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拼音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去拼音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史跡(編)寫的 漢語分級閱讀·2500詞 和王開揚的 漢字現代化研究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當代中文課程二L6(1)-去拼音 - Quizlet也說明:Start studying 當代中文課程二L6(1)-去拼音. Learn vocabulary, terms, and more with flashcards, games, and other study tools.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華語教學出版社 和齊魯書社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心理學研究所 吳瑞屯所指導 陳盈吉的 孤獨字效果:以語義分類作業及字彙判斷作業探討中文心理字典的組織形式 (2015),提出去拼音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鄰群效果、孤獨字、文字辨識、語義分類、字彙判斷。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心理學研究所 陳欣進所指導 陳鵬宇的 鄰群組成特性影響中文逆向一致性效果 (2012),提出因為有 中文漢字文字辨識、逆向一致性、鄰群特性、同音字、字彙判斷作業、唸名作業的重點而找出了 去拼音的解答。

最後網站中文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 - Pinyin.info則補充:中文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 · Nǐ zhīdao ma? (你知道嗎?) · Zěnme hái bù lái a? (怎麽還不來啊?) · Kuài qù ba! (快去吧!) · Tā shì bù huì lái de. (他是不會來的。).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去拼音,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漢語分級閱讀·2500詞

為了解決去拼音的問題,作者史跡(編) 這樣論述:

《漢語分級閱讀·2500詞》所選的故事主要是中國當代作家的中短篇小說,有些是獲獎作品。所選作品重點突出了作品的可讀性和語言的實用性。通過閱讀,學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現在中國人的生活,了解自20世紀80年代至今中國發生的各種社會變化。為了讓學生更充分理解故事內涵,在閱讀之前有英文的「閱讀指導」,閱讀之後有思考題和英文的作家介紹。 為滿足讀者需要,《漢語分級閱讀·2500詞》在編寫過程中進行了精心設計:①對每篇故事中超出上述詞彙以外的詞、難詞、專有名詞、俗語及難句都進行了旁註,一些常用詞給出了例句。②盡量增加常用詞的復現率,以此增強讀者對漢語常用詞的理解與記憶。③句子力

求簡短,結構完整,盡量避免結構複雜的長句。④故事正文均配上拼音,使學生盡可能地通過讀音記憶詞義和查閱詞典。⑤為方便讀者能夠按自己的興趣任意挑選某篇故事去閱讀,註釋都是以單篇故事為單位重複出現的。⑥為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漢語分級閱讀·2500詞(附MP3光碟+拼音隱形卡)》配有MP3格式的CD光碟。⑦為適應學生的不同需求,《漢語分級閱讀·2500詞(附MP3光碟+拼音隱形卡)》配有可以隱去拼音的拼音隱形卡。⑧除此之外,每篇故事還配有插圖,以幫助學生更直觀地了解故事內容。《漢語分級閱讀·2500詞》的編寫宗旨是進一步降低漢語閱讀的難度,幫助學生提高漢語閱讀和漢語聽力的水平。

去拼音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然後記得追蹤我的
IG:pk1245123
tiktok:amotseng
有空也可以到我的官網去挑挑禮物啦!
https://lihivip.com/420n7

最近迷上唱日文歌!一開始真的超級辛苦的
連羅馬拼音我都完全看不懂
也是越看越熟悉
但我的日文其實可以說是毫無進步😂
唱了幾首之後
還是0基礎

我知道應該有很多人像我一樣
喜歡很多日文歌
但一想到要練習就覺得很花時間
至於到底要花多久~
我已經幫你們試過啦
快點來看看吧!

這次選的歌是咒術迴戰的主題曲《廻廻奇譚》
Cover的正式片段我也上傳了
歡迎去聽聽看啦!!

孤獨字效果:以語義分類作業及字彙判斷作業探討中文心理字典的組織形式

為了解決去拼音的問題,作者陳盈吉 這樣論述:

鄰群效果(neighborhood effect)在探討中文心理字典的組織形式上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過去拼音文字研究卻難以得到穩定一致的結果。Bowers、Davis及 Hanley (2005)曾以孤獨字(hermit words)檢視鄰群效果,並主張心理字典的組織形式是以抑制型連結為主,然而Qiao、Forster及Witzel (2009)卻發現孤獨字效果可能並非字彙效果。由於Bowers等人(2005)與Qiao等人(2009)的研究均以形音無法獨立操弄的拼音文字作為研究標的,實驗一遂以形音較為獨立的中文文字系統重新探究孤獨字效果,檢視當參與者透過練習中文假字的形音義訊息,進而讓中文

假字進入到心理字典中後,孤獨字和練習過而成為非孤獨字的刺激字,兩者在語義分類作業上的反應時間和正確百分比差異。實驗一結果符合預期,參與者在經過練習後,其於語義分類作業上練習過的中文孤獨字的鄰群假字比沒練習過的假字有較高的正確百分比,且非孤獨字會比孤獨字的反應時間更長而正確百分比更低。此結果可說是文字辨識歷程中字彙表徵間相互競爭的證據之一,支持心理字典的組織形式是如Bowers等人(2005)所主張的以抑制型連結為主。若中文和拼音文字有同樣的促發字字彙效果的話,則按照Qiao等人(2009)的邏輯,使用實驗一改良後的練習方法學習假字的參與者做屏蔽式字形促發字彙判斷作業,應當也能得到不同於Qiao

等人(2009)的結果。實驗二為了和Qiao等人(2009)的研究做對照,除了使用的刺激材料是中文以及假字練習方法改良過外,其餘皆盡量和Qiao等人(2009)相同。而實驗二結果和Qiao等人(2009)的結果不同,促發字字彙效果沒有在實驗二被重複。可能是由於Qiao等人(2009)實驗設計和程序導致參與者產生因應的策略行為。

漢字現代化研究

為了解決去拼音的問題,作者王開揚 這樣論述:

本書論述了漢字的性質、漢字難學難用的原因、漢語拼音文字的原理、漢字改革的本質、漢字改革的條件和技術指標、漢字改革研究家語言文字工作方針政策法規的關系、規范漢字的主導地位、繁體字和漢語拼音的輔助地位、《漢語拼音方案》的科學性與進步性、漢字簡化的必要性、漢字改革運動的歷史規律等問題,提出了改進漢語文本的設想,批駁了漢字改革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方針政策法規的誤解和曲解。 本書可作為大學中文系、計算語言學系本科生選修課教材,漢語言文字學、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碩士研究生教材,中學語文教師的進修用書,大學語言學教師、語言研究所人員、中文信息處理研究人員、語言文字應用管理人員的參考用書,辦公方案和美術設計

人員的案頭理論素養用書。 序一 周有光序二 蘇培成第一章 語文教學難——漢字的根本缺陷 第一節 記錄原則注定漢字繁難 第二節 漢字體態演變削弱漢字字理 第三節 漢字結構演變削弱漢字字理 第四節 漢語間義發展削弱漢字字理 第五節 現代漢字形音義的矛盾 第六節 漢字與拼音文字主要性能的對比 第七節 漢字字理與識字教學 第八節 現代漢字的性質 第九節 造字法與構字法 第十節 結語第二章 技術應用難——漢字繁難的延伸 第一節 技術應用困難的根本原因 第二節 漢字在文字領域本身技術應用上的困難 第三節 漢字在特殊語文中應用的困難 第四節 漢字在工業技術中應用的困難 第五節 漢字在信

息技術中應用的困難 第六節 結語第三章 探索——漢語拼音文字研究(上) 第一節 漢語拼音文字記錄漢語的原則 第二節 漢語拼音文字可行性的實踐旁證 第三節 漢字拼音文字的語言條件 第四節 漢語拼音文字的技術指標 第五節 漢語拼音文字的長處和短處 第六節 結語第四章 探索——漢語拼音文字研究(下) 第一節 文字改革工作方針政策的歷史回顧 第二節 」一語雙文「與語文工作方針政策和《語文法》 第三節 中文文本的改進 第四節 結語第五章 否定論者對漢字改革本質的誤解 第一節 語言和文字關系的基本理論 第二節 把漢字改革當成語言更換 第三節 把拼音漢字當成外文單詞 第四節 徐德江語言文字關系言論評析 第五

節 何南林語言文字關系言論評析 第六節 曾性初的實驗和徐德江嬰幼兒漢字教育評析 第七節 結語第六章 漢字注音的理論與實踐 ——現階段漢字應用的拐棍(上) 第一節 漢字需要注音的原因 第二節 漢字注音的歷程進程 第三節 否定《漢語拼音方案》言論評析 第四節 結語第七章 漢字簡化的理論與實踐 ——現階段漢字應用的拐棍(下) 第一節 漢字簡化的基本原理 第二節 漢字簡化的簡要回顧 第三節 「識繁寫簡」評析 第四節 結語第八章 漢字改革運動的歷史規律 第一節 漢字改革與語言文字學 第二節 漢字改革與唯物辯證法 第三節 漢字改革與思想文化背景 第四節 結語第九章 漢字的評價與漢字的未來附錄一 漢語特

殊語文和技術應用資料 1.1漢語拼音盲字方案草案(1960)節錄 1.2漢語手指字母圖 1.3手旗部位、燈光符號掛圖 1.4四碼電報字表(節錄) 1.5漢字機械打字機的常用字表和備用字表附錄二 漢語拼音文字文章樣稿 2.1毛主席乘坐東風牌轎車 2.2 蘇聯漢學家給《文字改革》雜志的漢語拼音信件 2.3 漢語拼音電報 2.4 中國兒童的日記、外國人的讀本、信件和論文 2.5 中亞東干文附錄三 文章兩篇 3.1 深思熟慮 深謀遠慮 ——談呂叔湘先生關於文改的兩點戰略思考 3.2「香港」、「澳門」的音譯轉寫問題附錄四 主要參考資料十年磨一劍(后記)跋 清末開始的語文現代化運動已經

得到了明顯的成果。語言從方言到國語,文體從文言到白話,字形從繁體到簡體,注音從反切到字母,這都表示變換了時代。 在20世紀的90年代,信息化成為時代特征,我國「改革開放」初見成效,語文現代化的步伐加快了。過去只敢說「推廣」普通話,現在提出了「普及」普通話。過去拼音字母只寫在書本上,現在拼音字母廣泛使用於電腦。語文規范化有了「語言文字法」作為推廣的法律依據。這都是可喜的進展。 但是,漢字是一種低效率文字,這個事實沒有發生變化。它依舊是文化發展的包袱。 字母文字在電腦上可以直接傳輸。漢字必須經過「中介」方能傳輸。不論「拆字編碼」還是「拼音變換」,都是「中介」傳輸。這是明顯的效率差

別。效率差別還表現在許多其他方面。要想縮小這個差別,必須首先大量減少通用漢字,設計出一種簡易文字。這雖然不是立刻能夠實行,但是應當立刻進行研究。 人們認為,字母是歐洲人創造的。錯了。字母是地中海以東的亞洲人創造的。人們認為,字母創造大大晚於甲骨文。錯了。字母創造比甲骨文還早。人們認為,字母是一下子創造出來的。錯了。字母是在早期古典文字的母體里孕育了兩千年才誕生的。人們認為,語言的特點決定文字的體制。錯了。文化的傳播決定借源文字的體制。人們認為,漢字和字母是各自獨立發展的兩種文字系統。錯了。它們是人類文字演進中的兩個發展階段。諸如此類的認識錯覺需要澄清,否則語文研究難於走上科學道路。

王開揚同志長期以來對語文現代化和現代漢字學進行深入探索,運用新觀點,提出新見解,引起了語文界的重視。這是21世紀新中國「與時俱進」的時代需要。 2004.8.20 時年99歲

鄰群組成特性影響中文逆向一致性效果

為了解決去拼音的問題,作者陳鵬宇 這樣論述:

過去探討視覺文字辨識歷程的研究中,逆向一致性效果不像順向一致性效果能得到穩定的結果。但在最近以中文漢字做為材料的字彙判斷作業中發現,當使用完全順向一致字或者是順向一致性極高的字做為材料,並分別在控制字形鄰群數和同音鄰群數時,進行逆向一致性大小操弄,發現在僅控制字形鄰群數而未控制同音鄰群數的狀況下,並沒有得到逆向一致性效果,然而在僅控制字音鄰群數而未控制字形鄰群數的狀況下,卻會得到逆向一致性促進效果(Chen, Lu, & Chen, 2012)。這樣的結果顯示鄰群組成特性可能會影響逆向一致性效果。 由於過去使用實驗法進行逆向一致性和鄰群效果研究時,常受限於刺激材料語言特性的配對控制,導致符

合控制標準的材料數量不足,或者必須犧牲某些重要語言變項的配對控制,影響實驗效度。因此,本論文嘗試以統計控制取代實驗控制,採用階層迴歸法試圖釐清鄰群組成特性和逆向一致性效果間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在強調字形產出歷程的字彙判斷作業中,朋友鄰群特性對反應時間的影響較敵人鄰群特性大,但無論朋友鄰群或是敵人鄰群,鄰群總個數是促進效果,更高頻率鄰群數和總鄰群頻率皆為抑制效果;然而在強調字音產出歷程的唸名作業中,朋友和敵人鄰群都具有影響,但朋友鄰群特性的影響方向皆為促進,敵人鄰群特性影響方向則和字彙判斷作業相同。過去定義逆向一致性效果使用之逆向一致性指標,在中文異形同音字(敵人鄰群)偏多的特性下,偏重於反映

出敵人鄰群特性效果,使得過去實驗操弄之逆向一致性大小,無法正確反映出一致性朋友鄰群和一致性敵人鄰群同時對中文視覺文字辨識歷程的影響。根據本研究的結果,相較於使用逆向一致性指標定義出的逆向一致性大小,鄰群組成特性更能反映出中文視覺文字辨識歷程。若沿用過去拼音文字研究中所定義之逆向一致性大小指標,進行中文逆向一致性效果的研究,並不足以描述朋友鄰群和敵人鄰群對中文視覺文字辨識歷程影響,唯有將敵人鄰群以及朋友鄰群對視覺文字辨識歷程的貢獻分別釐清,再進一步瞭解朋友鄰群和敵人鄰群中各個鄰群特性效果為何,才能充分理解逆向一致性效果在中文文字辨識歷程中所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