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車坐墊會陰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朝陽科技大學 工業設計系 黃台生所指導 謝汶庭的 騎乘公路自行車對於下肢血流狀況的影響 (2020),提出公路車坐墊會陰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公路自行車、下肢血流、光反射血流描繪法。

而第二篇論文明志科技大學 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班 陳一郎所指導 程哲峰的 突鼻長度與握把高在不同坐墊傾角下之座壓分佈分析 (2013),提出因為有 自行車、坐墊壓力、突鼻長度、坐墊角度、握把高度的重點而找出了 公路車坐墊會陰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公路車坐墊會陰,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騎乘公路自行車對於下肢血流狀況的影響

為了解決公路車坐墊會陰的問題,作者謝汶庭 這樣論述:

現今人們為了保持身體健康,興起了騎乘公路自行車的風潮,騎乘公路自行車雖然可以鍛鍊身體及挑戰自己,但仍然還是有85%的騎者因為騎乘時間過長及姿勢不正確而受傷,而相關研究也指出騎乘公路自行車臀部區域傷害及疼痛比例占最高;長時間騎乘公路自行車會使會陰處承受極大的壓力,造成臀部麻痺及血流不順,因而到泌尿科就醫的情形越來越多,目前針對自行車臀部傷害較少使用下肢血流下去做判斷,大多都使用壓力測試,而本研究透過實際騎乘及LRR裝置進行測試,試著找出騎乘時間與下肢血流的關係,且給予適當的建議及改善,同時採取相關措施保護自己,盡早預防,減少傷害。為考慮受測者在實驗過程中的身體狀況及避免運動傷害,受測者在騎乘測

試時必須在姿勢正確且舒適的狀態下執行實驗,而測試時間設定為5分鐘、10分鐘及15分鐘,每次騎乘完接著進行下肢血流的測試,得到以下結論:根據實驗結果顯示17位受測者在騎乘5至10分鐘時,血流斜率數值有明顯下降的趨勢,男性及女性數據線形的差異變化,女性數據線形因為騎乘時間的改變下肢血流數據持續向下,而男性則是到了10分鐘後開始有向上的趨勢,藉此可以知道,使用相同的坐墊與騎乘時間一樣,會讓下肢血流有明顯差異在於生理性別的不同,在文獻資料裡曾經提到男性及女性的生理構造不同,女性骨盆比男性寬,坐骨距離較男性長;本研究騎乘測試的坐墊對於女性下肢血流影響較明顯。在騎乘15分鐘時,有90%的人血流斜率數值小於

1,此時下肢的血流狀況是呈現極度不順的狀態,在測試時受測者也提出在騎乘15分鐘後,下肢有明顯感受到不適的狀況,而這些數據資料可以做為未來設計公路自行車坐墊之參考,針對測試下肢血流狀況,去微調調整坐墊的形式與樣貌,減少對於臀部的摩擦,也可搭配時間裝置,每當到了15分鐘提醒騎者可以休息一下或者換姿勢騎乘,達到有效的預防,重要的是,在騎乘公路自行車時要保持警惕,才不會因為運動傷害而影響對於騎乘公路自行車的熱情。

突鼻長度與握把高在不同坐墊傾角下之座壓分佈分析

為了解決公路車坐墊會陰的問題,作者程哲峰 這樣論述:

本研究規劃自行車模擬騎乘實驗,探討16位男性受試者在不同的坐墊傾角(0°、7.5°、15°)、突鼻長度(0 cm、6 cm、12 cm)與握把高度(0 cm、-16 cm)的組合下,騎乘5分鐘後之座壓分佈、三頭肌群活動、軀幹角度變化(軀幹傾角、腰椎曲度、頭部伸展角度、骨盆傾角、頸椎曲度)、身體各部位主觀不適評比與騎乘穩定度之變化。研究結果顯示,握把高度、突鼻長度與坐墊傾角對座壓分佈、軀幹角度變化與主觀不適評比均有顯著影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