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機車練習場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金門大學 運動與休閒學系 黃仲凌所指導 何聰賢的 金門馬拉松路跑者參與動機之研究 (2018),提出北投機車練習場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金門馬拉松、參與動機、方法目的鏈、階梯訪談法。

而第二篇論文臺北城市科技大學 休閒事業系碩士班 李奇嶽所指導 管文忠的 臺北市遊憩設施滿意度研究 ~以北投泡腳池為例~ (2016),提出因為有 遊憩設旄、滿意度、北投泡腳池的重點而找出了 北投機車練習場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北投機車練習場,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金門馬拉松路跑者參與動機之研究

為了解決北投機車練習場的問題,作者何聰賢 這樣論述:

本研究之目的旨在探討金門馬拉松路跑者對賽事認知之屬性、參與動機與價值內涵,透過瞭解路跑者對於賽事之內在認知結構,做為未來規劃賽事之參考。研究方法以方法目的鏈為理論基礎,針對曾經參加金門馬拉松路跑賽事活動之參與者,採立意抽樣方式選擇參賽次數達3次以上經驗之30位競賽組路跑者為研究對象,並以預編之問卷進行階梯式訪談,獲取研究所需資訊,將蒐集後資料以內容分析法彙整、分析、歸納,建構動機類目並進行信度檢驗,最後建置蘊含矩陣以繪製價值階層圖,解析金門馬拉松路跑者對賽事屬性、參與動機與價值之重要鏈結關係。研究結果顯示:(1) 經由內容分析法歸納出:5項賽事屬性、6項參與動機及5項最終價值之階層要素。(2

)各階層要素中:屬性要素以「賽事吸引」最高,其次為「挑戰性高」;結果要素以「實現目標」最高,其次為「強化體能」;價值要素以「成就感」最高,其次為「快樂愉悅」,研究獲得結果可供賽事主辦單位在未來行銷與規劃賽事時參酌。綜合結論: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式,從被研究者角度觀點,應用方法目的鏈模式,導出路跑者重要MEC路徑,探究出路跑者動機以「賽事吸引」、「實現目標」、「成就感」為主要動機考量,因此,本研究建議馬拉松賽會主辦單位可從本研究所發現之路跑者參與感受角度,規劃符合路跑者動機及價值之吸引力策略,進而持續參與金門馬拉松,提高金門運動觀光效益及全民運動參與,促進金門馬拉松路跑賽事的永續經營與發展。

臺北市遊憩設施滿意度研究 ~以北投泡腳池為例~

為了解決北投機車練習場的問題,作者管文忠 這樣論述:

隨著週休二日政策的施行,同時也帶動了休閒遊憩事業的風潮,其中不乏具有當地特色且獨特的休閒遊憩場所,北投溫泉泡腳池即是其中之一。本研究最主要目的是在探討遊客使用臺北市北投溫泉泡腳池休閒遊憩設施後之滿意度研究,透過問卷調查對本休閒遊憩設施在(一)主體設施、(二)附屬設施、(三)清潔衛生、(四)服務管理及(五)交通資訊等構面的滿意度。應用滿意度相關理論,藉由實證研究之方法,調查泡腳池之遊客使用休閒遊憩設施之情形與滿意度程度,並探討不同遊客背景對於各種休閒遊憩設施影響因子的認知程度是否明顯的差異,藉以提供往後相關單位在維護管理及改善之參考建議。 整理問卷所得資料,以spss進行統計分析

與檢定,利用描述性統計、項目分析、信度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Scheffe事後比較法。實際統計分析結果得知,使用者以女性、55~64歲、高中職、工商人士、30,001~40,000元、北投居民、與家人同行、騎車前往、到訪10次以下及親朋好友告知訊息者居多。不同背景自變項在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居住地、交通工具、到訪次數及設施訊息等變項,對遊憩設施滿意度依變項均達顯著差異。 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對北投泡腳池遊憩設施之建議,多增設泉源48號公園內週邊休閒遊憩設施串聯北投溫泉泡腳池並加強媒體曝光度,才能使得整座公園的休閒遊憩設施在當地發揮最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