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港 高 工 錄取名單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民族音樂研究所 呂鈺秀所指導 洪嘉吟的 一九六〇年代臺東長光阿美族音樂研究——以《歐樂思-史惟亮檔案》為例 (2018),提出南港 高 工 錄取名單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民歌採集運動、臺東阿美族長光部落、錄音、史惟亮、歐樂思、李哲洋、劉五男、李泰祥、白冷外方傳道會、豐年祭、感謝祭、豐年祭歌舞、氏族、世系群。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南港 高 工 錄取名單,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一九六〇年代臺東長光阿美族音樂研究——以《歐樂思-史惟亮檔案》為例

為了解決南港 高 工 錄取名單的問題,作者洪嘉吟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臺灣音樂史19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所衍生的臺東阿美族長光部落13首樂曲為主題。此批錄音屬1967年5至6月間一次性採集行動的成果,僅存於《歐樂思—史惟亮檔案》(簡稱《歐史檔案》)中,至今未有文獻進行論述。本論文跨足「民歌採集運動」1967年該次採集事件的脈絡重構,發現僅有李哲洋與劉五男為主要成員,雖憾二者皆已逝世,但因其行前田調知識和經驗,加上擔任當地溝通橋樑的李泰祥,與天主教白冷外方傳道會的關係網絡,造就此次採集成果豐碩。錄得內容除樂曲外,還有採集者李哲洋留下的口述歌者資訊、歌者劉秀英演唱的即興歌詞意涵等,皆牽涉到長光部落1960年代的音樂生活場域。然而,19世紀末大港口事件後

而形成的長光部落,承襲自該區域阿美族之歌舞文化,在1950年代基督教傳入後發生了較為劇烈的變化,甚至令豐年祭逐漸式微。但1960年代天主教傳入後,卻因宗教本土化的傳教政策,使長光部落的豐年祭(Ilisin)歌舞(malikoda)另以感謝祭(Kansiyasay)形式保存,且轉而以教會音樂的方式傳播至其他部落。本研究從樂曲場域與當年歌者的群體脈絡中,發掘在該時空背景下,母系氏族(nagsaw)和世系群(laluma’an)與當地基督宗教的互動關係,以及農耕音樂在長光阿美族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