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特殊健康檢查健康管理分級建議指引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勞工特殊健康檢查健康管理分級建議指引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謝曼麗、何俊傑寫的 勞保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資料分析-健康管理研究_101白M311 和謝曼麗等的 勞保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資料監視系統研究(二)IOSH99-M502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勞工特殊健康檢查健康管理分級建議指引 - Elodie也說明:雇主使勞工從事特別危害健康作業時,應建立健康管理資料,並依下列規定分級實施健康管理: 第一級管理特殊健康檢查或健康追蹤檢查結果,全部項目正常,或部分項目異常,而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和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事業經營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孔令傑所指導 楊翰選的 職業安全衛生資訊之資訊不對稱分析 – 以臺灣製造業為例 (2020),提出勞工特殊健康檢查健康管理分級建議指引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職業安全衛生、製造業、資訊缺乏、資訊不對稱、溝通平臺、組織文化。

而第二篇論文中山醫學大學 職業安全衛生學系 劉宏信所指導 蘇怡如的 金屬模具製造業勞工金屬鎳之暴露與風險評估 (2019),提出因為有 金屬模具製造業、鎳、生物偵測、暴露調查、健康風險評估、感應耦合電漿質譜儀的重點而找出了 勞工特殊健康檢查健康管理分級建議指引的解答。

最後網站健康檢查勞工勞工健康保護規則 - TFDVY則補充:勞工特殊健康檢查健康管理分級建議指引. · PDF 檔案備註請參考勞工安全衛生法-高溫作業勞工作息時間標準二,法定健康檢查項目(資料來源:勞工健康保護規則附表十及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勞工特殊健康檢查健康管理分級建議指引,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勞保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資料分析-健康管理研究_101白M311

為了解決勞工特殊健康檢查健康管理分級建議指引的問題,作者謝曼麗、何俊傑 這樣論述:

  勞工健康檢查是職業衛生保健工作重要一環,鑑於國內勞保局基於照顧從事特別危害健康之作業勞工,提供25項從事特別危害健康作業之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經費補助,為能建立完整勞保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資料庫,以為未來進行相關資料庫串連提供完整職業傷病發生因果關係之探討,特於95年與勞保局合作推動勞保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電子媒體申報,將健檢資料申報流程改以電腦化,蒐集健檢資料,截至100年計114多家健檢醫院全面採以電子媒體申報系統進行申報。   本研究係利用99年及100年年勞保局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資料,進行25種特別危害作業受檢者與投保單位基本特性,及其與年齡、性別、行業及檢查結果間分布情形的分析研究

,即時掌握國內特殊健檢結果概況、各特別危害作業之行業及投保單位群聚現況、各縣市健檢醫療機構品質等資訊,提供政策改進參考。本研究結果,100年勞保預防職業病健檢計8,869家投保單位,總計360,041受檢人次,平均年齡38.9歲,受檢男性佔近七成;檢查類別以從事噪音作業佔48.0%最多,其次為粉塵作業21.9%及高溫作業8.1%;大行業別主要以製造業佔81.6%,其次為批發零售業5.7%;中行業別以電子零組件製造業、金屬製品製造業最多。受檢人健康檢查結果為健康管理分級第三級(即經醫師判定可能與職業病有關者)計3,513人佔總人次1.0%,其中以噪音作業人數3,112人最多。   健康管理分級第

四級(即經醫師判定與職業病有關者)計50人,都是從事噪音作業,其中38位均由台北市同一家健檢醫院判定。為加強醫療院所健康管理等級判定正確性,建議本會安衛處針對健檢指定醫療機構加強宣導與教育「25種特別危害健康作業健康檢查指引」之健康管理分級判定準則,並列為健檢指定醫療機構評鑑輔導項目之一。

職業安全衛生資訊之資訊不對稱分析 – 以臺灣製造業為例

為了解決勞工特殊健康檢查健康管理分級建議指引的問題,作者楊翰選 這樣論述:

在現代工業社會,職業安全與衛生是企業治理越來越重視的議題,而維護、改善職業安全衛生的過程當中,有許多層面需要與人溝通。然而,因為立場與利益不同,人與人之間難免存在資訊落差,這些落差如未能順利解決,可能間接導致職業災害的發生。本研究以深度訪談法,訪問臺灣製造業中傳統與高科技製造業公司的員工,試圖探究職業安全衛生資訊的溝通中是否存在著資訊落差。研究結果顯示,傳統製造業與高科技製造業都普遍存在職業安全衛生資訊缺乏與資訊不對稱,除了教育訓練與資源投入不足的問題之外,企業內溝通機制不良與缺乏誠信的組織文化是導致資訊落差的主要原因。欲增進職業安全與衛生,本研究建議事業單位應建構資訊溝通平臺,並根據組織的

特性量身打造平臺治理機制。此外,必要時尋求外部專家協助、立即開始培養誠信之組織文化,都是強烈建議的實務作法。當組織內部資訊落差的程度降到最低時,便能將有限的資源用在解決問題,而不是確認資訊的正確性上。期勉本研究能夠對臺灣製造業及各類產業的職場環境有所裨益,進而提升組織之管理績效。

勞保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資料監視系統研究(二)IOSH99-M502

為了解決勞工特殊健康檢查健康管理分級建議指引的問題,作者謝曼麗等 這樣論述:

  勞工健康檢查是職業衛生保健工作重要一環,鑑於國內勞保局基於照顧從事特別危害健康之作業勞工,提供25項從事特別危害健康作業之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經費補助,為能建立完整勞保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資料庫,以為未來進行相關資料庫串連提供完整職業傷病發生因果關係之探討,特於95年與勞保局合作推動勞保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電子媒體申報,將健檢資料申報流程改以電腦化,蒐集健檢資料,截至99年計102多家健檢醫院全面採以電子媒體申報系統進行申報。本研究係利用98年勞保局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資料,進行25種特別危害作業受檢者與投保單位基本特性,及其與年齡、性別、行業及檢查結果間分布情形的分析研究,即時掌握國內特殊健

檢結果概況、各特別危害作業之行業及投保單位群聚現況、各縣市健檢醫療機構品質等資訊,提供政策改進參考。   本研究結果,98年勞保預防職業病健檢計4,753家投保單位,總計471,101受檢人次,平均年齡38歲,受檢男性佔近七成;檢查類別以從事噪音作業佔43%最多,其次為粉塵作業24%及高溫作業9.5%;大行業別主要以製造業佔80%,其次為批發零售業5.4%;中行業別以電子零組件製造業、金屬基本工業最多。   受檢人健康檢查結果為健康管理分級第三級(即經醫師判定可能與職業病有關者)計2,192人佔總人次0.5%,其中以噪音作業人數2,091人最多,多屬製造業(佔88.6%)。   健康管理分級第

四級(即經醫師判定與職業病有關者)計17人,均為男性且從事噪音作業,主要從事於廢(污)水處理業5人、其他環境衛生及污染防治服務業5人、基本化學工業4人、其他營造業、航空器製造修配業、鋼鐵軋延及擠型業各1人,17位均為同一家健檢醫院。健檢量排名前三名之健檢醫療機構,判定健康管理分級三級人數均為0人次。   為能全面推動電子化申報,有效建立完整監視系統,及推動健檢資源落實於真正暴露健康危害作業之勞工,建議本會勞工保險處考量修正勞工保險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辦法條文第四條及第七條條文。   另為能提高健檢品質,建議本會安衛處將「25種特別危害健康作業健康檢查指引」函送各健檢指定醫療機構作為健康管理分級判

定之參考,並優先加強輔導健檢量最多前三名健檢醫療機構之健檢品質監督與管理。

金屬模具製造業勞工金屬鎳之暴露與風險評估

為了解決勞工特殊健康檢查健康管理分級建議指引的問題,作者蘇怡如 這樣論述:

根據經濟部107年工業統計調查報告顯示,模具相關廠商數是金屬製品製造業類別裡廠商家數最多的一個行業;在就業人口方面位居金屬製品製造業排名第二位,為我國金屬製品業中最大規模的行業,可見模具產業的重要性。金屬模具製造業之勞工於生產過程中容易暴露於重金屬粉塵、噪音、有機溶劑等危害。此次選擇之金屬模具製造廠,其原料成分含金屬鎳,容易經由吸入途徑進入體內,造成呼吸道系統疾病、過敏和免疫毒性等危害。研究目的是瞭解金屬模具製造業勞工吸入鎳(金屬鎳)之暴露濃度及推估其健康風險值;並藉由測量空氣粉塵和勞工尿液之濃度來辨識金屬模具製造業勞工之金屬鎳暴露,探討其相關性。 本研究分別針對電鑄研磨區、手工具研磨

、精密研磨室之勞工進行連續三天之空氣及尿液採樣,空氣樣本選擇IOM採樣器進行勞工可吸入性粉塵採樣,其濾紙為25mm,截取粒徑為5μm的聚氯乙烯濾紙(Polyvinyl Chloride, PVC);八階型分徑採樣器(Marple)進行粒徑分佈採樣,其粒徑(d50)分別為:0.13、0.52、0.96、1.55、3.5、6、9.8、 14.8、21.3、28.3 (μm),濾紙則是使用34mm,截取粒徑為0.5μm的PVC濾紙;分析方法為重量分析法,將採集到的濾紙重量以SigmaPlot分析,並推估作業勞工之可吸入性氣膠暴露量 (Cinh)、胸腔性氣膠暴露量 (Cthorac)與可呼吸性氣膠暴露

量 (Cresp);尿液樣本則是採集勞工上班前及下班前之尿液,最終將空氣和尿液樣本用感應耦合電漿質譜儀(ICP-MS)進行分析。 各採樣點之空氣樣本中,手工具研磨勞工吸入之平均濃度值為1.04×10-1 mg/m3,高於電鑄研磨區1.53×10-2 mg/m3及精密研磨室4.88×10-3 mg/m3;勞工於下班前之尿中鎳濃度皆高於上班前,電鑄研磨勞工輪班前後平均增加約6.30 μg/g CRE,手工具研磨勞工增加約8.95 μg/g CRE,密研磨勞工增加約14.3 μg/g CRE,且精密研磨勞工第二天之平均尿中鎳濃度≧30 μg/g CRE,已高於特殊健檢管理分級建議指引之結果;在

每天增加的尿液濃度(x)和空氣濃度(y)之間,可以建立相關之線性關係 R = 0.75; y = 0.0106x + 0.07;三個作業型態境之勞工氣膠暴露量以可呼吸性氣膠百分比例最高(> 40%)。 根據健康風險評估結果,計算出三種作業型態之致癌風險皆超出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訂定之1×10-4,建議應改善局部排氣工程設計,降低勞工暴露金屬鎳暴露之風險,並應根據政府公告之規定建立適當之呼吸防護計畫,提供作業人員適合之呼吸防護具以避免危害,或以行政管理措施減少作業人員暴露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