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分子離子差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原子分子離子差別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日本NewtonPress寫的 少年Galileo【觀念化學套書】:《3小時讀化學》+《週期表》+《元素與離子》+《基本粒子》(共四冊) 和左卷健男的 世界史是化學寫成的:從玻璃到手機,從肥料到炸藥,保證有趣的化學入門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原子和離子的區別是什麼? - EFERRIT.COM也說明:原子 是不能被化學分解的最小物質單位。 分子是兩個或多個化學鍵合的原子的基團。 離子是已經獲得或失去一個或多個價電子的原子或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人人出版 和究竟所出版 。

中原大學 化學工程研究所 林子仁所指導 康智杰的 利用密度泛函理論討論碳鏈長度對羧基甜菜鹼的吸水性及pKa的影響 (2018),提出原子分子離子差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羧基甜菜鹼、碳鏈長度、水合能、pKa。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化學研究所 彭旭明所指導 張惟程的 具高導電性之非螺旋性三核混金屬(Mo2/M)串錯合物之合成與研究 (2017),提出因為有 非螺旋性;三核異核金屬串;高導電性的重點而找出了 原子分子離子差別的解答。

最後網站附錄一.上課講義則補充:1. VSEPR的要點. ①電子間具斥力,故分子或離子內圍繞中心原子之電子對應盡量遠離,使斥力降. 至最低。 l.p. (lone pair):未鍵結電子對,僅受一核影響,電子雲佔較大的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原子分子離子差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少年Galileo【觀念化學套書】:《3小時讀化學》+《週期表》+《元素與離子》+《基本粒子》(共四冊)

為了解決原子分子離子差別的問題,作者日本NewtonPress 這樣論述:

★日本牛頓40年專業科普經驗★ ★適合國中生輔助學習課程內容★ 80頁內容輕量化,減輕閱讀壓力! 少年伽利略主題多元,輕鬆選擇無負擔!   化學看似只出現在課本與實驗室,卻存在生活中的各個角落,若能從這個面向認識,就能知道化學在現代社會的巨大貢獻,學起來更有趣。少年伽利略藉由日本牛頓創業40週年的深厚經驗,以精緻的全彩圖解,簡潔說明重要觀念,透過培養學生對自然科學的好奇心,也滿足科學素養落實生活的需求,改變你對化學的認識!   《3小時讀化學》   本書濃縮國高中化學會學到的知識,解說原子結構、週期表的特色,以及各種令人驚奇的化學反應,並介紹對現代社會功不可沒的有機化學,可以快速理解

學習重點。日常生活中,不但手機會使用到許多珍貴的元素,塑膠袋、寶特瓶、衣服中的尼龍纖維,也都是人工製造出來的有機物。再利用AI開發尋找工業材料、藥物的化合物等等後,更開拓了無限的可能性,化學就是這樣支撐著現代社會。   《週期表》   雖然要背誦118個元素有點辛苦,但絕對不要苦苦死背!了解週期表的歸納方式後,就可以透過相同特性、不同性質,一起認識每個元素的特殊之處。再加上日本牛頓擅長的彩色圖解,使用圖像學習,理解記憶更加容易!   《元素與離子》   化學除了首要理解週期表上每個元素的特性外,再來就是認識元素彼此的關係了,餐桌上少不了的食鹽,就是由鈉離子(Na+)與氯離子(Cl-)結

合而成,而從手機電池到胃酸,若沒有離子的幫忙,就沒辦法發揮作用了,想要學好化學,更不能忽略離子與化學的關係。   《基本粒子》   當把原子核繼續切割,可以發現質子跟中子還可以再切割成夸克,也就是自然界最小的「基本粒子」。目前已發現的基本粒子有17種,有各自不同的作用,例如構成物質的夸克,傳遞自然界基本力的光子、膠子等等,了解基本粒子不但有助於我們更加理解自然基本力,也可幫助探索宇宙初始的樣貌。少年伽利略內容輕薄、圖解清晰,適合有點興趣,但又怕深入會太艱澀的讀者,不妨當作學習新知,延伸知識觸角吧! 系列特色   1. 日本牛頓出版社獨家授權。   2. 釐清脈絡,建立學習觀念。   3

. 一書一主題,範圍明確,知識更有系統,學習也更有效率。

利用密度泛函理論討論碳鏈長度對羧基甜菜鹼的吸水性及pKa的影響

為了解決原子分子離子差別的問題,作者康智杰 這樣論述:

  兩性離子(zwitterionic)型材料其特性具有良好的抗汙效果以及良好的水合特性,此類型材在生醫材料中使用上非常廣泛,常見兩性離子型材料有磷酸甜菜鹼(Phosphobetaine, PB)、磺基甜菜鹼(Sulfobetaine, SB)、與羧基甜菜鹼(Carboxybetaine, CB),而影響兩性離子材料抗汙效果的因素目前歸納有(1)單體與單體(2)單體與水(3)單體與離子,三種交互作用力都會影響到抗汙的特性。先前的研究發現,羧基甜菜鹼分子內的四級胺及羧酸官能基之間的碳鏈長度隨著不同,抗生物吸附及水合能會不同。本研究利用密度泛函理論(Density Functional Theo

ry)討論羧基甜菜鹼單體與水之間的交互作用。泛函選擇為M06-2X、WB97X及B3LYP,搭配隱式溶劑化模型(Implicit solvation model)計算一個碳至五個碳的水合能、偶極矩與pKa。從結果可以發現到,從一個碳到四個碳,水合能會增加,在四個碳鏈數,水合能會達到最高,到五個碳鏈時,水合能反而降下,原因來自偶極矩的大小,會影響水合能的變化,因此並非碳鏈數越多越好,後續也對不同的碳鏈數去做pKa的計算,碳鏈越長,pKa也越高,則長鏈數容易被質子化,意即抗汙能力下降,並且發現到使用M06-2X的方法,計算得到的pKa非常靠近實驗上的結果。未來也將繼續討論單體與單體及單體與離子之間

的交互作用力。

世界史是化學寫成的:從玻璃到手機,從肥料到炸藥,保證有趣的化學入門

為了解決原子分子離子差別的問題,作者左卷健男 這樣論述:

  ‧獲選 2021年《Newton》雜誌「百大科學名著」,日本暢銷書!   ‧日本亞馬遜超過 500 筆書評湧入,4.5 ★好評推薦!   ‧《朝日新聞》《日本經濟新聞》《每日新聞》《讀賣新聞》各大媒體書評盛讚不斷!   ‧東京大學教授.腦科學家池谷裕二推薦:這麼有趣的化學書,還是第一次看到!   ‧臺大化學系名譽教授 陳竹亭、趣味知識圖文作家 10秒鐘教室(Yan)、最狂生物老師 瘋狂理查GTO──一起有趣讀化學   世界史 × 化學,所以才會這麼有趣!   「合成出新物質時,各國的勢力消長和生活方式也會跟著改變,真的很有趣!」   好奇心 + 欲望,人類的歷史因此推動!   東京

大學教授池谷裕二:這麼有趣的化學書,還是第一次看到!   人類的日常生活,就是一部透過化學改變世界的微物史。   ‧斗蓬、香水、高跟鞋,全都是為了某個臭臭的原因而發明的?   ‧拿破崙三世招待貴客的方式,竟然是使用鋁製餐具?   ‧石化和鋼鐵工業汙染程度高,為什麼還是不能沒有它們?   ‧稀土是什麼?為什麼既是熱門投資標的,又是國際貿易制裁的利器?   ‧如今成為觀光勝地的兔島──大久野島,其實曾是地圖上不存在的一塊?   早晨來臨,按掉鬧鐘、換好衣服鞋子,準備上班。到了辦公室,拿出剛剛買的咖啡和現烤三明治,邊吃邊看電腦和手機。下班後和朋友小聚,一杯啤酒下肚,整個人都放鬆了……   這

是許多人的日常,而這些日常的每一個環節,都和化學脫不了關係。   一提到「化學」,很多人會嚇得倒退三步。事實上,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結構、性質和反應的科學。從過去到現在,化學一直在背後默默助人類一臂之力,也形塑了我們的世界。   只要你懂化學,化學就會幫助你。本書將告訴你生活中各種材料與物質的前世今生,讓你更冷靜地面對各種廣告話術、更聰明地使用各種用品,也更睿智地思考自己與環境的關係。淺顯易懂的文字與圖解,再加上相關的趣味軼事,帶你從全新角度了解人類歷史,秒懂化學的奧祕與樂趣! 各界推薦   陳竹亭 臺大化學系名譽教授   10秒鐘教室(Yan) 趣味知識圖文作家   瘋狂理查 GTO 

最狂生物老師   ──一起有趣讀化學 讀者★★★★★好評   合成出新物質時,各國的勢力消長和生活方式也跟著改變,真的很有趣!   ‧高中念文科、完全不碰化學的我,就像窺看世界史般愉快地讀完了。這樣的搭配與介紹方式,的確提高了我對化學的求知欲與好奇心。真的是一本最適合化學素人的入門書。   ‧說「世界史是化學寫成的」一點也不誇張,是一部滿載了故事的有趣世界史!大推薦!   ‧買來送給不擅長化學的孫子,希望他能因此對化學產生興趣!   ‧如果能在學生時代讀到本書,說不定我會選擇完全不同於現在的工作。   ‧化學隨著人類的欲望而發展,既創造了便利,也帶來了恐懼。儘管科學與化學都有正確

解答,歷史卻沒有,這讓我感受到身為人類的奇妙。   ‧真的非常有趣,尤其推薦給不擅長化學的讀者!基礎化學結合歷史,易讀易懂。   ‧本書就像一塊敲門磚,讓讀者與「未知的未知」產生連結,讓你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進而再尋找能讓你知道的書籍來閱讀。   ‧一直覺得學校教的歷史非常令人痛苦,卻沒想到可以用這種角度來看歷史。不論從哪一章開始讀,都能很快進入作者所建構的世界,真是太棒了。   ‧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整理了化學的發展如何在背後推動著歷史。讀完本書後,如果再讀世界史,相信一定會有新發現。如果我高中時就有這本書,我一定會同時愛上化學和歷史。

具高導電性之非螺旋性三核混金屬(Mo2/M)串錯合物之合成與研究

為了解決原子分子離子差別的問題,作者張惟程 這樣論述:

本篇論文研究在於使用新穎的不對稱型萘啶酮(1,8-naphthyridin-2(1H)-one, Hnpo)配基來合成出一系列以鉬鉬雙金屬為主體的非螺旋性三核異金屬串錯合物,並透過固態單晶結構、磁性、循環伏安法、電子吸收光譜、紅外線吸收光譜與核磁共振儀來鑑定及探討其性質,最後利用STM breaking junction的方法來量測化合物之導電性,測得導電度偏高為目前金屬串中導電度最好的系列,並證實此類型金屬串錯合物具有作為分子導線(molecular wire)的潛能。將不對稱型萘啶酮配基和鉬鉬雙核金屬化合物(Mo2(OAc)4)及不同的過渡金屬鹽類以4: 1.2 : 2 的比例置於萘燒瓶

中以萘(naphthalene)作為溶劑,於高溫220 oC含氬氣(Ar)的條件下進行萘燒反應1.5個小時,接著使用NaNCS及LiCl作為軸向配基的來源,接著透過分層養晶(bilayer)的方式即可得到鉬鉬雙金屬為主體的三核異金屬串錯合物(Mo2M(npo)4X2, X = Cl, NCS; M= Cr, Mn, Fe, Co, Ni, Cu, Zn, Pd, Ru, Rh, Ir,在經過單晶繞射解析後發現,此類型的金屬串大多會以(2,2) trans form形式存在,而配基與軸向配基皆沒有發生失序(disorder)的現象,但在中心金屬離子的部分卻發現了失序的現象,位於金屬串兩端的鉬金屬

與金屬離子(M)皆為五配位型式,分別與兩個氧原子、兩個氮原子及軸向配基進行鍵結,中間的鉬金屬離子則為四配位的型式與四個氮原子配位,而此配位型式與傳統的dipyridylamine (Hdpa)所構成的金屬串有很大的差異;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合成鉬鉬鐵的混金屬串時,得到了較特別(4,0) form的鉬鉬鐵金屬串,且此金屬串並無任何失序的發生,所以在結構探討上是非常有幫助的,位於金屬串兩端的鉬金屬與鐵金屬離子皆為五配位型式,鐵金屬與四個氧原子及NCS軸向配基鍵結,而鉬鉬雙金屬皆以氮原子配位,其鍵結模式與(2,2) trans form有很大的差別。這一系列的金屬串錯合物的鉬鉬金屬離子間的距離會因軸向

配基的不同而有些微的差距,因軸向配基NCS與Cl相較起來是較為強場的配位基,使得鉬鉬離子間的距離會較為稍長,但大致都上都落於2.1 Å鉬鉬四重鍵的合理範圍內,所以推測兩者之間存在著四重鍵(quadruple bond)的作用力,由配基的共振式發現負電荷多集中於氧原子,這也導致了鉬氧鍵的距離都比鉬氮鍵來的短,而在於quadruple bond的作用力δ bond是很重要的角色,因此系列的配基較為剛性而合成出的金屬串都平面較佳,所以將此系列的金屬串與傳統Hdpa配基所合成的MoMoNi金屬串來做比較,並透過電子吸收光譜及電子密度函數的理論計算來探討他們的 δ bond強度的比較;將此系列的金屬串送

測磁性測量後發現,這一系列金屬串皆為順磁的化合物;最後測量其導電性,發現此系列金屬串的導電值都偏高,且鉬鉬鐵金屬串的導電值是目前實驗室金屬串中最好的(20 (±1.2) × 10-3 G0 (0.63 (±0.39)) MΩ)),導電值的數據也證實了四重鍵對於導電性的重要性,並驗證了我們的設計方式是正確的。此外也使用金屬取代的合成方式來合成金屬串,使用錯合物Mo2Fe(npo)4(NCS)2 (4)作為起始物,與鎳金屬鹽類或鈷金屬鹽類在高溫220 oC反應,三十分鐘後即可透過金屬取代方式成功得到Mo2Ni(npo)4(NCS)2與Mo2Co(npo)4(NCS)2的金屬串,此方式大幅提高了反應

的產率及純度;我們也成功合成以釕雙核(Ru)做為起始物的異三核金屬串以及其它同核的金屬串(Cr, Ru, Rh),並且成功得到Ru3(npo)4Cl2•PF6 (22)及Ru3(npo)4(NCS)2 (23)的晶體結構,且這兩個Ru三核的金屬串皆沒有失序的現象發生,因此在結構的探討上可以更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