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國外設廠地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台積電最先進3奈米張忠謀證實:將赴美設廠也說明:他證實,台積電針對3奈米有一個計畫,目前還沒有完全敲定,但差不多是敲定了,興建地點 ... 有半導體業者憂心,台積電等於是被迫赴國外設廠,競爭力若原本由 ...

國立臺北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黃營杉所指導 郭智輝的 影響台灣晶圓製造業建立海外生產據點決策因素之研究 (2000),提出台積電國外設廠地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瀑布理論、半導體、晶圓代工者、晶圓廠。

最後網站台積電眼前的幾大挑戰- 林子揚的部落格 - Andy Lin則補充:... 台積電只能把未來的新廠設在國外。 台積電發出用電不足的警示. 台積電的 ... 就技術上而言,台積電目前除了是以台灣為主上市地點,總公司和主要工廠在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積電國外設廠地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影響台灣晶圓製造業建立海外生產據點決策因素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積電國外設廠地點的問題,作者郭智輝 這樣論述:

自1970年以來,由於個人電腦的興起、網際網路的革命、行動通訊的盛行,乃至於無線通訊的普及,半導體製造技術與產品均扮演著最關鍵的角色,故本研究即以「晶圓製造業者建立海外生產據點決策之影響因素」做為研究主題。 近年來,晶圓製造業者陸續前往海外尋找生產據點。聯電於1998年併購日本新日鐵8吋半導體廠,更於1999年與日本Hitachi於日本興建12吋廠以及2001年與歐洲Infineon合資於新加坡興建12吋晶圓廠;而台積電亦於2001年買回其合資夥伴股權,掌握美國最具競爭力之8吋晶圓代工廠WaferTech,並於新加坡與Philips合資設立SSMC。無論是聯電在日本與新加

坡的全球化佈局,或是台積電的生產據點外移,均足以顯示半導體製造業者對於海外生產據點之設立勢必日益重視。 本研究以台灣半導體業者於海外設立8吋以上之晶圓廠作為主要研究案例。藉由彙整台灣半導體產業整體環境、瀑布理論、國外生產地點選擇策略以及生產據點選擇影響因素等之相關文獻,建構一個完整之「晶圓製造業海外生產據點決策之影響因素」架構。該架構係以「產業政策」、「產業發展階段」、「資源條件」以及「策略伙伴」四個構面,作為半導體製造業者面臨選擇適當海外生產據點之決策時,所需思考的綜合因素。利用此一決策因素架構,配合晶圓製造業實務上之特性,發展出一套決策準則量表,以做為未來業界於進行相關

決策時之重要策略工具。並利用所設計之架構,輔以公開說明書與期刊媒體報導等次級資料的蒐集整理,以及個案公司之深入訪談,進行個案之研究;並針對決策準則量表進行模式可行性分析,提出重要命題與結論,藉以整合出晶圓製造業者海外建廠之決策模式。 台灣半導體產業經過20餘年的努力,發展出傲視全球的晶圓代工地位。業者面臨全球化佈局時,海外據點的選擇必需考量當地國政府之相關基礎建設、租稅獎投優惠、政治局勢、環保政策以及產業之群聚效應,才能選擇離客戶最近之適宜地點,提供符合客戶需求的服務與技術以增強競爭力。此外,建議政府應協助廠商進行投資與研發的工作、提供更多的租稅及投資優惠、健全法令規章、提

高行政效率,並加強高科技人才的培育,才能讓半導體產業在台灣永續發展,成為真正的「綠色矽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