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掛號費優惠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臺灣大學 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鄭守夏所指導 許智超的 台灣醫療機構企業社會責任表現探討 (2019),提出北醫掛號費優惠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企業社會責任表、醫療機構、公益表現。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北醫掛號費優惠,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醫療機構企業社會責任表現探討

為了解決北醫掛號費優惠的問題,作者許智超 這樣論述:

台灣政府為保障醫療事業,對所有醫療機構均有免繳營業稅、減免地價稅及醫療設備關稅的優惠。以台灣政府給予醫療事業的稅賦優惠支持來看,所有醫療機構均應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然而國內法規、學者及社會組織,通常只針對公立及醫療財團法人醫療機構,倡議企業社會責任貢獻;且在衡量醫療機構企業社會責任貢獻時,通常只用「社會服務和教學研究的支出」多少來評價。然而醫療機構的企業社會責任面向有許多,從單一指標,評價醫療機構的企業社會責任,不夠全貌。本研究嘗試以醫療機構的五個面向:「法定公益支出面」、「自費項目定價面」、「自費收入佔率」、「基本醫療責任面」、「企業社會責任重視度」,共8個量化指標,並採德菲法,由專家遴選合

適評量醫療機構企業社會責任之指標及權重,量測台灣總床數超過1,000床之26個醫療系統、轄下150間醫療機構,了解不同醫療體系的企業社會責任,摘要重點如下:一、 公立醫院整體表現優於法人醫院,尤其在「公益支出」及「自費訂價」面向;法人醫院則在「基本醫療責任」面向,優於公立機構。二、 私校附設醫院整體表現相對較差,這應與台灣醫療法規範了公立醫院、財團法人及社團法人公益支出標準,卻未對私校附設醫院有所規範有關。三、 財團法人醫院與私校附設醫院的自費訂價普遍較公立醫院為高。四、 體系設有醫學中心的機構編寫「企業社會責任白皮書」的比例較高。五、 26體系在「門診掛號費」、「單人病床差額費用」

、「自費醫材低於同儕均價比率」、「健保床設置超出法定比率」均有顯著差異,且受到「機構是否位於六都」、 「機構屬性(公立、法人)」 、「機構類型(公立、財團法人、社團法人、私校附設醫院)」、 「評鑑層級(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影響。六、 六都醫療機構的自費訂價高於非六都醫療機構;六都醫療機構的健保床設置超過法定比率低於非六都機構。七、 法人醫療機構的自費訂價高於公立醫療機構;法人醫療機構的健保床設置超過法定比率高於公立醫療機構。八、 門診掛號費:公立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