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行科技大學招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健行科技大學招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稅素芃寫的 三好,成就孩子好素養: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健行科技大學大學部一年級註冊率 - University TW也說明:健行科技大學 大學部一年級註冊率2020學年. 招生名額, 保留人數, 註冊人數, 註冊率. 1821人, 0人, 1189人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 蔡金田所指導 施皇羽的 高等教育顧客導向行銷策略指標建構與實證分析之研究 (2016),提出健行科技大學招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行銷策略、指標建構、高等教育、德懷術、實證分析。

最後網站健行學校財團法人健行科技大學則補充:健行學校財團法人健行科技大學是位於320312 桃園市中壢區健行路229號的健行科技大學,科技大學,桃園科技大學,電競學校,進修部四技,科大首選,四技推薦,二技推薦店家,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健行科技大學招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三好,成就孩子好素養: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為了解決健行科技大學招生的問題,作者稅素芃 這樣論述:

老師、家長、學生攜手努力「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啟迪孩子向善向上的品格力   星雲大師「三好運動」推廣至校園的精采紀錄,   是教育現場所有老師的三好寶典。   做了,改變就來了!   星雲大師終身投入教育、關心教育,他將自己寫書所得,以及「一筆字」墨寶的善款捐出,於二○○八年成立「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並於二○一一年五月開始「三好校園實踐學校」選拔與獎勵,將三好運動推廣至校園中,期望學校啟迪學生向善向上的「品格力」。   「三好校園實踐學校」迄今已舉行十二屆,自推動以來,發掘人師典範,激勵正向價值,滴水穿石,漸成為改變社會的力量,為校園的品德教育注入活水,三好習慣更內化

為孩子一生的素養力。   如今已有一千多所學校響應參加(獲選學校一千多校次,不重複學校數為五百多),本書採訪十七所三好學校(包括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將這些學校實踐「三好運動」後所推動的好事、帶來的良善轉變、學生所受到的潛移默化記錄下來。期待更多人看到這些美好的故事,讓人人都能行三好,社會更和諧。   【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 什麼是做好事呢?   修橋鋪路是好事,施茶施水是好事,垃圾你丟我撿、助弱扶危……都是好事。   § 什麼是說好話呢?   凡是給他人歡喜、讚美是好話,給他人鼓勵、加油是好話,給他人指導、教育是好話,以鼓勵代替責備,以愛語代替指責都是好話。  

 § 什麼是存好心呢?   我們的心每天都在天堂、地獄裡來回,如果把心存放在天堂裡、好念裡,那就是好心了。   ──星雲大師   ◎中國的聖賢、所謂的君子,因為他們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而美名流傳,因此我們今日也要發願做好人,實踐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帶動社會善美的風氣。──星雲大師│佛光山開山   ◎「三好」運動有效發揮匡正社會風氣,淨化人心,並為校園的品德注入活水,實踐人生的真善美,從人間佛教的推動裡,實踐三好意涵,帶動社會共同參與這一場寧靜的革命。──心保和尚│佛光山寺宗長   ◎人人行三好、社會更美好。從自身做起,將個別的光點,匯聚成整體社會的光彩,可望成就臺灣共好的未來。──

楊朝祥│三好校園實踐學校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暨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總校長   ◎三好校園的推動,校長、老師是靈魂人物,他們以身作則,感動學生,從而使學生的三好行為自然出現。──洪蘭│中原大學、臺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講座教授   ◎三好運動不只對家庭、對學校、對社會很重要,也對於科技將取代人類工作的當下,對於消弭仇恨對立至關重要,尤其以正向的同理心及真實行為面對人類彼此,讓三好概念,成為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思維方式。──嚴長壽│公益平臺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大師的一生:改革了佛教,改善了人心,改變了世界。這本書討論大師的「三好」,正是一個人人可以學習得益的範例。──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

辦人  

高等教育顧客導向行銷策略指標建構與實證分析之研究

為了解決健行科技大學招生的問題,作者施皇羽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建構高等教育顧客導向行銷策略指標,並依據建構之指標進行實證調查分析,以探討學生對高等教育顧客導向行銷策略指標之現況。首先,藉由國內外相關文獻及實務工作者訪談整理歸納,探究行銷策略內涵,進而初步建構出高等教育顧客導向行銷策略指標。其次,透過三次德懷術專家意見調查,確立出高等教育顧客導向行銷策略指標架構。第三,根據指標架構編製預試問卷進行信度與效度分析,確認問卷內容具有適切的信效度。最後,依本研究形成之正式問卷,從105學年度臺灣地區126所大學中,先以立意取樣選擇公立大學、私立大學、公立科大及私立科大四類型大學,再以隨機抽樣方式抽取每一類型學校各120位大一學生,於2016年9月7日

起共寄出480份,至2016年10月28日止,共回收問卷467份,有效問卷計404份,問卷回收率97.29%,可用率84.16%,並以描述性統計、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進行統計分析,藉以瞭解當前高等教育顧客導向行銷策略之現況。本研究主要結論如下:一、透過三次德懷術分析,確立出高等教育顧客導向行銷策略指標架構為二個層面(外部行銷、互動行銷)、九個向度(產品策略、價格成本策略、推廣策略、形象定位策略、實體策略、人員策略、通路便利性策略、顧客需求策略及溝通策略)與五十二個指標項目。二、高等教育顧客導向行銷策略的重要性排序,依序為顧客需求 > 形象定位 > 實體 > 產品

> 通路便利性 > 溝通 > 價格成本 > 人員 > 推廣。三、在差異分析中,發現不同大學類別的學生在高等教育顧客導向行銷策略的感受上有顯著差異,但不同性別、不同升學方式、不同畢業學校類別以及不同畢業學校所在地的學生對於高等教育顧客導向行銷策略並無顯著差異存在。四、高等教育顧客導向行銷策略之九個向度,彼此間均達顯著正相關,其相關係數從 .605 到 .819。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如下:一、對當前高等教育顧客導向行銷策略規劃之建議(一)整體而言,九個向度在五點量表的平均數介於3.80至3.89之間,其中實體策略向度最符合學生的感受,而形象定位策略向度對學生的感受而言最弱;亦即未來高等教育機構

除了要在實體策略上繼續推持之外,若能在形象定位策略上深入著墨,應可建立與其它學校間的差異性行銷策略。(二)在外部行銷的五個策略向度中,學生選校考量因素感受,形象定位策略的得分明顯的低於實體策略和推廣策略,但參照學生對行銷策略向度重要性排序,形象定位策略是高於實體策略與推廣策略,因此,學校應該針對形象定位策略再多加努力。(三)互動行銷的四個策略向度中,學生選校考量因素感受並無明顯的差異存在,但參照學生對行銷策略向度重要性排序,顧客需求策略被列為首要,因此,學校在互動行銷的四個向度中,應該多加強顧客需求的行銷策略。二、針對公立大學(一) 應該針對形象定位策略予以加強,以符合學生的需求。(二)

未來公立大學應就「價格成本策略」、「推廣策略」、「通路便利性策略」、「顧客需求策略」及「溝通策略」五個向度進行更完整的行銷策略規畫,以利學生選校時的考量因素。三、針對私立大學(一) 未來要針對顧客需求行銷策略加以強化,以符應學生需求。(二) 在規畫學校行銷策略時,應再加強「產品策略」、「價格成本策略」、「推廣策略」、「通路便利性策略」、「顧客需求策略」及「溝通策略」這六大向度,以加大與公立大學和公立科大的差異性。四、針對公立科大(一) 未來要針對顧客需求行銷策略加以強化,以符應學生需求。(二) 在規畫學校行銷策略時,應針對「產品策略」此一向度加強行銷策略的規畫,以避免與私立大學間的顯著

差異。五、針對私立科大(一) 未來要針對顧客需求行銷策略加以強化,以符應學生需求。(二) 在規畫學校行銷策略時,對於「價格成本策略」應予以加強,以避免與公立科大間的顯著差異。六、對後續研究之建議(一)研究工具應隨著教育趨勢適時彈性調整指標內涵。(二)可針對單一類型的大學進行調查,探討不同系所學生對於高等教育顧客導向行銷策略的感受進行比較(三)可進一步進行學生選填志願與高等教育顧客導向行銷策略之影響調查,探討高等教育顧客導向行銷策略對於學生選校意願調查是否會產生影響。(四)可採行不同指標建構方法相互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