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研究員公務員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副研究員公務員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盧建榮寫的 聚斂的迷思:唐代財經技術官僚雛形的出現與文化政治 和AliceJosephineBallantineKirjassoff的 西方人眼中的日治臺灣(2冊套書)福爾摩沙.美麗之島、1921穿越福爾摩沙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全球資訊網-首頁-最新消息也說明:官職等, 無. 職系, 無. 職稱, 副研究員. 名額, 1, 性別, 不拘, 工作地, 新北市新莊區. 上網期間, 自112年6月2日~112年6月26日. 資格條件, (一)學經歷(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暖暖書屋 和遠足文化所出版 。

國立清華大學 服務科學研究所 王俊程所指導 胡慧心的 《金融科技創新實驗條例》草案之服務創新研究-以Trust2Trust匯兌平台為例 (2017),提出副研究員公務員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點對點匯兌、Trust2Trust平台、交換價值、跨國匯款、哈瓦拉、監理沙盒、金融科技、金融科技創新實驗條例草案、金融創新。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 蔡宗珍所指導 蔡惠方的 遺址保存之法制架構與實踐 (2013),提出因為有 文化資產保存法、遺址保存的重點而找出了 副研究員公務員的解答。

最後網站就業資訊則補充:就業資訊 ; 2023/09/06, 約聘副研究員(職務代理人), 會計處 ; 2023/09/05, 研究助理(不定期契約臨時人員), 社會救助及社工司 ; 2023/08/31, 約聘副研究員(職務代理人), 心理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副研究員公務員,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聚斂的迷思:唐代財經技術官僚雛形的出現與文化政治

為了解決副研究員公務員的問題,作者盧建榮 這樣論述:

「寧有盜臣,而無聚歛之臣」是傳統輕賤理財的文化論述, 當低稅理想遇上國家財政告急, 創造稅收是富有創意的財稅政策,還是擾民的橫徵暴斂? 當「通才型官僚」碰上「財經專才官」, 大唐帝國財稅體系的糾葛,也如火如荼的展開。   中國官僚體系的組織,自秦、漢以來就是通才型,直到唐代為了一時財政上需求,乃拔擢並重用財經技術官僚,而轉往局部專業進行。那些始自戰國時期的各國治術以及西漢帝國的財經典籍,此時早已不管用,也因此產生創新空間,同時也遭遇「低稅理想」這種傳統文化價值的阻力。   低稅理想就像兩面刃,無限上綱的結果,固然可遏抑財經官橫徵暴斂式的胡作非為,但也可能使任何有創意的理財手段不得

提出。在唐代中晚期,當商業產能達到國家總生產力的一定比重時,仍以此名義禁止開拓徵收商稅。   可是當國家遭逢戰爭、天災,或因皇家工程所導致的巨大人禍時,財經官或理財家總要從事一番彌補財政赤字或缺口的作為,這些作為會被士大夫集團的輿論視同干犯文化價值的財政手段,造成財經技術官僚終究不為通才型官僚體系所容,弄得內部烈火焚天,一百多年仍紛擾不定。皇權、官僚,以及控扼理財的文化價值等因素盤根錯節,因而譜出了唐代財經技術官僚雛型的出現,以及文化政治衝突這幕歷史大戲。 本書特色   ◎封面圖片:「乾元重寶」,理財家第五琦賴以解決戰時財政的利器,想以低價換回開元通寶,形同政府運用財務槓桿大套民間財利。

這種政府搶民間錢政策收到一時解決財務赤字的效益。 作者簡介 盧建榮   現任《社會∕文化史集刊》(新高地)主編,曾任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也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立台北大學以及佛光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   作者是台灣僅見全方位思維的史家,古今中外史蹟皆其獵場,長年提倡「敘述史學」與「新文化史」,將多項獨到研究成果,改寫成平易故事版本與讀者分享。1990年代起,大量引介西方新文化史學巨作(麥田出版叢書),膾炙人口,引領兩岸年輕世代開創史學新風。   盧氏早期敘述史著作《曹操》出版於1980年;《入侵台灣》獲2000年「中央日報」十大本土創作獎;2

003年《分裂的國族認同》獲書評家晏山農許為台灣史界勇於挑戰當權第一人;《咆哮彭城:淮上軍民抗爭史》2014年獲北京權威書評專欄4顆星獎。   其他重要著作:《鐵面急先鋒:中國司法獨立血淚史》(2004)、《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2006)、《陳寅恪學術遺產再評價》(2010)、《白居易、歐陽修與王安石的未竟志業:唐宋新聞傳播史》(2013)、《唐宋私人生活史》(2014)、《沒有歷史的人:中晚唐的河北人抗爭史》(2020)、《唐宋吃喝玩樂文化史:園林遊憩、飯館餞別與牡丹花會》(2020)、《明清閨閣危機與節烈打造》(2020)等。 代自序:唯將剩勇追殘寇 簡體新修版序:

中國現代新史學運動與閱讀大眾相見歡 自序:常態災難、非常支出與救災文化 序曲 第一部 河山破碎 第一章 春花三月.揚州 第二章 江湖永夜 第三章 清明霧重.埇橋 第四章 財經鐵三角 第五章 今月不同古時月 第二部 財經掛帥 第一章 文學退位 第二章 隱形對手 第三章 工具理性萬歲 第三部 政壇異種 第一章 頭號箭靶 第二章 戰時財政(上) 第三章 戰時財政(下) 第四章 臥底副手 第五章 方鎮進奉 第六章 出財入相 第七章 小號財官 第四部 非常支出 第一章 國防開銷 第二章 工程花費 第三章 協議雇工、和購物 第四章 籌措新方 第五章 新舊交替 第五部 財權誰屬  第一章 權在相府

第二章 戶部擴張 第三章 財長選任 尾聲 參考文獻   代自序 唯將剩勇追殘寇   一   我的職涯軌跡上,一九八一年夏天我做了一次大膽的戰略大轉進。那年夏天之前十二年,我從本科生,中經碩士生,到即將前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我定位自己投入魏晉南北朝思想史這個研究領域中。這表示我的專長領域有二,一是魏晉南北朝史這個斷代,二是思想史這個史學領域。此時,我的學術成果是專書三本,論文數篇。這時史語所是不興思想史這一套路數的,該機構主要做政治史,社會史是它剛起步新的學術工作領域,投身其間的還只是少數。我那時在思量,若搞思想史恐會與該所學風有所扞格,不利發展,改走政治/社會史路線

,方是明智之舉。若然,還要拘泥在投身十年的魏晉南北朝史範圍嗎?想來往下做隋唐史,局面會比較寬闊。思慮至此,就要決定一個大題目來當攻克的目標。我那時想做的是唐朝官僚體系這個大題目。接下來便是蒐集資料,那無非是兩《唐書》和《全唐文》這三部大套書了。就這樣,從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三短短二年中,完成三文,先後針對太常卿、少官員,戶部尚書、侍郎官員,以及理財與文化核心衝撞等三個題目,且一一予以發表。我這個行動立刻驚動我的同輩同事,以及所外唐史同行。要知我從魏晉斷代跨到隋唐斷代,這已是一大跨界,遑論從思想史改作政治/社會史,更是另一跨界。所中同仁中,有同年黃寬重(南宋史專業,台大歷史碩、博士)、還有大兩歲的何

大安(語言學專業,台大中文碩、博士),都先後給我善意的警告。他們的好意,我很是心領,但他們不知我的學術野心,我又不能說破。當時大家都是助理研究員,但他倆眼前目標是趕緊拿到博士、便升成副研究員,我的則是發表一系列研究,刊在所內《集刊》上、以利升等。這筆帳屬於眼前生計,無關學術鴻圖遠謀。我的學術鴻圖是跨朝代研究、且跳脫斷代思維,這在當時講來太過驚世駭俗,只能待我日後達成目標後再明說了。中國史上許多跨代重大問題無由發掘,便與史家畫地自限、以耽溺斷代為已足,有絕大關係。跳脫斷代思維陷阱,何其重要!   二   我在所內討論會,報告我的第三文——即理財術與文化核心的衝突——時,我的唐史同行張榮芳(台

大歷史碩士畢,東海大學歷史系講師)以行道先行者自許,公然向我叫板。他話中大意是說,他從事歷史七、八年,才發表關於唐國史館制碩論,外加論文二、三篇,而你短短兩年便刊文兩篇,現在還準備刊第三篇,無乃太超過乎?由於他不是針對論文內容發言,而是質疑我的治學態度。我就不加理會,冷冷地看著他,不發一語。之後,我唐史系列研究第三文刊出,其中有條註,談及杜佑出身,指出張榮芳的杜佑史學研究一文(按:發表於台大《史原》雜誌上),是抄鄭鶴聲文,且將鄭的錯解照樣給抄了。拙文刊出後,我還特別邀張某到我研究室小坐片刻,並給他看我寫他抄鄭文那條註文,請他指正。這回輪到張某無言以對。這應是一九八四年的事。他後來來所發表關於唐

朝開始徵茶稅一文,我向主辦討論會的黃寬重指控,張某文乃抄大陸學者文。這引起軒然大波,但無疾而終,但至少張知東窗事發,就不敢發表了。張君在一九八七年發表唐京兆尹遷轉一文(按:由學生書局出版),升成副教授,再之後就停產至今,垂三十多年。   三   我的跨界之舉引起的業內漣漪大體如上,不詳遍舉。這是在說台灣史界保守的一個側面。我再回到我的系列研究事上。一九八四年我又完成另三文,次年刊登其中兩文在史語所集刊上。我還來不及處理第三文(即系列研究的第六文)便出國念書去了,直到一九九七年我將之改寫、並投刊在台大《文史哲》學報上。我這個系研究花了三年(1981-1984)時光,算是告一段落。我的唐代官僚

體系這個大題,原先規畫做學術官、財經官,以及司法官等三個區塊,分別就太常卿少,戶部正副首長,以及大理寺卿少等三類官進行試探的。其中,大理卿少一文很長,因出國也沒空去發表。回國後我發現,王吉林的一位碩士生以大理卿少寫成碩論。此君叫陳登武。我於八○年代發表的五文都送給王吉林,想來陳君從王氏處看到拙文吧。陳君之後向高明士拜碼頭,變成高門的侍從者之一,那是後話。要之,我一起手就處理了理財與文化衝突,司法如何不獨立,以及禮知識的建構與傳播等三重大問題。這在我同僚而言,是不可想像的事。後來司法這塊,我於二○○○至二○○二年,一連發表三,更在二○○四年給予改寫並出版《鐵面急先鋒》(台北:麥田)。   四

  二○○九年,我將唐財經官五文改寫成專書:《聚斂的迷思》,交五南出版社出版。原以為我從魏晉跨足隋唐事就此結案。但竟然沒完,仍有後續。二○一二年夏秋之交,好友張仲民教授(復旦大學歷史系任職)寄來由余欣主編的中古史研究系列六書,其中有仇鹿鳴:《魏晉之降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絡》(上海古籍,2012)一書。我稍事翻讀,驚為天人,始知後生可畏。二○一八年末我趁上海師範大學開會之便,請張仲民為我約見仇氏。這是我與仇先生訂交之始。二○一九年初,仇鹿鳴寄贈新著:《長安與河北之間》,我讀過一遍,確信是本重要著述,便寫一書評(刊於拙編《社會/文化史集刊》第二十三期二○一九年一月,頁159-163。)以酬雅意。仇

鹿鳴此書,便是一次跨界演出。他已是魏晉政治/社會史陣地儼然一大家了,不以此為已足,約莫二○○八年之後轉換跑道降及隋唐史,才數年光景,便在唐史領域立下無數斬將搴旗之功。仇氏的職涯軌跡竟與我的暗合:從二、三十歲的魏晉政治/社會史的一位尖兵,成功轉型為隋唐政治/社會史名家!我暗中將仇先生許為跨界同道,並引以為樂。   五   二○○九年《聚斂的迷思》(台北:五南)出版後,因讀了英國大史家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書,又對人類財政學知識有所擴充。我在寫《唐宋新聞傳播史》(新高地,2013),就引用到弗格森的看法。這三、四年我對《聚斂的迷思》增補出版事,益覺迫切。既然北京三聯出版計

畫受阻,乃試圖改而在台出版。就在此時,天降神兵,虧得老友吳宏哲兄(屏榮食品公司董事長)仗義疏財,聞知上情,便贊助我出版以圓我夢,真是隆情高誼、古道熱腸啊!   六   北京三聯如何從中殺出呢?容我細說從頭。二○一五年,我赴天津開開會,會議中,侯杰兄引介下認識了北京三聯的主編張龍先生。在相談之下,敲定了《聚斂的迷思》等五部書,交由三聯出簡體字版。之後出版合約也簽了,預計二○一七年推出兩本,其中之一即《聚斂的迷思》,且通過審查,內容無失,惟書名必須改成:《唐代的財經官們》。原本張龍是備感挫折的,我還勸他說,審批可出版,已經贏了,就不必糾結書名。張龍聽了才釋懷。就在該年三月,張龍正準備開雕付印,

竟傳來港台學者即使審查通過,也要重新送審。結果這一拖,三年就過去了,任憑書局如何催請審查單位盡快放行,就是遲遲沒回音。   七   此期間,北京史界流傳王汎森為阻我大陸出書,給我下套,因而被查禁的消息。這個消息最後也傳回了台灣,連旅台陸生都言之鑿鑿了。王汎森會這樣做嗎?我且替他辯護一番。沒錯,他為了我掀底中研院史語所三人抄李敖事,大動干戈,不惜出錢要邱仲麟(明史專家)、李建民(秦漢史專家)兩位細漢興訟告我誹謗。再如王汎森借審查教育部傑出獎案、選中文化大學文學院長林冠群授以五十萬大獎,用以收買林某發動其投票部隊將我逐出文大。這是他展開對我的絕戶之計,諸如用官司令我傾家蕩產、讓我沒了文大教職以

致生活無著等。又如,王汎森威脅利誘時英出版社不要代為發行拙編《社會/文化史集刊》,這是封我嘴、消我音。以上我都可以理解不循正途,但王之奸謀終究未能得逞。   如今,王會用密告北京方式阻我在大陸出書嗎?我不信的理由有一點。他是研究清初文字獄的專家,深悉專制荼毒文化其為害之烈,是沒有人能原諒的犯行。他在所著《權力的毛細管作用》(台北:聯經,2013)中,在第四、第七、第八等三章,大談清初禁書,在第十二章,大談道咸以降禁書復出意義。可見他知曉禁書乃反文化惡行,禁書只能禁其一時無法持久。在這裡,王汎森會運用現行禁書機制,以形同告密形式間接做成禁書的目的嗎?這樣的反學術實踐之理,只會讓王汎森拿研究專制

暴政作為增益其心術血滴子的樣態。我不信,他利令智昏到做出超出底線的事。   最近我合理懷疑王汎森更膽大到繼續實踐其罪及我妻孥的謀略,欲羅織拙荊公務員不法的罪名,動員中研院政風處調查。更在調查期間有《週刊王》(市面八卦雜誌之一)連登兩期在網路上,數落拙荊苛扣助理和公私不分兩條罪名。倘無中研院高層故意洩密給中時系統,《週刊王》如何取得中研院內部調查資訊?如所周知,其旗下《週刊王》是《中國時報》(按:下稱《中時》)的搖尾巴系統,而王汎森又是《中國時報》力捧的傑出員工,位居該報筆陣之一。王在二十幾歲時,在《中時》聽差辦事,他的同期如今貴為《中時》高層,常邀他主筆、評論五四運動、民國學術、教育等事,並

出以做成「社論」刊出。所以,《中時》是王汎森手中的大殺器。他要污名化誰,一通電話搞定。就像他致電時英老闆吳某(按:與王汎森在《中時》共事過),切勿代為發行拙編《社會/文化史集刊》者然。《週刊王》沒事、會出動政治組主任撰文欲置拙荊於死地,想來都與拙編:《社會/文化史集刊》第二十七期專號:「中研院『毀』人不倦」,揭露王汎森乃阻擋拙荊升等的兩藏鏡人之一,脫不了關係。再加上,今年二月好友廖伯源去世,我特別揀出廖生前於一九九五年所撰揭發史語所黑暗的腐敗一文,刊在大陸「中古史研究」公眾號上。由事後可能王的嘍囉大跳其腳,跑去騷擾上述公眾號、要逼人下架廖文來看,這些打手所為不正曲折反映其主子王汎森氣急敗壞的「

聖人氣象」嗎?更有趣的,從時間軸看,從拙編第二十七期揭密王汎森「奇」行,中經廖文刊載大陸公眾號,以迄四月初,《週刊王》連登兩期中研院還在內部調查、且不確定(按:之後證明為子虛烏有的假消息)的「不法案子」。這不正是王汎森最常慣用的手法:未審先判的大謀略嗎?   八   三聯要出我「唐代五部曲」事,我是到處宣揚,深恐王汎森不壞我好事。之後似乎應驗王煞不住出手的誘惑,他還是對我下套了。姑不論主管單位是否聽信有人密告我是「台獨」所以查禁我書,這後果是兩面刃。一方面我不能在大陸出書,只是少賺銀兩的枝微末節,另一方面,大陸出海外學者書,那是造福大陸讀者,使其可用廉價購得海外之書,如今此路竟為王汎森所阻

嗎?若然,這不是大陸千千萬萬讀者的損失嗎!故爾大陸查禁我書,於我小損固有之,但對大陸讀者則大失其利,這才是外傳這件王密告之舉一事之大者啊。台灣影藝界出了黃安、為向北京表忠,密告台灣藝人使之喪失大陸舞台。如今出了位史界黃安,向北京告密說某人是「台獨」便阻其書在陸出版。這兩位黃安允文允諜,鬥爭手法高邁古今呀!黃安所為為自絕於鄉親,王汎森乃聰明人,諒他不致昏聵至此。     再說王汎森能在台灣隻手遮天阻我出書嗎?當然不能。我自費都可以了,遑論如今由吳董事長宏哲先生出面玉成我在台再版了。我誠心鼓勵王汎森你繼續跳腳,放膽玩密告、搞禁書啊。你有本事說動民進黨政府查禁我書,我這才佩服你呀。這位少年院士在台灣

玩法弄權久矣,如今假定真有跨足大陸去殘害我在大陸的讀友,那可真敬佩他為害文化事業可做大了。倘如是,他老兄研究清代文字獄之餘,學以致用大搞乾隆帝禁書案,如今效起乾隆大玩特玩文字獄來還蠻帶勁的。拙荊多承教導,感激不盡。我們後會有期。   以上環繞在本書背後,相關的時代學風、學術生態環境上的欺良霸弱,以及學術自由與禁書、告密等事,應比本書內容還要精采,提供我寫本大書都不止。但序文是客,不能壓主,就此打住。是為序。 盧建榮,寫於二○二一年五月八日 序 曲 帝制中國長達二千二百年,此期間社會最大的組織體非官僚體系莫屬,即令晚清最後二十年有民間企業組織體紛紛崛起,以其規模甚小,仍不足以與官僚體系

比肩。官僚體系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社會最大的組織體制,這個體制是由文官所組成,聽命於作為國家領袖的帝王。站在帝王立場,所有這些人主張「朕即國家」。站在文官這邊,一個國家超乎君王之上的想法仍對官僚群體有所影響,只是因個人差異而程度有別罷了。所以,帝王與官僚群體之間因為這點而存在矛盾。另外,中國的帝王行的是君主專制,理論上國家大政方針最後由他拍版定案,但實際上,他要靠文官集團的文官頭(即統稱的宰相)、或是私人幕僚長(歷代有不同官稱,在本書所處理的唐代中晚期叫做「翰林學士承旨」)來為他出主意,擬旨什麼的,如果這兩位左右手都束手乏策,那只得訴諸由百官參與的延議。總要拿出個辦法來而以皇帝名義頒令出去。倘若

皇帝有所堅持,而宰相所率領的文官集團又與皇帝不同意見。這就陷入皇權(君主專制是最大化的皇權)與官僚體系的衝突深淵。衝突的結果未必皇權一定贏,多半情形是雙方互有勝負。有時,皇帝也拿整個官僚體系沒轍。這種情形就是官僚體系的自主性已發揮到極致,連專制、獨裁的皇帝都莫可奈何。這最典型的例子發生在清乾隆時期的剪辮叫魂案上。此事已由美國名漢學家孔復禮(Philip Kuhn)予以敘寫,二十餘年來膾炙人口。讀者不妨參考,此處不贅。孔復禮研究的是中國官僚體系自主性這一面向。此處我要做的是中國官僚體系面臨質變的一面,以及此時它與皇權既聽從又暗槓的關係。 此處所說的官僚體系質變。我指的是中國官僚體系的組織本質從秦

、漢帝國創造以來就是通才型的,不料它運行到七二○到八四○年時,會往一個局部性專業性方向轉折。這是國家/君主為了一時財政上需求,乃拔擢、並重用財經技術官僚所產生的歷史現象。但終究專業性格還是不為通才型官僚體系所容,在歷經百年的實驗之後又淡出歷史舞台。在二千二百年的漫漫長夜中,財經技術官僚的出現只是短暫的微火螢光罷了。

《金融科技創新實驗條例》草案之服務創新研究-以Trust2Trust匯兌平台為例

為了解決副研究員公務員的問題,作者胡慧心 這樣論述:

近年來金融科技(FinTech)風潮席捲全球,為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以促進金融產業及南向發展為重點,並共創金融與產業的雙贏局面。故此,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因應科技時代潮流的趨勢,提出「創新數位科技 打造智慧金融」為願景,然而政府為平衡金融科技創新業者發展與金融監理困境,於2016年推出「金融科技創新實驗條例」草案,鼓勵金融服務業及相關產業能應用創新科技,來提升整體金融服務品質、效率及競爭力,並協助或引導金融科技業者進行跨界轉型,但此草案的制度造成金融科技創新業者與政府監管政策陷入雙邊矛盾的情況。以跨國匯兌領域來說,由於傳統金融機構因特許經營把持著該業務,但近年逐漸增加新進金融科技業者提供新型態

的服務,以Trust2Trust免跨境之匯兌平台為例,針對馬來西亞外籍人士進行特定的金流服務,利用互聯網科技優勢結合傳統金融匯兌業務,建構價值交換與資源共享空間,並協助他們降低了跨國匯款雙邊手續費、信息不對稱等問題,達到進一步跨時空和跨維度的金流服務來滿足使用者需求,並受到該族群極大的青睞,但此匯兌平台因現有法制的發展中,受到嚴重的政策發展與創新阻礙。本篇論文是將透過Trust2Trust免跨境的匯兌平台做個案分析,並應用在「金融科技創新實驗條例」草案做為基礎,進行探討創新發展與金融監理之間產生的矛盾點,並敘述金融監理與免跨境的匯兌平台發展之正反面,以及多元的金融監督之角色,再借鑒國際金融監理

沙盒規範之發展狀況。最後提出如何完善此平台創新發展與政府監理機制的政策與思路,提倡此免跨境的匯兌平台服務發展之重要性,提供改善、建議等說明。除了降低此平台創新發展與政府監理之間的摩擦,提高雙邊溝通與互動關係,也能服務馬國外籍人士等友善金融匯兌之福祉,達到創新與監理有效的共創發展,更積極地讓金融科技發展與國際更同步,並迎接金融科技的新時代,帶來雙贏的局面。

西方人眼中的日治臺灣(2冊套書)福爾摩沙.美麗之島、1921穿越福爾摩沙

為了解決副研究員公務員的問題,作者AliceJosephineBallantineKirjassoff 這樣論述:

  《福爾摩沙.美麗之島:1910-20年代西方人眼中的臺灣》   「Ilha Formosa」意為美麗之島,   在日治時期她為日本所有,成為他們口中的臺灣。   「如果你想確認這座島是否名副其實,最美好的方式之一是:在晴朗的日子裡,搭乘竹筏沿著福爾摩沙的西岸航行,你將親眼見證那在腦海縈繞數日的壯麗山景。肥沃的平原上布滿翠綠的稻田,如畫的小村莊散落四處,點綴著蜿蜒的溪流。越過平原,便可看見輪廓變化萬千的山丘,山頂林木茂盛,襯托著更遙遠、蒼綠的高山。在其中,有時能一次望見五座甚至六座並列的山脈,像是一條條色彩各異的絲帶,從最深的青玉色到最淺的天藍色,由北至南、連綿不絕的美景就在眼前開展

。」   本書收錄了兩篇1910-20年代西方人旅遊臺灣的報導文章,記錄下一百年前臺灣的身影和面貌。第一篇文章中這段優美的文字,出自1920年3月號《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文章〈福爾摩沙.美麗之島〉(Formosa the Beautiful),由愛麗絲.柯潔索夫撰寫,描述1916-1919年間她與外交官夫婿居住臺灣時所觀察到的點點滴滴。第二篇文章由美國旅行作家哈利.法蘭克撰寫,他在1923-1924年從日本到中國後造訪福爾摩沙,1924年出版了《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Glimpses of Japan and Formosa),本書收錄後半部他在臺灣的所見所思:〈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福爾摩沙

部分〉。   臺灣專題首度登上《國家地理雜誌》,是這篇1920年3月號的專題文章〈福爾摩沙.美麗之島〉。作者的外交官夫婿馬克斯.柯潔索夫在1916至1919年間擔任美國駐臺北領事,這篇報導在兩人離臺後刊登。由於作者的身分,以及柯潔索夫領事與臺灣總督府官員的良好關係,因此她能夠從日本官方取得許多資料與第一手影像圖檔。當時正值1915-1920年的「大戰景氣」,日本從債務國搖身一變成為債權國,因此造就了不少日本民間的暴發戶;而1916-1919年也是第六任臺灣總督安東貞美到第七任明石元二郎的時期,臺灣的產業經濟和生活環境已大幅提升,日本統治臺灣的實況得以透過《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傳播到世界各地。

可惜不久後柯潔索夫夫婦在1923年9月的關東大地震中英年早逝,《國家地理雜誌》對於日治時期臺灣的報導幾乎就此絕響,直至1945年才刊登愛麗絲的外交官哥哥約瑟夫.包蘭亭(Joseph W. Ballantine)所寫二戰期間臺灣的相關報導。   在二戰以前,哈利.法蘭克以暢銷旅遊作家著稱。這位德裔移民的第二代從大學時代就踏上了世界的旅途,首部著作《環遊世界漂浪之旅》一出版便成為暢銷書,此後他以「漂浪王子」(Prince of Vagabond)聞名於世。1920年代,他首度造訪遠東,先從日本進入朝鮮、滿洲、中國,而後跨越海峽進入臺灣,1923-1925年陸續出版了《遊盪華北》、《漫遊華南》、《

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   在《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的開頭,法蘭克於1923年9月關東大地震之後來到東京,當時因為接待西方人的旅館毀於災變或擠滿難民而不敷使用,於是他被日本政府安排到公務員家庭借宿。旅遊日本之後,他在臺灣停留了一個多月,由北而南的鐵道旅行、從平地到山地的臺車旅行及沿途所見所聞,他都一一記錄下來。他對臺灣原住民的前途抱持悲觀的看法,一方面感嘆殖民者濫用暴力,批評強制同化的政策,另一方面也觀察到臺灣人從不考慮獨立,即使受到日本殖民統治的壓迫和差別待遇,但因為天生被動和追求安定,因此新生代已習慣於日本的統治,不像上一代或朝鮮人那樣銘記被征服的恥辱。今昔對照,令人不勝唏噓。   《

1921穿越福爾摩沙:一位英國作家的臺灣旅行》   1920年代的臺灣最繁麗生動的畫像   1921年4月,英國旅行家魯特夫婦橫越太平洋和大西洋,返國途中,他們從南到北穿越臺灣(西方人稱為福爾摩沙)。由於當時英國接納日本移民前往北婆羅洲開墾,魯特得以透過殖民地官員友人的介紹,成為臺灣總督府的貴賓,在總督府官員的隨行下遊覽日本的島嶼殖民地。   此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日本統治臺灣即將屆滿三十年,進入文官總督時期,實施內地延長主義。然而,民族自決風潮已至,臺灣人的議會請願運動方興未艾;戰勝國日本雖取得世界強國的資格,但日本移民卻繼華人之後成為「黃禍」而遭到歐美排斥,且與英國的同盟關

係進入尾聲,菸毒輸入中國的問題也備受質疑。在這隱隱不安的戰間期開端,臺灣總督府為魯特呈現的是一幕幕產業與建設突飛猛進、朝氣蓬勃的景象;曾經擔任英屬北婆羅洲殖民地官員的魯特,卻在讚賞進步發達之餘,憑著自身的東方知識和經驗、對於臺灣歷史的廣泛閱讀,以及不受官方行程拘束的觀察力,敏銳察覺到日本殖民統治光鮮亮麗的背後眾多扞格不入、困窘挫敗之處,尤其是日本對臺灣原住民理蕃政策的缺失,他都在書中一一針砭並給予建議。   西方老牌殖民帝國管理者與考察者的目光,來到了東方新興強權苦心經營的模範殖民地,雙方在美麗之島交會,究竟擦出了怎樣的火花?又是怎樣的洞察,得以穿透展示櫥窗,為1920年代的東亞島嶼留下繁麗

而生動有趣的畫像?在近一個世紀後重讀這本遊記,縱使物換星移,仍宛如親臨現場般令人回味無窮。   本書特色   ◎1910-1920年代西方人旅遊臺灣、聞名遐邇的報導文章首度翻譯出版:〈福爾摩沙.美麗之島〉是1920年3月號《國家地理雜誌》首次介紹臺灣的專題,〈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福爾摩沙部分〉則是二十世紀著名旅遊作家在1923-1924年旅遊臺灣的記錄。   ◎一百年前的臺灣第一手資料和觀察,近百張早期臺灣的珍貴照片,影像清晰,內容包羅萬象,有臺北城、舊城牆、漢人寺廟、日本神社、藝妲樂隊、人物街景、水牛與鴨群等;交通工具如竹排、舢舨、戎客船、手推臺車、人力車、二輪牛車、縱貫鐵道等;臺灣的

經濟特產如米、糖、甘蔗、鳳梨、龍眼、紅檜、檜木、樟腦等;以及數量最多的「原住民」影像,包括原住民族群的吊橋、紡織、舞蹈、家屋、教育等,也介紹各族群的樣貌、服飾、紋面,其中最聳動的應屬當時絕少在西方世界介紹的臺灣原住民「露天頭顱博物館」。   ◎西方殖民地官員第一手觀察,以獨到的觀點道出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的優缺點,並綜觀和分析臺灣各種產業和建設,是日治時期臺灣珍貴的精彩史料。   ◎著作等身的文學作家,以幽默風趣的文筆寫出引人入勝的報導文學,並大量參考臺灣歷史相關英文著作,是非常優秀的遊記作品。   ◎生動的文字穿插數十張日治時期的臺灣影像,讀來宛如親臨現場般令人回味無窮。   ◎全書編排

設計別出心裁,展現質樸又典雅的氣質;開本精緻,採用穿線膠裝方式裝訂,保留質感又能攤平閱讀。   推薦人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陳嘉行/焦糖(喜劇演員)   黃震南(藏書家)   蔡錦堂(師大臺灣史研究所退休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列)

遺址保存之法制架構與實踐

為了解決副研究員公務員的問題,作者蔡惠方 這樣論述:

本論文以遺址保存法制化為中心,在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的體系之下,討論遺址保存的法制架構,以及現行文資法施行以來,遺址保存規制的實踐現況。有鑑於遺址在我國法定文化資產項目中,是較不為人所熟悉的一項,因此,在本文的第一章與第二章之中,對於遺址的意涵做基本解說,包括其內容、價值、做為文化資產的意義、與其他文化資產的差異特質以及保存規範應注意的重點。在對遺址有初步了解的基礎之上,再繼續探討遺址的法制化過程。第三章則自文資保存的憲法依據出發,簡介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整體架構,接著試以釋義學的方法,解析文資法中遺址保存法制之架構,尤其針對遺址保存之規範內涵,從法定遺址本身、遺址因定著於土地的特質,而法制規範如

何安排遺址之保存權利與土地權能者之間的衝突。在解構法制體系之後,藉由因遺址而生爭議的案例,從法定遺址的認定、遺址與其所定著土地之間所生的權利紛爭,包括遺址發掘致土地所有權人的損失、土地之權能者對於遺址的破壞,以及對應此破壞的公權力行使方式,透過案例更具體化遺址法制保存的特質。遺址保存最佳的方式就是現地保存,但是在與土地開發權能有所衝突時,於衡量輕重後,遺址保存不得不讓步之下,尚有發掘記錄的保存方式,然而遺址發掘卻又致使土地權能人支出額外的成本。參考日本及法國的法制安排後,毋寧還是從考古發掘著手,解決方式乃是將考古發掘國家化,亦即由國家擔負遺址發掘工作,使土地所有權人受到遺址保存土地管制之最小衝

擊,而遺址仍能得到最底線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