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voc標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台灣tvoc標準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秀玲、林洺秀寫的 健身器材製造業勞工職業暴露與健康傷害預防技術手冊IOSH101-T-119 和陳秀玲、林洺秀的 健身器材製造業勞工職業暴露與健康傷害之研究-黃100年度研究計畫M307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和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所出版 。

國立中央大學 化學學系 王家麟所指導 席亞媞的 台灣中部鹿林大氣背景站 (LABS) 空氣中醛酮類化合物的表徵 (2021),提出台灣tvoc標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醛酮化合物、鹿林山背景觀測站、吸附匣、高效能液相層析儀-紫外 光/可見光偵測器。

而第二篇論文東南科技大學 營建與空間設計系營建科技與防災碩士班 蘇世豐所指導 許英祝的 綠建材與室內裝修設計之結合與應用分析策略 (2021),提出因為有 綠建材、室內空氣品質標準、甲醛檢測、甲醛危害、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灣tvoc標準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灣tvoc標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健身器材製造業勞工職業暴露與健康傷害預防技術手冊IOSH101-T-119

為了解決台灣tvoc標準的問題,作者陳秀玲、林洺秀 這樣論述:

  運動器材製造過程包含器具切割、噴漆、銲接、零件組裝、拋光、品保品管等,其中以銲接作業與噴漆為主要之工作型態,勞工所暴露之危害物質也較為廣泛,包含金屬粉塵、臭氧、活性含氧物種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等。   本研究以外銷健身器材之製造公司為主要研究場所,進行作業環境空氣中臭氧、環境中VOCs、空氣重金屬暴露與ROS之濃度評估。另亦進行健身器材作業勞工之生物暴露偵測,如分析血液重金屬,而勞工之生物效應偵測則評估氧化傷害 (MDA, DNA strand breaks

, telomere length)、肺部發炎指標 (TNF-α)及心血管疾病指標 (hs-CRP)之評估。   結果顯示臭氧與ROS濃度結果以銲接區濃度為最高,噴漆區次之,皆高於OSHA建議標準值為100 ppb;TVOC結果則顯示噴漆區濃度較高;重金屬分析結果則顯示低於容許濃度值;ROS濃度則顯示手工銲接與自動電銲區域之粒狀ROS濃度分布有較高之情形,另氣狀ROS濃度於A、B兩廠之濃度皆高於粒狀濃度,未來可對氣狀ROS物質進行相關防護及探討。各區域之空氣中重金屬濃度,如Co、Ni、Fe、Pb幾乎存在於粗粒徑中(介於6.5-21 μm),結果亦顯示某些金屬如Zn於小粒徑中亦有較高的濃度,沖床

區之重金屬濃度則主要累積於粒徑為1-6 μm之粉塵中,粉體則以粒徑範圍6-10 μm之粉塵中累積較高濃度之重金屬。於製造區域,重金屬幾乎都於粗粒徑粉塵中有較高濃度,而粗粒徑之粉塵可建議勞工使用個人防護具,以避免勞工暴露於過量之重金屬,然少數工作區域重金屬亦累積於0.4-1μm之細粒徑粉塵中,因此對於細粒徑之粉塵防護應為後續防護重點。   勞工之肺部發炎反應指標TNF-α及MDA之分析結果顯示暴露組勞工有顯著偏高於對照組勞工;染色體端粒長度Telomere length之分析結果則相反之,此結果顯示此類型之作業場所,勞工之職業暴露可能已經造成體內氧化傷害與發炎反應。此外,個人習慣、服務年資與粉塵

暴露可能為干擾因子,可得知這些干擾因子會影響勞工體內氧化傷害、TL及肺部發炎反應指標TNF-α。另暴露組勞工無配戴防護具者其血中Cr、Fe、Co、Cu、Zn、Mn、Cd、As濃度高於暴露組勞工配戴防護具者,此結果顯示現場勞工如有配戴呼吸防護具,其體內重金屬均有顯著較低之現象,因此於此類型工作場所,除了裝置環境控制設施外,配戴呼吸防護具為有效之防護重金屬暴露之方法。令勞工個人習慣與於烤漆區TVOCs濃度明顯高,因此也應針對所使用之漆種類與MSDS內容進行檢討,選擇對勞工危害較低之用漆以保護勞工之健康。

台灣中部鹿林大氣背景站 (LABS) 空氣中醛酮類化合物的表徵

為了解決台灣tvoc標準的問題,作者席亞媞 這樣論述:

大氣醛酮類化合物是臭氧、二次有機氣溶膠 (SOA) 和光化學產物的前驅物。 經由在臺灣中部海拔 2862 公尺高的鹿林山大氣背景觀測站(LABS)連續採樣與分析 以了解醛酮化合物日夜變化的濃度分布,連續採樣時間為 2 天,每天早上 8 點到下 午 4 點進行 2 小時採樣一次。本研究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US EPA)TO-11A 標準方 法,採用 Supelco Lp-DNPH 商業化吸附匣,搭配高效能液相層析儀-紫外光/可見光 偵測器 (HPLC-UV)量測大氣中 15 項醛酮化合物濃度分布.研究結果顯示採樣期間最主要醛酮化合物為丙酮,第一天與第二天平均濃度 分別為 0.45 ppbv 與

0.33 ppbv,;其次是甲醛和乙醛,第一天平均濃度為 0.29 ppbv 和 0.22 ppbv,第二天平均濃度為 0.11 ppbv 與 0.08 ppbv。日夜變化中,最高值出現 在下午 2 點,可能原因為山上光化學反應生成二次醛酮化合物,與日間地面上山風 將一次污染物從山下往山上傳輸,到達山頂時生成二次醛酮化合物。此外,第一天 所有空氣污染物濃度都高於第二天,包含醛酮化合物、揮發性有機物(VOCs)、細懸 浮微粒(PM2.5)、臭氧(O3)和一氧化碳(CO)等,研究結果顯示第一天境外傳輸時主要 污染源來自於東亞;第二天無境外污染,主要為本地傳輸,污染物濃度為典型高山 背景站現象。本

論文為臺灣首次高山背景觀測站醛酮類濃度分布調查,與境外、本 地傳輸時各項空氣污染物差異與研究。

健身器材製造業勞工職業暴露與健康傷害之研究-黃100年度研究計畫M307

為了解決台灣tvoc標準的問題,作者陳秀玲、林洺秀 這樣論述:

  運動器材製造過程包含器具切割、噴漆、銲接、零件組裝、拋光、品保品管等,其中以銲接作業與噴漆為主要之工作型態,勞工所暴露之危害物質也較為廣泛,包含金屬粉塵、臭氧、活性含氧物種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等。   本研究以外銷健身器材之製造公司為主要研究場所,進行作業環境空氣中臭氧、環境中VOCs、空氣重金屬暴露與ROS之濃度評估。另亦進行健身器材作業勞工之生物暴露偵測,如分析血液重金屬,而勞工之生物效應偵測則評估氧化傷害 (MDA, DNA strand break

s, telomere length)、肺部發炎指標 (TNF-α)及心血管疾病指標 (hs-CRP)之評估。   本研究目前完成41個作業環境測定空氣採樣,勞工生物偵測則完成124位勞工之分析。初步結果顯示臭氧與ROS濃度結果以銲接區濃度為最高,噴漆區次之,皆高於OSHA建議標準值為100 ppb;TVOC結果則顯示噴漆區濃度較高;重金屬分析結果則顯示低於容許濃度值;ROS濃度則顯示手工銲接與自動電銲區域之粒狀ROS濃度分布有較高之情形,另氣狀ROS濃度於A、B兩廠之濃度皆高於粒狀濃度,未來可對氣狀ROS物質進行相關防護及探討。各區域之空氣中重金屬濃度,如Co、Ni、Fe、Pb幾乎存在於粗

粒徑中(介於6.5-21 μm),結果亦顯示某些金屬如Zn於小粒徑中亦有較高的濃度,沖床區之重金屬濃度則主要累積於粒徑為1-6 μm之粉塵中,粉體則以粒徑範圍6-10 μm之粉塵中累積較高濃度之重金屬。於製造區域,重金屬幾乎都於粗粒徑粉塵中有較高濃度,而粗粒徑之粉塵可建議勞工使用個人防護具,以避免勞工暴露於過量之重金屬,然少數工作區域重金屬亦累積於0.4-1μm之細粒徑粉塵中,因此對於細粒徑之粉塵防護應為後續防護重點。   勞工之肺部發炎反應指標TNF-α及MDA之分析結果顯示暴露組勞工有顯著偏高於對照組勞工;染色體端粒長度Telomere length之分析結果則相反之,此結果顯示此類型之

作業場所,勞工之職業暴露可能已經造成體內氧化傷害與發炎反應。此外,個人習慣、服務年資與粉塵暴露可能為干擾因子,可得知這些干擾因子會影響勞工體內氧化傷害、TL及肺部發炎反應指標TNF-α。另暴露組勞工無配戴防護具者其血中Cr、Fe、Co、Cu、Zn、Mn、Cd、As濃度高於暴露組勞工配戴防護具者,此結果顯示現場勞工如有配戴呼吸防護具,其體內重金屬均有顯著較低之現象,因此於此類型工作場所,配戴呼吸防護具為有效之防護重金屬暴露之方法。   研究結果顯示勞工之職業錳金屬與粒狀ROS之暴露會導致勞工體內氧化傷害與染色體端粒變短,根據研究顯示染色體端粒變短與心血管疾病、高密度膽固醇累積與增加氧化傷害有關

,因此本研究結果也可推論此類型之職業暴露會增加勞工未來罹患相關健康疾患之可能性。

綠建材與室內裝修設計之結合與應用分析策略

為了解決台灣tvoc標準的問題,作者許英祝 這樣論述:

環保意識抬頭及溫室效應所帶來相對的污染問題,對於資源無止盡的開採使用、都市的發展對於地球環境所造成的破壞、大量的廢氣對空氣品質的影響,都對環境造成了非常大的危害;推動綠建材能為國內營建產業與國人健康把關,提升室內裝修環境的健康,注重綠建材帶入室內環境重要性,建立綠建材市場相關機制,打造健康安全與優質居住空間,將綠建材與室內裝修材料結合應用,推廣綠建材永續環境與節能減碳政策,提升室內裝修綠建材使用的普及率,促使國內綠建材應用能夠更普及化,積極推廣綠建材。近年來房地產業的興起,帶動了室內設計裝修相關行業的發展,綠建材及環保概念的意識越來越注重,室內甲醛逸散主要源自於裝潢使用板材、集層角材、黏著劑

、塗料面材等,健康與環境空氣品質越來越被受到重視,室內空氣品質會因裝潢材料受到影響,陸續在室內環境中釋放出甲醛、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等九種有害物質,其中經由證實確定甲醛會對人體產生致癌傷害,針對已裝潢完成房屋,進行甲醛檢測,將個案屋內分為每個空間紀錄,把各空間裝潢項目與檢測數據紀錄數據探討研究。研究結果顯示,一般室內裝修於室內空間使用綠建材裝修,本研究中六個案例都顯示完工後第一時間量測值,級大多數量測值是高於0.08ppm(實際量測範圍是0.04ppm ~ 0.46ppm)。採用臭氧機使用效能,全室緊閉門窗不通風讓臭氧機運轉,則臭氧效能降低室內甲醛濃度整體平均為61.5%,從上面數據顯示:確

實能有效降低甲醛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