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 職業教育 教案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中 職業教育 教案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紫玲寫的 餐旅教材教法與實習:高中職餐旅群(2版) 和陳靜的 手把手教你學成PPT高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五南 和化學工業所出版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 林劭仁所指導 詹宛錚的 新北市國小太鼓教學實施現況及學習成效之研究 (2021),提出國中 職業教育 教案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太鼓、太鼓教學、學習成效。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張美珍所指導 藍星宇的 以機關盒STEM統整課程提升國中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及數學價值認同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STEM、數學學習興趣、數學價值認同、行動研究的重點而找出了 國中 職業教育 教案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國中 職業教育 教案,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餐旅教材教法與實習:高中職餐旅群(2版)

為了解決國中 職業教育 教案的問題,作者陳紫玲 這樣論述:

  受到少子化的影響,全國就讀高中總人數持續下滑,但就讀餐旅群相關科別的學生人數卻逐年成長,此種現象,象徵臺灣餐旅、觀光產業的蓬勃發展,同時也使教育相關單位有所憂慮,擔心間接影響臺灣產業的均衡發展。由於餐旅群的專業科目不少,要在此群擔任教師者,必須對任教科目及教學內容先有瞭解,才能針對專業的內容來授課。   本書共四篇,包括   教材篇:包括職業類科課程綱要、課程設計、授課計畫與教案編寫。   教學方法篇:包括專業科目教學法、實習科目教學法、情意領域教學法、其他多元教學法、專題製作教學法。   教育實習篇:包括行政實習、教學實習、導師實習、教師的穿著、教學觀摩及演示、實習

檔案製作。   最後一哩路篇:包括教師檢定、教師聯合甄試、任教職業倫理。   期以餐旅群為主,透過教學教材、方法及教學實習等,並提示檢定注意事項、實習檔案範例等,適合有志餐旅群教學的教師教學參考與學習。  

國中 職業教育 教案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針對「基北區104年免試入學修正方案」引發之爭議,教育部長吳思華於今年11/5公開表示「尊重地方自治,但北市需負責自行面對明年爭議。」鄭麗君在11/5審查教育部預算時,吳部長承諾10日前回覆;基北區6日公布修正方案,10日送教育部備查,國教署拖到30日才回覆台北市難以備查,如今又說要繼續溝通到年底。鄭麗君認為不管教育部與基北區之間的爭議如何,都應以學生的權益為重,不能聲稱北市需自負其責便蒙混過關,教育部必須盡速給台北市焦急等待的學生家長們一個確定的答案。
受少子化影響,教育部核准104年技專校院140科系停招,且明年度大學校院將有84個院系所學位學程停招;鄭麗君質疑這些系所學位學程的老師與學生是否得知停招的消息,且是否影響原修習該科系的學生?(例如某學生在四年前考上「桃園南亞技術學院建築系」,修習至大三時,校名改為桃園創新技術學院,且系名改為室內設計系,學校與科系名稱更改,將嚴重影響到該學生將來可報考建築師執照的資格。)鄭麗君認為,教育部每年核准增加與停招很多系所,學生的受教權利必須受到百分之百的保障。
鄭麗君認為12年國教在國中階段缺乏對學生深入的適性輔導與生涯規畫輔導,使得技職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一樣成為「照著傳統分數排序填志願」,導致適性分流的理想落空,更造成國家技術人才的空洞化與單一化。現在院版草案要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應開設或採融入式支職業試探、生涯輔導課程」,但要如何落實才是今後最大的問題。鄭麗君說,依據現行12年國教總綱所規畫之課程時數,要求國中或國小開設職業試探、生涯輔導課程有實際上的困難,若採融入式教學法,授課教師是否具有相對的教案設計能力或切實輔導學生進行性向探索也是一大隱憂。教育部應確保國中小在教學方面能落實法條要求,如有必要,教育部應立即重啟程序,調整課綱。

新北市國小太鼓教學實施現況及學習成效之研究

為了解決國中 職業教育 教案的問題,作者詹宛錚 這樣論述:

摘 要 太鼓,展現了生命的力與美。研究者在教學現場中發現,無論普通班和特教班的孩子,皆對太鼓具高度學習動機,因而欲了解國小太鼓的教學實施現況與學習成效。然而國內至今尚未建立任何對太鼓學習成效的問卷,遂進一步分析相關文獻,從太鼓歷史淵源、太鼓教學現況、太鼓學習之優勢、太鼓教學內涵與學習成效,到太鼓教學之相關研究。在資料分析過程中,獲得國內數個太鼓團體和北中南部數間國小之熱情協助,研究者將其豐富教學經驗融合文獻作統整分析,完成問卷初稿,並預邀請太鼓領域的五位專家學者協助完成專家效度,經預試後成為正式問卷。 本研究主要以文獻分析法、訪談法與問卷調查法為主要研究方法,質性訪談方面:採納七位

專家教學經驗的資料,六位來自不同太鼓社團的指導老師,一位國小教師;量化研究方面:對二十二所國小共237位學生發放研究者自編問卷,以獲取學生自評學習成效的情形,問卷以認知、情意、技能為三向度,以期獲得更全面的調查結果。 本研究發現如下:1. 太鼓顯現的力與美,帶予國小學生身、心、靈上莫大的助益。2. 新北市的太鼓正式師資缺乏,台灣地區整體亦須改善證照制度。3. 新北市的太鼓教學資源城鄉分配不均,需改善設備及場地。4. 新北市國小學生認為「技能」是最重要的層面內容,「我喜歡欣賞太鼓的表演」則是最重要的細目題項。5. 不同背景變項之新北市國小學生對本問卷中部分層面之意見確有顯著差異。6.

本研究所建構「新北市國小太鼓學習成效調查問卷」乃針對學生學習太鼓之成效所設計,共計 3大層面內容,43 細目題項,然而層面和題項應隨情境不同而進行選取及修正。關鍵字: 太鼓、太鼓教學、學習成效

手把手教你學成PPT高手

為了解決國中 職業教育 教案的問題,作者陳靜 這樣論述:

本書以獨立實例的編寫方式,針對典型職業活動和生活需要,通過循序漸進、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手把手教你成為PPT高手。本書精選工作或生活中的典型實例,例如設計制作電子相冊、動態賀卡、產品介紹、課程培訓稿等內容,通過做中學、做中練,一步步引領學習者學會操作,學會有效地使用軟件,全面提升計算機基本操作、辦公應用等方面的綜合技能。本書從每個具體的實例入手,圖文並茂、詳細講解完成任務的前期分析、技術准備、工具的使用、設計制作思路、工作過程等,在工作過程中介紹完成任務的工作流程、操作方法、注意事項和操作技巧,任務完成后進行歸納總結、評價反饋,提升學習者處理其他同類文檔的工作能力,積累工作經驗,養成

良好的工作習慣;每個任務后面的「拓展實訓」都有案例,幫助學習者開闊思維、學以致用,提升應用和創新能力,可望成為PPT高手,快速、高效、高品質地完成各項工作。本書以演示文稿軟件Microsoft PowerPoint2010為應用平台,所有操作在PowerPoint2010環境下完成,同樣適用於PowerPoint2013和PowerPoint2016。本書有與內容配套的數字化資源,包括電子素材、作品源文,還有實訓案例庫,更多贈送的案例、源文和素材,可登錄化學工業出版社教學資源網(www.cipedu.com.cn)注冊后免費獲取。本書可滿足不同用戶對辦公軟件的學習、提高需求,還是自學人員的參考

用書以及辦公人員的操作指南和指導手冊。 陳靜,北京市昌平職業學校,高級講師,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網絡專業(本科),雙工學學士學位。自1991年擔任教育教學工作至今。從事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內容、教法、考核都有獨特的創新之處,教學經驗豐富,教學能力強,善於發現學生的長處和優勢,教學風格獨特,學生易於接受。致力於課堂教學改革的研究、實踐,課改成效顯著。說課稿榮獲全國一等獎;說課比賽榮獲全國二等獎;北京市講課比賽一等獎;北京市、昌平區錄像課均獲二等獎;科研論文屆屆榮獲昌平區二等獎;論文、教案、文章多次在各種書籍、雜志、報刊上發表。編寫《計算機應用基礎·校本講義》,2008年

9月開始編寫《辦公軟件應用·任務匯編》上、下冊。1、2004年5月,在第三屆全國職業技術教育說課稿評選活動中,說課稿《Word2000圖形對象》榮獲全國職教說課稿一等獎。2、2004年12月12日,教學案例《PowerPoint---航空知識競賽》榮獲北京市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案例評選二等獎。3、2006年5月,課程「Word2003圖形對象」榮獲北京市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中青年教師評優課,講課一等獎。4、2006年8月,在全國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技能型教案設計與說課評比大賽中,榮獲二等獎。5、2001年3月,論文《職業高中計算機課程教學思路改革設想》榮獲昌平區第十三屆教育科研成果評

審二等獎。6、2005年5月,論文《提高計算機課堂教學質量的方法研究》榮獲昌平區第十五屆科研成果評選二等獎。7、2005年1月,研究「以就業為導向」的崗位項目任務驅動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任務設計等方面的課程改革,開發編寫了校本教材《計算機應用基礎——辦公自動化應用》。8、2007年4月,論文《課堂教學與崗位工作相結合,培養學生就業能力》榮獲昌平區第十六屆科研成果評選三等獎。9、2008年9月開始編寫《辦公軟件應用·任務匯編》上、下冊。1、2002年2月,論文《職業高中計算機課程教學思路的模塊化研究》發表在李永生主編的《現代教育技術的實踐與探索》書中,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2003年3月,教案

《Word97頁面格式——頁面設置》發表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教學設計方案選》書中,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職成教教材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編。3、2003年12月,論文《職業高中計算機課程教學思路的模塊化研究》發表在《北京教育》2003年12月期刊中。4、2007年9月,文章《說課的藝術》發表在《昌平職業教育》2007年9月第5期(總第19期)。

以機關盒STEM統整課程提升國中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及數學價值認同之研究

為了解決國中 職業教育 教案的問題,作者藍星宇 這樣論述: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機關盒STEM統整課程的發展歷程,以及課程對國中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及價值認同的提升效果,以供其他教師作為設計STEM課程的參考。本研究以參加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及春曉國中(化名)營隊活動之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二次循環,各為兩天共12節課的教學活動,採用行動研究法,透過觀察、前後測量表、開放式問卷、學習單等方式蒐集資料,再加以整理、分析與歸納出研究結果。本研究的主要結論如下:機關盒STEM統整課程適合做為跨領域課程在國中階段實施,在實施過程中面臨教師人力不足的問題時,可將部份工作交給學生協助,且可透過實作活動及增加引導問題的方式,使學生提升在數學課程中的專注度;機

關盒STEM統整課程能有效提升國中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機關盒STEM統整課程能有效提升國中學生數學價值認同。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論提出相關建議,作為國中教師設計STEM統整課程,以及未來從事相關研究者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