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索病毒預防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勒索病毒預防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威張耀疆趙銳寫的 CSO進階之路:從安全工程師到首席安全官 和増井敏克的 圖解資訊安全與個資保護|網路時代人人要懂的自保術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防毒]WannaCry (想哭) 勒索病毒防範方式(已有解密工具)也說明:防範步驟 · 01.檢查電腦是否已感染病毒:. 先拔除網路線再開機,以免萬一中毒後擴散(若原先使用WIFI無線上網,請先將分享器關閉) · 02.病毒感染前預防處理措施:關閉SMB 服務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機械工業 和碁峰所出版 。

世新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含碩專班) 陳俊廷所指導 曾維宣的 COVID-19疫情期間保健食品購買行為影響之創新研究 (2021),提出勒索病毒預防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新冠肺炎、保護動機理論、保健食品、購買意願、購買行為。

而第二篇論文國防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傅振華、許義昌所指導 鄭豐安的 消費者使用付費防毒軟體因素之探討 (2021),提出因為有 防毒軟體、電子商務系統成功模型、ISO/IEC 25010、消費者行為矩陣模型的重點而找出了 勒索病毒預防的解答。

最後網站「勒索病毒預防」疑似北韓網軍攻擊,這些步驟必做 - Gooブログ則補充:「勒索病毒預防」疑似北韓網軍攻擊,這些步驟必做維基百科:WannaCry(直譯「想哭」,或稱WannaCrypt、WanaCrypt0r2.0、WannaDecryptor)是一種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勒索病毒預防,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CSO進階之路:從安全工程師到首席安全官

為了解決勒索病毒預防的問題,作者張威張耀疆趙銳 這樣論述:

本書是一部面向各層次網路安全從業人員的職業晉升實戰寶典。作者融合自己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詳細闡述了從安全工程師晉升到首席安全官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在網路安全日益受到國家和企業重視之際,本書將成為你職場進階的秘笈。 全書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網路安全行業的發展趨勢與基礎環境;第二部分介紹了網路安全從業人員所需掌握的基礎技能、事件處理和應急回應的方法和技能案例;第三部分重點闡述了如何建立貫穿企業業務生命週期的安全能力,構建首席安全官的保障圖譜;第四部分重點闡述了首席安全官如何做好應對未知風險的佈局,為潛在的非常規安全事件時刻做好準備。 張威 網路安全老兵,(ISC)2第9屆亞

太資訊安全領袖成就計畫(ISLA)資訊安全專家貢獻獎獲得者,復旦大學MBA客座講師,企業網路安全專家聯盟(諸子雲)發起人之一,致力於帶領全國超過2000家諸子雲會員企業探索出符合中國國情的網路安全建設與保障之路。 張耀疆 國內最早引進並轉化ISO27001等國際標準的實踐者之一,安言諮詢與安在新媒體創始人。 趙銳 某跨國企業網路安全和合規負責人,諸子雲上海分會會長,聯合國ITU-T DevOps國際標準核心編寫專家,CCSF優秀首席安全官。 徐正偉 金融安全專家,曾服務於思科研發中心、阿裡巴巴集團安全部,參與處理過多起國家重點保障基礎設施的網路攻擊應急處置工作。 陳欣煒 招商銀行招銀雲創

資訊安全合規負責人,擁有近20年網路安全工作經驗,持有20余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 何卓 中國電信翼支付安全管理負責人,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互聯網新技術新業務安全評估中心評估專家,(ISC)2上海分會理事,諸子雲上海分會理事。 張源 吉利汽車集團網路安全負責人,汽車行業技術專家,TISAX標準研究及實踐者,諸子雲杭州分會理事。 前言 第一篇 CSO必備認知:全面瞭解網路空間安全 第1章 從資訊化到網路空間安全2 1.1 資訊技術改變了人類生產生活的方式2 1.2 資訊化與企業伴生4 1.3 從網路到網路空間6 1.4 理解資訊安全、網路安全與網路空間安全7 第2章 網路

空間安全的挑戰11 2.1 網路安全關係國計民生11 2.1.1 網路虛假消息會重創實體經濟11 2.1.2 棱鏡門事件13 2.1.3 社交網路與資訊繭房14 2.1.4 工控系統成為網路攻擊練兵場15 2.1.5 網路攻擊工具氾濫16 2.1.6 物聯網安全引人憂17 2.1.7 我國網路安全戰略危機18 2.2 網路安全關係企業生存20 2.2.1 系統遮蔽內部舞弊會置企業於死地20 2.2.2 網路可用性影響企業價值21 2.2.3 企業機密洩露防不勝防22 2.2.4 勒索攻擊產業化威脅企業經營22 2.2.5 網路安全合規成挑戰23 2.2.6 企業網路安全現狀堪憂24 2.3 網

路安全關係個人26 2.3.1 網路安全關係個人財產26 2.3.2 網路安全關係個人隱私27 2.3.3 全民網路安全意識薄弱29 第3章 首席安全官的職業路徑與技能圖譜31 3.1 定位首席安全官31 3.2 從網路安全新人到CSO的職業路徑33 3.2.1 網路安全的職業路線33 3.2.2 對新人的網路安全從業建議34 3.2.3 教你如何成長為CSO35 3.3 找到你的首席安全官人設36 3.3.1 三個標準37 3.3.2 組織成熟度37 3.3.3 業務領域38 3.3.4 技能一致性39 3.4 首席安全官的技能樹40 3.4.1 熟悉風險管理41 3.4.2 熟悉網路安全理

念和技術41 3.4.3 瞭解資訊化與商業模式的內在聯繫41 3.4.4 良好的溝通和管理能力42 第二篇 CSO一階能力:日常安全危機應對 第4章 為去救火現場做好準備44 4.1 事件回應:CSO最好的朋友44 4.2 捍衛事件回應所需的資源45 4.3 定義組織的網路安全邊界47 4.4 網路安全事件的分類與分級48 4.5 組建網路安全事件回應組織52 4.6 建立網路安全事件升級處理機制53 4.7 分場景的事件回應指南編寫案例59 4.7.1 病毒傳播事件59 4.7.2 網站頁面被篡改61 4.7.3 常用系統故障或宕機62 4.7.4 外部網路入侵告警64 4.7.5 機房設

備故障65 4.8 基線思維及事件管理工具的使用67 4.8.1 基線思維67 4.8.2 安全資訊和事件管理系統67 4.8.3 安全編排和自動化回應系統68 4.9 網路安全事件管理實務69 4.9.1 避免外行領導內行69 4.9.2 事件回應指南的常見問題70 4.9.3 人員因素是事件響應的關鍵要素之一71 4.9.4 建立“吹哨人”機制72 4.9.5 合理的彙報升級機制72 4.9.6 不慎重的危機公關將是另一場危機73 4.9.7 重視網路安全事件的回顧工作74 第5章 災難與業務連續性75 5.1 在災難中恢復業務75 5.2 實現業務連續性的一般步驟76 5.3 業務影響分

析實踐要點78 5.3.1 確定業務影響分析的物件79 5.3.2 評價業務的重要性80 5.3.3 評估災難對關鍵性業務的影響82 5.3.4 形成決議84 5.4 制定恢復策略84 5.4.1 業務流程恢復85 5.4.2 設施恢復86 5.4.3 供給和技術恢復87 5.4.4 用戶環境恢復89 5.4.5 資料恢復90 5.4.6 保險91 5.4.7 雲架構下的災備策略92 5.5 BCP的開發95 5.6 BCP的演練與修訂102 5.7 維護計畫103 第6章 數字取證和事後調查的價值105 6.1 電腦取證105 6.2 網路取證106 6.3 網路證據分析107 6.4 針對

網路資料流程的取證108 6.5 網路取證實務108 第7章 企業危機應對實踐111 7.1 抵禦常見Web攻擊111 7.1.1 XSS攻擊示例與防範111 7.1.2 CSRF攻擊示例與防範112 7.1.3 SQL注入攻擊示例與防範113 7.1.4 檔上傳漏洞示例與防範113 7.1.5 其他攻擊手段114 7.1.6 Web攻擊實例115 7.1.7 小貼士118 7.2 App遭到攻擊怎麼辦119 7.2.1 某金融公司App遭受攻擊示例119 7.2.2 App的應用安全解決方案119 7.2.3 小貼士122 7.3 DDoS攻擊來襲123 7.3.1 遭受攻擊的特徵124 7

.3.2 DDoS防護方法125 7.3.3 小貼士126 7.4 0day漏洞阻擊戰126 7.4.1 0day漏洞示例127 7.4.2 0day漏洞的防護128 7.4.3 小貼士128 7.5 電商平臺的反欺詐與風險處置128 7.5.1 電商平臺“薅羊毛”事件129 7.5.2 電商平臺的風控實踐129 7.5.3 小貼士133 7.6 逮捕內鬼133 7.6.1 內鬼動機及範圍133 7.6.2 發現內鬼134 7.6.3 建設路線135 7.6.4 小貼士136 7.7 網路勒索應急處置136 7.7.1 勒索軟體的傳播136 7.7.2 企業如何防護137 7.7.3 企業中毒

了應如何應急138 7.7.4 小貼士138 7.8 雲服務業務連續性的思考139 7.8.1 某集團資料刪除事件139 7.8.2 解決方案140 7.8.3 小貼士140 7.9 網路事件危機公關141 7.9.1 資料洩露引發輿論危機141 7.9.2 企業該如何回應網路事件141 7.9.3 小貼士142 7.10 應對終極斷網下的災備架構143 7.10.1 光纖挖斷問題的應對143 7.10.2 常用災備架構144 7.10.3 小貼士145 7.11 紅藍對抗145 7.11.1 護網行動145 7.11.2 企業如何備戰146 7.11.3 小貼士150 第三篇 CSO二階能

力:全面保障企業網路安全 第8章 建立適合企業的網路安全性群組織154 8.1 尋找組織建立的依據154 8.2 設計網路安全性群組織結構156 8.3 通用網路安全性群組織結構159 8.4 大中型企業網路安全性群組織結構161 8.5 網路高風險企業網路安全性群組織結構164 8.6 網路安全崗位和角色的設置165 8.7 人員配置實務168 第9章 與企業管理層持續互動171 9.1 與管理層和董事會溝通171 9.2 網路安全治理175 9.2.1 什麼是網路安全治理175 9.2.2 安全治理的一般過程175 9.2.3 從業務目標中分解安全目標177 9.2.4 為利益相關者提供價

值179 9.2.5 有效控制風險180 9.3 網路安全意識教育180 第10章 保護企業的資訊資產183 10.1 資訊資產清單與分類183 10.1.1 找出全公司的資訊資產183 10.1.2 挖出資訊資產負責人184 10.1.3 評價資訊資產的重要性186 10.2 評估重要資訊資產風險190 10.2.1 資訊資產風險管理模型190 10.2.2 風險評估的一般過程190 10.2.3 識別威脅192 10.2.4 弱點分析193 10.2.5 控制措施分析194 10.2.6 風險值計算194 10.2.7 風險處理196 10.2.8 風險評估報告與處置計畫198 10.2.

9 關於殘餘風險200 10.3 建設網路安全管理體系201 10.3.1 網路安全管理體系概述201 10.3.2 制定安全制度要考慮哪些要素202 10.3.3 安全制度的分類及編寫要求204 10.3.4 建立符合法律法規的制度體系206 10.4 完善網路安全技術體系210 10.4.1 機房物理環境安全210 10.4.2 安全通信網路212 10.4.3 安全區域邊界215 10.4.4 安全計算環境218 10.4.5 安全管理中心222 10.4.6 雲安全防護223 10.4.7 安全技術體系藍圖229 第11章 保障資訊系統建設231 11.1 保障IT專案的安全231 1

1.1.1 專案群管理232 11.1.2 專案管理的一般過程233 11.1.3 專案控制234 11.2 資訊系統開發安全235 11.2.1 傳統的系統開發生命週期235 11.2.2 安全開發生命週期236 11.2.3 敏捷開發下的安全控制239 第12章 流程和人員安全243 12.1 人員安全243 12.1.1 員工入職管理244 12.1.2 在職安全管理246 12.1.3 員工離職管理247 12.1.4 外部人員訪問管理247 12.2 協力廠商管理247 12.2.1 合格的協力廠商供應商選擇248 12.2.2 服務變更風險控制249 12.2.3 駐場人員許可權管

理249 12.2.4 授權資料保護249 12.2.5 IT供應鏈安全250 12.3 操作安全251 12.3.1 事件管理251 12.3.2 問題管理255 12.3.3 變更管理256 12.3.4 發佈管理260 12.3.5 配置管理263 第13章 持續監控和考核網路安全體系運轉情況269 13.1 監控環境變化269 13.1.1 連續掃描、監控和修復270 13.1.2 思考持續監控價值270 13.1.3 厘清持續監控對象271 13.1.4 實施漏洞監控273 13.1.5 實施安全性記錄檔分析276 13.2 績效評價277 13.2.1 審計結果277 13.2.2

 生產率損失280 13.2.3 用戶安全感及滿意度280 13.2.4 安全意識281 13.3 網路安全審計281 13.3.1 審計分類281 13.3.2 基於風險的審計283 13.3.3 審計目標284 13.3.4 建立審計組織285 13.3.5 制定審計計畫286 13.3.6 審計準備287 13.3.7 符合性審計287 13.3.8 有效性審計289 13.3.9 糾正和預防295 第四篇 CSO三階能力:構建面向未來的安全體系 第14章 非常規風險來襲298 14.1 重大活動安全百分百298 14.1.1 案例:保障世博會網路的可用性298 14.1.2 重大活動

的網路安全保障299 14.2 新互聯網金融欺詐301 14.2.1 案例:一次匪夷所思的網路盜竊301 14.2.2 金融與互聯網結合後的挑戰302 14.3 境外勢力APT攻擊303 14.3.1 案例:發現病毒時,為時已晚303 14.3.2 APT攻擊過程305 14.3.3 如何防範和抵禦APT攻擊306 14.4 網路間諜滲透308 14.4.1 案例:難防的內鬼與間諜308 14.4.2 防範內鬼與間諜308 14.5 網路爬蟲之重310 14.5.1 案例:網路爬蟲的新困惑310 14.5.2 對抗網路爬蟲312 14.6 “被遺忘權”與個人資訊保護313 14.6.1 案例:

谷歌與被遺忘權313 14.6.2 個人資訊保護的合規挑戰314 14.7 直面未知風險316 第15章 構建面向未來的安全戰略318 15.1 網路安全戰略318 15.1.1 網路安全戰略計畫的結構318 15.1.2 制定網路安全戰略計畫320 15.1.3 塔防式網路安全戰略思路321 15.2 對內構築網路安全文化324 15.2.1 網路安全文化的特徵325 15.2.2 健康的網路安全文化的標誌325 15.2.3 構築網路安全文化326 15.3 對外打造網路安全感327 15.3.1 網路安全感的價值327 15.3.2 打造網路安全感328 15.4 遵守安全從業道德329

第16章 擴充耳目,構建情報體系331 16.1 威脅情報331 16.1.1 威脅情報的分類332 16.1.2 安全資訊的收集332 16.1.3 信息研判334 16.1.4 行動336 16.1.5 威脅情報分析實踐337 16.2 應急回應中心338 16.2.1 SRC的業務範圍338 16.2.2 SRC的回饋與處理流程339 16.2.3 漏洞等級標準參考340 16.3 收集網路安全事件與法庭判例341 16.3.1 收集事件和判例的重要因素341 16.3.2 收集事件和判例的意義342 16.4 商業情報342 16.4.1 商業情報的“下沉式”生存343 16.4.2

 商業情報與傳統情報業務的區別344 16.4.3 商業情報的內涵344 16.4.4 商業情報的管理與發展344 第17章 拓展網路安全綜合能力346 17.1 構建安全生態圈346 17.1.1 企業網路安全生態圈346 17.1.2 企業與監管機構的協同347 17.1.3 整合安全供應商的技術能力348 17.1.4 加強與安全社會組織聯動349 17.1.5 組建安全核心人脈圈349 17.2 搭建安全中台與零信任網路350 17.2.1 安全中台總體思想351 17.2.2 安全中台的安全能力351 17.2.3 零信任網路352 17.3 網路攻擊調查與反擊359 17.3.1 

網路攻擊調查的意義360 17.3.2 網路攻擊調查的特點361 17.3.3 非接觸資訊收集方法361 17.3.4 人物調查實例362 17.3.5 物品調查實例364 17.3.6 網路攻擊調查實例365 

勒索病毒預防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微軟XP官網修補程式下載地址:
https://www.microsoft.com/zh-TW/download/details.aspx?id=55245

微軟亦發佈Windows XP Embedded 、XP 64bit、Windows Vista、Windows 8、Server 2003和Server 2008 WannaCry勒索病毒特別修補程式
下載地址:
http://www.catalog.update.microsoft.com/Search.aspx?q=KB4012598

建議用Windows 10電腦下載修補程式到USB記憶棒內,再抄檔案到其他舊版本電腦內更新,最好在斷網絡的情況下安裝修補程式。

Wannacry Windows XP update patch KB4012598

COVID-19疫情期間保健食品購買行為影響之創新研究

為了解決勒索病毒預防的問題,作者曾維宣 這樣論述:

新冠肺炎(COVID-19)自爆發以來,全球疫情持續擴散,至今仍看不到終點。台灣疫情雖然控制有成,但民眾對於感染風險仍然有所擔心。而隨著健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普及,民眾對有助於調節生理機能的保健食品認同度逐漸提升,因此,本研究將透過保護動機理論為基礎,探討受試者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所產生的恐懼及自我保護行為,並了解民眾對於保健食品的實際觀感與購買行為所呈現的關係和影響。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利用網路問卷進行問卷發放,調查對象為對保健食品有基本認知者進行調查,最終收回345份有效問卷;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包括:敘述性統計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檢定、相關分析與迴歸分析進行資料分析

與驗證。研究結果顯示:當保護動機對受試者的影響越大,其對健康意識及保健食品的購買意願提升程度也會越高,呈現正向顯著之影響;當健康意識的認知程度越高,其對保健食品的購買意願程度及實際購買行為也有提升的現象,彼此間呈現正向顯著之影響;當產生保健食品的購買意願後,亦更容易觸發保健食品的購買行為,彼此間呈正向顯著之影響。最後,本研究針對上述發現,進行討論,並提出建議供未來研究及保健食品業者產品開發之參考。

圖解資訊安全與個資保護|網路時代人人要懂的自保術

為了解決勒索病毒預防的問題,作者増井敏克 這樣論述:

  用大家都能聽得懂的方式,搭配插圖解釋,告訴您網路時代的自保術   在網路與「陽光、空氣、水」一樣重要的年代裡,具備資訊安全的常識已經是無須強調的觀念。只要您不想成為帳號被盜、病毒感染、勒索軟體的受害者,本書就是您最佳的平安符。   藉由本書,您將可以了解:   .駭客如何進行網路功能以及防禦之道   .病毒與間諜軟體的種類以及預防方法   .什麼是安全漏洞   .加密與憑證為何如此重要   .企業組織如何進行資安的管理 本書特點   .透過豐富的插圖說明,學習無負擔   .涵蓋基礎觀念與實作的技術   .可透過關鍵字檢索查詢。立即解惑   .本章均有練習題可在PC上實作體驗  

消費者使用付費防毒軟體因素之探討

為了解決勒索病毒預防的問題,作者鄭豐安 這樣論述:

從AVC實驗室(AV-comparatives)2020年1月公佈的2020 IT安全調查中可以得知,防毒軟體公司可以針對目前佔4成比例的免費防毒軟體使用者加強行銷,以提升營收。因此,了解消費者付費使用防毒軟體的因素有其必要。本研究運用電子商務系統成功模型(E-commerce Systems Success Model)、國際標準ISO/IEC 25010及消費者行為矩陣模型(Consumer Behaviour Matrix)的架構,分別定義「知覺價值」變項與五個子變項之功能性、易用性、可靠性、安全性、服務品質,及「降低風險」與「購買行為」三個變項進行測量。結果發現付費使用者雖重視防毒軟

體的安全性,但購買時仍以防毒軟體的功能及價格作取捨;免費使用者則取決於防毒軟體公司提供的服務是否能讓消費者感受到用心。本研究成果可供防毒軟體公司了解付費與免費使用者對於防毒軟體需求,做為產品定位的參考,以提升消費者付費使用防毒軟體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