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空調原理與工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冷凍空調原理與工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許守平寫的 冷凍空調原理與工程(合訂本)(修訂版)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電機工程系 卓明遠所指導 陳彥勳的 蒸發冷卻模組應用R-410A 分離式空調機之空氣側性能分析 (2021),提出冷凍空調原理與工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空氣預冷、分離式空調機、能源效率比、蒸發冷卻模組、間接冷卻模組。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學系 鄧敦平所指導 謝祥楷的 汽車空調機冷媒換裝與性能提升裝置之開發與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汽車空調機、性能係數、能源效率比、碳氫冷媒、蒸發冷卻性能提升裝置的重點而找出了 冷凍空調原理與工程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冷凍空調原理與工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冷凍空調原理與工程(合訂本)(修訂版)

為了解決冷凍空調原理與工程的問題,作者許守平 這樣論述:

  本書為上下冊合併本,討論冷凍工程方面之觀念與理論,且對蒸發器和冷凝器之設計基準,做清晰而有系統的說明,以供讀者在設計及修護時之參考,最後將螺旋式及離心式壓縮機提出詳加分析,使讀者能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最大的學習效果。 本書特色   一、本書介紹冷凍與空調系統,內容包括冷凍原理、冷煤特性、壓縮機、蒸發器、冷凝器、空調設備與冷房負荷計算。二、本書在每章節均附有詳實的圖表說明,方便查詢,以達到融會貫通、學以致用的目的。三、本書內容詳盡豐富,理論與實務並重,可以讓讀者對於冷凍空調技術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蒸發冷卻模組應用R-410A 分離式空調機之空氣側性能分析

為了解決冷凍空調原理與工程的問題,作者陳彥勳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設計蒸發冷卻模組以兩種不同寬度和三種材質組合而成,織物材質分為特多龍布、聚質纖維、純亞麻布三種,共六種模式(EC1-EC6),裝設於分離式空調機室外機冷凝器入口處,與原機進行性能測試與分析比較,進而增加熱交換率和提高設備能源效率比。蒸發冷卻模組之選用標準為裝設前後冷凝器出風口風量的變動率,進而組成不同蒸發冷卻模組,環境控制條件則參照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14464的T1 (C2)和CNS15712-1的低溫冷氣能力測試條件 (C1)。在C1和C2兩種環境條件下,當環境溫度越高時,其冷凍能力會上升,能源效率比EER進而提高,以EC1特多龍布複合式織物提升最顯著,其能源效率比EER提升

了6.06%、6.95%,因此在高溫的情況下,安裝蒸發冷卻模組後之分離式空調機的性能越佳,進而達到節能。

汽車空調機冷媒換裝與性能提升裝置之開發與研究

為了解決冷凍空調原理與工程的問題,作者謝祥楷 這樣論述:

隨著全球環境意識提升與法規的限制,用於汽車空調機的R-134a因為高GWP而必須面臨汰換。本研究採用R-600a與HR-12作為R-134a汽車空調機直接換裝的替代冷媒,以不同充填量之下的相關性能進行比較以決定最佳替代R-134a的冷媒以及充填量。此外,本研究進一步開發蒸發冷卻性能提升裝置去強化汽車空調機冷凝器的散熱能力,以提升汽車空調機的性能與效率。冷媒換裝的研究結果顯示,R-600a在飽和溫度及壓力與現有的R-134a熱力膨脹閥無法匹配會使得送風溫度升高,導致冷氣能力下降而不適合直接替代R-134a。HR-12則是在冷媒充填量247.5g時,其COP、冷氣能力及EER分別比R-134a高

22.18%、5.44%以及72.17%。蒸發冷卻性能提升裝置的研究結果顯示,在E1(30℃)條件時,原機本身即可使冷凝器達到足夠的熱交換能力,因此在各個厚度的冷卻板,COP與EER並沒有明顯提升。在E2(35℃)條件時,愈厚的冷卻板因為可吸附之水量較高而能提升冷凝器散熱能力,故裝設THK3(7 cm)的COP與EER分別比原機提升3.58%與6.66%。THK3(7 cm)在E3(40℃)條件下,環境溫度的升高使得蒸發冷卻性能提升裝置的效益進一步地增加,因此COP與EER分別比原機提升7.76%與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