現的,而當我們嘗試努力去做卻又再次失敗時會讓我們感覺更糟糕。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去嘗試了,吃點好吃又便宜的食物還比較有意義,這讓我們保持好心情,垃圾食品是我們還能享受的

樂子,為什麼我們要放棄垃圾食物啊?我們能享有的就只有這一點點了。   離我最近的計劃生育機構(譯者註:Planned Parenthood,受美國政府資助的非營利機構,提供的主要服務內容包括女性疾病篩檢、避孕及人工流產等。)要三小時的車程,汽油是筆不小的開銷,很多女人負擔不起,而即使你就住在附近,就各種角度來說你也不希望別人看到自己在那裡進進出出。我很清楚我們不是「有了孩子」而是「養孩子」,我們想要孩子的理由和富人想要孩子的理由是一樣的,我們對於生育後代和其他所有事情的渴求是相同的。沒人喜歡窮人生養小孩,但他們對墮胎這件事的評定卻更加嚴厲。   除了方便的速食以外我們無法擁有其他許多的方便

了,尤其是當愛國者法案(譯者註:2001年911恐怖攻擊後,美國國會通過此法案,以防止恐怖主義為目的而擴張了美國警察機關的權限,其中包括擴大控制金融活動。)通過後,要弄到一個銀行帳戶是難上加難,而如果你沒有銀行帳戶,你就得花上大把時間去搞清楚哪邊可以把支票兌現及取得匯票以支付帳單。大多數汽車旅館現在都有「沒信用卡就沒房間住」的政策,曾有這麼一次,我身上帶著將近一千美金,在大雨中的舊金山繞了五個小時,就算我願意給五百塊的押金並把我的手機抵押在旅館櫃檯作為擔保,我還是沒辦法租到一個房間。   沒有人能好好的省察自己的沮喪。你們必須了解我們一直處於筋疲力盡,我們永遠看不到希望,我們永遠不會得到假期

,永遠。我們知道現在的貧困使我們永遠無法脫離貧困,這使我們沒有動力來改善我們自己的處境,因為我們看起來沒好得足以配上某些工作,所以我們乾脆不申請那些職位了,我有能力當一個優秀的法務秘書,但我已經被拒絕了不止一次,理由是我「不符合企業形象」,其實這句話就是換個好說法來陳述「窮光蛋,給我滾出去。」我的廚藝不錯,我可以好好的藏在廚房裡面烹調,但我的老闆決不會讓我當個侍者,因為我「不符合企業形象」,我長得不漂亮,我缺了牙,我的皮膚讓我看起來像是老在熬夜並靠B群、咖啡和尼古丁撐著,美貌是你負擔得起時才能得到的東西,當你夠漂亮時才能得到那些體面的工作時,嘗試這個是沒用的。   燒菜總是會引來蟑螂,沒人意

識到這個,我花了很多時間用牙籤刺穿蟑螂,並把蟑螂串留在牙籤上來嚇阻其他蟑螂繼續入侵。雖然這起不了作用,但還蠻有趣的。   「免費」只存在有錢人身上,我很高興我的學校裡面放了一整盆的保險套讓人取用,但事實上大多數窮人根本不會踏進大學校園裏面,我們不屬於那裡。你說診所?那真是太棒了,但我們不會去,因為去診所還要付掛號費。更何況診所裡的傢伙會告訴你,你需要的是專科醫生,欸你認真的嗎?不如這麼說吧,對窮人來說專科醫生就如同在火星那樣「唾手可得」!「價格低廉」和「浮動計算」對我來說像是「你得花的錢」,實際上根本於事無補!   我抽菸,香煙很貴,同時也是最棒的選擇,你看,我一直,一直是精疲力竭的,香煙

是一種很棒的興奮劑,當我累到連一步都走不了的時候,我只要哈一口就可以再多撐一個小時,當我被激怒被擊倒,當我無力再多完成一件事時,我抽菸,然後我會覺得好一點,就這麼一分鐘,這是我唯一擁有的放鬆方式,這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卻是我唯一可用的方式,我發現這可以讓我免於崩潰或爆發。   我做了很多拙劣的財務決定,但從長遠來看的話那根本沒差,我永遠都無法脫離貧困,我這星期就花這筆錢,跟我完全不花或只花一半又有什麼差別?犧牲並不表示會讓情況改善,把我拖進爛泥裡面的可不是我在溫蒂漢堡裡面花掉的五塊錢。現在我證明了我是個窮人,現在是,以後也永遠是,活在一個缺乏樂子的慘淡人生中、只為了有一天可以來一次大採購——

這是不值得的,從沒什麼巨大的喜悅降臨在我身上以讓我堅持下去。當你口袋裡還有點錢時,那些錢就會產生一股拉力去讓你過上一點你可以過上的好日子,因為不管你多麼有責任感,反正你三天內就會宣告破產,當你永遠都沒辦法有足夠的錢時,那點錢也就沒什麼意義了,我想很多情況都是如此。   貧窮使人前途黯淡並長期阻礙大腦思考,這就是為什麼你看到有人四個孩子有四個父親,而非同一個生父,你抓住任何一段能讓你活下去的關係,你不知道那個讓你感到值得的拉力有多強,那是為了活下去的必需品,甚至比食物更加基本,你走向那些曾經讓你感到愉快的人,儘管這樣的愉悅可能只有一小時,而那就是你僅能得到的選擇,你可能無法和他們長期相處,但這

一分鐘他們讓你覺得自己是個充滿力量而有用的人,所以一個月後發生什麼事都無關緊要了,我們對一個月內可能將發生的事情不感興趣,就如同對今天即將發生或上週發生的事情同樣不感興趣。這些通通不重要。我們不做長期的打算,是因為如果我們試著做了,最終也只會心碎,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抱持希望。當你發現那些你能得到的東西,接受那些就好了。   我不是在爭取同情,我只是試著從人性層面去解釋為什麼會有人做出讓旁觀者覺得很可怕的決定。這就是為什麼窮人的生活都是如此,這是防禦機制,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有不同的思考模式,這樣的思維對窮人當然是不利的,但是卻比較安全。就這樣了,我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們了解窮人的思維。  

 *********   當時我想,大概只會有幾個人讀我的文章吧,但如霹靂般,許多人開始分享這篇文章,有些人建議我把這篇文章提交上去,好放在我們常去的網站首頁上,這個做法並不罕見,所以我做了,接下來我所知道的事情是——這個世界已經天翻地覆,赫芬頓郵報(譯者註:一個美國主要的新聞網站及聚合部落格。)把我的文章放上頭版,福布斯也跟進,接著商業內幕(譯者註:一個美國的商業及娛樂新聞網站。)也刊登了這篇文章。   在那篇文章開始病毒性傳播後,我收到了很多電子郵件,那些人告訴我他們不贊同我的說法,他們應對貧窮時的做法跟我不一樣。這麼說是既公允也正確的,牢記這點吧,既不公允也不正確的是我收到的許多批評

,推論我是那類不道德的窮人,這些批評中有許多似乎集中在認為我事實上並非出生於貧困家庭,因為只有這樣的人才會發現她沒辦法租到房子,然而這邊我們有個術語來說明這樣的現象:向下流動(downward mobility)。這個社會現在有無家可歸的博士們及比那更多的中產階級在領取食物券,貧窮對許多人來說是現實情況,窮人比我們所願意承認的人數更多。   雖然總體而言,大多數的回應是一致的,我收到數以千計的電子郵件,許多人告訴我他們也有同感,他們了解我在試圖描述的是什麼,他們告訴我他們的故事——那些困擾他們的事情,以及他們是怎樣去應付他們的生活,不是只有我有這樣的感受,那些生活不是長鏡頭拍攝下的產物,窮人

常常談論這些事情,但沒人聽我們說,我們通常毫無機會來解釋我們的邏輯是什麼,你剛剛所閱讀的那篇原文,和這本書,都只想做一件事情:解釋。我盡力讓你們知道作為窮人是怎樣的一回事,而可以肯定的,這只是窮人生活的其中一個版本,窮人的數量是數以百萬計的,我們的生活經歷和反應就如同我們的性格和背景那樣多樣性。   跟多數窮人比起來我不算過得特別差,但事實上,這就是個重點,這樣的日子正是這個國家三分之一的人民在過的生活,我們用各自的方式來應付我們的生活,但我們做著差不多的工作,住在差不多的地方,有著相同的無力感,認為自己無法改善生活。相信我,那些激增的社會福利救濟名冊並不會讓我們比其他人還要快樂,沒有人想這

樣長大,並在收集食物券的同時夢想著從事兩份毫無意義的兼職工作,這只是因為對很多人來說沒有太多選擇可選了。   實際上,美國城市研究所發現,有一半的美國人在他們六十五歲以前的某些時間都會經歷貧窮,其中的大多數人(百分之七十五)會在短時間(四年)內脫離貧窮,但仍有百分之二十五的窮人沒法擺脫;這個研究還發現貧窮的時間越長,就很可能意味著你永遠無法擺脫貧窮的宿命。   大多數生活在底層的人,他們的生活是貧窮和比貧窮稍好些的循環——有時他們還算過得去,但有時又沉沒到水平線以下,這取決於這一年中他們找了怎樣的工作及他們的健康情況如何,但我可以很肯定的說,向下流動(downward mobility)就

宛如流沙一般,一旦貧窮抓住了你,你的選擇就會開始受限,這種情況會持續到貧窮終於完全吞沒你。   我之所以滑落到底層,是因為我的決定,再加上一些很糟的壞運氣所導致,而我認為這對多數人來說都是如此,往上爬升的路徑被鉛製的隔板封住,而中低收入階層和貧困階層間的隔板卻充斥著縫隙,而我們許多人就生活在那如同海綿一樣充滿孔隙的隔層中。   我落入貧窮的過程非常普通:我在十六歲那年為了上大學而離家,我表現得像是你期望一個青少年能有的舉止那樣好,而十幾年來我和我的家人關係疏遠;當我發現大學除了讓我拿出貸款以外沒有什麼好處時,我退學了,因為我沒有上大學的條件;我找了工作,不是因為那是個明智的決定,而是因為那

份工作是我能有的第一個機會。   我需要繳醫療費,我已經失業一陣子了,一個酗酒的司機毀了我的車,我所擁有的一切都在這場災難中被摧毀了。   所以,貧窮是我們所有人的潛在結果,而非取決於先天或後天,原本窮還是不窮。   這是個巨大的社會問題,而我們才剛開始搞清楚技術革命和全球化大大增加了不平等,我們不能因為這些事情指責一般市民,同樣也不能因此而責怪特定企業——這是我們集體的決定。   大環境的變化部份是因為糟糕的政策決定,部分是因為沒有人預見的某些因素。要求一個特定的企業做得更好,就如同要求一個特定的窮人更節約生活——儘管正確而有益,但實際上要執行卻並不容易。多數的企業就如同多數的人一樣

,都不是那頂尖的百分之一,他們無法主導市場的方向,而是因為市場而隨波逐流,更何況任何有錢的混蛋都可以去買下並經營一間公司,他們並沒有聰明到在人力資本上做長期投資。   我不反對資本主義,即使我歷經挫敗,而多數美國人(包括窮人在內)也並不反對資本主義,我們欣賞「任何人都可能成功」這個主意。我反對的是那種吞掉一大堆公民的生活,然後不管他們多努力都要求他們離開的資本主義。如果我們能認同窮人們做了那些必要的苦差使,而做那些粗重活也是有尊嚴的,我們就可以把工作變得快活一些。   換句話說,我不是說沒有人該去刷洗這邊的廁所,我想表達的是,與其老是覺得掃除廁所的工作讓人作嘔,不如去感謝那些清掃廁所的人,

因為如果沒有那些人,那麼你就得自己去做那些討厭的工作。   我寫這本書的時候會小心的掩去那些足以辨識相關人員的詳細資訊,大多數跟我共事的人早已轉換職務,現在在其他地方工作,然而為了以防萬一,我會變更地點、個人資訊和姓名,以保護當事人的個人隱私。包括我自己在內,沒人會想到我居然會寫一本書。   在此我說明一下本書中某些詞彙的定義,這些是我自己下的定義,但我在此預先告訴你這些詞彙所代表的意義。貧窮(Poverty)就是當兩角五分對你來說都是他媽的奇蹟時;窮(Poor)就是當一美元就是個奇蹟的時候;破產(Broke)則意指五塊錢就是個奇蹟;工人階級(Working class)就是你快破產了但還

有地方住,不至於一文不名;中產階級(Middle class)就是還能擁有一些小玩物並住在一個好地方——我說的「好」,並不是指別緻,我是指你買得起自己的家具而不用去租它們,雖然你還是擔心帳單,但你不至於無家可歸;而有錢(Rich)就是比前面講的那些都好的狀況。   這本書並不面面俱到,但它集合了我試圖重返原本生活的部分情感和經歷,其中有些不合邏輯,有些違背常理,還有些互相矛盾,但那是因為我是個普通人類,而我們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當然我也有我沒經歷過的事情,這本書並非要試圖提出那些跟我不一樣的人是如何在很多方面中比我更弱勢的情況,去經歷我能想到的每一個實境。(除非你跟賽馬一樣被眼罩限制了

周邊視線,不然這應該是顯而易見的。)我想陳述我的感受,像我這樣的人——相對來說算是年輕的、被視為白種人、天生善於交際、聰明而擅於辭令、受過良好教育而愛好學習、有辦法反覆舉起五十磅重的物品——但許多時候,即使我擁有這些,我仍然看不到希望。我完全無法想像那些比我遭受更多歧視、或是成長過程中不像我幸運擁有這些基本技能的人,他們的生活到底會有多麼艱辛。請你們也記住這點。   最後我想明確的告訴你們:我並沒有花時間在本書中談論那些我生命中的美好事物,像是我的愛情、我的興趣、我的朋友,儘管我擁有這些,因為——再一次強調——我是個人類。這些事所有人都會擁有的,但你們現在感興趣的是窮人獨有的東西,以及我們這

些窮人如何去應對。我會把重點放在我的生活中時常遭致批評的部分,並解釋當我遭遇那些事情時我的行動方式,我將在此告訴你,那個當下的我為什麼那麼做。   所以現在就跟我一起來看看貧窮對於生活各個層面的衝擊,以及其他人是怎樣來看待窮人的:關於我們的職業道德(或缺乏職業道德);我們的性生活(這方面絕對是太多了);我們應對生活的方式(沒規矩的窮人);我們的保健方式(我知道你仍然無法相信我居然抽煙)等等,跟我一起來吧,這並不都是輕鬆愉快的,但也許在過程中,你可以知道你的美國人同胞有怎樣的生活歷程。而且說真的,我希望你能從中學到一些跟自身有關的事情,也許你會開始有些不同的想法。   現在,我們開始這本書吧

,感謝你願意抱著開放的態度。如果你已經讀到了這裡(我在文中植入一些不敬語言作為測試,以確保你還能讀到這裏。),你可能就能明白我想做的是什麼。 8貧窮,真是他媽的很貴!我曾經弄丟過一部卡車,損失超過幾百美元。因為車子被拖吊,我打電話給拖吊公司,對方說,我得付幾百美元拖吊費。我當時並沒有這筆錢,於是我告訴他們,等我下次領到錢,再打電話給他們。那幾天,我坐立難安,不勝其擾。那陣子剛好是雨季,但我只能走路上班,在我想像的計步器上,至少每天增加了六英里的步行距離。車子被拖吊都是我的錯,真的,我對自己氣了好久。最後終於捱到發薪日,我回頭去要車子,他們卻告訴我,現在我欠他們超過一千美元,這幾乎是我薪水的三

倍。因為他們每一天都要再收幾百元保管費。我跟他們解釋,我身上根本沒有這些錢,但就是行不通。他們說,不管我要花多少時間才能把車子領回,我還有幾個月可以籌錢,包括保管費,否則他們就會直接賣掉。得到的錢,扣掉我欠的金額之後,他們就會給我。當時我有兩份工作,都是兼差性質,沒有一個工作一天可以賺到一百美元,更不要說兩百美元。我最後丟了工作,我先生也是。因為我們從甲地到乙地的時間不夠快,所以工作會遲到,不是汗流浹背就是全身溼透,而且次數太多了。由於失去工作,我們最後也丟了公寓。奇怪的是,真正讓我覺得是危機的事,就是來自有錢人惹人厭的嘴臉。任何事都可能會讓你失去公寓,因為只要發生任何非預期的問題,就會把簡單

的事情變得很複雜,事實上也通常是這樣。有一次,我室友得了很嚴重的流感,但我們懷疑可能是更嚴重的病,因為她拖很久都不見好轉,最後她丟了工作,但我也沒有能力幫她付房租,所以我也因此丟了我的公寓。有一次是因為我車子壞了,又丟了工作。有一次是因為公司要減少未來幾個月的薪資開銷,我被要求放一星期的無薪假。有一次是因為我的冰箱壞了,但房東又不願意修理,我就搬走了。另外有一次也很類似,我們住在一間含水電的公寓,但房東沒付瓦斯費超過一星期,我們因此被迫要洗冷水澡,而且也沒有暖氣。這就是我們頻繁搬家的原因。這樣的事,層出不窮。

雪山隧道流量及溫升效應研究

為了解決假日拖吊時間的問題,作者彭若帆 這樣論述:

公路交通的運輸對國家及臺灣的政經發展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國道5號為臺灣第一條貫穿雪山山脈之高速公路,帶動並開發蘭陽平原產業及觀光資源,短程促進宜蘭與臺北都會區同步發展,長期促成東部區域之健全發展,成為環島高速公路網不可缺少的一環。隧道為公路基本組成的一部份,克服地形、高差與地質障礙,縮短兩地路程且對減少土地過度開發及生態環境保護有一定的貢獻,也因路線平順減少行車時間節約燃油,並避免因天候及地震所引起山區公路落石、坍方造成的危害及不便,在行車安全方面也較有保障。近年來基於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及機具精進,隧道長度也愈建愈長,因而突顯出營運管理之重要性,隧道管理單位則多了更多需要面對的挑戰與即時要解決

的問題。台灣位於亞熱帶,夏季雪山隧道內局部區域溫度已有超過40℃紀錄,就已成用路人質疑及傳播媒體焦點,故雪山隧道的車輛流量與溫升之間關係,頗值得重視。本研究透過隧道內的車輛偵測器及溫濕度計所收集歷史紀錄,經彙整、研究及分析,其結果與筆者歷經三年多管理雪山隧道經驗法則驗證並做成結論與建議,可供管理單位藉事前規劃及透過設備加強管理,而對事件整體的預防、演變、追蹤與處理有所應變,並消弭災害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