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矮書櫃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兒童矮書櫃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伊藍・布萊曼寫的 公主也會放屁 和曹文軒的 瘋狗浪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兒童書櫃/書架|人氣推薦實用、多材質尺寸、客製化也說明:... 矮凳寶寶踩腳凳 · 無意家居. NT$ 1,249. 你想找的兒童書櫃/書架推薦. Pinkoi 嚴選各式質感兒童書櫃/書架,最新兒童書櫃/書架每日新上架,提供多種材質、款式的靈感選擇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米奇巴克 和長江少年兒童所出版 。

國立嘉義大學 教育科技研究所 林菁所指導 黃鈺雯的 國小教學資源中心空間使用及規劃之用後評估研究─以嘉義市一所學校為例 (2003),提出兒童矮書櫃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學校教學資源中心、用後評估、空間規劃、空間使用。

最後網站兒童書櫃|兒童家具|hoi! 好好生活則補充:陪伴孩子的成長時光,俏皮可愛貓咪系列衣櫃床架書桌,配合孩子快速成長安全實木巧克力升降書桌,適時調整高度保護孩子健康,100%實木環保無異味.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兒童矮書櫃,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公主也會放屁

為了解決兒童矮書櫃的問題,作者伊藍・布萊曼 這樣論述:

  巴西知名童書作家伊藍・布萊曼,   法國最受歡迎的繪本畫家瑪嘉莉‧呂榭,   聯手打造爆笑新童話!   告訴你全世界知名公主最難以啟齒的秘密,   包括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美人魚…   獻給吃太多巧克力、肥肉和起司的小孩,   小心!這些食物會讓你的腸胃鬧脾氣喔!   蘿拉一放學回到家,就急著跑去問爸爸:「爸爸,公主也會放屁嗎?」   原來,今天在蘿拉班上,   大家為了「公主到底會不會放屁」吵成一團。   有個男生說,灰姑娘其實很會放屁,   女孩們都覺得不可能,因為公主是不會放屁的……   「當然會!」爸爸肯定的說。   因為蘿拉爸爸的書櫃裡有一本非常古老的書,   書裡寫了世

界上所有公主最難以啟齒的祕密,   包括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美人魚,   其中有一篇是關於「公主的腸胃和脹氣問題」……   原來,小矮人最喜歡吃肥豬肉、炖白菜和各種口味的乳酪,   這些食物讓白雪公主的腸胃脹氣,還會不停的放屁…   你以為白雪公主為什麼會昏倒?   其實,並不是吃了壞皇后的毒蘋果…   噓!千萬別把這個祕密說出來!   *適讀年齡(童書):3-6歲親子共讀,7歲以上獨立閱讀 讀者迴響   ◎一看到封面就覺得驚喜,這本書的書名讓人覺得好有趣!我不禁想像…公主放的屁會不會飄著亮粉、帶有玫瑰花香呢?結果並不是!證據就是白雪公主也受不了自己的屁味,所以才會昏倒!幸好,王子剛好

重感冒沒聞到,才可以把公主親醒。   這本書打破了公主應該要完美無瑕的劇本,公主就跟所有人一樣,她們的身體也會消化食物,也會因為不良的飲食習慣而脹氣。插畫家在書中各處藏了公主的娃娃和畫像,還有許多驚喜的漂亮小裝飾,讀者還可以睜大眼睛,仔細找出每一頁圖畫裡的放屁小矮人!非常精采有趣。──法國讀者22點05分女士   ◎許多小女孩都喜歡公主或想當公主或把公主當偶像,而這本繪本,配上有趣的插畫,給了我們另外一個童話故事的面向,公主也是個普通人啊!但是,博學的蘿拉爸爸,最後也沒讓女兒心碎,爸爸說:就算她們會放屁,她們還是很完美的公主喔!啊,小女孩的公主夢啊!   我特別喜歡繪本中蘿拉家的場景,舒

服又充滿文藝氣質,繪者還幫大家準備了一個小挑戰!每一頁畫中都有隱藏一個小矮人的蹤影,要不要一起找找看呢?推薦給4歲以上的孩子共讀!──下一頁‧翻轉繪本  

兒童矮書櫃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兒童房 #親子房 #iloom傢俱開想

((茜茜報好康))
【韓國iloom全系列 幼兒傢俱。桌。椅~茜茜獨家優惠團】即將開團囉!
🔸團購優惠單:將會公布在茜茜FB粉絲團、社團、Line@
🔸心得文:https://ababa.tw/fSSWn/yt
🔸影片實拍分享:就是此影片

請先加入社團『茜茜揪團瘋好物』&茜茜的Line,才能搶先拿到團購優惠單
💜茜茜的私密社團『茜茜揪團瘋好物』:https://ababa.tw/cUbzA/yt200927
💜茜茜的Line@:https://ababa.tw/1fifW/yt200927 或搜尋Line ID: @ababa (前面一定要加@)
新同學加入後記得要填問卷+勾選團購通知,
老朋友記得要勾選團購通知,開團才會收到通知喔!

💜追蹤FB粉絲團『茜茜育兒生活好好玩』:https://ababa.tw/YnJuI/yt200927
💜追蹤IG帳號 chienchien99 | https://ababa.tw/Cg54c/yt200927

/

按照現在的頻率,茜茜每兩年生一個,考量到即將要出生的三寶,一家五口要睡一間房,可能會有點擠,也趁著屁寶已經四歲,再過2年就要讀小學了,就決定要幫他佈置一個屬於自己的房間❗️

看了各種傢俱,因為空間小,又希望風格統一,最後決定訂購全套的iloom傢俱,選擇了可愛的「雙層床」,除了讓屁寶可以睡在上層,下層可以當成遊戲空間運用以外,也可以當做陪睡床,讓寶寶有安全感,而一旁的書櫃也都是iloom傢俱的,除了專為小孩設計的不夾手展示書櫃以外,矮櫃收納組,也讓寶寶可以坐在窗邊閱讀,而小巧的幸運草桌,除了有貼心的防撞設計以外,造型也好看,再挑選兩張雙寶自己選的椅子,剩下就是看房間的規劃運用添購適合的配置了❗️

除了嬰兒房的佈置,當初怕屁寶不適應自己睡,所以又添購了一張「孩記得」的嬰兒床當作備案,讓主臥變成『2張嬰兒床併1張大人床』,三寶和秦秦睡嬰兒床,屁寶就跟我們睡大床,這樣一來,一家五口一起睡也沒問題,如果沒有兒童房的爸媽,也可以參考這樣的方式❗️

#如何讓寶寶習慣自己睡覺呢
#沒有兒童房該怎麼規劃臥室

-

茜茜會持續的拍攝Vlog更新自己的懷孕資訊,也會告訴大家身為準三寶媽的茜,有什麼值得分享給大家的懷孕經驗與注意事項。請大家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幫我衝一下訂閱數,讓茜茜更有動力分享更多!

如果喜歡茜茜家的影片也記得按下『訂閱』開啟『小鈴鐺』喔!
喔!對了!記得追蹤instagram和Facebook喔!

#買房 #租房 #家庭生活 #兒童房佈置 #風格規劃 #設計 #親子房 #iloom #親子傢俱

----------------------------------------

■ 茜茜家影片 持續更新■

【懷孕的茜EP.1】懷孕初期產檢|八週聽見寶寶的心跳聲
這裏看:https://ababa.tw/a7zkz/yt200926

【懷孕的茜EP.2】懷孕初期8種症狀|3款孕期必備APP分享
這裏看:https://ababa.tw/sO9rI/yt200926

【懷孕的茜EP.3】禾馨產檢費用分享|頸部透明帶|超音波照保存
這裏看:https://ababa.tw/PX5gB/yt200926

【懷孕的茜EP.4】懷孕初期緩解孕吐五種方法|茜茜舒緩孕吐的小撇步
這裏看:https://ababa.tw/k7L2f/yt200926

【懷孕的茜EP.5】寶寶性別公布|禾馨產檢日常
這裏看:https://ababa.tw/Lw5q6/yt200926

【懷孕的茜EP.6】懷孕這樣買,3種好物救腰酸|孕婦哺乳兩用枕、托腹帶、妊娠護膚油
這裏看:https://ababa.tw/sHTE4/yt200926

【懷孕的茜EP.7】孕婦穿搭|春夏必備單品|輕量涼感內衣、孕婦洋裝、超舒適居家服、輕薄哺乳衣
這裏看:https://ababa.tw/5z1C5/yt200926

【懷孕的茜EP.8】跟肚子中的寶寶見面|高層次超音波
這裏看:https://ababa.tw/F5y9C/yt200926

【懷孕的茜EP.9】10大不後悔育兒好物|育嬰必備神物
這裏看:https://ababa.tw/oQOww/yt200926

【懷孕的茜EP.10】天使之音胎音器|在家也能聽見寶寶的心跳聲
這裏看:https://ababa.tw/WcGHs/yt200926

【懷孕的茜EP.11】待產包必備清單|準3寶媽經驗分享
這裏看:https://ababa.tw/lX7HN/yt200926

【茜茜與人夫謙EP.1】開箱!Gogoro 3 Delight優缺點坦白說|告別18年的小奔騰|男人的浪漫
這裏看:https://ababa.tw/2apPH/yt200926

【茜茜與人夫謙EP.2】改造老公成為日系型男|你家也有一個邋遢的男人嗎?
這裏看:https://ababa.tw/TcesI/yt200926

【茜茜與人夫謙EP.3】帶老公體驗生產|痛到懷疑人生|絕對要把老公都騙去
這裏看:https://ababa.tw/TtKzU/yt200926

【茜茜與人夫謙EP.4】開箱Xpark|朝聖全台最美水族館|日本橫濱八景島水族館台灣分館
這裏看:https://ababa.tw/I52qt/yt200926

【茜茜與人夫謙EP.5】新莊最新景點「宏匯廣場」到底好不好逛?
這裏看:https://ababa.tw/fTNQy/yt200926

【茜茜與人夫謙EP.6】米其林 NARA Thai Cuisine 泰式料理|新莊宏匯廣場店
這裏看:https://ababa.tw/U3KaP/yt200926

【茜茜與人夫謙EP.7】兒童房的佈置|生了三寶該如何規劃房間|iloom傢俱開箱
這裏看:https://ababa.tw/b0VBj/yt200926

-

■ 這裡可以找到茜茜一家■

茜茜的心血結晶|每一篇文都認真用心
官方Web ▶️ https://ababa.tw/iTd0F/yt4

茜茜的大本營|分享給妳親子生活中各種所需
FB ▶️ https://ababa.tw/YnJuI/yt4

窺探茜茜家的日常生活|最真實的呈現
IG ▶️ https://ababa.tw/Cg54c/yt4

無所不在的茜茜|跟你一對一談天說地的好地方
LINE@ ▶️ https://ababa.tw/1fifW/yt4

茜茜揪團瘋好物|生活&育兒好物獨家團購優惠都在這
FB社團 ▶️ https://ababa.tw/cUbzA/yt4

茜茜的ababa星球|就算長大也要跟孩子一樣有個秘密基地
FB社團 ▶️ https://ababa.tw/dZt8w/yt4

茜茜的工作信箱|關於各種合作邀約歡迎來信
信箱 ▶️ [email protected]

國小教學資源中心空間使用及規劃之用後評估研究─以嘉義市一所學校為例

為了解決兒童矮書櫃的問題,作者黃鈺雯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以「使用者」的觀點,探討嘉義市星星國小教學資源中心管理人員、教師和學生使用教學資源中心的情形與其對空間的滿意度和看法,並針對空間規劃提出建議,以作為未來研究者及教育行政人員之參考。研究時間約四個月,資料蒐集的方法包括問卷調查法、觀察紀錄法、訪談法與文件內容分析法。 本研究主要的結果與發現如下: 一、使用者拿取資料的習慣,多為拿取在其視線範圍內的資料,位於書櫃較高層的書籍較少被使用者翻閱,因此應將書籍放在使用者視線範圍內,以提高資料的使用率。 二、使用者的閱讀行為多產生於書櫃旁,因此安排閱覽桌椅時,可考慮根據使用者習慣來規劃

,如交叉設置閱覽桌椅與書櫃。 三、使用者坐在窗台上和書櫃底層的閱讀習慣值得管理人員特別注意其安全性。 四、使用者對學校教學資源中心地點的滿意度分歧,但均認為應設置於全校師生活動的中心點,才能夠方便使用者使用,且建議設置時,可設置於使用者經常經過的地點,其利用情形會更佳。 五、設置電器設施的區域,如出納服務區、電腦檢索區與視聽區等,均應預先規劃線路,避免區域內線路雜亂而影響美觀。 六、約有五成的教師與學生對於電腦檢索區的位置感到滿意,也有近六成的管理者認為此區的位置方便管理者監督。由於電腦檢索區的電腦設備性能不穩,使

用者希望能夠改善電腦的穩定性與增加電腦數量,以符合使用者使用。 七、教學資源中心於購買書櫃時,需考量書櫃的載重量,避免因書籍過重而導致書櫃層板彎曲。 八、展示區應多展示書籍封面,才能提高書籍的借閱率與使用率。並增加展示區於教學資源中心內書的數量,加強展示區的內容類型。 九、使用者多認為教師資源區具有隱密性,可保有教師使用時的隱私權。但由於教師利用教材製作區的需求不高,其存在價值則需再評估。 十、使用者多感覺教學資源中心各區域具有明亮感、方便與寬敞。 十一、有七成的中低年級學生喜歡教學資源中心的佈

置,但部份使用者建議可依主題的方式來佈置教學資源中心,並貼近學童的年齡。 十二、指標上的文字應配有注音符號,方便不同年齡層的學童閱讀。且應於書櫃上增設書籍類號的指標,方便管理人員書籍上架與使用者尋找資料。 最後,研究者針對學校教學資源中心及未來研究等方面,提出若干具體的建議。

瘋狗浪

為了解決兒童矮書櫃的問題,作者曹文軒 這樣論述:

本書是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的最長篇小說,也是作者首部以狗為題材的作品。故事發生在北方的一個海邊漁村,小女孩船花收養了一條白色的小母狗,取名沫沫。船花待沫沫如同家人,吃飯睡覺都跟它一起。沫沫對船花也忠心耿耿,保護著船花不受村裡孩子的欺負。一次偶然,沫沫誤入一片樹林,被盤踞在此的一群流浪狗圍困。被瘋狗浪卷上岸邊的大公狗黑風,幫助沫沫擺脫了群狗的糾纏,自己卻因此身受重傷。沫沫將黑風帶回家,細心照料。 船花一家雖然生活拮据,還是接受了黑風。但流浪狗的首領狼臉一直耿耿於懷,通過陰險的離間計,使得黑風被趕出家門。而沫沫毅然選擇了跟黑風一起出走。它們困守荒山,頑強地與群狗周旋,在一起度過了一段艱苦又甜蜜的時

光,沫沫也幸福地當了母親。而狼臉一直帶領群狗圍困在山下。為了將沫沫和孩子們送回船花身邊,黑風勇敢地犧牲了自己。當沫沫帶著孩子回到村子里時,卻發現船花已經重新養了一條白色的狗。傷心和絕望之下,沫沫帶著孩子走進樹林,加入了流浪狗的隊伍。 曹文軒,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主要作品有《埋在雪下的小屋》《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天瓢》《紅瓦》《根鳥》《細米》《青銅葵花》《大王書》《我的兒子皮卡》《丁丁》《火印》《蜻蜓眼》等,另有繪本《飛翔的鳥窩》《羽毛》《柏林上空的傘》等二十余種。 《紅瓦》《草房子》《青銅葵花》等被譯為英、法、德、希臘、日、韓、瑞典、丹麥、葡萄

牙等文字。曾獲全國兒童文學獎、宋慶齡文學獎、冰心文學大獎、國家圖書獎、金雞獎佳編劇獎、中國電影華表獎、德黑蘭國際電影節金蝴蝶獎等重要獎項四十余種。2016年獲得國際安徒生獎,是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作家。 一 流浪狗的王國 二 黑風 三 沫沫 四 收留 五 羊圈裡的秘密 六 黃毛三根 七 沙丘上的狼臉 八 陷害 九 光禿禿的小山 十 它像一個王者 十一 風整整吼了一夜 十二 偷竊 十三 魔鬼都要繞著走 十四 黑白花 十五 被劫走的花花 十六 別了,船花 文學:另一種造屋 我為什麼要——或者說我為什麼喜歡寫作?寫作時,我感受到的狀態,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我

一直在試圖進行描述。但各種描述,都難以令我滿意。後來,有一天,我終於找到了一個確切的、理想的表達:寫作便是建造房屋。 是的,我之所以寫作,是因為它滿足了我造屋的欲望,滿足了我接受屋子的庇蔭而享受幸福和愉悅的欲求。 我在寫作,無休止地寫作:我在造屋,無休止地在造屋。 當我對此“勞作”細究,進行無窮追問時,我發現,其實每個人都有造屋的情結,區別也就是造屋的方式不一樣罷了——我是在用文字造屋:造屋情結與生俱來,而此情結又來自於人類最古老的欲望。 記得小時候在田野上或在河邊玩耍,常常會在一棵大樹下,用泥巴、樹枝和野草做一座小屋。有時,幾個孩子一起做,忙忙碌碌,很像一個人家真的蓋房子,有泥瓦工、

木工,還有聽使喚的雜工。一邊蓋,一遍想像著這個屋子的用場。不是一個空屋,裡面還會放上床、桌子、書櫃等家什。誰誰誰睡在哪張床上,誰誰誰坐在桌子的哪一邊,不停地說著。一座屋子裡,有很多空間分割,各有各的功能。有時好商量,有時還會發生爭執,最嚴重的是,可能有一個霸道的孩子因為自己的願望未能得到滿足,惱了,突然一腳踩爛了馬上就要竣工了的屋子。 每逢這樣的情況,其他孩子也許不理那個孩子了,還罵他幾句很難聽的,也許還會有一場激烈的打鬥,直打得鼻青臉腫“哇哇”地哭。無論哪一方,都覺得事情很重大,仿佛那真是一座實實在在的屋子。無論是希望屋子好好地保留在樹下的,還是肆意要毀壞屋子的,完全把這件事看成了大事。當

然,很多時候是非常美好的情景。屋子蓋起來了,大家在嘴裡發出“劈裡啪啦”一陣響,表示這是在放慶賀的爆竹。然後,就坐在或跪在小屋前,靜靜地看著它。終於要離去了,孩子們會走幾步就回頭看一眼,很依依不捨的樣子。回到家,還會不時地惦記著它,有時就有一個孩子在過了一陣子後,又跑回來看看,仿佛一個人離開了他的家,到外面的世界去流浪了一些時候,現在又回來了,回到了他的屋子、他的家的面前。 我更喜歡獨自一人蓋屋子。 那時,我既是設計師,又是泥瓦工、木匠和聽使喚的雜工。我對我發佈命令:“搬磚去!”於是,我答應了一聲:“哎!”就搬磚去——哪裡有什麼磚,只是虛擬的一個空空的動作,一邊忙碌一邊不住地在嘴裡說著:“這

裡是門!”“窗子要開得大大的!”“這個房間是爸爸媽媽的,這個呢——小的,不,大的,是我的!我要睡一個大大的房間!窗子外面是一條大河!”……那時的田野上,也許就我一個人。那時,也許四周是滾滾的金色的麥浪,也許四周是正在揚花的一望無際的稻子。我很投入,很專注,除了這屋子,就什麼也感覺不到了。那時,也許太陽正高高地懸掛在我的頭上,也許很快落進西方大水盡頭的蘆葦叢中了——它很大很大,比掛在天空中央的太陽大好幾倍。終於,那屋子落成了。那時,也許有一支野鴨的隊伍從天空飛過,也許,天空光溜溜的,什麼也沒有,就是一派純粹的藍。我盤腿坐在我的屋子跟前,靜靜地看著它。那是我的作品,沒有任何人參與的作品。我欣賞著它

,這種欣賞與米開朗基羅完成教堂穹頂上一幅流芳百世的作品之後的欣賞,其實並無兩樣。 可惜的是,那時我還根本不知道這個義大利人——這個受雇於別人而作畫的人,每完成一件作品,總會悄悄地在他的作品的一個不太會引起別人注意的地方,留下自己的名字。早知道這一點,我也會在我的屋子的牆上寫上我的名字的。屋子,作品,偉大的作品,我完成的。此後,一連許多天,我都會不住地惦記著我的屋子,我的作品。我會常常去看它。說來也奇怪,那屋子是建在一條田埂上的,那田埂上會有去田間勞作的人不時地走過,但那屋子,卻總是好好地還在那裡。看來,所有見到的人,都在小心翼翼地保護著它。直到一天夜裡或是一個下午,一場傾盆大雨將它沖刷得了無

痕跡。 再後來就有了一種玩具——積木。 那時,除了積木,好像也就沒有什麼其他的玩具了。一度,我對積木非常著迷——更準確地說,依然是對建造屋子著迷。我用這些大大小小、形狀不一、顏色各異的積木,建造了一座又一座屋子。與在田野上用泥巴、樹枝和野草蓋房子不同的是,我可以不停地蓋,不停地推倒再蓋——蓋一座與之前不一樣的屋子。我很驚訝,就是那麼多的木塊,居然能蓋出那麼多不一樣的屋子來。除了按圖紙上的樣式蓋,我還會別出心裁地利用這些木塊的靈活性,蓋出一座又一座圖紙上並沒有的屋子來。總有罷手的時候,那時,必定有一座我心中理想的屋子矗立在床邊的桌子上。那座屋子,是誰也不能動的,只可以欣賞。它會一連好幾天矗立

在那裡,就像現在看到的一座經典性的建築。直到一隻母雞或是一隻貓跳上桌子毀掉了它。 現在我知道了,屋子,是一個小小的孩子就會有的意象,因為那是人類祖先遺存下的意象。這就是為什麼第一堂美術課老師往往總是先在黑板上畫上一個平行四邊形,然後再用幾條長長短短、橫著豎著的直線畫一座屋子的原因。 屋子就是家。 屋子的出現,跟人類對家的認知聯繫在一起的。家就是庇護,就是溫暖,就是靈魂的安置之地,就是生命延續的根本理由。其實,世界上發生的許許多多事情,都是和家有關的。幸福、苦難、拒絕、祈求、拼搏、隱退、犧牲、逃逸、戰爭與和平,所有這一切,都與家有關。成千上萬的人呼嘯而過,殺聲震天,血沃沙場,只是為了保衛家

園。家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這就像高高的槐樹頂上的一個鳥窩不可侵犯一樣。我至今還記得小時候看到的一個情景:一隻喜鵲窩被人捅掉落在了地上,無數的喜鵲飛來,不住地俯衝,不住地叫喚,一隻只都獻出不顧一切的樣子,對靠近鳥窩的人居然敢突然劈殺下來,讓在場的人不能不感到震驚。 家的意義是不可窮盡的。 當我終於長大時,兒時的造屋欲望卻並沒有消退——不僅沒有消退,隨著年齡的增長、對人生感悟的不斷加深,而愈加強烈。只不過材料變了,不再是泥巴、樹枝和野草,也不再是積木,而是文字。 文字建造的屋子,是我的庇護所——精神上的庇護所。 無論是幸福還是痛苦,我都需要文字。無論是抒發,還是安撫,文字永遠是我無法離開的。

特別是當我在這個世界裡碰得頭破血流時,我就更需要它——由它建成的屋,我的家。雖有時簡直就是鎩羽而歸,但畢竟我有可歸去的地方——文字屋。而此時,我會發現,那個由鋼筋水泥築成的物質之家,其實只能解決我的一部分問題而不能解決我全部的問題。 還有,也許我如此喜歡寫作——造屋,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滿足了我天生想往和渴求自由的欲望。 這裡所說的自由,與政治無關。即使最民主的制度,實際上也無法滿足我們自由的欲望。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作為參與者的薩特說過一句話,這句話聽上去讓人感到非常刺耳,甚至令人感到極大的不快。他居然在人們歡慶解放的時候說:“我們從來沒有擁有比在德國佔領期更多的自由。”他曾經是一個革命者

,他當然不是在讚美納粹,而是在揭示這樣一個鐵的事實:這種自由,是無論何種形態的社會都無法給予的。在將自由作為一種癖好,作為生命追求的薩特看來,這種自由是根本無法實現的。但他找到了一種走向自由的途徑:寫作——造屋。 人類社會如果要得以正常運轉,就必須講義務和法則,就必須接受無數條條框框的限制。而義務、法則、條條框框卻是和人的自由天性相悖的。越是精緻、嚴密的社會,越要講義務和法則。因此,現代文明並不能解決自由的問題。但自由的欲望,是天賦予的,那麼它便是合理的,是無可厚非的。對立將是永恆的。智慧的人類找到了許多平衡的辦法,其中之一,就是寫作。你可以調動文字的千軍萬馬。你可以將文字視作蔥蘢草木,使荒

漠不再。你可以將文字視作鴿群,放飛無邊無際的天空。你需要田野,於是就有了田野。你需要穀倉,於是就有了穀倉。文字無所不能。 作為一種符號,文字本是一一對應這個世界的。有山,於是我們就有了“山”這個符號。有河,於是我們就有了“河”這個符號。但天長日久,許多符號所代表的物件已不復存在,但這些符號還在,我們依然一如往常地使用著。另外,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敘述,常常是一種回憶性質的。我們在說“一棵綠色的小樹苗”這句話時,並不是在用眼睛看著它,用手抓著它的情況下說的。事實上,我們在絕大部分情況下,實在用語言複述我們的身體早已離開的現場,早已離開的時間和空間。如果這樣做是非法的,你就無權在從巴黎回到北京後,向

你的友人敘說盧浮宮——除非你將盧浮宮背到北京。而這樣要求顯然是愚蠢的。 還有,我們要看到語言的活性結構,一個“大”字,可以用它來形容一隻與較小的螞蟻相比而顯得較大的螞蟻——大螞蟻,又可以用它來形容一座白雲繚繞的山——大山。一個個獨立的符號可以在一定的語法之下,進行無窮無盡的組合。所有這一切都在向我們訴說一個事實:語言早已離開現實,而成為一個獨立的王國。這個王國的本質是自由。而這正契合了我們的自由欲望。這個王國有它的契約。但我們可以在這一契約之下,獲得廣闊的自由。寫作,可以讓我們的靈魂得以自由翱翔,可以讓我們自由之精神,得以光芒四射。可以讓我們自由嚮往的心靈得以安頓。 為自由而寫作,而寫作可

以使你自由。因為屋子屬於你,是你的空間。你可以在你構造的空間中讓自己的心扉完全打開,讓感情得以充分抒發,讓你的創造力得以淋漓盡致的發揮。而且,造屋本身就會讓你領略自由的快意。房子坐落在何處,是何種風格的屋子,一切,有著無限的可能性。當屋子終於按照你的心思矗立在你的眼前時,你的快意一定是無邊無際的。那時,你定會對自由頂禮膜拜。 造屋,自然又是一次審美的歷程。房子,是你美學的產物,又是你審美的物件。你面對著它——不僅是外部,還有內部,它的造型,它的結構,它的氣韻,它與自然的完美合一,會使你自然而然地進入審美的狀態。你在一次又一次的審美過程中又得以精神上的滿足。 再後來,當我意識到了我所造的屋子

不僅僅是屬於我的,而且是屬於任何一個願意親近它的孩子時,我完成了一次理念和境界的蛻變與昇華。再寫作,再造屋,許多時候我忘記了它們與我的個人關係,而只是在想著它們與孩子——成千上萬的孩子的關係。我越來越明確自己的職責:我是在為孩子寫作,在為孩子造屋。我開始變得認真、莊嚴,並感到神聖。我對每一座屋子的建造,殫精竭慮,嚴格到苛求。…… 孩子正在成長過程中,他們需要屋子的庇護。當狂風暴雨襲擊他們時,他們需要屋子。天寒地凍的冬季,這屋子裡生著火爐。酷暑難熬的夏日,四面窗戶開著,涼風習習。黑夜降臨,當恐怖像霧在荒野中升騰時,屋子會讓他們無所畏懼。這屋子裡,不僅有溫床、美食,還有許多好玩的開發心智的器物。

有高高矮矮的書櫃,屋子乃為書,而這些書為書中之書。它們會淨化他們的靈魂,會教他們如何做人。它們猶如一艘船,渡他們去彼岸;它們猶如一盞燈,導它們去遠方。 對於我而言,我最大的希望,也是最大的幸福,就是當他們長大離開這些屋子數年後,他們會時不時地回憶起曾經溫暖過、庇護過他們的屋子,而那時,正老去的他們居然在回憶這些屋子時有了一種鄉愁——對,鄉愁那樣的感覺。這在我看來,就是我寫作——造屋的圓滿。 生命不息,造屋不止。既是為我自己,更是為那些總讓我牽掛、感到悲憫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