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 車床加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塑膠 車床加工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西村仁寫的 圖解機械加工:統括「事前準備→加工→量測→清理」四階段實務知識,實現加工就是依據創意化為成果的最高產品開發法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模具工程系 徐中華所指導 張正一的 研磨加工與環境變化對PU成型之齒輪幾何外型研究 (2020),提出塑膠 車床加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聚氨酯、研磨加工、溫度、濕度。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模具系碩士在職專班 吳政憲所指導 曾建福的 射 出 模 具 排 氣 槽 設 計 對 成 型 品 質 影 響 之 探 討 (2017),提出因為有 射出成型、排氣槽、模具的重點而找出了 塑膠 車床加工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塑膠 車床加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圖解機械加工:統括「事前準備→加工→量測→清理」四階段實務知識,實現加工就是依據創意化為成果的最高產品開發法

為了解決塑膠 車床加工的問題,作者西村仁 這樣論述:

世界上不存在同時滿足高品質+低成本+交期短的萬能加工法。「Made In Japan」獨步全球,日本上市公司製造專家教你如何成為Pro!「機械加工後工件為什麼會變形?要如何事前防止或是事後補救?」「增加加工速度,效率提升;但是刀具劇烈磨損,會導致壽命縮短。是要選擇生產效率,還是考量經濟成本?」所有的物品都是由數量不等的零件組成,各個零件的加工技術和工序決定了物品的構成方式、及完成時的品貌樣態。產品設計者若對加工知識不足,從一開始的構思就可能不切實際,而無法在成本和交期目標下達成產品的質量要求。本書作者融會整合21年日本東證上市公司村田製作所株式會社生產技術部門的經驗,介紹實務上最廣泛使用的

五大加工法和加工共通的「材料切割」和「去毛邊」基礎知識、以及確保加工品質的量具,說明個別特徵、如何選擇加工法、以及圖面資訊,讓產品設計者有效建構全盤式理解、進而應用於工作。也是依據圖面決定加工廠的採購部、統整製造流程的生管部、把關品質的品管部、面對客戶的業務部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專業知識。打開本書你將學會:‧五大加工法全面掌握:切削加工、成形加工、接合加工、特殊加工、改變材料特性的加工‧145張圖例解說,理解更輕鬆:機械構造解析、加工事例、圖面解讀‧統整測量量具,確保製造品質:直接測量(如游標卡尺、高度規)、間接測量(如量錶、厚薄規)‧結合傳統與電腦化實務經驗,實用性高:實際範例攻略及技巧提點,避

免試行錯誤§專業人士推薦§汪師弘 新北高工鑄造科教師洪堯泰 Fablab Taipei 創辦人蔡文傑 NOVA DESIDN 浩漢產品設計公司 總經理 §日本讀者實證推薦§ 「對於想要知道這個設計要用什麼加工法的人,裡面結合作者實務工作經驗,提供很多有用的經驗分享和技巧,這是最推薦的一本書。」「我曾經上過公共職業訓練,接觸過車床、銑床、NC車床等,讀了這本書後,突然腦中都融會貫通了。廣泛全面地介紹了機械加工知識,對於完全沒有概念的人來說,也非常容易入門。」 

研磨加工與環境變化對PU成型之齒輪幾何外型研究

為了解決塑膠 車床加工的問題,作者張正一 這樣論述:

目錄摘要 iiiABSTRACT v誌謝 vii目錄 viii圖目錄 xii表目錄 xv第一章 緒論 11.1 前言 11.2文獻回顧 41.3 研究動機 61.4研究目的 61.5論文架構 7第二章 基本原理&材料(Polyurethane)介紹 82.1 PU(Polyurethane)聚氨酯 82.1.1 PU的主要原料 82.1.2 PU的輔助原料 82.1.3 PU的分類 102.2 研磨加工 102.2.1 研磨加工基本原理 102.2.2 砂輪標記法則 112.3 砂輪研磨之加工參數 162.3.1 砂輪加工參數 162.3.2進給速

度 182.3.3 切削深度 18第三章 實驗設備與方法 193.1 實驗設備 193.1.1 傳統車床加工機 193.1.2烘箱 203.1.3 真空 離心機 213.1.4 三次元測量機 223.1.5 立式CNC銑床 253.1.6 CNC車床 263.1.7 硬度計 273.1.8 厚度規 273.2 實驗設計規劃 293.2.1 實驗材料之圖形建立 293.2.2 實驗材料之製備 303.2.3 砂輪條件選用 393.3 實驗流程設計 403.3.1第一階段實驗:同時設計以逆向工程實驗組與原廠對照組以不同時間點量測原廠樣本尺寸找出最佳之尺寸伸縮規則分

析 403.3.2第二階段實驗:套入第一階段實驗數據,以假設性配方進行研磨結果討論 413.3.3第三階段實驗:觀察研磨後產品穩定性與吸水性是否影響尺寸之延伸實驗 423.4 量測方法 433.4.1 觀察表面形貌 433.4.2 量測表面硬度 433.4.3 量測胚料之厚度 433.4.4 三次元測量機分析 43第四章 實驗結果討論 444.1 紀錄溫度與濕度原廠尺寸變化 444.1.1 原廠PU齒輪與廠內PU齒輪樣本尺寸伸縮比較 444.1.2 原廠136個樣本在不同溫溼度狀態下量測結果 524.1.3 原廠136個樣本產溫溼度尺寸關係圖 644. 1.4 原廠1

36個樣本產生尺寸變化規則 664.2研磨結果分析 674.2.1研磨厚度分析 674.2.2研磨後縮放尺寸比較 704.2.3研磨外徑比較 714.3產品研磨後穩定性 744.4吸水性分析 75第五章 結論 795.1結論 795.2未來展望與建議 81參考文獻 82作者簡歷 85圖目錄圖 2 1 國內砂輪廠方之標記法[33] 11圖 2 2 國內廠商KINIK砂輪廠方之標記法 12圖 2 3 國內廠商 CHUNG SIN砂輪廠方之標記法 12圖 3 1 威嚇傳統車床M660機型 20圖 3 2 Channel 真空烘箱機 20圖 3 3 CGT真空脫泡攪

拌機 22圖 3 4 三次元測量機(側拍圖) 24圖3 5 三次元測量機(正拍圖) 24圖 3 6 亞崴AF-1000立式銑床 25圖 3 7 麗偉LTC-20B車床 26圖 3 8 TECLOCK 橡膠硬度計 27圖 3 9 日本三豐 Mitutoyo 厚度計 28圖 3 10 三視圖 29圖 3 11 實際成品圖 30圖 3 12 模具分解圖 30圖 3 13 模具拆解圖 31圖 3 14 分料操作圖 31圖 3 15 放置料於離心杯示意圖 32圖 3 16 烘箱放置示意圖 32圖 3 17 人員操作示意圖 33圖 3 18 架橋劑示意圖 34圖 3 19

燒杯將秤好藥品溶解操作示意圖 34圖 3 20 加熱溶解後加入離心杯 35圖 3 21 放入離心機操作示意圖 35圖 3 22真空攪拌機設定示意圖 36圖 3 23 專用漏斗示意圖 36圖 3 24 手工灌注操作示意圖 37圖 3 25 烘箱放置示意圖 37圖 3 26 粗胚裝盤分類 38圖 3 27 硬度片從模具取下檢測硬度 38圖 3 28 第一階段實驗流程圖 40圖 3 29 第二階段實驗流程圖 41圖 3 30 第三階段實驗流程圖 42圖 4 1 由136個樣本中製作出尺寸變化曲線 65圖 4 2 產品厚度研磨檢查四點 68圖 4 3 產品厚度研磨檢查六點

68表目錄表1-1 各種工程塑膠投產年份[29] 1表1 2 2000~2010年聚氨酯產量與年均增加率[4] 3表 2 1 組織密度加工示意圖 15表 2 2 砂輪研磨不同材質建議周速度表[22] 17表 3 1 威嚇傳統車床加工機規格 19表 3 2 channel 真空烘箱機規格[31] 21表 3 3 CGT真空脫泡攪拌機規格 21表 3 4 建暐CWB-554機型規格[32] 23表 3 5 CNC銑削加工機規格 25表 3 6 CNC車削加工機規格 26表 3 7 Mitutoyo 厚度計規格 28表 4 1 8/3原廠樣本在溫度與濕度變化時尺寸變化狀

況 45表 4 2 8/3溫度與濕度降低時尺寸變化狀況 46表 4 3 8/6溫度與濕度升高時尺寸變化狀況 47表 4 4 8/6溫度與濕度降低時尺寸變化狀況 48表 4 5 8/8溫度與濕度升高時尺寸變化狀況 49表 4 6 8/8溫度降低與濕度升高時尺寸變化狀況 50表 4 7 8/9溫度與濕度升高時尺寸變化狀況 51表 4 8 由136個樣本中不同溫溼度量測結果 52表 4 9 由136個樣本中不同溫溼度量測結果歸類 66表 4 10 2019/10/14-10/16產品厚度研磨點檢表 69表 4 11 2019/10/16-10/19產品厚度研磨點檢表

69表 4 12 2019/10/20產品厚度研磨點檢表 70表 4 13 產品研磨後1h-3h內外徑變化 70表 4 14 2019/7/23-7/24產品研磨後外徑變化 71表4 15 2019/7/25-7/26產品研磨後外徑變化 72表4 16 2019/7/29-7/30產品研磨後外徑變化 72表 4 17 2019/7/31-8/5產品研磨後外徑變化 73表 4 18 2019/8/7-8/12產品研磨後外徑變化 73表 4 19 產品出貨前最後一次套入變化規則再次量測 74表 4 20 第二批產品出貨前最後一次套入規則量測 75表 4 21 吸水率實

驗-浸泡前後內外徑與重量 76表 4 22 吸水率實驗-浸泡前內外徑與重量 77表 4 23 吸水率實驗-浸泡後1HR內外徑與重量 77表 4 24 吸水率實驗-浸泡後13HR內外徑與重量 78表 4 25 吸水率實驗-浸泡後37HR內外徑與重量 78

射 出 模 具 排 氣 槽 設 計 對 成 型 品 質 影 響 之 探 討

為了解決塑膠 車床加工的問題,作者曾建福 這樣論述:

塑膠射出成型的過程中,塑膠原料帶有一些水分以及含有可揮發的物質,使得在射出成型時會產生大量的氣體,導致模具在射出時,模穴氣體無法排出來,所以就會對原料來進行乾燥,把水分排除掉。此外,在模具及排氣製作中以各種加工機輔助加工,配合模流分析出模穴內的熱點,針對此處開設排氣間隙,以ABS、PC、PA66三種高分子材料測試模擬排氣槽深度,其分成0.001mm、0.002mm、0.003mm、0.004mm、0.005mm、0.006mm、0.007mm、0.008mm共8組,以模流分析確認排氣槽的深度要研磨多少尺寸,才可將模穴內之氣體全部排出。 在實作方面,以ABS、PC及PA66三種高

分子材料測試模具排氣槽,排氣槽深度分成0.005mm、0.010mm、0.015mm、0.020mm、0.025mm、0.030mm、0.035mm、0.040mm、0.045mm、0.050mm共10組,探討排氣槽深度參數影響氣泡、毛邊、重量之缺陷,隨著排氣槽之設置,使熔膠順利充填模穴,降低缺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