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處職業介紹所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學生輔導 - 第 66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也說明:製作及宣傳職業資料;進行擇業輔導活動;及與教育署合作為擇業輔導教師提供訓練。以下引申勞工處擇業輔導組的各項工作: 1 . 2 .職業資料中心:擇業輔導組目前設有兩所分別 ...

國立高雄大學 法律學系碩士班 紀振清所指導 蘇惠君的 勞動派遣之法律爭議問題研究 (2019),提出勞工處職業介紹所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勞動派遣、派遣勞工保護法草案、勞動契約、工作權、勞資爭議。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孫迺翊所指導 沈柏亘的 論按需工作外送員之社會安全保障 (2019),提出因為有 平台、按需經濟、外送員、經濟上依賴工作者、準從屬工作者的重點而找出了 勞工處職業介紹所的解答。

最後網站勞工處職業介紹所專題網站─ 查詢/投訴則補充:有關職業介紹所領取牌照事宜,或對職業介紹所作出投訴的查詢 ; 地址 :九龍旺角道1號旺角道壹號商業中心9樓906室 ; 電話 :2115 3667 ; 傳真 :2115 3756 ; 電郵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勞工處職業介紹所,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勞動派遣之法律爭議問題研究

為了解決勞工處職業介紹所的問題,作者蘇惠君 這樣論述:

勞動派遣係新型態之勞動力利用關係,因其具有派遣勞工、派遣事業單位與要派單位之三方當事人,故有別於傳統勞動型態之二面關係。因運用勞動派遣對於要派單位而言,具有人力運用之高度彈性與節省人事成本等優點,對從事派遣行業之勞工而言,則較容易藉此獲得工作,故勞動派遣於近年來有越發蓬勃之趨勢。惟依據現行勞動基準法之規定,對於三方當事人之權利義務關係仍不容易釐清,而就派遣勞工權益保障部分,也因此衍生許多爭議問題,包含是否有不當剝削之情形、僱用不安定、差別待遇以及集體勞動權未受保障等疑慮。 在其他各先進國家中,多有勞動派遣之勞動力利用型態存在,在國外多已肯認此項制度之情形下,如何透過外國運用勞動

派遣制之經驗,使我國派遣勞工之權益獲得實質保障,實屬我國在勞動派遣法制化階段中相當重要之課題。 本文將以目前運用勞動派遣所產生之重要爭議問題作為主要研究範圍,透過勞動基準法之相關規定與解釋,以及參考國外運用勞動派遣的經驗,探討如何確保派遣勞工之工作權益。因此,在第一章將提出本文之研究動機、範圍及方法。第二章將介紹勞動契約關係,包含典型與非典型勞動契約、勞動派遣之法律關係與相關概念之釐清。第三章將分析我國目前勞動派遣之運用現況。第四章將提出勞動派遣關係中重要之爭議問題,並針對該爭議問題探討如何保障派遣勞工之權益。第五章係以勞動部於2014年提出之「派遣勞工保護法草案」為討論範圍,並提出未來

修法之建議。第六章將提出本文之結論與建議。

論按需工作外送員之社會安全保障

為了解決勞工處職業介紹所的問題,作者沈柏亘 這樣論述:

近年透過網路連結的平台服務,包括交通運輸服務(Uber)及美食外送服務(UberEats、Foodpanda)等,得力於工作時間的彈性化與執行方式的自由化,在我國的發展愈趨蓬勃,尤其是美食外送員,大街小巷上無處不見外送保溫袋的身影。然而在享受便利的同時,這群外送員的勞動風險似乎被大家遺忘,在外送過程中,這群外送員同樣可能面臨車禍、勞動傷害或災害等,也可能因為自己無法控制的因素導致接單量驟減,收入不穩定的狀況,但卻因為被限制在承攬契約關係下,無法獲得充分的保護。故本文以美食平台外送員作為討論主軸,首先分析外送員勞動身分為何,以我國法制中各種勞務給付契約的類型出發,輔以近期外國比較法上之見解,並

介紹所謂「中間類型勞動者」的概念,分析我國既有法制是否足以應對此等新型態工作。而分析完勞動身分問題後,更重要的毋寧是對於外送員的社會安全保障問題,現況下外送員處於勞動身分不明的困境,相對的在社會安全保障部分也產生連動關係,發生「可能存在保護需求及必要,卻保護不足」的狀況。因此,是否存在保護需求,以及我國應該如何為其提供保護,本文也將以國際組織建議及比較法上義大利的經驗,在我國現況下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