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汽車零件外銷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台灣汽車零件外銷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中衛發展中心顧問群寫的 臺灣產業行腳地圖 和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台灣經濟研究院的 中堅實力4:外部結盟、內部革新到數位轉型,台灣中小企業突圍勝出的新契機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 和商周出版所出版 。

國立中興大學 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 蔡玫亭所指導 徐長興的 衰退期之AM汽車零件停產決策模式 (2020),提出台灣汽車零件外銷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非正廠零件市場、產品生命週期、衰退係數、衰退期、線性規劃。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商學研究所 陳忠仁、陳玠甫所指導 古喻文的 如日方升-汽車零組件廠商經營發展策略分析-以吉茂精密股份有限公司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公司策略、汽車零組件、吉茂精密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灣汽車零件外銷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灣汽車零件外銷,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產業行腳地圖

為了解決台灣汽車零件外銷的問題,作者中衛發展中心顧問群 這樣論述:

跟著產業顧問走入全臺各角落 探訪讓臺灣經濟發光發熱的企業與開啟產業未來的30個觀察   本書集結中衛發展中心謝明達董事長所率領的產業輔導顧問團隊,近4年間走訪超過300家次農、工、商業者的深度觀察。   書中透過長達14萬公里,幾可繞行地球近2圈半的產業行腳旅程,帶領讀者洞察產企業的發展課題,並自農工商領域精選的130家企業,探索產業如何從鏈結外部資源、跨域合作契機等多元面向來尋求發展與突破,展現臺灣經濟發展的蓬勃態勢與競爭力。   此外,中衛發展中心顧問群更以多年輔導產企業轉型升級的豐沛輔導能量,提出引領企業挑戰下一榮景的30個觀察,精準剖析經濟發展現況與升級轉型的解方,期盼運

用數位力、體系力、永續力與產企業共創臺灣經濟的未來。   【封面特殊設計】   書籍封面以特殊感溫油墨印製,以手溫輕輕摩擦「100+」字樣,就會顯現書中介紹的企業群像。藉以展演中衛發展中心顧問群多年來深入各產業,以有溫度的服務與關鍵輔導技術,協助產企業走向世界。

台灣汽車零件外銷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昨天的台北股市受到歐美股市上週五連袂大漲的激勵,開盤跳空開高直接越過5日均線10日均線及7800點,傳產、電子及金融股全面走揚帶動加權指數終場大漲137.97點,漲幅1.78%收在7894.15點,盤中最高7899點非常逼近只差一點就碰到7900點大關,不過還是順利收復10年線,成交值持平在696億元,持續在700億元以下。
櫃買指數也同步跳空開高,盤中最高一度越過120點的整數關卡,終場上漲2.03點,漲幅1.72%以119.88點作收,中止日K連3黑並突破兩條短期均線,成交值持續滑落到180億元,續創今年最低量。
金融類股指數(TSE28)大漲2.86%成為推升指數走高的最大功臣。尤其玉山金(2884)漲幅高達6.92%,永豐金(2890)也勁揚5%以上,其他包括包括台新金(2887)兆豐金(2886)華南金(2880)富邦金(2881)開發金(2883)國泰金(2882)都上漲超過3%,
傳產股普遍走揚,尤其隨著國際油價大漲,每桶站上32美元,台塑集團包括台塑 (1301) 及台化 (1326)連袂大漲2%以上、南亞(1303)也收在最高漲幅逼近2%,帶動塑膠類股指數(TSE13)勁揚2.27%。橡膠類股(TSE21)漲幅也突破2%,台橡(2103)轉型強化高值產品銷售,獲得外資肯定加碼,股價昨放量站上半年線等於來到所有均線之上,除了收在漲停22.85元,並且突破前波頸線關卡21元。而今年美中新車銷售量看好,帶動汽車零件需求成長,尤其近期歐美地區暴風雪,更使汽車零件AM需求增強。帝寶(6605)受惠北美等主要外銷市場陸續傳出大雪災情,車輛發生事故機率大增,預期將帶動車燈在內的AM(售後維修)零件需求,傳統出貨旺季業績成長可期,昨日吸引土洋法人連袂買超助威,股價開高走高,終場收在最高118元、上漲5.36%。F-貿聯(3665)昨收151元,漲幅4.86%。受惠車用急單及高階IT應用需求強勁,F-貿聯去年第四季營收創新高。日前傳出Tesla產銷狀況符合市場預期,且儲能裝置在去年9月開始接單後,今年訂單概況將持續成長。法人預期在IT與電動車等產品出貨穩定,F-貿聯今年合併營收可望較去年成長兩位數。東陽(1319)則小漲0.77%。東陽近3年整合效益逐漸顯現強,台灣AM及OEM產能逐漸提升。不過航運類股(TSE26)則因為油價走高,使得市場憂心成本恐怕將會增加,表現相對落後,類股指數只小約0.47%。尤其以長榮航(2618)最為弱勢。


每日觀盤重點,歡迎訂閱MoneyDJ TV的粉絲團哦!
https://www.facebook.com/moneydjtv

衰退期之AM汽車零件停產決策模式

為了解決台灣汽車零件外銷的問題,作者徐長興 這樣論述:

台灣汽車零組件迄今仍是具有外銷競爭力的傳統產業,而其中又以汽車碰撞零組件(Collsion Parts)為主要佔比,一般碰撞件包含車輛之保險桿、後視鏡、車燈(頭燈與尾燈)、車門把手、水箱護罩等外觀飾件,台灣廠商憑藉著長期持續累積的模具製造、塑膠射出成型技術、產品於世界各市場的法規認證等實績,建立了一個高的進入門檻,在全球汽車零件非正廠零件(After Market, AM)市場,或一般成為售後服務市場,持續保持並占有相當高的市占率與成本競爭優勢。 近年來,因為各政府對行車的安全法規要求提高,使得被視為傳統產業的汽車產業需開始整合高科技產業,電子產業產品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全的高科技的主被動

安全輔助,因此更加速各車廠品牌車輛世代產品的更新速度。而AM市場產品原本特色就是以少量多樣著名,為維持市場領先地位,台灣廠商每年必須投入相當大的研發費用與模具資本支出,在資源有限情況下,各廠商一直以來所面臨的挑戰: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來滿足客戶的需求及導入新產品以獲取公司未來的持續成長。產品生命週期概念可提供廠商快速篩選出衰退期產品,而線性規劃提供了企業在有限的資源下,可規劃計算出對公司利益最大化的最適產品組合規劃。尤其是面對現在快速變化的競爭環境,身為汽車零組件的廠商不僅要面對如何更有效率及快速的解決客戶生產及交期的問題更要能主動找出可能造成企業產能、獲利、營運負擔之產品並將其停產以達成最適

營運績效。本研究以汽車零件非正廠零件AM市場為研究對象,探討研究對象為一家AM汽車後視鏡製造廠商,個案公司成立至今已開發約六百款多不同車款產品,銷售全球市場,在產品規格多樣化,少量多樣的接單生產模式下,更面對汽車更新速度逐年縮短,為維持領先地位,個案公司每年除須面對加速開發新產品,且同時也面對衰退期產品該如何停產問題。本研究透過產品生命週期理論歸納出衰退期產品,並以衰退係數,建構未考慮與考慮產品衰退程度之比較模型,以個案公司最近四年,共16季之銷售數字與相關成本資料,應用線性規劃模型求解,最後做出差異驗證,找出對營運利益貢獻最差並落於衰退期之產品,在模型驗證的12項產品中,有效辨識出真正屬於或

不屬於真正衰退之產品共3項,可提供更精準的停產決策。 本研究提出之衰退期停產決策模式,可提供汽車零件非正廠零件AM廠商在面對衰退期產品新的評估停產方式,使得廠商能在現有的產能與空間發揮最大效益,進而提升稼動率,降低成本,最終使得總體營運績效增加。

中堅實力4:外部結盟、內部革新到數位轉型,台灣中小企業突圍勝出的新契機

為了解決台灣汽車零件外銷的問題,作者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台灣經濟研究院 這樣論述:

在台灣1150萬就業人數中, 約有905.4萬人任職中小企業,占比約78.7% 台灣中小企業堪稱支撐台灣一大基力, 中小企業面對現今競爭態勢與未來市場走向, 如何以跨國數位化、策略聯盟及技術傳承, 創造競爭優勢,再度推動台灣經濟全面升級! 本書分別以台灣中小企業的數位轉型、策略聯盟與傳承接班為主軸。從不同企業的數位轉型模式、合作動機、目的與聯盟,以及傳承接班過程來分析,內容涵蓋46家中小企業在不同面向上成功的經驗。 中小企業如何數位轉型? 成功的數位轉型需要於顧客體驗、商業模式、營運模式、行銷與業務、輔助功能,找到新的方式提供價值、提升效率並創造營收。數位轉型必先釐清優先順序,不急

於做巨大變化;在改造的過程中,必定有人反彈、觀望,可於本書13間企業中,看見在轉型中協調和成功的實戰案例。 中小企業如何進行策略聯盟? 中小企業做為大型企業之衛星或外包廠商,多與大型企業有契約式合作,藉聯盟的力量分攤開發風險及降低營運成本,利用彼此間的相對優勢,提升國際競爭力。可於本書16間企業中,看見對於策略聯盟型態的各式動機。 中小企業如何傳承接班? 台灣中小企業大多為家族企業,接班傳承被視為企業發展的關鍵點,將會面臨維持現狀或擴大規模的問題。若企業無法順利完成交班,必然面臨衰敗的風險。可於本書17間企業中,看見對產業定位、關鍵技術資源,以及培養資深經理人等個別方針。 本書一一分析中

小企業動機、模式與困境,無論是想創新變革,還是突破困境,這些範例都極具參考價值,也可以提供一些中小企業進行自我提升,並創造自我優勢以達永續經營之目標方向邁進。 專文推薦 政治大學會計系講座教授│吳安妮 東海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黃延聰 中租控股董事長│陳鳳龍 台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長│王志剛 專業讚賞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處長│何晉滄 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李育家 臺灣數位企業總會理事長│陳來助 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 中華民國東亞經濟協會理事長│黃教漳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EMBA執行長│楊宜興 「46個企業成長的蛻變歷程,象徵台灣企業蘊藏的豐厚活力與韌性,骨子裡刻畫

著不屈的精神與樂觀態度,即使艱苦當前,亦能迎難而上。有心一窺台灣中小企業發展之堂奧者,本書非常值得細細品讀,收穫必當豐滿!」   ──政治大學會計系講座教授│吳安妮 「您在閱讀了本書的46家中小企業在成功案例經驗之後,相信您對於中小企業如何數位轉型、如何進行策略聯盟與如何傳承接班,會有更深的瞭解。若您同樣也是中小企業的經營者,相信這些成功案例經驗,對於您未來的事業經營、創新突破、甚至轉型升級,極具啓示意義與應用價值!」   ──東海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黃延聰

如日方升-汽車零組件廠商經營發展策略分析-以吉茂精密股份有限公司為例

為了解決台灣汽車零件外銷的問題,作者古喻文 這樣論述:

吉茂精密股份有限公司之經營發展策略,主要是透過外部市場的分析,以及吉茂公司內部營運之核心優勢、痛點洞察,以及資源能力之挖掘所撰寫出的個案論文。  從外部市場面分析,在售後服務 (AM) 市場中,分別有以下產業特色,第一、汽車零組件在全球市場上,需求以少量多樣為主,且毛利大約落在20%,第二、汽車水箱屬於成熟階段的產品,價格競爭相當的嚴重,較注重成本領導策略,第三,車用油冷卻器相較於汽車水箱,發展的更為快速,屬於成長階段,十分著重於產品差異化策略。從地區發展面分析,全球汽車水箱銷售量都有增長的趨勢,並且基於廉價勞動力的驅使,亞太地區銷售占比與增長最多,而加拿大成長幅度最大。從車用別面分析,未來

客用車銷售下滑不利於汽車水箱與車用油冷卻器之販售,應該轉往基於消費者偏好逐漸增加的輕型商用車,以及由於公路貨車需求增加的中/重型商用車發展。  從公司內部分析,在產品的資源與能力上,吉茂除了擁有眾多的專利與技術,也搭配從設計、加工、生產,至把關的專業,在品牌上建立了中高端的形象,並且在銷售上非常具有經驗。在服務的競爭優勢與機會上,吉茂產品握有產品線齊全的優勢、庫存調配能力佳,以及即時獲得市場資訊的能力,給予終端消費者與通路相當好的銷售及售後服務體驗,讓企業有機會在目標市場範疇中搶得先機。在不同產品的事業部中,汽車水箱是屬於BCG矩陣中的金牛事業,是公司獲利的拳頭商品;而車用油冷卻器的定位是屬於

BCG矩陣中的問號事業,未來希望成為公司明星事業的產品。從吉茂對於汽車產業的發展來觀察,過去深耕於AM市場,近年來有以代工之方式打入OES供應鏈中,未來也會逐漸放重心在油電混和與電動車之散熱零組件上。  以上透過外部市場的洞察,與公司內部核心優勢的挖掘,找尋出未來吉茂增長利潤的機會與經營發展策略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