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屏山自然公園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半屏山自然公園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根政,廖于瑋,姜玫如,余嘉榮,林淑靜,邱花妹,王敏玲寫的 堅持:後勁反五輕的未竟之路 和遠見雜誌編輯部的 玩出探索力:環台66大親子共遊景點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Banping Mountain Nature Park - 半屏山自然公園 - Foursquare也說明:Découvre les 12 photos des 27 visiteurs de 半屏山自然公園| Banping Mountain Nature Park.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透南風工作室 和遠見所出版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視覺設計學系 陳立民所指導 陳金燕的 從地方特色看高雄市公共藝術之區域性發展 (2016),提出半屏山自然公園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公共藝術、貨櫃藝術節、萬年季。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李明聰所指導 李家萱的 印象、體驗、知覺價值、滿意度對行為意向之影響-以北平楊寶寶蒸餃為例 (2016),提出因為有 印象、體驗、知覺價值、滿意度、行為意向的重點而找出了 半屏山自然公園的解答。

最後網站半屏山自然公園 - 好門則補充:半屏山自然公園. Posted on 2010/03/20 由 Water. ↑晨間的陽光。(c)Photoed by water. 時隔N年,二度到半屏山健行的我早已經忘了當年的登山口在哪裡。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半屏山自然公園,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堅持:後勁反五輕的未竟之路

為了解決半屏山自然公園的問題,作者李根政,廖于瑋,姜玫如,余嘉榮,林淑靜,邱花妹,王敏玲 這樣論述:

他們說半屏山上曾經有一頭會預報氣象的老山羌; 他們說從前的後勁溪真的可以摸蜊仔兼洗褲; 曾經依山傍水美好的後勁社,因著中油輕油裂解廠的設置,全改變了模樣⋯   中油1968年在後勁設置第一座輕油裂解廠(簡稱「一輕」),1975年設置二輕,隨著油廠運作生產各種油料及石化原料,後勁地區的污染噩夢也正式的展開,煉油廠日日夜夜轟隆隆的噪音讓孩子們半夜不得安眠,後勁的一切都蒙上了厚黑的油污,1983年5月,居民陳蘇罔渡老婆婆在自家三合院點蚊香竟然引發油氣爆炸而身受重傷!這樣嚴重的污染問題,致使政府在1987年6月宣布要再興建第五座輕油裂解廠時,後勁人長期以來所累積的新仇加舊恨開始風起雲湧,終

於在當年7月爆發台灣環保與社會運動中最著名的「後勁反五輕」運動。   這一反,讓後勁人堅持地展開了長達三年日夜不歇的圍廠抗爭,有人不惜為此拋下事業、割捨情愛,甚至神明也數次連續「立筊」示意反五輕,創下至今台灣仍無人能打破的最長抗爭紀錄,其鋼鐵般的意志,讓即使是宋江陣的兵器,也成為後勁人與軍警對決的利器。   1990年5月,後勁舉行全國第一次公投—五輕公投,有60.8%居民表達反對興建的立場,然而同年9月,當時的行政院長郝柏村挾優勢警力戒護宣佈五輕開工,在強大的國家機器壓力之下,後勁居民接受回饋基金以及25年後遷廠等建廠條件,自1994年開始,五輕正式開始運作。   此後,後勁人隨著政府

與中油遷廠的承諾,看似靜默等待了25年,然而這樣的靜默其實是壓抑著滿腔熱血與期盼的靜默。在後勁夜市邊,高高的豎立著一大塊醒目亮眼的 LED 大看板,看板上的阿拉伯數字每天都在倒數計時,提醒著往來的車輛與行人:中油遷廠的日子就快來臨;在整個後勁社區的道路兩旁遍佈寫著「中油104年遷廠 / 堅決政府落實」紅綠色相間的旗幟,這些旗幟只要破舊了,後勁社會福利基金會馬上就會派員更換,從這樣展現在實際形式上的宣示作法,我們很容易就感受到後勁人其實從來沒有靜默。   他們說,中油一定要遷,我這世人若無看到中油遷離開後勁,我不願死!   他們說,不用擔心我的身體,你看我的小孫女這麼可愛,我答應她們在中油遷

廠之後,要帶她們去坐在廠區的草坪上,一起看半屏山上的星星!   2015年12月正是政府與中油兌現遷廠承諾的期限,我們為後勁人近30年來堅持著一貫的理想而肅然起敬,反五輕運動不只是後勁居民抵抗石化污染的故事,更是台灣人民為了守護環境,槓上主流經濟發展的經典案例。《堅持-後勁反五輕的未竟之路》一書的出版,正是為了紀錄這些年來反五輕運動的始末,與書寫後勁居民為著守護家園打拼的動人故事,更也是後勁人對於故鄉記憶的回顧。   2015年12月即將到來,25年的等待已將抵達終點,但為何說這是「未竟之路」?!   因為後勁人期盼的,是高雄煉油廠不只遷廠,而是確定完全關閉;後勁人期盼的,是這塊全國最大

的污染廠址未來成為高雄之肺;這是後勁反五輕未竟的最後一哩路,盼您一起同行。 本書特色   1.由「後勁社會福利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與「透南風工作室」三方合作書寫而成。過去對於後勁已有許多學術著作的書寫,包括對反五輕運動的反省分析,或是介紹當地的建築人文特色。然而,學術性的著作不易閱讀,有些研究調查甚至是為壓迫者說話。面對有行政權的國家機器,以及擁有龐大資本的石化業,期望藉此三方合作的書寫,傳達後勁人在這近三十年「堅持」行動背後真切的心念與韌性,也期待台灣人民能勇敢堅持。   2.隋書附贈「堅持香火袋」一只,包覆著後勁聖雲宮「老祖」—保生大帝符令的香火袋,並在聖雲宮過爐求得老祖庇佑

,純手工製作,為您安三魂、定七魄,帶來堅持的勇氣。

從地方特色看高雄市公共藝術之區域性發展

為了解決半屏山自然公園的問題,作者陳金燕 這樣論述:

摘要 本研究是藉由公共藝術作品的綜合分析,了解是否有對應到地方特色,並檢討廣義形塑與連結狹義公共藝術的互動關係。以高雄市行政區南北區域設定南區為前鎮、小港,北區¬¬¬¬¬¬¬¬¬為左營的公共藝術為研究範圍。首先,進行相關學理、文獻的資料的蒐集¬¬。以文獻分析、實地觀察、問卷訪查為研究方法,輔以攝影器材拍攝作品,進行觀察且紀錄。接著運用綜合比對的方式歸納分析,依作品的人文脈絡、標題意涵、設置的地點製作分類統計圖,結果標題意涵集中於生命力、自然生態題目居最多,南北區作品的標題意涵過於集中少數的主題,呈現地方的特色有不足之處。又根據設置地點統計圖顯示,大多公共藝術作品在捷運及學校居多,而民眾

常接觸地點為通用公園,難以產生互動。若將公共藝術進行廣義與狹義定義之分界,結果發現公共藝術作品與空間生態環境產生效能,茲將結果整理為主體的認同、環境認知、情感交流三部分,再以表格整理出南北區域地方特色-地名沿革、地方產業、歷史古蹟、舉辦活動…等,以進行探討。最後提出討論與建議,若市政府能邀請文史工作者、藝術家、建築師加入各地方的文史整理工作,將它列為其重要的施政,對於城市的行銷不一定要很現代化,也可以是保存地方的本土原來風貌如老街保存,有好的企劃應當要有好的機構去實行。希望透過本研究喚起市政單位的關注與重視,也能善於運用「社區總體營造」的體制,由社區居民的觀點重新詮釋與主動參與具有地域特色之文

化性公共藝術事務。

玩出探索力:環台66大親子共遊景點

為了解決半屏山自然公園的問題,作者遠見雜誌編輯部 這樣論述:

  1. 探索教育 (遠征式學習)的全球新趨勢   2. 家長教戰守則:家長如何引導子女到戶外有效學習?如何應用「體驗學習圈」的方法?   3. 親子遊互助團體:荒野協會的炫蜂團經驗   4. 家長分享個案:生態旅行-作家劉克襄、陪你去環島-盧蘇偉、藝術教育-版畫家潘仁松   5. 全台66個親子共遊景點推薦   主題旅行:國家公園、環島自行車道、觀光工廠…

印象、體驗、知覺價值、滿意度對行為意向之影響-以北平楊寶寶蒸餃為例

為了解決半屏山自然公園的問題,作者李家萱 這樣論述:

北平楊寶寶蒸餃是一家平價北方小吃,不僅為北高雄楠梓區帶來人潮,更是政府長年來推動商圈發展計畫可深入考量之新興區,可配合興達港情人碼頭、橋頭糖廠、半屏山自然公園等觀光景點推動商圈輔導計劃,以促進高雄之觀光周邊產業發展。本文主旨欲探討近年至北平楊寶寶蒸餃之顧客,以印象對體驗、知覺價值、滿意度及行為意向之間的因果關係。本研究以結構方程式模型驗證研究架構及假說,研究結果顯示印象對體驗及知覺價值有顯著正向關係,體驗對知覺價值及滿意度有顯著性正向關係,知覺價值對滿意度有顯著性正向關係,而滿意度能提升消費者行為意向。藉由本研究結果,期提供高雄市政府於推動商圈輔導計劃時,透過在地美食與觀光重新定位,並提供中

小型餐飲業經營概念,增加顧客再訪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