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n95口罩工廠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林達昌所指導 孫惠珠的 雷射切割塑膠製程之異味排放特徵及防護效果評估之研究 (2013),提出台南n95口罩工廠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雷射切割塑膠製程、醛酮化合物、酚類化合物、異味特徵、呼吸防護具。

而第二篇論文弘光科技大學 職業安全與防災研究所 陳秀玲所指導 楊健宏的 鑄造廠及塑膠廠PAHs與重金屬暴露與氧化傷害之相關性探討 (2011),提出因為有 鑄造廠、多環芳香烴(PAHs)、1-OHP、去除效率、口罩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南n95口罩工廠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南n95口罩工廠,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雷射切割塑膠製程之異味排放特徵及防護效果評估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南n95口罩工廠的問題,作者孫惠珠 這樣論述: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電子產品不斷朝向輕薄、精緻、高亮度、高畫質、客製化等型態推陳出新,多功能光學膜則常運用在產品面板上使之亮度增益。由於電子產品日趨個人化,所需多功能光學膜尺寸規格眾多,傳統沖床技術受限材料種類及開模成本負擔,近年為了解決成本之困境,則引進雷射切割技術取而代之,其具有免開模、高效率及高準確之特性,有效降低製作成本及提高產品品質。然而雷射切割面板業等相關塑膠材料所產生之異味會造成工作場所遭受污染,異味問題輕者會使勞工情緒受到影響,降低工作效率;重者會使勞工健康受到危害,造成職災情況,其問題不容許輕忽。本研究將針對文獻上鮮少於塑膠相關產業探討之醛酮及酚類異味物質進行研究。本研究

分為三部分,以光學膜中作為基材的塑膠PC及塑膠PET為實驗對象,第一部分是使用常用雷射功率(80 W、160W、240W)下進行分析切割塑膠材料過程中所產生之異味物質濃度差異;第二部分是在距離雷射機台(0.1 m、1 m、3 m、7 m)下進行評估勞工在同一作業環境,不同距離雷射機台下暴露異味物質濃度情況;第三部分是模擬勞工配戴不同口罩及在有局部通風下異味改善之程度。實驗結果發現,切割不同種類塑膠,醛酮化合物和酚類化合物的總濃度皆會隨著雷射功率的增加而上升,但因塑膠結構差異,在相同雷射功率下切割不同塑膠所產生之異味物質濃度有所差異,切割PC時其酚類總濃度高於切割PET,而醛酮化合物則是在切割P

ET所產生的總濃度會高於切割PC,在最高雷射功率240 W時,切割PC所產生之酚類總濃度為1.56 mg/m3,切割PET所產生之醛酮總濃度為20.3 mg/m3。在相同作業環境下與雷射切割機台不同暴露距離之勞工所遭受異味物質危害情況,暴露最高異味物質濃度為距離雷射切割機台最近的雷射切割操作人員(1 m)而暴露最低濃度則為距離最遠之產品檢驗員(7 m),在距離的增加下,異味物質氣相比例由1 m的70%上升至7 m的100%,以高比例氣相存在。在模擬勞工進行佩戴不同口罩下對異味物質之濾效為活性碳N95口罩〉普通防塵N95口罩〉活性碳口罩〉不織布口罩,表示活性碳N95最有效可以過濾異味物質。不過,

對於降低暴露異味物質最有效方法為業者針對產生污染發生源為已知且有限之雷射切割機台進行設置搭配氣罩之局部排氣裝置,可有效降低異味物質擴散至工作環境中影響勞工作業情況。

鑄造廠及塑膠廠PAHs與重金屬暴露與氧化傷害之相關性探討

為了解決台南n95口罩工廠的問題,作者楊健宏 這樣論述:

多環芳香烴化合物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為經由燃燒過程之碳氫有機物分解而形成,因此高溫及燃燒作業模式下極易因燃燒不完全而產生PAHs。本研究中選擇塑膠加工作業場所與鑄造廠勞工為研究對象。鑄造廠為高溫作業且伴隨使用有機溶劑下,此作業中極易因燃燒不完全而產生有機揮發物質與PAHs,且鑄造作業環境為開放之工作空間,導致勞工經常會同時暴露於含有PAHs及重金屬之粉塵或燻煙中,此造成勞工更大之健康危害;塑膠作業場所以熱塑性塑膠為原料,經加熱後即軟化或熔融,冷卻後恢復原來的固體形狀,高溫加熱作業環境中可能會產生PAHs。於過去之研究發現鑄造廠勞工

會有PAHs之暴露,此外在鑄造廠的高溫環境下,勞工因高溫而無法長時間於工作時配戴口罩,因此於職業危害管理上如何防止勞工吸入氣相及粒相之PAHs極為重要。本研究將評估兩類型工廠之PAHs排放特性,以及鑄造廠與塑膠加工廠勞工穿戴個人呼吸防護具後,對於PAHs之去除效果。本研究之空氣採樣結果發現鑄造廠各區域總PAHs濃度,依序為品管 (215.98 μg /m3)>熔爐 (101.75 μg /m3)>造模 (79.75 μg /m3)>警衛室 (61.94 μg /m3)>打砂區 (57.76 μg /m3);塑膠廠之熔合區濃度為58.77 μg /m3,品管區之PAHs濃度異常偏高,推估該作業勞

工可能於廠內各區域移動,因此暴露到各區之PAHs的可能性比一般固定作業勞工高。此外也發現勞工PAHs代謝物1-hydroxypyrene (1-OHP)濃度,以使用一般棉布口罩 (1.19μg/g creatinine)和活性炭口罩 (1.16μg/g creatinine)兩者濃度為最高,而穿戴R95口罩 (0.27μg/g creatinine)和N95口罩 (0.51μg/g creatinine) 之1-OHP濃度相較則較低。勞工尿中1-OHP與氣相Bapeq具有顯著相關性,然而在粒相Bapeq卻無相同之關係性,其原因可能為粒相PAHs已經由勞工穿著個人防護具而去除。此外本研究亦顯示鑄

造廠環境存在著高比例之氣相PAHs,因此使用何種口罩或呼吸防護具可同時去除氣相及粒相PAHs,將為未來研究的重要方向。Marple採樣結果發現鑄造廠之粒徑分佈於6.5μm-21μm含較高濃度重金屬,少數分佈於超細微粒,另於空氣與血液金屬濃度幾乎以鐵、鎂、鋅等較高,兩者相關性不佳,其原因可能因空氣僅是短期暴露,而血液重金屬可能為長期暴露之累積結果,因此勞工長期暴露高濃度之金屬,亦可能會增加其體內氧化傷害,需注意及使用適當之防護具以隔絕汙染物。本研究結果顯示鑄造廠與塑膠廠勞工之尿中1-OHP與血液脂質過氧化反應(MDA,Malondialdehyde)及8-hydroxydeoxyguanosin

e (8-OH-dG)濃度顯著高於控制組勞工。此外尿中之1-OHP與8-OH-dG呈顯著性正相關,但該結果亦受生活習慣所影響,本研究結合環境測定與生物偵測之結果可發現勞工之職業暴露危害與發現前軀之健康傷害,未來對於高危害暴露者應特別關注,以避免勞工之職業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