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輪軸 間隙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凸輪軸 間隙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吳東盛何海明寫的 中級汽車維修工(國家職業資格四級)考評教程 第2版 和孫國君張維軍的 汽車檢測與維修基礎技能訓練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機械工業 和化學工業出版社所出版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 賴元隆所指導 陳泓任的 多軸工具機旋轉機構變導程圓柱滾子凸輪之設計與製造 (2018),提出凸輪軸 間隙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CNC工具機、旋轉機構、滾子凸輪、加工路徑、變導程。

而第二篇論文南臺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 李卓昱所指導 陳桓淵的 引擎最佳化分析與燃燒分析技術導入 (2016),提出因為有 四行程引擎、引擎最佳化、燃燒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凸輪軸 間隙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凸輪軸 間隙,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中級汽車維修工(國家職業資格四級)考評教程 第2版

為了解決凸輪軸 間隙的問題,作者吳東盛何海明 這樣論述:

本書根據最新頒佈的“新版汽車維修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2019)”的考核要求,結合國家題庫(2018年更新)的考核重點與鑒定的實際情況編寫。全書根據鑒定考核的需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理論知識鑒定,主要內容包括職業道德、相關法律法規、相關理論知識、汽車維修專業基礎、汽車維護和汽車修理;第二部分為實操技能考核指導,主要內容包括汽車維護技能鑒定、汽車修理技能鑒定和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技能鑒定。第二部分針對國家題庫的鑒定要求進行簡明扼要的講解,務求做到易懂易記,使考生在複習備考時能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本書第1版出版以來,已成為中級汽車維修工(四級)鑒定考核備考的主要參考書。本書對廣大參加汽車維修

工(國家職業資格四級)鑒定的考生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是一本必備的複習參考書。此外,本書也可供大中專院校汽車類專業師生參考使用。 前言 第一部分理論知識鑒定 理論知識鑒定複習提要 第一章 職業道德 第一節 職業道德的內涵與功能 第二節 職業道德的作用 第三節 職業道德的要求 第二章 相關法律法規 第一節 法律普及知識 第二節 環境保護法規 第三節 品質管制知識 第四節 安全生產知識 第三章 相關理論知識 第一節 鉗工基本知識 第二節 金屬材料基本知識 第三節 機械製圖知識 第四節 電工電子基本知識 第五節 液壓傳動基本知識 第四章 汽車維修專業基礎 第一節 汽車運行

材料 第二節 汽車維修機具的性能與使用 第三節 汽車發動機構造 第四節 汽車底盤構造 第五節 汽車電器設備 第六節 新能源汽車技術 第七節 汽車電子控制裝置 第五章 汽車維護 第一節 汽車定期維護 第二節 汽車非定期維護 第六章 汽車修理 第一節 汽車零件檢測的分類 第二節 汽車總成部件的檢修 第三節 汽車總成大修 第四節 汽車總成竣工驗收 第五節 汽車總成異響的診斷與排除 中級汽車維修工(國家職業資格四級)考評教程第2版目錄第二部分實操技能考核指導 實操技能考核複習提要 第七章 汽車維護技能鑒定 第一節 汽車診斷參數的檢測 第二節 汽車維護的操作 第八章 汽車修理技能鑒定 第一節 檢

修凸輪軸 第二節 拆裝與檢查正時帶 第三節 檢測曲軸主軸頸與連杆軸頸 第四節 檢測汽油機噴油器 第五節 檢測怠速控制裝置 第六節 檢測空氣流量感測器 第七節 檢測進氣溫度感測器 第八節 檢測節氣門位置感測器 第九節 檢測調整氣門間隙(墊片調整式) 第十節 檢測自動變速器油壓 第十一節 檢修萬向傳動裝置 第十二節 檢修前軸 第十三節 檢修鼓式車輪制動器 第十四節 手動變速器檔位動力傳遞路線 第十五節 自動變速器超速行星輪機構裝配 第十六節 搭接風機調速電路 第十七節 搭接前照燈電路 第十八節 汽車空調製冷系統壓力檢查 第九章 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技能鑒定 第一節 診斷與排除發動機怠速不穩的故障

第二節 診斷與排除發動機加速時回火的故障 第三節 診斷與排除汽油發動機無法起動的故障 第四節 診斷與排除發動機缺火的故障 第五節 診斷與排除發動機動力不足的故障 第六節 診斷與排除汽車轉向沉重的故障 第七節 診斷與排除液壓操縱式離合器分離不徹底的故障 第八節 診斷與排除起動機轉動無力的故障 第九節 診斷與排除高壓無火的故障 附錄 附錄A 技能操作考核評分記錄表(部分) 附錄B 各章模擬試題參考答案  

多軸工具機旋轉機構變導程圓柱滾子凸輪之設計與製造

為了解決凸輪軸 間隙的問題,作者陳泓任 這樣論述:

旋轉機構是CNC機台的一個重要組件,先進工業機種已多使用第四與第五軸旋轉方式。五軸旋轉台/頭已可較以往更便宜的成本取得,讓已有的CNC三軸機額外可再增加兩個運動軸向,除可讓工件加工更準確也使製程更彈性。CNC旋轉機構由主結構搭配驅動馬達與減速單元所組成,減速單元常見的有蝸桿蝸輪、滾子凸輪與離心式齒輪。其中滾子凸輪為滾動嚙合又可多滾子嚙合是種適合的選擇,而滾子凸輪又分徑向滾子嚙合與側向滾子嚙合兩種,這兩種方式都存在組裝的特殊性。徑向滾子嚙合是日本機台主要使用的方式,可達到多滾子嚙合無背隙的要求,除組裝更具挑戰性其加工亦屬於五軸加工。若要達到降低組裝困難度並具預壓無背隙拉高精度的要求,本文採用側

向滾子嚙合方式製作減速機使用之變導程多滾子嚙合凸輪,其加工屬於四軸加工可有效控制成本增加競爭性。本研究之圓柱滾子凸輪之製造利用共軛法幾何包絡,亦即使用與從動滾子幾何結構相同的刀具來加工,其凸輪粗胚與加工刀具間之相對運動是模擬凸輪與滾子實際運動時的相對運動模式來完成。生成出來的變導程圓柱滾子凸輪,將使用在多軸工具機上的旋轉機構,屬於精密減速機,藉由驅動凸輪軸帶動滾子圓盤旋轉達到降低速度與提高精度的效果。凸輪的加工路徑包含滾子槽中心路徑、導隙路徑、預壓路徑、離隙路徑、倒角路徑與修邉路徑等,設計參數可調整段加工路徑,針對嚙合速度表現和嚙合運動模式的不同,提供不同的預壓運動曲線。最後使用商用逆向模擬系

統建立加工機台,進行驗證各加工路徑,並且利用加工後之幾何模型作誤差比對找出預壓分佈,透過模擬系統誤差比對可驗證開發路徑正確性,透過加工前模擬可避免無效上機時的開發費用。未來希望利用此系統,找出各參數對加工系統動態關係,連結滾子與凸輪間的壓力分佈影響運動壽命與驅動消耗的模型,建立智慧製造系統提供最佳參數評估與設定。

汽車檢測與維修基礎技能訓練

為了解決凸輪軸 間隙的問題,作者孫國君張維軍 這樣論述:

本書包括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汽車電器構造與維修、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與檢修、汽車底盤電控系統與檢修、常用設備6個部分,每部分內容按照汽車維修工應知應會的原則分成若干項目進行檢測維修的訓練學習。   《汽車檢測與維修基礎技能訓練》項目均源於維修現場,每個項目後面有相關知識,便於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以達到快速掌握汽車維修知識,提高處理汽車實際故障的分析能力的目的。   《汽車檢測與維修基礎技能訓練》可作為職業院校、成人高校汽車專業教材,也可用於維修工培訓使用。同時,本書也適合汽車維修及相關人員入門學習使用。

引擎最佳化分析與燃燒分析技術導入

為了解決凸輪軸 間隙的問題,作者陳桓淵 這樣論述:

本研究的主軸為利用數值分析與實驗測試互相結合驗證提升引擎之性能與燃油經濟性,在實驗測試中導入AVL燃燒分析儀判讀引擎性能優劣性,研究前期使用Ricardo Wave引擎模擬軟體進行性能預測及優化,並針對原況引擎空氣濾清器容積、幾何壓縮比、閥門昇程等進行最佳化分析,進一步設計對策試樣並打樣安裝於對策引擎上,於引擎動力計進行量測與驗證工作,於3200轉至8800轉全負荷測試及燃燒數據測量。原況引擎評估有燃油噴束黏壁現象以及閥門彈簧預壓力有過大的問題。燃油噴嘴原始角度會產生噴油黏壁,經過噴油嘴安裝角度變更後怠速引擎轉速波動由原況正負80轉降低至正負40轉降低50%,怠速循環變異性由原況14%降低至

9.5%降低47.3%,燃油黏壁現象修正後怠速運轉更為穩定。原況閥門彈簧預壓力15.1 kgf/mm,更改為6.08 kgf/mm降低59.73%,工作荷重原況26.4 kgf/mm更改為19.1 kgf/mm降低27.65%,閥彈簧預壓力以及工作荷重降低,經由閥高速平臺測試,閥飄移及反跳現象並沒有超過測試標準0.5mm。原始壓縮比9.0修正至10.0,經由實驗測試結果全域外特性曲線平均提升1.81%,在奧圖效率的公式說明著壓縮比的提升能夠有效的提升引擎效能;空氣濾清器總容積增加,原況空氣濾清器容積僅有1.12升,總容積提升58%,在全域外特性中泵送損失平均降低7.01%,能夠有效的降低引擎負

功;優化閥門揚程改善引擎進排氣效率,全域總指示功平均上升3.57%;延伸火星塞中心位置更靠近燃燒室中心,淨指示功率全域平均提升3.23%,雖然會增加引擎泵送損失,但淨指示功還是增加,證明有提升性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