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克力雷射切割功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包括價格和評價等資訊懶人包

國立聯合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碩士班 鄧琴書所指導 張庭恩的 光纖雷射切割金屬之表面粗糙度最佳化參數 分析與探討 (2021),提出壓克力雷射切割功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田口方法、光纖雷射、表面粗糙度、訊號雜訊比、變異數分析。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研究所 潘正堂所指導 戴詠旋的 以高分子奈米複合材料製作具網格結構之可撓性壓阻式觸覺感測器與其特性探討 (2020),提出因為有 多壁奈米碳管、高分子複合材料、壓阻式感測器、聚二甲基矽氧烷、觸覺感測器的重點而找出了 壓克力雷射切割功率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壓克力雷射切割功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光纖雷射切割金屬之表面粗糙度最佳化參數 分析與探討

為了解決壓克力雷射切割功率的問題,作者張庭恩 這樣論述:

本研究使用田口方法(Taguchi Method)進行光纖雷射切割AL6061鋁合金與SUS304不鏽鋼,對切割板材之表面粗糙度最佳化的參數探討。控制因子包含:雷射功率、加工速率、雷射頻率以及焦距,每個控制因子有三個水準。並使用訊號雜訊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比)及變異數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法找出影響表面粗糙度的水準,及最佳化參數組合。研究結果顯示:在切割AL6061鋁合金厚度1、2 mm時,控制因子D因子(焦距)對品質特性之影響力最為明顯。在切割厚度3 mm時,因厚度的提高,對品質影響力最大的因子為A因子(雷射功率),其次為D因子

(焦距);切割SUS304不鏽鋼時,控制因子D因子(焦距)對品質特性之影響力最為明顯,其他因子影響力的大小為雷射功率>加工速率>雷射頻率。最後以最佳化參數組合進行切割,得出最佳的表面粗糙度值,利用光學顯微鏡觀察表面粗糙度紋路及切割縫隙,切割面的紋路品質與粗糙度值有明顯的提升。

以高分子奈米複合材料製作具網格結構之可撓性壓阻式觸覺感測器與其特性探討

為了解決壓克力雷射切割功率的問題,作者戴詠旋 這樣論述:

使用奈米複合高分子材料製成的壓阻式觸覺感測器具有良好可撓性、電性表現及靈敏度,但其存在均勻性差和低感測範圍的問題。其因為導電粒子在高分子中的分散性較差,且缺乏有效結構設計。為解決問題,本研究提出以多壁奈米碳管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s) 複合聚二甲基矽氧烷 (Polydimethylsiloxane, PDMS) 之高分子複合材料,製成具網格結構之可撓性壓阻式觸覺感測器,並針對感測材料的分散性及感測結構進行改善。本研究採用溶液法利用有機溶液四氫呋喃 (Tetrahydrofuran, THF)將MWCNTs分散於PDMS中,改善MWCNTs

/PDMS分散均勻性的問題。本實驗以相同網格結構感測層 (線寬、線距與厚度皆1 mm)設計MWCNTs於PDMS中的摻雜重量比例1~10 wt%,找出在壓力範圍0~200 kPa中靈敏度最佳的材料摻雜比。摻雜比例為7 wt%的感測器表現最穩定,線性區間10~20 kPa之靈敏度為-6.821 kPa-1,趨近飽和區間30~200 kPa之靈敏度為-0.029 kPa-1。本文以設計網格結構改善了低感測範圍的問題,並找到網格結構、靈敏度及感測範圍的相互關係,並推導出壓力與電阻值輸出的關係式驗證壓阻的原理機制。於網格結構設計中,實驗6 (網格結構的線寬/線距/厚度=1:1:0.5 mm)感測器表現

最穩定,線性區間50~130 kPa之靈敏度為-0.2704 kPa-1,趨近飽和區間140~200 kPa之靈敏度為-0.0968 kPa-1。本研究之感測器特性輸出曲線為指數函數,進行曲線擬合發現結果與原理的指數函數模型符合,故驗證本感測器之壓阻原理以穿隧效應為主。可靠度之量測結果顯示,感測器訊號於10~40℃下運作,精度不受溫度影響;以頻率1 Hz在壓力20 kPa下進行加載/卸載循環測試10200次,誤差為5.6%,顯示出使用壽命1萬次內的可靠性及良好的重複性,響應延遲時間為1.6 ms。其可證實此感測元件具高度可行性,未來可使用於觸覺感測,足底壓力感測等應用場域。