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資源回收價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冷氣資源回收價格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Penny,柯佩岑寫的 廚房裡的聰明科學課:89個啟發五感的好玩遊戲,在家就能玩科學! 和石坂典子的 由我來改變!:全球企業爭相效法!谷底翻身的女社長痛哭戰記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冷氣回收價格也說明:冷氣 回收價格 · 家電回收推薦|大型家電洗衣機、冷氣、冰箱免費到府搬運回收還… · 2022年2023年最新資源回收價格】資源回收價格公告(附資源回收… · 二手冷氣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木馬文化 和方智所出版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工業管理系 周碩彥所指導 曾美綺的 永續型基於效益的空調商業模式之 財務可行性研究─個案研究 (2020),提出冷氣資源回收價格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永續消費和生產、效益經濟、財務可行性、按效益付費。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營建工程系 周瑞生所指導 林宜亭的 從住宅部門能源消費態樣研擬節電行動架構之研究 (2018),提出因為有 住宅部門、能源消費、節電策略、節電行動架構、績效評估的重點而找出了 冷氣資源回收價格的解答。

最後網站兼職、打工職缺- 找工作 - 518熊班則補充:518熊班找工作很簡單,提供找工作、找人才等求職網服務,熊快投30秒快速應徵,提供免費找工作職缺機會,數萬筆最新工作職缺、熱門企業急搶人才,13萬企業徵才見證首選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冷氣資源回收價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廚房裡的聰明科學課:89個啟發五感的好玩遊戲,在家就能玩科學!

為了解決冷氣資源回收價格的問題,作者Penny,柯佩岑 這樣論述:

口香糖遇到洋芋片竟然不見了? 只要有鹽巴和冰塊就能自製冰沙? 檸檬可以用來發電、早餐吃的麥片竟然可以吸磁? 世界上還真的有無字天書? 生活處處是科學,用遊戲進入有趣的科學世界! 邊玩邊學最好玩!   ★最專業的科學遊戲專家Penny老師 + 兒童語言開發師佩岑老師   將大家以為生硬的科學,化作孩子與家長溝通的橋樑,啟發孩子觀察力、創造力;手腦並用的好能力!   當孩子生活中充斥越來越多3C產品時,許多爸媽都知道不能讓孩子過度依賴3C,但是當下班下課後,全家人相處的時間到來,父母除了3C產品之外,還可以變出什麼遊戲或方式,既能陪伴孩子、有趣又能寓教於樂呢?   不需要多花錢、又能輕

鬆完成,就從家裡有的材料開始吧!   不管是廚房裡的調味料、吃不完的食物、器具、資源回收的物品……,都能發揮與平時不一樣的功能,化身為神奇的實驗遊戲!   ★【為什麼孩子需要這本書】   1.幼兒&中小學生適用,讓科學觀念循序漸進:   書中收錄3~10歲的孩子都可以進行的安全實驗遊戲,根據孩子每個階段的認知功能、手腳發育狀態,細心為讀者標示出每項遊戲的適用年齡!讓每個階段的孩子都能接觸合適的科學!   2.擁有專業及豐富經驗的作者群:   本書結合了科學專業、語言開發、兩位不同領域老師的專長。   Penny老師在科學結合遊戲的領域累積多年實務經驗,除了帶領孩子動手操作

科學遊戲之外,再加上佩岑老師的專長,將大家以為的生硬科學,化作孩子與家長溝通的橋梁,提供親師在生活中與孩子進行良好互動的參考方向。   ★【為什麼父母需要這本書】   1.從「生活觀察」、「五感體驗」、「獨立思考」三大面向,提供親子互動的方式:   藉由科學遊戲的分類方式,提供親子遊戲時(或孩子自我嘗試時),可以有更明確和簡單的挑選方法。   透過每小單元一開始的引導故事,將家庭中可能會遇到的生活狀況列舉出來,比方:孩子對特定食物的喜惡、環境的資源回收、孩子對負面情緒的處理……等等,都是可以結合遊戲開頭、逐步的引導,幫助父母了解孩子,以及幫助孩子更加了解自己的手段。讓遊戲除了遊玩功能,

也能成為不失娛樂學習效果的最佳媒介。   2.讓爸媽知道如何在家裡進行科學遊戲、當孩子提出問題時如何應對:   每一單元都會有主題性引導;每一項遊戲也都有步驟指引、器材準備、遊戲中的物理或化學原理說明,以及每一個遊戲中最重要卻也容易被忽視的安全/注意事項。   遊戲可以啟發孩子的觀察、認知、動作控制、引導情緒與創意思考;在每一單元最後,並會有給父母的親子互動加油站,提供大人在面對孩子的教養問題時的思考解答。 本書特色   1.從最貼近家庭、親子間的生活故事引導孩子   隨著書中主角甜甜一家人間發生的日常大小事,引導孩子從生活情境跟著主角一起解決問題,進入科學遊戲的世界。   像是

孩子不喜歡吃的蔬菜水果怎麼辦、過期還沒吃完的食物該如何解決、夏天想吃冰冬天想吃熱的要求、如何參與家事等,從親子間最常遇到的生活狀況,延伸出豐富的視覺、味覺、嗅覺、觸覺和聽覺等五感遊戲和科學理論!   啟發孩子觀察力、創造力、手腦並用的好能力!   2.由初階到進階,89個實驗遊戲 ,plus+科學原理小教室   @味覺遊戲:將鮮奶 + 優酪乳,放進常溫電鍋中,就可以做出好吃的優格!    ★科學小教室:攝氏50度是「優酪乳菌種」的最佳發酵溫度,而電鍋在保溫狀態下大約就是50度,是可以用牛奶來培養菌種的絕佳環境。   @視覺遊戲:把水煮蛋放在比蛋小的玻璃瓶口上,蛋竟可以穿過瓶口進到瓶子中

!   ★科學小教室:在瓶中放進點燃的少許報紙,由於燃燒過程會消耗氧氣,造成瓶中的氣體減少;此時瓶外的氣壓大於瓶內,所以會將瓶口的水煮蛋往瓶內推擠,造成玻璃瓶吸蛋的神奇現象喔!   @觸覺遊戲:小蘇打 + 檸檬酸 + 水,放進夾鏈袋,超涼冷氣隨身帶著走!   ★科學小教室:當小蘇打(碳酸氫鈉),碰到酸性物質時會產生二氧化碳,造成夾鏈袋膨脹,這個反應過程會吸收大量的熱,造成溫度降低,所以人體觸摸時會到清涼,就能自製「冷冷包」! ◤ ◤專業推薦   專業推薦(依姓氏筆劃)   鄭永銘 前建國中學物理老師/跟著鄭大師玩科學部落客    張旭鎧(阿鎧老師)  兒童職能治療   蔡馥好  臺北榮總

復健部臨床心理師   陳宜男 兒童職能治療師   吳宜燁All for Kids兒童職能治療師   孩子與母親在廚房中學習,可以讓孩子養成生活管理、耐心操作、仔細觀察的重要能力!──吳宜燁 All for Kids兒童職能治療師   愛因斯坦說:「科學不過是日常生活的提煉。」每日舉目所見的理所當然,都蘊含不可思議的創造果實。廚房,這個神秘又熟悉的地方,也能成為親子共享科學知識的歡樂角落,誠摯推薦給每位相信體驗的爸媽。──蔡馥好  臺北榮總復健部臨床心理師

永續型基於效益的空調商業模式之 財務可行性研究─個案研究

為了解決冷氣資源回收價格的問題,作者曾美綺 這樣論述:

工業革命以來,線性經濟成為了全球主要的生產模式,這種「開採、製造、丟棄」的經濟模式,快速消耗了地球上有限的資源,也造成史無前例的環境衝擊。世界經濟論壇於2015年提出效益經濟,提到在資訊科技的發展下,「未來製造商將逐漸由販售產品或服務,轉變為提供可衡量且客戶需要的效益」,透過資訊科技的整合應用,效益經濟在產品設計與使用階段專注於有效提供效益,讓現有的資源發揮最佳效能,成為實現永續消費和生產模式的途徑之一。然而,針對效益導向商業模式的財務性研究至今仍然有限,商業模式的轉型與新型商業模式中未知的經濟利益,使得傳統製造商轉變的意願不高,效益導向的商業模式在實務中尚未被廣泛實現。本研究以冷氣機製造商

為個案,由傳統產品銷售轉型為永續型效益導向商業模式,結合效益經濟和共享經濟,滿足冷氣機使用者的短期需求,並分析評估個案的財務可行性,也提供建立新型商業模式與評估的方法。首先,從產品生命週期的角度設計了效益導向的空調共享商業模式;接著,對傳統的產品銷售商業模式和基於效益的共享商業模式進行財務分析。結果導向的商業模式提供「按效益付費」的共享冷風服務,透過競爭者分析、情境分析等過程訂定價格,並將效益導向之特徵與導入之資訊科技,以財務量化的方式,進行兩種商業模式的淨現值分析,分析新型商業模式之財務可行性。研究結果顯示,永續型效益導向的空調商業模式在30年分析期內,個別收費方案在冷氣機使用率高於70%時

製造商皆具有優於傳統產品銷售模式的獲利能力,整體淨現值可以提升52%以上,投資回收期則為4 到 7 年;短期需求的使用者以可接受的價格依效益付費,而長期需求的使用者簽訂15年契約,亦支付低於購買產品5%的成本,同時得以使用高品質的空調設備。這種以永續型的效益導向商業模式透過資訊科技的整合應用,減少資源不當運用所造成的不必要支出與過度生產,達到兼顧消費者需求、生產者經濟效益以及環境永續的發展。

由我來改變!:全球企業爭相效法!谷底翻身的女社長痛哭戰記

為了解決冷氣資源回收價格的問題,作者石坂典子 這樣論述:

  別人視為低下的行業,她卻看見了價值與對環境的尊重,   不僅做到將廢棄物近乎100%回收再利用,   更把80%占地,變成螢火蟲飛舞的寶山,以及日本小學生校外教學聖地!   將當地人嫌棄抗議的企業,變成世界一流公司爭相造訪的永續經營模範!     ★《商業周刊》1468期選書   一個原本夢想成為美甲師的弱女子,含淚接手父親瀕臨倒閉的廢棄物處理廠,   以款待員工、客戶、地方民眾和大自然的心,   成就了這個讓媒體、經營者、行銷大師、民眾都讚譽的改造奇蹟!     一個「收垃圾的女兒」,如何讓日本最優企業豐田、全日空都敬佩仿效?   拚死也要把公司變成全日本人都愛的企業,她的故事,你怎能

不看?   感動無數讀者,比任何企管理論都真實有用!   一個宛如小說般的真實故事,能為你帶來行動的勇氣!     她接手前,公司是:   *被誤認為汙染元凶,當地人要他們滾出去!   *周遭是無人維護、焚化爐聳立、任人非法棄置垃圾的雜木林。   *員工紀律散漫、不服領導,休息室滿是黃色書刊和裸女海報。   *同業競爭激烈,陷入價格戰。     她接手後,公司變成:   *地方民眾把他們當成好鄰居,覺得「這家公司真了不起」!   *周遭的雜木林變成螢火蟲飛舞、復育數百種瀕危動植物的寶山,全日本、乃至全世界許多人爭相去參觀。   *員工懂得自主思考與行動,公司在一年內通過品質、環境和職業安全衛生

三項管理系統認證。   *在紅海中找到藍海,掌握價格主導權,並讓業界風氣從價格導向,轉為價值導向。     雖然這期間,老員工當著她的面摔安全帽,四成的人離職,合作廠商也紛紛斷絕往來,公司內憂外患,困難重重……   最後,她不但讓公司浴火重生,也改變了企業形象,藉由復育山林讓當地人親近大自然,因而成為日本大企業也佩服的永續經營典範!   ★讀者五顆星好評!     ◎真實的奮鬥記,比起空談的企業管理理論更能打動、振奮人心。   ◎看到作者讓公司在那樣的絕境下逆轉勝,就覺得自己現在的煩惱根本不算什麼。   ◎想讓正在求職的兒子也看看這本書,讓他知道工作、人生的真正意義。   ◎只要領導人有夠強的

信念,什麼難關都可以克服。   ◎從創業者和第二代社長的角色來看,也很有趣。   ◆各界推薦   吳界欣(佳龍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重利(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黃煥彰(地球公民基金會監事∕看守台灣協會理事)、汪文豪(上下游新聞市集記者暨共同創辦人) 激賞推薦!     第一代vs.第二代、回收處理vs.資源化再生、破壞環境vs.友善環境、封閉vs.開放、營利企業vs.社會企業……種種對應性及對立性的問題,是身為資源回收產業第二代負責人的我,在接棒過程中面臨的重大挑戰!   在社會大眾普遍對環保處理業者存在負面刻板印象時,身為日本廢棄物處理業者第二代接棒人的本書作者石坂小姐

不僅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女性,更是讓我尊敬的同業!   面對繼承家業與經營環境中天不時、地不利且人更不和的情況,石坂小姐選擇正向面對所有問題,一一處理,使得石坂產業轉型成功,跨入藍海市場。也因著她的努力及堅持,終能顛覆產業形象,為公司、為股東、為員工找出永續經營的大道!   讀到石坂小姐與父親對話那段情境時,我回想起我與父親也有過相似的對話。身處相同的年代、相似的家庭背景,同樣面臨現有環境的巨變,也只能一路摸石過河,努力並堅持地走下去!我們相信十年磨一劍,而企業的發展也要隨時調整,努力創造股東及員工最大利益,才能淬鍊出經營者與時俱進、永續發展的自我價值!——吳界欣(佳龍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資源回收再利用法於民國91年7月3日公布實施,從此開啟了台灣的再生產業。與資源再生產業相關的廠家,由91年305家,擴增到103年1614家。然而在真實的台灣土地上,我們看到農地、魚塭、河流邊與水質水量保護區被埋入各種以再利用為名的事業廢棄物,土壤不再單純,這難道是號稱福爾摩沙的台灣該玩的野蠻遊戲嗎? 這本書的故事敘述一家廢棄物處理公司,搖身變成一家結合生態款待式經營的企業,在其生態的寶山中,保留了500種瀕臨絕種的動植物。石坂產業公司重視環保、企業社會責任和永續經營的理念,正是台灣再生產業最需要學習的典範。——黃煥彰(地球公民基金會監事∕看守台灣協會理事)     這個好故事,對環保

與企管領域都值得參考。——汪文豪(上下游新聞市集記者暨共同創辦人) 作者簡介 石坂典子   1972年生,東京人,美國短期留學後,進入父親創立的公司就職,現擔任事業廢棄物處理公司「石坂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兼社長。   1999年,因為一篇戴奧辛汙染的烏龍報導,致使外人對該公司無的放矢地批判攻擊,她遂與父親直接談判,主張:「由我來改變公司!」   2002年,就任第二代社長。以打造一家「員工想讓孩子也來此工作」的企業為目標,在傾頹的作業現場,接二連三進行各種員工教育。四成員工因而離去,員工平均年齡從55降至35歲,她仍堅持執行到底。結果,公司從危急存亡的走投無路狀態,一躍而成年

收超過41億日圓的企業。   2012年,以「擺脫廢棄物處理商形象」為目標,致力於淺山保育,打造螢火蟲與瀕臨絕種的日本蜂飛舞的森林,因此取得日本生態系協會的JHEP(棲息環境評價認證制度)「AAA」最高評級(日本僅兩家公司取得)。   2013年,獲日本經濟產業省(相當於台灣的經濟部)選為「款待式經營企業」。同年,父親將代表權移交給她,就任董事長兼社長。同年12月,受邀至首相官邸。   2014年,同時獲頒日本掃除協會主辦的「掃除大獎」及「文部科學大臣獎」。   豐田汽車、全日本航空、日本經營合理化協會、各中小企業、政府機關首長、地方首長、大學教授、藝人、暢銷書作家、小學生,甚至中南美

十多國的大使,絡繹不絕前往該公司參觀。   經營事蹟被日本電視節目《撼動人心!前輩ROCK YOU》《夢之扉+》介紹,獲得熱烈回響,報紙和雜誌等平面媒體也爭相報導。   譯者簡介 李璦祺   輔大翻譯所碩士課程修畢,現為專職日文譯者。興趣廣泛,尤其酷愛文字、貓咪與知識。視翻譯為天職,期許自己用文字打開疆界,連結作者與讀者的世界。譯有《由我來改變!:全球企業爭相效法!谷底翻身的女社長痛哭戰記》等書。 〈前言〉谷底翻身的十年之戰 烏龍報導掀起的抗議風暴 廢棄物處理商為何養得出螢火蟲? 谷底翻身,從窮途末路到備受讚譽 懊悔與感動交織的第二代女社長十年之戰 活用手頭既有的事物,就能夠改變  

第一章 捨我其誰!三十歲的我決定扛下社長一職 抗議運動讓我們丟了生意 聽到父親真正的想法,感受到重量 捨我其誰!三十歲的我決定扛下社長一職 小時候在學校被當作黑道老大的女兒 原本想經營指甲彩繪沙龍 感受到廢棄物處理工作的社會價值 「垃圾場的女兒」決心擺脫廢棄物處理商形象 決心廢止價值十五億日圓的焚化爐 從父親身上繼承三大經營理念 反應不合理的事,天天打小報告 社長試用期一年,交不出成果立刻解職 走遍全日本尋找廢棄物處理承包商 在政府機關感受到行業歧視 即使要從「負一萬」起步,也絕不放棄 奇蹟似地取得新型設備工廠開發許可 「試用社長」終於獲得父親讚美 活用父親打造的事物 訓練自己每天在固定時間

用十五分鐘說完重要的事 終於接下董事長兼社長之職   第二章 大破大立,決心讓公司浴火重生 從「人」開始進行改革 「教官」與「五十歲高中小混混」之間的戰爭 徹底執行「理所當然之事」 員工當著我的面摔安全帽 半年員工少四成,以不妥協的決心注入新血 設定在一年內取得三項ISO認證的目標 找對講師,提升員工的學習動力 同時導入3S管理和ISO是成功祕訣 父親不惜讓工廠停工的驚人執行力 每天兩次巡視作業現場,看到讓人頭痛的景象 希望將公司變成人人都能自己思考的組織 培養員工自行覺察的能力 員工教育是必要的 強人經營無法讓企業永續發展 員工透過資訊共享而能自行思考 不要讓員工配合工作,要讓工作配合員工

持之以恆的改革,因獲獎而被肯定 養成愛惜物品的習慣   第三章 打造款待員工、客戶和地方民眾的企業 被社長的重擔逼到極限,身心俱疲 對孩子怒吼讓我陷入自我厭惡的情緒 在哈雷機車上感受到四季變化與空氣的味道 藉由擺飾感受季節之美,取得喘息空間 所謂款待,就是建立信賴關係 為公司架構完善制度的時機到了 把「休有薪假」視為員工義務 「淺山再生」是我們款待地方民眾的方式 獲選為「款待式經營企業」   第四章 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創造品牌力 以成為受本地人喜愛與信賴的廢棄物處理商為目標 希望讓工廠成為環境教育據點,扭轉負面形象 人心無法在一夕之間改變 廢棄物處理業者受到的抨擊,來自對「未知」的不安 將荒廢

的淺山變成寶山 以恢復本地原有的生物多樣性為目標復育淺山 特地選擇養殖快要絕跡的日本蜂 打造合格的環境教育場所,設立專屬部門 對這塊土地有執著,希望扎根於此 前人用愛經營的淺山,因農業式微而荒廢 從多種角度復育寶山 舉辦夏日慶典的費用不是開銷,是對未來的投資 開設店鋪與本地農家交流,並讓訪客透過五官感受 希望透過社會高度評價,提升品牌力   第五章 即使跌到谷底也能創造利潤的祕密 在紅海中找到藍海,從谷底爬上來 開發獨創技術,獲得雙向收入 公司小卻掌握價格主導權的祕訣 百分之九十五的回收再利用率,既增加利潤,又造福社會 以自家公司為實例,改變業界既有觀念與形象 將業界風氣從價格導向,轉為價值導

向 良性循環經營的祕密   〈後記〉邁向永續經營的路 前言 谷底翻身的十年之戰   「改造『廢棄物銀座』的所澤女人。」   二○一四年六月二十六日,《日本經濟新聞》電子報中出現了一則以此為標題的報導,引起各式各樣的回響。   大家稱我為「所澤的聖女貞德」。   然而,十幾年前,我的公司曾經跌落谷底,隨時可能吹起熄燈號。   烏龍報導掀起的抗議風暴   「所澤產的蔬菜被驗出含有戴奧辛。」   一九九九年二月一日,朝日電視台某個新聞節目播放了一集名為〈土地汙染的煩惱——農作物安全嗎?〉的特別報導。該報導根據民間環境檢測顧問公司的檢測數據,指出位於日本關東地區的埼玉縣所澤市出產的菠

菜等「葉菜類蔬菜」含有高濃度戴奧辛。   這瞬間,在所澤引起強烈的人心震盪。   這裡原本就有一片占地橫跨數個城市與鄉鎮、被稱為「橡樹山」的雜木林,當時這片雜木林有「廢棄物銀座」之稱,因為處理事業廢棄物的小型焚化爐和中間處理場都集中於此。   大家原本就擔心,廢棄物處理設施排放出的濃煙和焚化後的灰燼,會不會含有戴奧辛,進而造成環境汙染。所以報導一出,「所澤的蔬菜已受到戴奧辛汙染」這樣的訊息一口氣渲染開來。   結果,食品超市等零售業者自動停止販賣所澤、甚至埼玉縣產的農作物,因此引起軒然大波。   後來才證實,驗出戴奧辛的不是蔬菜,而是煎茶的茶葉,但為時已晚!   雖然朝日電視台承認

「煎茶中的戴奧辛濃度也未達影響健康的標準,當時的報導有誤」,但騷動完全沒有平息的跡象。   所澤周邊的超市雖然開始重新販售當地蔬菜,但關東近郊地區的超市仍然不賣所澤產的蔬菜。   各農家都因名譽受損,成了受害者,於是在一九九九年九月以集體訴訟方式,向朝日電視台請求損害賠償,事情演變成民事案件。   不過,騷動爆發之初,身為當地居民的我只覺得「事情鬧得真大」,卻連做夢也沒想到,這件事竟會影響到自己的人生。   因為,接下來這句話讓整件事出現急遽轉變:   「就是因為有那些排放戴奧辛的廢棄物處理商,我們才會被搞得這麼慘!」   居民帶著熊熊怒火,將矛頭指向我們這些事業廢棄物處理業者,強

烈抨擊。   抗議運動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愈演愈烈,我們受到的抨擊也與日俱增。   就在這種情況下,某一天,父親和我兩人單獨對話。   父親顯得十分憔悴,有一部分是騷動所致。   平常他和我是「社長」與「業務總經理」(當時)的關係,但這一天,我們是「父親」和「女兒」。   詳細的對話內容會在之後的章節描述,但我就在這個瞬間浮現一種感覺:   「只能由我來繼承這家公司了!」   經歷了與父親之間的種種爭執與對立後,二○○二年,我帶著「將公司變成永續經營企業」這項任務,當上了第二代社長。   我擔任「董事兼社長」,而父親擔任「董事長兼會長」,立場十分微妙。   這一年,我三十歲。

  工廠周圍到處掛著顯眼的布條,上面寫著:   「反對石坂產業!」   「石坂快從這座城鎮滾出去!」   工廠煙囪只要稍微排出煙霧,就會被人用手指著拍下照片。   公司內的氣氛則像校園劇裡的男生宿舍一樣,黃色書刊丟滿地,牆上貼著裸女海報,員工穿著涼鞋又不戴安全帽,嘴裡叼著菸進進出出。   後來,我一動手改革,就有人抱怨「誰幹得下去」,四成的員工因此離去。   因為一場胡亂爆料的報導,讓我們被地方民眾嫌棄;又因進行改革,有四成員工逃離公司。   我完全是在「窮途末路」的情況下,掌起公司的舵。   廢棄物處理商為何養得出螢火蟲?   之後,經過了十二年的歲月。   我們公司和十

二年前一樣,位在同一個地方,做的同樣是事業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   只不過,有兩項重大改變:   一、工廠裡已經沒有排放廢氣的煙囪。   二、工廠周圍有一片遼闊的淺山。   目前,公司管理的占地面積約十六公頃,其中八成是淺山(森林),兩成是工廠。   這是我為了達成「打造永續經營企業」這項任務,而致力於「淺山復育」和「地方共生」的結果。   淺山復育是我們公司的一項大型計畫,目的是將工廠周圍的雜木林,重整成可供人們進出的淺山。   曾經像叢林般連白天都昏暗不明的雜木林,在我們的重整下,變成一片明亮的樹林。   名為「橡樹森林 花木園」的公園中,既有「源氏螢」又有「日本蜂」,前者是

只能在乾淨水域生息的螢火蟲,後者是瀕臨絕種的蜜蜂。   其中,日本蜂的蜂蜜讓前來採訪的知名主播瀧川克莉絲汀女士愛不釋手,現已成為每年九月一推出就銷售一空的熱銷商品。   為什麼廢棄物處理商養得出螢火蟲和日本蜂?   為什麼廢棄物處理商的社長是第二代女社長?   日本各地有許多經營者、藝人、政治家、暢銷書作家、地方民眾,甚至小學生,都抱著這樣的疑問,不遠千里來到這個偏僻的地方。   我們的目標是「擺脫廢棄物處理商形象」,成為一家「不像廢棄物處理商的廢棄物處理商」。   這樣的說法是不是頗新穎?   最近常常有電視節目或雜誌到我們公司採訪,這是我們十二年前站在廢墟一般的工廠時,絕對想像

不到的景象。   這樣的廢棄物處理公司,找遍全世界一定僅此一家吧。   我套用藻谷浩介的書《淺山資本主義》的說法,將這一連串活動稱為「新淺山資本主義」。   藻谷先生所謂的「淺山資本主義」,是指將生活據點附近的淺山視為資本,一邊細心呵護,使資本不斷循環,一邊盡量使用可以使用的東西。不是什麼都用買的就好,可以在淺山培育生活必需品,並採集回來使用,或者透過以物易物的方式取得。   將淺山視為資本加以活用,這一點和我們的想法相同。   我們復育已經荒廢的淺山,並活用這塊地方,在提高公司利潤的同時,也以「款待」的精神服務社區,並將此地當作環境教育的據點。   我們的目標是像這樣藉由成為一家

吸引全日本、甚至全世界的人前來的公司,建立自己的品牌,並成為地方需要的企業。   谷底翻身,從窮途末路到備受讚譽   三十歲時,父親把公司交給我,當時雖然處於窮途末路的狀況,但如今我們公司的營業額不斷提高,已達四十一億三千萬日圓(二○一四年八月份)。   我們一邊確實提高利潤,並回饋給員工與地方,一邊持續實踐「新淺山資本主義」,以建立淺山復育及地方共生的品牌。這樣的努力終於獲得肯定,二○一二年,我們取得日本生態系協會「JHEP認證」的最高評級(AAA),在日本只有我們和另一家公司獲此殊榮。   二○一三年,我們獲經濟產業省選為「款待式經營企業」,其獲選條件是該企業必須將員工的企圖心與能

力提升至最大,重視與地方的互動,並提供顧客高附加價值的服務。   二○一四年,則同時獲頒日本掃除協會主辦的「掃除大獎」和「文部科學大臣獎」。   此外,我們的種種事業活動也上了電視;二○一四年冬季開始,我則成為明治大學經營學院的講師,站上講台與學生交流。   ◆結了婚、有家庭的第二代女社長,如何在育兒的精神壓力中,讓公司從谷底爬起?   ◆當初被掛上「石坂產業滾出去!」的布條,現在為何能動員當地高達七百位民眾,參加該公司主辦的夏日慶典?   ◆有四成員工離開,平均年齡從五十五歲降到三十五歲,為何能繼續改革?   ◆為什麼可以讓全日本、乃至全球各地的人絡繹不絕來造訪這座偏僻的淺山?   ◆

為何不只是小公司的經營者,連豐田汽車、全日空航空公司、日本經營合理化協會等團體都派人前來參觀?   ◆一個手下只有一百三十五名員工、名不見經傳的社長,為何會在二○一三年年底受邀前去日本首相官邸?   這是我第一次寫書,書中將毫不保留地公開以上問題的答案。   懊悔與感動交織的第二代女社長十年之戰   我們的訪客一定都親身體驗到,敝公司真的位在非常偏僻的地方。從最近的火車站過來只能搭計程車,而且要花大約十五分鐘。   雖然交通很不方便,但全日本各地都有人組成觀光團,搭遊覽車前來。就連藝人、新聞主播、政府官員都曾來訪。   此外,還有來自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大學生,以及中南美洲十個國家的大使

,到我們公司參觀。   據說,十個國家聯合組成外交團造訪一家民間企業,是十分罕見的情況。   我心目中的「新淺山資本主義」是:   成為一家受地方民眾真心喜愛,又能確實提高利潤,並持續向政府納稅的「永續經營企業」。   連我們這種遠離大都會、位在偏僻地區的公司都能辦到,希望大家能因此被激勵,將這個「無論都市或鄉下、無論任何行業都能實踐,打造看不見的品牌」的方法活用在自己的企業中。   只不過,這背後充滿懊悔的淚水。我突然成為第二代社長,與父親、員工、地方民眾、客戶、政府機關行政人員正面碰撞,火花四濺,糾葛長達十年之久。數不清有多少個夜晚,我難以成眠。   對我而言,這正是「第二代女

社長的十年之戰」。   每天都得在作業現場親自面對大小事務,在我看來,作業現場的種種狀況比電視劇還要高潮迭起。   一名三十歲的年輕女性,還是個外行人,進入父親創立、以男性員工為主、平均年齡五十五歲的公司,然後有一天突然向眾人宣布:「我將成為社長。」   ◆「三十歲的試用社長」,限期一年,交不出成果立刻解職!   ◆每天早上八點三十分開始的「十五分鐘儀式」,在父親的怒罵聲中持續十年,不曾間斷。   ◆即使四成員工離開,十二年來也未曾中斷,每天都寫下「巡視報告書」。   ◆有薪假取得率上升至四成以上的歷程。   ◆即使被大罵是「垃圾場的女兒」,也要向客戶提高價格。   ◆與縣政府「不成功便

成仁」的直接談判,從「負一萬」爬升至「零」的挑戰。   ◆經過三十五到三十七歲的「地獄三年」,騎上哈雷機車時,「在風中學到的事」。   各種事件不斷發生,再寫下去恐怕沒完沒了。   活用手頭既有的事物   同時獲頒「掃除大獎」和「文部科學大臣獎」時,幾名員工流著淚,微笑地朝我走來,對我說:   「社長,我們好開心!」   沒有任何一刻比這一瞬間更令我感覺到一切辛苦付出都值得了。   但是,我們公司至今仍在努力發展的途中,依然有許多尚未解決的問題。   我之所以提筆寫下這本書,是希望我的經驗能給經營者、公司幹部、一般員工、兼職打工者、跌落人生谷底的失意者,或是抱著難以忍受的煩惱的人

一些參考。   我只是將自己公司裡既有的東西活用、活用、再活用。   活用家父建立的公司,活用員工,活用公司周邊的荒廢淺山,於是有了現在的我們。   我相信,無論現狀如何嚴峻,都「一定有辦法活用既有的東西」。而關於這個辦法的提示,或許就藏在書中。   請你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提示,並活用身邊既有的事物。我相信,任何人一定都能從中找出活路。   走筆至此,從我位於六樓的辦公室眺望出去,窗外是一片遼闊的淺山。 第二章 大破大立,決心讓公司浴火重生從「人」開始進行改革要成功擺脫廢棄物處理商形象,就必須對「人」進行改革。而改革「人」,最重要的當然是員工教育。剛成為試用社長時,員工非常討厭我,

因為原本只做過行政和業務的社長女兒,竟然在一場抗議騷動中突然成了社長。「那丫頭哪懂作業現場的事?」他們的話語間充滿不滿與不信任。剛當上社長,我車子的擋風玻璃就被砸得粉碎。「一定是不小心被飛來的小石子砸碎的……」雖然我一直這麼告訴自己,但內心總有另一個聲音在說:「該不會是哪個員工拿什麼東西敲碎的吧?」心裡的不安怎麼也無法消除。當時我徹底陷入四面楚歌的狀態,不得不這麼懷疑。不過,我的工作不是討好員工,而是:就算與所有員工為敵,也不能讓公司倒閉。那時我根本不會想著「要讓大夥兒理解我的想法」「要跟大家一團和氣地進行改革」。我想的是,如果有一項改革能達成「擺脫廢棄物處理商形象」的目的,就算會引起員工反感

,我也會義無反顧地進行。其中最讓員工火大的,莫過於廢除休息室。當時,設備工廠周圍一共有六座活動臨時屋,供員工休息之用。問題就出在──每次我巡視作業現場,一來到休息室,就會發現裡頭到處都是漫畫、裸體寫真集,還有滿地的菸蒂。「你們在搞什麼!快點打掃乾淨!」即使我這麼說了,也沒人要整理。所以每次巡視時,我都在清理漫畫、裸體寫真集,撿拾散落滿地的垃圾。「教官」與「五十歲高中小混混」之間的戰爭在活動臨時屋中,家電、冷氣、微波爐、電視機等生活必需品一應俱全,這些全是從堆放廢棄物的垃圾山撿回來的,休息室就像一座祕密基地。上班時間明明是到傍晚六點,但五點左右,休息室的燈就亮了。當我一邊想著「唉,又來了」,一邊

使勁打開門時,一進去就發現有五、六個人已經待在休息室裡,一臉放鬆地邊抽菸邊看電視。「你們在幹麼?六點之前還是上班時間!」可是,沒有任何人面露慚愧之色,他們的表情反而像是在說:「搞什麼!又跑來巡視,真煩人……」互瞪一會兒之後,員工才慢條斯理地捻熄香菸的火,一語不發地慢慢走回工廠。簡直就像高中小混混和教官之間的互動,只不過我是三十歲,偷懶的員工是四、五十歲。

從住宅部門能源消費態樣研擬節電行動架構之研究

為了解決冷氣資源回收價格的問題,作者林宜亭 這樣論述:

目前世界能源主要面臨能源消費量快速增加、能源蘊藏量有限等問題,各國已陸續建構環境永續節能的目標,故,如何提高能源效率和節約能源,乃各國現今重要研究議題之ㄧ。全球最大的最終能源使用範疇為建築領域,而住宅部門占其能源耗用的75%,又為我國近年來,用電成長率最高的主要部門,故有效的降低住宅部門電力消費有其必要性。本研究以建立節電行動架構為主軸,期望提供我國能源相關單位推動節電政策時之依據。本文架構內容採文獻分析法,將各方多元數據,經分析後歸納統整,並選擇設計架構矩陣作為流程設定之工具。綜合上述文獻資料,結合項目制定方法以及各國相關能源策略架構之探討,訂定通用性住宅節電行動架構之流程,依序為:問題探

討、數據分析、識別問題、解決方案以及成本效益評估。最後以我國彰化縣進行個案實例探討,驗證住宅節電行動架構用於真實案例之可行性,希冀提供國內住宅部門未來研擬節能決策之參考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