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伙集審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十萬伙集審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姜雯寫的 奴工島:一名蘇州女生在台的東南亞移工觀察筆記 和蕭青陽的 有一天,我會和我的偶像一同老去(軟精裝)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寶瓶文化 和遠流所出版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十萬伙集審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奴工島:一名蘇州女生在台的東南亞移工觀察筆記

為了解決十萬伙集審核的問題,作者姜雯 這樣論述:

「我們心懷想望,體制卻殺人如麻。」 他們是免洗奴隸。 這些比底層還底層的人以靈魂搏鬥, 以血肉之軀與殘暴現世抗衡, 直到命懸一線,被用完即丟。   >>揭露島上人吃人的社會,一個現代版的血汗奴隸世紀   ∥莘蒂,20歲,沒有足夠的職前訓練,就要硬著頭皮上陣操作沖床機。   她失去了右掌,療程未結束,仲介、雇主就找上門,逼她簽立和解書。   ∥帕瓦,境外漁工,過勞工作又遭船長打罵,憤而夥同船員殺害船長,   成了轟動一時的海上喋血案主謀。一行人入了獄,還未看過新臺幣。   ∥伊登,受過高等教育的牧師,工廠倒閉欠薪、無休假、被迫做許可外工作。   因繳不出高額仲介費而失去

工作機會,又因「太聰明」而屢屢求職失敗。   他一再問天: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空喊人權的外衣底下,是以人為奴的體制,和不把人當人看的荒謬   好不容易湊齊高額仲介費,卻出事了才第一次見到仲介。懷著夢想離家,卻一再落入惡劣的工作環境,遭受不人道對待……赤手空拳來臺的東南亞移工,沒日沒夜做著多數島民嫌惡的工作,來不及禱告,下一場惡夢又迎面襲擊。   在臺灣,每四十人就有一名移工。都說寶島最美的風景是人,被制度踩在腳下的移工只能無語。對他們來說,現實比惡夢殘忍,人性是遠超想像的魔幻。   本書作者姜雯深入田野蹲點,與移工訪談、書信往返,甚至探監,而後帶著一股悲憤,以極具文

學性的筆法寫成這本觀察筆記。種種荒謬、不真實的情節,卻是移工無盡的日常。 各界聯合推薦   郭力昕|政治大學廣電系教授   陳素香|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理事長   ──專文作序   李志德|資深新聞工作者   林立青|作家   柯裕棻|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   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   蔡崇隆|紀錄片導演   藍佩嘉|台灣大學社會系特聘教授   ──重磅推薦(依姓氏筆畫序排列)   如果讀者平日就關注在台灣的移工和遠洋漁工的處境,那麼從序曲的魔幻到正文的寫實裡,許許多多的片斷情節,都會讓人似曾相識,卻又驚駭莫名。   或許有批評認為,這類書寫裡對「移工=純真、善良、受害者」、

「雇主=算計、刻薄、加害人」的區分太刻板、太標籤。但當前的台灣,法規傾斜本地雇主、仲介的情況仍然嚴重,執法者「為移工維權」的意識也顯得淡漠。在這樣的情況下,這部從移工視角書寫的作品仍然有值得推薦的價值。──李志德(資深新聞工作者)   這本書記錄著台灣最深沉的歧視以及偏見。在這個台灣自詡為亞洲人權燈塔而驕傲的時代,這本書有台灣人不願面對的種族歧視、人權恥辱以及虐勞真相。每一篇章節,都揭穿台灣社會中虛假的面貌,每翻一頁,我都深深地感到羞慚。因為這證實了奴隸制度只是改了一個名字,更精巧、更系統、更不自覺且理所當然地存在於台灣。──林立青(作家)   許多台灣人稱台灣是「鬼島」,的確是。台灣有很

多像書中提到的王女士那種欺凌弱勢者的傢伙,讓我們不止一次對人性失望。幸虧,台灣也有像T I W A和作者姜雯這樣願意與弱勢者站在一起的力量。因為這樣溫柔而堅定的力量,讓我們對台灣保有希望。──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   這是一本血淚斑斑的報導文學書,閱讀的過程有些傷心又有些磨人,並不是因為書中每位東南亞移工主角的遭遇而已,因為這樣的故事,我在拍紀錄片的歷程中已耳聞不少,但透過作者敏銳細緻的見證式書寫手法,我更清楚地領會這些飄洋過海來到台灣淘金的移工心境,也更確信這一切的苦難可能不會終止。   除非不文明的階級壓迫與種族歧視能在這個自詡人權至上的國家消失,除非這個移民之島的華人後

裔們,真正體會到來自東南亞的移工和自己的移民工祖先並沒什麼不同──當你任意踐踏外來移民工的基本權益時,你就是在踐踏自己的祖先顏面,與身而為人的尊嚴。──蔡崇隆(紀錄片導演)  

有一天,我會和我的偶像一同老去(軟精裝)

為了解決十萬伙集審核的問題,作者蕭青陽 這樣論述:

  蕭青陽近30年來第一本唱片設計作品集  挖掘圖像背後隱藏的故事  是他的個人設計史,也是台灣流行音樂文化史   華人世界唯一四度入圍葛萊美獎的唱片設計大師蕭青陽,自1986年入行以來迄今,累積近千張唱片設計創作,從台語天王天后到金曲獎歌王歌后,從原住民部落音樂到搖滾電子音樂,縱橫各領域玩創意,連史豔文和陳水扁都逃不過他的「設計」。   這是他費時三年,精選創作生涯102張最具代表意義的唱片設計,細說每張設計的背後的故事。從與唱片公司溝通開始,如何與攝影師合作、製作甘苦、創意來源或遇到瓶頸時如何解決、與歌手之間的互動,一直到今日回顧的不悔少作或懊悔前作……貼身採訪設計師的心路歷程,挖掘圖

像背後隱藏的私人密碼。每一章均附唱片封面,以及蕭青陽親筆所寫注解,他以自己的設計,為台灣流行音樂留下最具份量的見證。 作者簡介 蕭青陽   2011年四度獲美國葛萊美獎提名的蕭青陽,1966年出生於台灣新店鎮務農的麵包店家庭,從小學時期開始,就愛混在夜市裡的唱片行看著一張一張新奇的西方唱片封面,十八歲高中畢業在南勢角菜市場裡違章加蓋頂樓公寓開始唱片設計。設計生涯橫跨八○、九○年代,至2012年已近千張唱片作品。作品中展現出熱愛土地與人文關懷風格,把台灣本土關懷轉化成創作作品。其中《故事島》唱片作品自發行以來,已經獲得德國紅點best of the best設計大獎、中國華語傳媒大獎、美國芝加哥

Good Design設計獎、全美獨立音樂大獎和葛萊美獎提名,作品並獲得德國紅點博物館,以及芝加哥建築與設計博物館的收藏。《故事島》的作品當中蘊含著他對全世界美麗與災難的關懷,而在2012年以作品《75年後》再獲頒全美獨立音樂大獎肯定時,更堅定要踩著原創精神前往更遠的海邊、更高的山上創作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