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 理賠進度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泰 理賠進度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曾俊鵬寫的 國際航空貨運實務(3版) 和吳明璋的 鋼索上的管理課: 駭客、災變與多變動時代的韌性管理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五南 和大寫出版所出版 。

長榮大學 經營管理研究所 莊立民所指導 張碩成的 保險業業務部門服務創新之研究-服務藍圖觀點 (2015),提出國泰 理賠進度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國泰人壽、新服務設計、服務創新、服務藍圖、服務科學。

而第二篇論文玄奘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 楊權輝所指導 陳柏甫的 研究建置醫療保險理賠輔助系統的需求分析 (2015),提出因為有 保險業、醫療保險、輔助系統的重點而找出了 國泰 理賠進度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國泰 理賠進度,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國際航空貨運實務(3版)

為了解決國泰 理賠進度的問題,作者曾俊鵬 這樣論述:

  國際航空市場熬過多年虧損,終於等到2015年國際油價大幅下跌,航空業者終於連續獲利數年。但好景不長,2019年第四季新冠肺炎爆發,造成,史無前例的影響。客運因國境關閉、禁止群聚等等措施大減班,運能從開始減少八成,到2021年第三季仍減少六成。人類活動封閉,導致旅遊業陷入困境。客運停航砍班也影響到貨運,因國際航空貨運有一半使用客機運送。但同樣受新冠肺炎影響,個人防護器材到報復性消費、網路購物需求暴增,航空貨運量不減反增,以致貨運面臨艙位不足的窘境。形成貨運能量供不應求的現象,導致貨運大漲價。2018、2019年受中美貿易戰影響,有不少貨載回流台灣。2020年台灣航空貨運量

達240萬公噸,位列國際重要航空貨運市場之一。至於台灣國內航空貨運市場方面,島內運輸主要靠陸運,利用空運的不多,只有一點本島和離島的貨載,年僅約3萬公噸左右。在地球是平的發展下,各國經濟的變化相互影響,牽一髪動全身。   這期間的大變動,本書適時修訂,記載新冠肺炎影響,留下歷史記錄。 強力推薦   曾兄於長榮航空起步時加入服務團隊,篳路藍縷,累積航空公司實戰經驗,後於1995年創立歲航集團。他在各大學教授國際物流課程三十餘年,分享經驗,桃李滿天下。此外並將從事國際物流多年實務與理論心得寫作成書,並與時俱進,定期修改。傳承經驗,奉獻社會,令人欽佩。──台北市航空貨運承攬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黃啟明   本書針對航空貨運系統化及全面性介紹,且將實務作業予以文字化。不僅航空業界值得一看,業外人士亦可藉由閱讀此書,進而對航空貨運領域能有更完整且系統化之印象及概念。──長榮航空董事長 林寶水   這是臺灣第一部對航空貨運和承攬做全方位闡述的著作。凡同業從業人員、從事外貿相關供應鍊或物流管理人士或學者,及有意投入國際物流運輸服務者,此為一本必讀之作。──中菲行國際物流集團董事長 錢堯懷

保險業業務部門服務創新之研究-服務藍圖觀點

為了解決國泰 理賠進度的問題,作者張碩成 這樣論述:

隨著台灣社會經濟發展越顯成熟,服務業在整體經濟上所佔的產值也相對提升許多,並成為經濟成長中重要的一環,提供服務創新是現代企業提高競爭的方法,保險業者也適用;唯有不斷創新,才能保有競爭力,才能從眾多業者中脫穎而出,為公司帶來龐大的獲利。國內各家保險業紛紛提出新穎的服務,唯有服務創新與服務科學才能有效提升業者競爭力以及獲利,故本研究以國泰人壽業務部的服務創新設計與科學為出發點,希望藉由文獻探討為基礎,經由深度訪談繪製出新顧客服務旅程,進而由顧客痛點找出服務創新之關鍵點,提供服務創新方案,建構出國泰人壽服務藍圖給業者做為參考,希望能藉由服務創新讓顧客對於保險業滿意度大幅提升,也更符合顧客需求,建立

雙贏局面,而其命題如下:一、國泰人壽最大的抱怨是不了解理賠進度,而透過科學技術配合,可有效減少顧客不了解理賠進度的困擾,進而降低顧客不滿意程度。二、提供新的技術的服務應用,才能提供顧客全新體驗,進而提升顧客滿意度。三、作業流程轉換的優化與創新,提升公司營運的成效,促進企業形象的提升。四、提供新的服務方式,讓保戶擁有即時窗口,進而提高顧客的滿意程度。關鍵字:國泰人壽、新服務設計、服務創新、服務藍圖、服務科學

鋼索上的管理課: 駭客、災變與多變動時代的韌性管理學

為了解決國泰 理賠進度的問題,作者吳明璋 這樣論述:

  商業環境新風險無所不在,面對全球未知敵人,你該如何防備應變?   ── 財經中文書第一部:全球企業災難的案例書 & 韌性管理的入門課本   為什麼先進國家與企業在本世紀之後,都投入了「韌性」(Reslience)管理?它究竟有何重要性與價值?   為什麼在當代經營策略家的面前──「環境」──而非競爭者,可能才是企業最大的對手?   由全球重要的公安/工安/資安事件出發,本書深度剖析了風險管理與災後復原能力的相關議題。   面對當前不確定性高、技術與數位跨國連結而引致的惡意攻擊層出不窮的時代,於災後復原及風險管理領域執業多年的本書作者,兼從最新知識與災難企業案例的結合,生動

說明了「韌性管理」的新觀念與新作法;除了安全的預防意識外,企業界也強調是否有一套「緊急復原對策」備變系統並且可操作落實,這已嵌入許多全球公司最重視的管理環節中。   企業資安、工安部門、高階經營管理層級必讀風控書目   當前大型跨國組織都在強調韌性管理的觀念、急迫感、故事與行動──   從美加大停電到NASA衛星事故、從駭客入侵航空公司到半導體廠火災……;在年度的策略預案裡,我們是否想過:「如何把賺到的錢安全放進口袋」?   在經營情境中,最稀有的資源不是部門預算,而是領導者的注意力。面對一再刷新紀錄的商業災害,到底領導者該有何種新思維?本書全面性地由「防災─減損─災後復原」,甚至是企業

受災的理賠洽商,一步步帶領讀者認識天然災害/安全意外/電腦系統被駭等風險的高度不確定本質,以及當災禍降臨時,缺乏演練與漠視「危機中如何領導」的企業將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同時,也指出如英特爾這類全球標竿企業已將「韌性」標準納入供應鏈管理,尤其是「一旦發生風險,後果就極為嚴重」的飛安與醫療領域裡,最新的「安全」維護與一般公司的安全觀念有何異同。   本書也會是一部絕佳的「韌性」文化變革的企業內部啟動書籍,一家重視安全的組織,會鼓勵人人成為「當責者」:人人願意瞭解現況、負責任、發掘改善風險管理之道,甚至加以承擔,跳脫不重視安全的惡性循環。   精彩收錄   風險是比競爭者更可怕的對手,遭遇過它的

企業多半絕口不外傳。   其實,我們並不容易從商學研究與教育中完整學習它──為了要讓讀者身歷其境,本書亦整理隱身在新聞或書籍的危機小故事,例如:   1949年─ 美國曼恩峽谷(Mann Gulch)森林火災   1995年─ 日本阪神大地震製鞋產業   1998年─ NASA火星氣候軌道探測器事件   2000年─ 美國半導體廠晶片廠火災   2001年─ 台灣知名網路書店水災   2001年─"911"事件上千名員工緊急疏散   2003年─"SARS" 事件   2003年─ 美加大停電   2010年─ 知名石油企業漏油事件   2010年─ 智利礦場事故   2011年─ 日本福

島核電廠海嘯   2013年─ 美國知名零售業者駭客入侵   2016年─ 跨國玩具製造商被詐騙   2016~2017年─ 航空公司電腦當機   2017年─ 智慧製造工廠被駭客入侵 名人推薦   尤之毅 博士/教務長,國際公共政策管理研究所,Price 公共政策學院,美國南加州大學   林秉耀/國泰產險總機構法律遵循主管   施立成 律師/微軟全球助理法務長、台灣微軟公共暨法律事務部總經理   洪偉淦/趨勢科技台灣暨香港區總經理   許毓仁/TED x Taipei 創辦人 & 立法委員   楊清榮/富邦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總稽核   彭啟明/天氣風險管理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總

經理   閻治中/韋萊韜悅台灣分公司 企業風險管理與經紀服務總經理 好評推薦   當今世界面對了另一個最大的非傳統戰爭的挑戰,乃是電腦駭客的襲擊,其造成的災害可以是幅員遼闊並具強烈殺傷力的傷害。   作者明璋從事多年危機處理專業工作,業餘之際涉略了多方的研究與資料整理,把全球已經發生的多個危聳的大災難詳細的收入書內,並提供處理的一些準則,是一本具有閱讀與收藏價值的專業書籍。──尤之毅 博士/教務長,國際公共政策管理研究所,Price公共政策學院,美國南加州大學   駭客界的供應鏈、生態系已然蓬勃發展、手法日益精進。企業若仍然依賴過時的思維與技術,當然難以防禦現今的網路攻擊。……而放眼未

來,全球企業莫不力求轉型以增加其競爭力,台灣亦然。……很高興前同事吳明璋先生整理國際知名案例,提高社會大眾的資安意識。他從門外漢跨進資安產業,現在協助推廣資安保險,為健全國內資安產業體質而努力。樂於為之推薦本書。──洪偉淦 /趨勢科技台灣暨香港區總經理   本書除了讓您學習到韌性(resilience)的理論知識,也提供您做規劃時相應的參考。過去,作者吳明璋先生服務過的專業復原團隊BELFOR協助我們客戶災前訓練與災後復原。我們很高興吳先生整理多年的實務經驗與國內外經典案例,樂與為之推薦。──林秉耀 /國泰產險總機構法律遵循主管   很高興吳明璋先生將過去BELFOR經驗整理分享,讓我們了

解災後復原這個較不為人充分知悉的領域,另外,在資訊安全的領域,我們也從本書吸收到新知與實務,將有助於我國資安保險之推廣,減低被保險人於日益頻繁、複雜的資安事故中遭受重大損失。──楊清榮/富邦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總稽核  

研究建置醫療保險理賠輔助系統的需求分析

為了解決國泰 理賠進度的問題,作者陳柏甫 這樣論述:

保險業在台灣蓬勃發展,保險業務如何在承保前的保單契約的了解與理賠時單據的收集與和承保人的溝通與協助是一個重要的議題。承保人醫療事件發生後常因資訊不足導致當事人擔心無法順利獲得應有的理賠而產生擔憂,而目前保險公司已建置完善系統及指派專任理賠人員協助處理。針對不同醫療險理賠做最適當的處理,保障當事人保險權益。但保險業務仍需建置與經營自己的輔助系統。資料庫檔案的建置、查詢及文件存檔電子化均是必要的功能。跟公司的系統不同的是業務員自行建置服務的顧客資料、理賠案件,如需查詢進度及缺件資料時,再從公司系統查詢,減少人工翻閱文件,縮短作業及回覆客戶時間。在本研究中所探討的是建立一個可以輔助醫療險業務在承保

前後所需的顧客資料、保險紀錄、查詢保險規章、與客戶溝通、文件製作的輔助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